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淮南市潘集第三煤礦煤田地質特征及主要可采層特征分析

2021-08-27 12:05周曉晨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21年4期
關鍵詞:泥巖砂巖煤層

周曉晨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勘查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088)

潘集第三煤礦位于淮南市西北部,西側與丁集煤礦毗鄰,東部與潘一煤礦接壤,南至13?1煤-900 m等高線地面投影為界,北與潘四西礦、潘四東礦相鄰,區域聚煤條件良好,資源儲量巨大[1]。為推進潘集第三煤礦資源開發利用,本文在野外地質調查和井田編錄的基礎上,總結了煤田地質特征和可采煤層特征,為煤層資源進一步勘查提供基礎依據。

1 煤田地質特征

1.1 地層

煤田區內被新生界地層完全覆蓋,鉆孔揭露地層由老到新依次為:①中?下奧陶系(O1-2)灰色致密厚層狀灰巖、白云質灰巖和角礫狀灰巖;②中石炭統本溪組(C2b)鋁質泥巖、泥巖及薄層灰巖;③上石炭統太原組(C3t)深灰色灰巖、泥巖及細?中砂巖,含12~13層灰巖,夾5~10層不穩定薄煤層及炭質泥巖;④下二疊統山西組(P1s)灰黑色泥巖、灰色粉砂巖,下部含煤1~3層;⑤下二疊統下石盒子組(P1xs)灰?深灰色泥巖及細砂巖,含煤10~11層,其中8煤、5?2煤、4?2煤、4?1煤較穩定,為可采煤層之一[2];⑥上二疊統上石盒子組(P2ss)灰?深灰色泥巖、砂質泥巖,含煤17~27層;⑦上二疊統孫家溝組(P1sj)雜色砂質泥巖、花斑狀砂質泥巖、含礫中粗砂巖、泥質砂巖等;⑧古近系(E)紫紅色、棕紅色砂礫巖和石英砂巖;⑨新近系(N)含泥砂礫層;⑩第四系(Q)以灰黃色、土黃色中砂、細、粉砂、砂質黏土為主,為河流相及河漫灘相沉積。

1.2 構造

潘集第三礦位于淮南復向斜之潘集背斜的南翼中部,總體形態為一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西西?南東東向,地層傾角一般5°~10°,呈淺部陡深部緩的趨勢。因受區域性南北擠壓作用,發育次一級的董崗郢向斜和葉集背斜(圖1)。礦井內發育一組向西傾伏的次一級褶曲,即董崗郢次級向斜及葉集次級背斜,兩者軸向大致平行,近東西向,貫穿全礦井與潘集背斜軸呈15°~20°夾角相交,向西傾伏,傾伏角3°~5°。

圖1 潘集第三礦井田構造綱要圖

1.3 巖漿巖

煤田巖漿巖活動不發育,巖體分布較少,主要分布在潘集背斜,為細晶巖、煌斑巖、正長斑巖、正長煌斑巖、輝石正長巖等,呈巖脈層狀侵入,屬燕山期產物[3-4]。區內巖漿巖對煤層有較大影響,其大多沿煤層侵入,使局部煤層變質為天然焦、無煙煤,甚至被巖體吞蝕。

2 含煤性特征

礦井含煤地層為上石炭統太原組(C3t)和二疊系山西組(P1s)、下石盒子組(P1xs)與上石盒子組(P2ss),其中太原組含煤性差,所含煤層大多薄而不穩定,且煤質較差,不具備工業經濟價值,故本文不作詳細論述。二疊系山西組和上、下石盒子組含煤地層總厚752 m,含煤層32層,煤層總厚度34.19 m;含煤地層自下而上分為7個含煤段,各含煤段含煤性差別明顯,以第二含煤段的含煤性最好,含煤系數高達10.65%,其余各段含煤系數在1.03%~7.22%之間,具體含煤情況見表1。

表1 二疊系含煤地層含煤性情況統計表

3 主要開采煤層特征

潘集第三礦煤田內共有可采煤層12層,分別為17?1、16?2、16?1、13?1、11?2、8、7?1、6?1、5?2、4?2、4?1、1煤層,可采煤層總厚24.62 m。確定穩定煤層1層(13?1煤),較穩定煤層5層(11?2、8、5?2、4?2、4?1煤),穩定和較穩定煤層累計厚度16.53 m。

