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心護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術后心理應激及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

2021-09-02 23:44吉海年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8期
關鍵詞:不良事件冠心病

吉海年

【關鍵詞】冠心病;雙心護理模式;心理應激;不良事件

隨著我國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加,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逐漸應用于臨床,將支架經微創導管植入,可疏通冠脈狹窄管腔,恢復心肌血供,維持正常心功能,達到治療心血管疾病目的。PCI 屬于微創治療方案,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但由于冠心病高發于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多伴有基礎疾病,加上對冠心病病因、進展與治療方案認知不足,發病期間極易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如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進而促進冠脈痙攣,增加手術通道建立難度,誘發血腫、出血、血栓等并發癥,甚至引發心肌梗死或猝死。臨床實踐證實,介入治療期間輔以科學護理干預,能夠有效舒緩負性情緒,減少心理應激反應,進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1]。本文為分析雙心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應用價值,以86 例樣本開展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86 例冠心病患者為樣本,隨機分組。A 組,27 例男、16 例女,年齡58~74歲,均值(63.82±2.19) 歲,心功能分級:26 例Ⅱ級、11 例Ⅲ級、6 例Ⅳ級,其中24 例伴高血壓、14 例伴糖尿病、5 例伴左心室壁瘤;B 組,28 例男、15 例女,年齡59~75 歲,均值(64.13±2.26) 歲,心功能分級:27 例Ⅱ級、9 例Ⅲ級、7 例Ⅳ級,其中26 例伴高血壓、11 例伴糖尿病、6 例伴左心室壁瘤。86例樣本均行PCI 治療、治療期間血流動力學均未出現異常、均知情,剔除伴腦部、肝臟、腎臟病變者。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86 例冠心病患者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A 組開展雙心護理模式:①創建護理小組:組員包括心內科護理人員與心理醫師,對小組成員培訓心理學知識,使小組成員具備發現患者心理波動、疏通負性情緒能力。小組成員需定期查房,發現患者異常情緒,共同制定護理措施。②打造舒適休養環境:調控病室溫度,為患者打造干凈、舒適、溫馨休養環境,囑咐患者家屬、朋友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以提升患者對抗冠心病信心。③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定期測評患者應激反應,并以溫和態度為患者講解情緒波動對冠心病負性影響,提升患者信任程度,并引導患者抒發內心想法,結合患者實際心理狀態采取措施,若患者過于擔憂療效,可多為患者列舉成功案例。④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每次開展護理操作前,先與患者溝通,告知護理操作流程、方法、不良反應及必要性,使患者理解護理目的,做好心理建設,以消除負性情緒積極配合。⑤提升患者主動性: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嚴重心理應激反應,教會患者調節情緒方法,提升患者護理配合主動性,進而維持穩定情緒,緩解冠心病癥狀。⑥開展護理干預:為患者講解心理應激反應誘因,并積極開展改善措施,同時獲取患者家屬支持。⑦開展心臟干預:為促進冠心病患者康復,需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個體康復鍛煉,完成手術操作后,患者身體狀態穩定,即可開展肢體屈伸、屈膝等被動運動,適應后指導患者開展主動運動,并逐漸開展站立、行走鍛煉,結合患者耐受情況延長鍛煉時間、增加鍛煉強度,隨后可開展散步、上下臺階或騎自行車鍛煉,在此期間注意掌控運動強度。此外,若運動期間出現心慌或心絞痛癥狀,需及時休息并告知主治醫生。通過康復鍛煉能夠提升患者心臟功能,改善睡眠質量。⑧開展放松鍛煉:指導患者正確呼吸,開展腹式呼吸鍛煉,5~10 min/次;指導患者放松肌肉,患者臥位時,引導患者摒棄雜念,逐漸放松身體各部位,1~3 min/次;播放輕音樂放松,結合患者認知情況、受教育程度、興趣愛好等因素,選取舒緩音樂,在患者閉眼期間播放,15~20 min/次。

B 組開展常規護理模式:冠心病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帶領患者及家屬熟悉院內環境,并介紹主治醫生與科室制定等,促使患者盡快消除陌生感;指導患者開展各項檢查,檢查等待時間為患者講解護理方法、目的與注意事項,進而舒緩恐懼、緊張情緒,促進患者配合;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密切監測心電圖與血壓指標,準確、如實記錄各項生命指標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主管醫師;結合患者恢復情況開展飲食干預,輔助患者制定食譜,在維持日常營養消耗基礎上保護胃腸功能,同時注意預防便秘,否則用力排便時,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督促患者遵醫用藥,保障患者定時、定劑量用藥,同時確定患者是否出現用藥毒副反應;舒緩患者負性情緒,通過冠心病知識宣教,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促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

