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教學與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

2021-09-05 22:09王瑞華
關鍵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教育

王瑞華

摘 要:教書育人是大學老師神圣的職責,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年輕人正是三觀形成的時期,教師的成就會鼓舞學生上進,教師的眼界會引領學生探索,教師的思想、言行是學生最直接的示范。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三觀的引導,值得我們深思。本文的主題思想是,金融專業的課程思政是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金融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循循善誘,培養勞動光榮的理念,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關鍵詞:人力資本價格;創業意識;創業教育;創業能力

一、引言

金融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工作就是錢的運作,思想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具有勞動光榮理念的金融人才,必然廉潔奉公,努力工作,為國家管好錢,為人民理好財。如果大學時代形成了強烈的拜金主義思想,則為未來的人生旅程埋下隱患,因為他們隔錢最近。思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說道:“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人的學識才干畢竟是有差異的,不能強求所有人都是精英。假如只能在有德無才和有才無德中挑選,思馬光認為,有道德,但才華平平的人,仍然可用,但如果一個人很有才,卻缺乏道德底線,無論是對本人,還是對社會,都是非常危險的。

二、金融專業大學生的疑惑

金融專業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原理時往往會產生疑惑,他們在各類課程的學習中了解了世界上曾經發生的金融陰謀、貨幣陰謀,熟悉了資本市場上的叢林法則,聽聞了形形色色的證券欺詐、龐氏騙局。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不對稱信息誘騙投資者手中的英國國債乃至控制英國貨幣發行權,到歐洲金融家操控之下成立美聯儲;從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到東南亞金融危機,背后總能看到國際金融家這只無形的大手。再來看中國的資本市場,由于市場功能不完善,監管存在漏洞,上市公司與所謂的莊家大戶、證券分析師聯手操縱股票價格的證券欺詐比比皆是,在部分學生的眼里,金融就是“做局”,欺詐就是金融市場的本性,不勞而獲才是那些金融富豪的本色。少部分金融專業的學生,熱衷于股票的炒作,津津樂道于股市的投機,甚至狂熱到不扎扎實實學習功課,多門課程不及格,知識的積累微乎其微,缺乏專業寫作能力,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畢業論文沒有能力完成,畢業實習無法開展,仿佛炒股就是他們人生意義的全部。他們甚至對埋頭做學問的老師缺乏敬畏之心,蔑視集體榮譽,蔑視腳踏實地創造財富的普通勞動者,在他們眼里,值得崇拜的只有股神。

如果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學生難免把不正當的金融欺詐現象當成金融的本質,忽略了金融優化配置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功能,忽略了實體經濟才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忘記了馬克思關于有價證券是真實資本“紙制的副本”的教誨。股票價格的起起伏伏,改變的是“虛擬資本”總量,并沒有改變財富的總量,股市上的盈利與虧本,實現的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并沒有增加社會財富。有這種思想傾向的學生,未來如果走向金融領域就職,難免投機取巧,甚至走向犯罪,因為他們隔錢最近。

三、用經典金融理論為學生解惑

(一)從馬克思的金融理論中理解勞動是財富之父的含義

當今社會的浮躁情緒,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形形色色的急功近利。分配不均、媒體的錯誤導向等因素,使一部分人產生了金錢至上的思潮,這種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毒害著大學生。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指引大學生的人生道路,刻不容緩。馬克思指出,貨幣是交換媒介,是人們用自己的勞動去交換別人的勞動,不通過自己的勞動,是無法獲得其他人創造的財富的。馬克思將借貸資本運動的過程表達為G-G-W...P...W,-G,-G,,這個公式告訴我們,貨幣放在借貸資本家手中,是不可能生錢的,貨幣只有參與產業資本循環,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也就是說,只有實體經濟才是財富創造的源泉,只在勞動才能創造價值。

(二)從人力資本價格形成原理中思考勞動者的價值

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本及其他要素。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工資,資本所有者通過投入資本獲得利潤,勞動對生產的貢獻等同于資本。根據收益資本化原理,人力資本價格的計算是將人力資本未來若干年的工資折合成現值。換句話說,勞動者的勞動與生產要素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假如我們的年收益20萬元,在市場利率為5%的條件下,我們的人力資本價格為400萬元,也就是說,勞動者的勞動為企業創造的價值等同于400萬元的生產要素創造的價值。人力資本是企業效率的真正源泉。大學生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人的快樂源于被社會需要,越是社會精英,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他們的價值實現感和自我滿足感應該也最強,很自然的,他們會成為高收入階層,根據人力資本價格的公式,其人力資本的貨幣價值就越大。理解人力資本價格形成原理的另一層次含義是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有人依賴父母創造的一切,有人靠自己奮斗獲得成功,或許物質的滿足程度是一樣的,但人生的色彩就有了很大的差異。

(三)從有價證券理論價格中思考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本質

理論上說,有價證券的價格與取決于公司的經營狀況,取決于公司創造的利潤。我們可以從香港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得到啟示,理論上說,股票價格應該呈現穩定上升的態勢,因為企業的利潤是增長的。香港的股民、美國的股民具有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加之美國的上市公司,香港的上市公司能按利潤增長狀況正常分紅,因此,股票市場才能穩定健康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功能不健全,監管部門需要思考如何引導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并敦促上市公司回饋中小投資者。說到底,股票價格的漲跌取決于企業利潤的狀況,也就是說,取決于勞動者創造的價值。普通投資者要從股票投資中獲得穩定的收益,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取決于股票市場的發展和交易制度、監管制度的完善。

