?

新冠疫情背景下防護裝備所致醫護人員皮膚損傷預防及治療對策分析

2021-08-18 06:36華任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64期
關鍵詞:醫護人員裝備發生率

華任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甘肅 蘭州)

0 引言

新型冠狀肺炎自爆發以來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的醫護人員為了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和阻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冒著生命危險、穿戴著厚重的防護裝備長期以來奔赴在抗疫一線,但是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使很多醫護人員都出現了皮膚損傷,進一步增加了其被感染的可能性[1]。為探究新冠疫情背景下防護裝備所致醫護人員皮膚損傷預防及治療對策,本文以我省參與援鄂的醫護人員108名作為研究對象,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省參與援鄂的醫護人員108名作為研究對象,包括男性21名,女性87名;醫生15名,護士93名;年齡為23~41歲,平均為(31.47±3.08)歲;每天連續穿戴防護裝備時間為1~24 h,平均為(7.82±1.05)h。

納入標準:在疫情防控中需要穿戴一級、二級或三級防護裝備;自愿參與本次調查研究。

排除標準:問卷回答不完整;雖于醫院工作,但不是醫護人員或與患者無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

1.2 方法

通過研究相關文獻額指南,設計調查問卷,包括醫護人員的一般資料、防護裝備佩戴情況、皮膚損傷情況以及采取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其中皮膚損傷主要包括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MASD)、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DRPI)和皮膚撕裂傷(ST)三種,MASD判定標準為潮濕所導致的局部皮膚出現浸漬、表皮潰破、發紅、刺癢或刺痛;DRPI判定標準為由器械所導致的與之接觸的皮膚和組織出現局部損傷,按照損傷嚴重程度分為1~4期,1期為局部皮膚泛紅,2期為皮膚出現血清性水皰或潰破,3期表現為皮下脂肪暴露,4期表現為深部組織損傷;ST判定標準為因摩擦力、剪切力或者鈍力導致皮膚層分離,臨床可能出現部分或全層組織缺損的表現。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不同等級防護裝備所致皮膚損傷和醫護人員皮膚損傷處置情況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等級防護裝備所致皮膚損傷的對比

一級、二級、三級防護裝備所致MASD、DRPI、ST三類皮膚損傷的發生率分別為9.62%、47.62%、82.85%,組間差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χ2=7.72、23.45、5.84,P=0.0211、0.0000、0.0113),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等級防護裝備所致皮膚損傷的對比[n(%)]

2.2 不同穿戴時間導致皮膚損傷的對比

防護裝備穿戴時間≥9 h/d的醫護人員MASD、DRPI和ST的總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兩組(χ2=6.76,P=0.0340),具體見表2。

表2 不同穿戴時間導致皮膚損傷的對比[n(%)]

2.3 醫護人員皮膚損傷處置情況的對比

醫護人員對各類皮膚損傷的處置率為77.27%,其中以創可貼、水膠體敷料處置方式為主,具體見表3。

表3 醫護人員皮膚損傷處置情況的對比[n(%)]

3 討論

新冠疫情背景下防護裝備所致醫護人員皮膚損傷發生率較高,以MASD、DRPI、ST三種類型的皮膚損傷為主[2]?,F階段,國內外對于防護設備所致醫護人員皮膚損傷的專門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我省參與援鄂的醫護人員108名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夠進一步保障醫護人員的皮膚健康。本研究發現,皮膚損傷在穿戴二級、三級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中發生率更高,且有82.41%的醫護人員每天連續穿戴防護裝備超過5 h,穿戴時間越長醫護人員皮膚損傷的發生率也越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護目鏡以及N95口罩等會對醫護人員的面部產生直接的壓迫,據醫護人員反映,連續佩戴護目鏡或N95口罩超過4 h時就會導致面部出現壓痕,佩戴時間超過8 h則容易導致鼻梁、面頰、額頭以及耳部出現紅腫和疼痛;第二,當醫護人員長時間穿戴密閉的防護服時會大量出汗,汗液會隨著穿戴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醫護人員的皮膚長時間受到汗液的浸漬,更容易出現潮濕相關性皮膚損傷和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3];第三,醫護人員在穿戴防護裝備的同時還面臨著高強度的救治工作,在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下醫護人員會大量出汗,因此皮膚與內衣之間的摩擦系數會增加,同時在快速跑動的過程中又加大了皮膚所受的摩擦力[4]。

有資料表明,泡沫敷料是器械性皮膚損傷中應該優先選取的一種預防措施,但是本研究結果顯示,醫護人員對各類皮膚損傷的處置率僅為77.27%,并且對預防皮膚損傷效果更好的泡沫敷料的應用較少,且在使用方法上也不夠規范,所以需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以改進其皮膚損傷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首先在組織層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可以對醫護人員進行皮膚損傷鑒別、保護和處理以及敷料配備相關知識的培訓;第二,建立起報告制度和會診制度,對出現皮膚損傷的醫護人員進行登記,監測其皮膚損傷的進展和處理情況,并在損傷惡化時及時尋求專家幫助[5];第三,對醫護人員,尤其是穿戴三級防護設備的醫護人員提前準備好所需的治療性及預防性敷料。其次,在個人層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提高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根據專業指南及建議每天對皮膚易損部位進行檢查和自我評估;第二,對于皮膚損傷高發部位要使用適宜敷料進行重點防護和預防;第三,若有皮膚損傷出現要向主管部門及時報告,當損傷進一步發展時要主動向主管部門尋求幫助,防止對自身健康造成更大的不利影響[6]。

綜上所述,二級、三級防護裝備更易導致醫護人員出現皮膚損傷且以MASD和DRPI為主,穿戴時間越長醫護人員出現皮膚損傷的風險也就越高,當前醫護人員對皮膚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存在一定不足,需要進一步管理以確保醫護人員的皮膚健康。

猜你喜歡
醫護人員裝備發生率
這些精銳與裝備馳援瀘定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港警新裝備
護理干預對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圍產期預防保健干預對高危孕婦妊娠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觀察
法國用免費拳擊課感謝醫護人員
《海峽姐妹》志愿者為醫護人員送溫暖
防曬裝備折起來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等疫情過去,你要記得這四件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