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夜叉國》與《魯濱遜漂流記》看中西文化三觀

2021-08-27 00:38王錚瑤張劍平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
關鍵詞:魯濱遜漂流記世界觀人生觀

王錚瑤 張劍平

內容摘要:本文圍繞世界觀、人生觀、民族觀三方面,通過探討《夜叉國》與《魯濱遜漂流記》兩則故事的文化背景、主人公、情節走向,展現明清之際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民族觀之巨大差異。

關鍵詞:《夜叉國》 《魯濱遜漂流記》 世界觀 人生觀 民族觀

《夜叉國》記錄了商人徐某在夜叉國的故事?!遏敒I遜漂流記》記錄了商人魯濱遜流落孤島的故事。兩者不乏相似。首先,兩則故事的大致創作于同一時段,蒲松齡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丹尼笛福生于1660年卒于1731年。其次,兩位主人公都流落孤島地點相似。最后,故事情節都是主人公遭遇海難流落荒島,歷經苦難回歸人類社會。

兩個故事雖相似,但其中卻蘊含中西文化巨大差異。本文圍繞世界觀、人生觀、民族觀三方面論述。

一.世界觀:統一和諧與分離斗爭

當我們拋開主人公,單獨察看兩座島嶼的情況,就會發現,兩位主人公流落的荒島,其內部情況是有差別的。

《夜叉國》里徐某流落的島嶼是一個統一、和諧的島嶼。徐某是否流落此地島嶼均是如此。蒲松齡以此為基構建故事。故事記錄了“天壽節”夜叉國首領“天王”現身居于高位,所有夜叉仰慕不已的情況。眾夜叉向心“天王”的格局表明島嶼統一由“天王”管理。另外夜叉國的管理各有其分,徐某所處的分支就居于海島一隅。故事名“夜叉國”言夜叉所居,是統一外顯形式的國也能補證。同時,夜叉國不僅統一而且和諧?!兑共鎳分谐炷吵醮蔚菎u視察巖壁洞穴被正在進食的夜叉發現險些遇難外。其余皆是溫馨與和諧。徐某上島以廚藝得生立足。夜叉們欣然接受徐某毫不排擠,還為他配妻作室,善意盎然?!疤靿酃潯鄙霞娂娋栀洝肮峭蛔印?,甚至“天王”也如此,將徐某作為自己人對待。后來徐某之子也是受夜叉幫助,成功返回臥眉山尋親。夜叉們這種認可,同情,分享,愛護,幫扶的行為,顯示出他們原始、善良、淳樸的內質,正是這種內質,使得整個故事雖然曲折,但和諧的氛圍始終圍繞,像一團祥云蔭蔽著故事中的人們。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身處世,就是要人與人發生聯系織成一張關系的大網,并希望人與人之間發生和諧正向的聯系,這樣無論多少人參與其中,定能統一和諧?!兑共鎳访鑼懡y一和諧正是凸顯中國文化。

《魯濱遜漂流記》里魯濱遜流落到一個分離、斗爭的島嶼。魯濱遜流落此地與否都是如此。他以分離、斗爭為基礎建構故事。魯濱遜在島上偶遇野人,發現這些野人食人。這些被食之人從何而來?當然是從其他野人群里抓的,可能是戰斗俘獲的野人;或有可能是自己野人群里無用的老弱。這證明魯濱遜所流落的島嶼,野人是分離的,而且在為食物等生存資源而斗爭。這一點,相較于《夜叉國》更加現實?!兑共鎳返墓适挛凑f明孤島生活物資的供給,只言善良溫暖,給讀者營造物資充足假象,所以夜叉國雖然落后野蠻茹毛飲血,但是因為物資充足,人們善良淳樸,使它具有桃花源意味。魯濱遜在孤島上有發揮知識讓自己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的實踐,比如蓋房子,制家具,作斧頭,畜養動物,種植農作物,甚至是馴養野狗和收養奴仆等。魯濱遜的目標是離開,但當前條件不支持。他只能先解決生活問題,儲蓄物資使自己先活著,年年準備以使自己最后能揚帆起航回歸人類社會。這些與島上同類相食的野人完全不同。在他眼里有了知識就有未來,在制作斧頭和家具時他多次提及。