四、大學生創業意向調查

今年5至6月,筆者以湖北經濟學院金融專業學生為調研對象,借助金融學院學生會干部的幫助,制作并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842份。筆者與同學之間坦誠相見,學生真實地與筆者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們對大學生創業的態度不盡相同。

(一)關于大學時代有無創業意向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湖北經濟學院被問卷的學生創業意愿有待提升,盡管有51%的學生表達了創業的意愿,但沒有創業意向的同學占比高達49%,提高學生創業意向任重道遠。

(二)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動因

在我們收回的問卷中,創業動因占比比較大的選項是實現自我的價值和在大學期間鍛煉自己的能力。創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能掙到多少錢,更多的是希望鍛煉自己的意志能力,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處理經營活動中的日常事務,將來盡快地融入社會。

這是一個單項選擇項,問卷得到的數據如下:為滿足自我價值實現需要的占32.56%,獲得財富需要的占20.47%,受就業壓力影響的占8.84%,只是嘗試一下的占34.42%,接受父母建議的占0.47%,協助同學創業的占1.4%,受其他同學示范影響的的占0.93%,子承父業需要的占0.93%。如圖2所示:

(三)關于可以幫助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措施

在談及這個話題時,同學們認為最重要的舉措是在學校的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環節以及大學舉辦的各種比賽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這是一個多項選擇項,所得數據如下:認為大學課程對大學生創業技能有幫助的占69.36%,認為大學設立創業指導機構很重要的占75.3%,認為學校資金支持很重要的占69.12%,認為父母資金支持有效的占27.79%,認為金融資金支持有效的占48.93%,認為成立就業團隊重要的占63.9%。如圖3所示:

大學生在談到創業的困難時,最大的顧慮還是沒有經驗,不敢嘗試 。

(五)關于對創業最有幫助的課程

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到,學生認為商務談判類課程,融資類課程,法律法規類課程,會計、成本核算類課程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五、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的途徑

從問卷調查獲取的數據來看,湖北經濟學院大學生創業現狀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相距尚遠,提升大學生創業意向需要從思想和能力兩方面著手。

(一)進一步強化金融教學的課程思政

大學教師在解讀金融原理的過程中,宣講勞動是財富唯一源泉的道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本文探討的大學生創業,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是引導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轉化為創造財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可以是個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財富的行為,比如到各類培訓中心當教員或者教輔工作,或者合伙開網店,或者去金融部門實習,或者到實體經濟部門勤工儉學,或者是組建團隊參與特定產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賺錢不是創業的目的,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才是我們提倡創業的目標。當代大學生倍受父母呵護,勞動觀念不強,責任心欠缺,抗挫折能力弱。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走進普通勞動者,了解勞動人民的辛勤與快樂,了解社會財富來之不易。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最有價值的,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二)合理設計課程體系與教學環節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夯實金融基礎理論是大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各種經典理論的學習,掌握多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寬視野。只有理論功能底深厚的學生,將來的發展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因為他們具有發展的眼光,不會急功近利。各種類型的實踐教學,可以有效鍛煉大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掌握有價證券的交易程序,掌握外匯交易技能,熟悉商業銀行柜員工作程序,通過沙盤模擬,學習企業管理的基本流程,培養同學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各種模擬大賽,吸引同學加入創新創業的行列之中。金融專業的學生通過開展股票模擬大賽、外匯交易模擬大賽,銀行從業資格知識大賽、證券、基金從業資格知識大賽等多種賽事,熟練掌握金融業務技能。

(三)改變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理念

大學老師一方面是教會學生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會學”,這才是教學的更高境界,大學四年能學到的知識畢竟非常有限,學生有主動學習愿望才是難能可貴的。本學期,湖北經濟學院開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嘗試,金融學屬于第一批試點課程。老師是學習的引導者,老師精心篩選出部分知識點,搜尋國際國內金融熱點,提出需要弄懂的問題,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角,敦促學生先自學,同學之間廣泛討論,然后由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這種方式有助于克服學生懶散的習慣和對教師的依賴,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加大實習實訓力度

學校需要加強與業界的合作,努力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發展成學生的實習實訓基地,節假日期間可以派出大批的學生到金融機構實習,既為金融機構節約了勞動成本,又使學生搶先一步進入工作狀態。學??梢远嘌垬I界的精英來學校講學,他們最了解金融業現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同時,要引導學生一年中至少一次深入企業學習,了解企業文化,或者開展三下鄉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也培養學生與校外人士交流的能力。

六、結語

金融專業的學生未來的職責就是為國家管好錢,為人民理好財,思想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大學時代正是學生三觀形成的時期,大學有責任利用專業課程教學對學生的三觀進行引導,有責任培養學生創業意識,使學生建立勞動光榮,創業光榮的理念,同時,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金融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珂.勞動最光榮,奮斗最幸福[J].北京.求是,2018,(5).

[2] 繆仁余.人力資本、要素配置與就業增長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4.

[3] 趙栩馬奔.績效激勵、公司欺詐與資本市場發展[J].北京.宏觀經濟研究,2018,(4).

[4] 鄧永祿.淺析習近平關于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思想[J].南寧.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6).

[5] 邢永鵬.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途徑的融合[J].鄭州.農家參謀,2018,(21).

猜你喜歡
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教育
大學生微商創業與創業意識培養
崗位創業視閾下高職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研究
基于TRIZ理論的女大學生創業能力與精神培養研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研究
構建高校研究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途徑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基于“創業崗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體系架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