3.1 13?1煤層

位于第四含煤段中下部,下距11?2煤層平均72.96 m。13?1煤層厚度0~6.81 m,平均3.76 m。煤層結構較簡單,煤類單一。含煤面積48.87 km2,可采面積為48.74 km2,面積可采比例為99.7%,可采性指數0.96,煤層變異系數為30%??刹煞秶鷥让簩雍穸茸兓苄?,變化規律明顯,為全區可采的穩定煤層。煤層頂板以泥巖為主,其次為砂質泥巖、中砂巖、粉砂巖和細砂巖,少量炭質泥巖;底板以泥巖為主,其次為砂質泥巖,少量粉砂巖。

3.2 11?2煤層

位于第三含煤段中上部,下距8煤層平均85.87 m。11?2煤層厚度0~10.55 m,平均1.97 m。煤層結構簡單,以單層結構為主,少量含1~3層夾矸,煤類單一。含煤面積48.27 km2,可采面積為43.40 km2,面積可采比例為89.9%,可采性指數0.90,煤層變異系數為30%,可采范圍內煤層厚度有一定變化,但規律較明顯,為大部分可采的較穩定煤層。煤層頂板以泥巖為主,次為砂質泥巖、粉砂巖,少數為細砂巖和中砂巖;底板主要為泥巖,次為砂質泥巖,少量粉砂巖。

3.3 8煤層

位于第二含煤段上部,下距7?1煤層平均11.93 m。8煤層厚度0~12.07 m,平均3.04 m。煤層結構較簡單,以單層結構為主,少量含1~2層夾矸,煤類單一。該煤層見巖漿巖侵入,變質為天然焦。含煤面積29.19 km2,可采面積為29.06 km2,可采性指數0.91,煤層變異系數為38%。煤層頂板以泥巖為主,次為砂質泥巖,少量粉砂巖和砂巖;底板以泥巖為主,少數為砂質泥巖。

3.4 5?2煤層

位于第二含煤段中部,下距4?2煤層平均11.81 m。5?2煤層厚度0~10.13 m,平均2.63 m。煤層結構簡單,以單層結構為主,少數含1~3層夾矸,煤類單一。區內西北端存在3處小范圍的巖漿吞蝕區,受巖漿巖侵入影響,少數鉆孔煤層變質為天然焦。煤層頂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少量粉砂巖和細砂巖;底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少量粉砂巖。

3.5 4?2煤層

位于第二含煤段中部,下距4?1煤層平均6.21 m。4?2煤層厚度0~6.58 m,平均1.48 m。煤層結構簡單,以單層結構為主,少數含1~2層夾矸,煤類單一。不可采區主要位于-800 m以下,區內西北端有巖漿巖侵入,變質為天然焦。煤層頂板主要為粉砂巖、砂質泥巖和泥巖,其次為細砂巖,個別點為中砂;底板主要為粉砂巖、泥巖和砂質泥巖,其次為細砂巖。

3.6 4?1煤層

位于第二含煤段中部,下距1煤層平均80.43 m。4?1煤層厚度0~7.92 m,平均3.65 m。煤層結構簡單,以單層結構為主,少量含1層夾矸,煤類單一(QM、1/3JM)。含煤面積21.20 km2,可采面積為20.80 km2,面積可采比例為98.1%,可采性指數0.87,煤層變異系數為39%。煤層頂板主要為粉砂巖、細砂巖,其次為砂質泥巖和泥巖;底板主要為泥巖和砂質泥巖,次為粉砂巖,少數為細砂巖。

4 結論

綜上所述,潘集第三煤礦資源豐富,初步探查出可采煤層12層,其中穩定煤層1處,較穩定煤層5處,累計厚度可達16.53 m,顯示出巨大的找礦潛力。此外,礦區內煤炭資源豐富,聚煤條件良好,深部找礦意義重大。但潘集第三煤礦的向斜和背斜構造核部可見不同規模的小巖枝、巖脈侵入,對煤炭資源起較明顯的破壞作用,后期應查明巖漿巖對該區域煤炭資源的影響。

猜你喜歡
泥巖砂巖煤層
低滲高突煤層開采保護層的可行性研究
干燥和飽水狀態下砂巖力學特性試驗
火星上的漩渦層狀砂巖
泥巖層公路邊坡穩定性評價
地質構造對煤層厚度的影響分析
不同地質構造條件下煤層的厚度關系研究
陜北地區砂巖的技術指標特性
紅河油田36區塊水平井水平段井壁穩定技術
砂巖型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
南寧市高層建筑基礎設計現狀及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