這些正是當時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世界地理大發現,地圓說成為廣泛共識,資本主義前葉的歐洲傲視全球的資本。對自然持認識、征服、控制的態度,將人與自然分開并同其做斗爭。相比之下那些野人自然相形見絀,呈現落后野蠻愚昧之狀了。丹尼笛福以此為然。

作者受所處時代的影響世界觀各異,各按世界觀創造故事,不論故事主人公是誰,在作者所創造的世界里,故事會按既定方向前進,過程可能不同,但結局一定無差。徐某和魯濱遜只是兩位作者所構建孤島的偶然誤入者,兩座島的本質不因他們而變?;厮莨适聞撟鞅驹?,探尋到當時中西方文化中世界觀的差異:中國將世界作為統一和諧的整體看待;西方將世界作分離斗爭理解。

二.人生觀:進取奮斗與中庸調適

前文研究兩座孤島的性質及背原因?,F在繼續假設海島沒有野人沒有夜叉,拋開孤島種種性質,設定其為杳無人煙。這時中庸調適與進取奮斗的人生觀,將對二人的行動產生巨大影響。

對魯濱遜而言,離開島嶼的可能一是孤獨死于海上,一是成功返回人類社會,兩者可能各半。孤島是消極的非正常環境,作為商人及冒險家魯濱遜儼然無法接受,他多次嘗試,終于成功。孤獨終老于孤島他有足夠的理由拒絕。離開海島打破命運和自然的束縛追求自由,他有足夠的理由去執行。這使他堅定離開的信念無時無刻。積極進取的心態,使得他更加注重現實,對生活的規劃及其細致,對自己的處境了然于心。他的行動都為著離開,為著航行多一份保障。先是安全富足,然后逐年修復船只,積累糧食淡水。簡言之,魯濱遜的留下是手段而非目的。他的留下是為了更好的離開。故事整篇記錄魯濱遜如何化解危機,如何積極正面解決問題。即使偶有失落也快速認清現實重整旗鼓,坦然面對外部風雨。這種積極進取,不斷奮斗的觀念和精神,是當時西方文化的核心。

徐某看待人生則不同。徐某置身孤島,和魯濱遜一樣,也會對島嶼產生好奇并伴隨擔憂。他會四處勘察尋一棲身處。但是他所先想到的,不是魯濱遜那樣著眼離開,再想離開方法,離開與路徑并重而且離開始終居于思想的主導地位。而是想到離開就立馬回到當下,尋求與當下和解,在一次次和解中否定離開。所以徐某的重點是當下和未來一段短時間的生活,他的人生是走一步看一步,先保證這一步,再邁出下一步,至于未來不加太多打算,只憑機遇。簡言之就是活在當下不言未來。由此徐某心中默許自己可以做出的選擇就和魯濱遜不同,他可以在孤島上生活一輩子,只要不斷的調適自己的內心來適應孤島一人的現狀,也可以在某天突發思鄉之情,然后如魯濱遜那樣勇敢的邁出堵上性命的一步。這是徐某允許自己做的事情。這種中庸思想正是從孔子以來就固化在中國文化中的。按照孔子的分類,人有狂者、中行、狷者,他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只有中行最好,不退縮不怯懦,只有身邊沒有中行得時候,才會和狂者交友。若用此觀點來看,孔子那里中行是第一位的,狂者不差,但是趕不上中行。這種觀點一直影響著中華文化。于是乎徐某恪守此道,在必要時讓自己成為狂者,以求進取以回歸。