1.3 統計學研究 SPSS 21.0 軟件分析冠心病患者數據,例(%)、x±s 記錄冠心病護理前后計數、計量指標差異,χ2、t 檢驗。P<0.05,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 AS、S D S 評分對比 在雙心護理模式干預下,A 組SAS(31.26±2.17) 分、SDS(32.67±2.65) 分低于B 組(45.82±3.24) 分、(46.91±3.47) 分,差異顯著(P<0.05);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如表1。

2.2 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對比 A 組經雙心護理模式干預,43 例冠心病患者中,出現1 例(2.33%) 血管痙攣、1 例(2.33%) 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發生率4.65%;B 組經常規模式干預,43 例冠心病患者中,出現3 例(6.98%) 血管痙攣、2例(4.65%) 心律失常、1 例(2.33%) 心肌梗死、2 例(4.65%) 心力衰竭、1 例(2.33%) 心臟驟停,心血管事件發生率20.93%,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對比,差異顯著(χ2=5.1079,P<0.05)。

3 討論

冠心病高發于中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群身體機能較差,且伴有不同程度基礎疾病,因此診治期間并發癥風險較高,導致治療周期延長,限制療效,加上軀體病痛、經濟負擔等影響,患者多伴有心理應激反應,出現自卑、焦慮、憂郁情緒。受負性情緒影響,可促進交感神經活性,應激反應嚴重者,甚至出現生理、病理改變,包括代謝紊亂、心率過速或高血壓等,進一步促進冠脈痙攣,增加心臟驟停、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等事件風險。本文選入冠心病患者中,入院前均出現不同程度焦慮、抑郁情緒,提示冠心病患者PCI 治療期間負性心理應激反應發生率較高,因此需輔以科學心理引導,以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療療效、改善患者預后。

近年來,雙心護理模式逐漸用于冠心病患者護理工作中,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將雙心醫學理論作為護理基礎,在加強心臟護理同時關注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緒變化,強調身心同調,將生物醫學、心理醫學有機融合,彌補了傳統護理模式中的不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雙心護理模式具有針對性、全面性等特征,可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全面護理服務,以舒緩患者負性心理狀態,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進而改善心功能。本文雙心護理模式中,通過創建護理小組,并為小組成員提供心理學知識培訓,可為患者提供專業心理護理服務;通過改善休養環境,調控病室溫度、干凈度,可舒緩患者負性情緒;通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提升患者信任度,可了解患者內心情緒變化:通過講解護理操作、明確護理必要性,可提升患者配合度;通過講解心理應激誘因,指導患者自我調節情緒,可改善冠心病癥狀;通過心臟干預及個體化康復鍛煉,可改善心臟功能、提升睡眠質量;通過放松鍛煉,采取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與傾聽音樂方式放松,可穩定患者情緒[2-4]。此外,冠心病患者康復期間,開展個體化康復鍛煉,有利于消除負性情緒,減少心理應激反應,用于雙心護理模式中,可促進冠心病患者心理、生理健康恢復。結合本次研究分析,雙心護理模式干預下,A 組SAS(31.26±2.17) 分、SDS(32.67±2.65) 分低于B 組(45.82±3.24) 分、(46.91±3.47) 分,A 組心血管事件風險4.65%低于B 組20.93%,差異顯著(P<0.05)。提示雙心護理模式用于冠心病患者護理干預中,可穩定患者情緒,降低血管痙攣、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驟停等心血管意外事件發生風險[5-6],有利于手術順利完成。

綜上所述,雙心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具有規范性、安全性及人性化等優點,可為冠心病患者提供心理、生理護理服務,進而舒緩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具備推廣價值[7]。

猜你喜歡
不良事件冠心病
保元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中對不良情緒的影響
冠心病一直沒有癥狀,是不是治愈了
早期顱骨修補治療腦外傷的臨床應用優勢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內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
不良事件報告體系在大型綜合醫院的應用現狀
中醫導痰祛瘀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臨床療效觀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應戒煙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