徐某和魯濱遜的表現,給出當時中西文化關于人生問題的態度與回答,西方主張進取奮斗,中國主張中庸調適。

三.民族觀:價值肯定與價值否定

中西方經歷鄭和下西洋、地理大發現,造就了故事產生的土壤。據人類學者的考證,《夜叉國》和《魯濱遜漂流記》記錄的島嶼正是南洋諸島,其夜叉與野人正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兩個故事故事走向不同,表現在徐某和魯濱遜對于夜叉和野人觀念的變化。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分析,能窺見當時中西方文明民族觀的差異。

魯濱遜將土著歸為人,承認野人與自己一樣。從這一點看他所具有的是科學、平等的眼光,是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后,天賦人權以及認識理性認識世界的體現。徐某將孤島土著歸為夜叉,認為他們是蠻夷(夜叉本是佛教鬼怪,后借用來指稱落后地區的蠻夷)夸大他們的丑陋面容,將自己置于上位,顯然是中國傳統華夷觀念的體現。但是,兩者觀點最后發生了驚奇的翻轉。魯濱遜將孤島土著歸為人,卻言“野”人,把土著平等的位次,降低到下位,提升自己的位次。徐某將孤島土著歸為如同鬼怪的夜叉,最后卻視夜叉們為人,同母夜叉結婚生子融于其中。把自己中華之尊位降低于與土著平齊,把原本無善可取的土著升到與自己相平甚至更高的位次。二人觀念的翻轉,是對島上土著認識加深的結果。魯濱遜的知識使得他傲視土著,將其置于愚昧,因而不平等。徐某的知識和智慧在農業采集的水平,與土著相去不遠不足以傲視夜叉群,他所擁有的是不實用的虛有的中國人身份,以此他情愿融于夜叉群將自己降次。

魯濱遜對待土著,由人而野人,由平等而不平等。徐某對待土著,則是由夜叉而人,由不平等而平等。這樣的手法,使得故事矛盾突出與張力盡顯,也許是作者本人未曾想到的。冒險家魯濱遜的故事代表了當時科技發展的西方,走出歐洲,以平等之心看世界,卻見世界多是落后,不如己,由而居于上位的民族觀。商人徐某的故事代表了封閉,而發展停滯,相對落后,而依舊帶有自我中心觀的中國,偶然看見了世界,發現世界并非那么無善可取,轉而緩慢放下自我,求與和諧的民族觀。

這種平等與不平等觀念的翻轉,正是在不斷深化對外界的認識過程中構建的,是對其他民族和國家價值的構建,是肯定與否定的交織。它是動態的,不是靜止的。平等而不平等,正是西方發現自己已然超越了世界的結果。不平等而平等,也正是中國發現外邦并非落后的結果。這種民族觀的翻轉,實際是價值觀的外在體現。

《夜叉國》與《魯濱遜漂流記》通過背景,主人公,及情節走向,展現了明清之際中西方文化看待世界人生外邦的巨大差異。中方將世界作統一和諧處理,西方將世界做分離斗爭對待。中國人面對人生問題多采取中庸調和之法,西方人對待人生問題多持進取奮斗之態。中國人對待外邦的態度多由不平等而平等,由上位轉入中位或者下位,西方對外邦的態度則多由平等而不平等,由中位轉為上位或超上位。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正是當時中西方兩種文化間差異的縮影。

參考文獻

[1]韓田鹿.清朝版的《魯濱遜漂流記》——《夜叉國》的文化人類學解讀[J].蒲松齡研究,2015(02):85-90.

[2]李昌云.相似主題在不同語境下的多維度演繹——淺議《魯濱遜漂流記》與《聊齋志異·夜叉國》之異同[J].中華文化論壇,2014(06):131-136+192.

[3]郭建慶.中國文化概述[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49.

[4]方漢文.西方文化概論[M].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74.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猜你喜歡
魯濱遜漂流記世界觀人生觀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觀
智能化的“世界觀”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遠洋東方境世界觀售樓處
走向理性:近代以來中國世界觀的嬗變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