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摔跤吧!爸爸》的教育敘事特征分析

2021-09-06 05:30王雪鴻陳峰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
關鍵詞:傳統觀念愛國主義爸爸

王雪鴻 陳峰

內容摘要:《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真實故事改變的以摔跤為題材的體育勵志影片,獲2017年印度最佳電影觀眾獎。該片教育內涵豐富,在印度國內和國際上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獲得了專業人士一致好評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票房。影片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影片用工整的敘事結構、幽默的敘事風格、巧妙的敘事策略讓觀眾在觀影娛樂中深受教育。本文試通過影片對故事情節的描寫和多個人物的形象刻畫,探析影片的教育敘事特征。

關鍵詞:《摔跤吧!爸爸》 教育敘事 愛國主義 傳統觀念 主動自律

電影《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真實故事改變的以摔跤為題材的體育勵志影片,獲2017年印度最佳電影觀眾獎[1]。該片彰顯了印度電影極高的專業品質,在印度國內和國際上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獲得了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票房,尤其是在中國的票房就高達13億人民幣。究其原因,這與影片自身所蘊含的普世價值觀和豐富的教育意義不無關系。影片從摔跤這個競技項目入手,近乎完美的講述了馬哈維亞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以及兩個女兒的驚人蛻變的感人故事。影片在工整的敘事結構基礎上,巧妙的運用敘事空間、鏡頭、語言、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加之阿米爾·汗等演員的精彩演繹,將一個沉重的話題,幽默的呈現給觀眾。影片所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使觀眾在觀影娛樂中感染愛國主義精神,感悟不良傳統觀念轉變過程,認識自身主動自律和老師合理引導對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2]。本文從敘事學的角度對影片的教育主題和敘事特征進行分析。

一.貫穿始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世界各民族和國家崇尚的普世價值觀[3],也是《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的核心教育主題。影片以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和女兒的所感所想所為為主線,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心靈。

在影片承轉契合過程中,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這個角色身上表現出來的堅定的為國爭光的理想信念,映射出影片濃厚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也深深的感染著觀眾。影片從侄子奧姆卡爾的視角敘述了叔叔是一個夢想為印度拿國際大賽獎牌的摔跤運動員,因生活所迫無奈退役。從一個故事的親歷者,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講述這個故事,讓觀眾站在一個更為平凡、真實的角度看這個故事以及人物,增強了觀眾對人物的認同感,有利于感染觀眾的愛國主義情懷。隨后,影片從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敘述了馬哈維亞將為印度獲得國際大賽獎牌的夢想寄托在了兒子身上。堅信他沒能做到的,他的兒子一定能做到。同時用特寫鏡頭反映馬哈維亞堅定的眼神,更加突顯出其為國爭光夢想的堅定與執著。接著影片用喜劇的方式描述馬哈維亞用各種“偏方”生兒子,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的情節,讓觀眾在歡笑的同時也被馬哈維亞執著追求為國爭光夢想的愛國主義精神鎖感染。在培養女兒過程中馬哈維亞不顧一切與現實抗爭的故事情節,更突顯其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他忍受全村人的嘲笑、同行的奚落;在養家糊口的同時,每天早晨5點起床訓練女兒,自己動手搭建場地,說服哥哥讓侄子當陪練,做雞肉給女兒補營養,辭職去帕蒂亞拉租房陪女兒訓練。當國家體育學院要開除吉塔時,他眼含熱淚激動的對體育學院領導說:“我想讓我的祖國贏得金牌”。片尾吉塔在英聯邦運動會上獲得冠軍,奏國歌的場景,配上父女兩人滿含熱淚久久對視的畫面,以及侄子和馬哈維亞敘事視角的結合,說:“你是我的驕傲”,這句等待十年的話,讓觀眾感同身受,愛國主義的情懷也被感人的畫面所深深激蕩。

此外,影片聚焦吉塔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和英聯邦冠軍兩個節點,易于觀眾感悟到愛國主義精神被繼承和弘揚的過程。吉塔拿到全國摔跤錦標賽冠軍后的片段,侄子認為叔叔的夢想終于實現了,可以放松了。馬哈維亞卻嚴肅的說:“不行!……只有當你為國家,而不是為你自己贏得金牌的那一天,我的夢想才算實現”。接著影片用吉塔微笑點頭的特寫鏡頭,流露出女兒對父親夢想的認同,自然的展現了女兒繼承父親愛國主義精神的過程。在英聯邦運動會決賽前,影片利用賽場解說烘托氣氛:“在英聯邦運動會的女子摔跤項目上,印度從未獲得過金牌,在人群中我們看到了滿滿的希望和熱情,以及飄揚的印度國旗”。賽場解說和人們入場的鏡頭向觀眾說明吉塔的表現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關注。吉塔在決賽中跌宕起伏的比賽情節和絕地反擊的超慢鏡頭,以及全場觀眾、村里雞肉店老板的女兒為之歡呼的畫面讓觀眾仿佛身臨賽場。同時,“吉塔創造了奇跡,改寫了歷史,……來自印度小村莊的女孩,能夠讓全世界為之喝彩,……這是屬于印度的輝煌時刻”的解說的氣氛烘托,更讓觀眾隨著電影的情節和畫面而激動不已。最后奏國歌、升國旗的片段,馬哈維亞、吉塔、巴比塔、全場觀眾、電視機前村民的多個人物激動表情的特寫鏡頭,進一步點燃了觀眾的愛國主義精神。當國歌奏完的瞬間,雞肉店老板的女兒揮舉起自己的手臂,并高喊印度一定勝利,全場的觀眾也跟著高喊“必勝”的片段,更利于觀眾清晰的感悟吉塔的表現強烈推動了愛國主義精神向少年和民眾的傳遞。

二.群像刻畫:轉變不良傳統觀念

對性別偏見這一不良傳統觀念的批判是《摔跤吧!爸爸》的又一主題。影片在馬哈維亞與現實抗爭和女兒成長蛻變的過程中,著重刻畫了馬哈維亞及家人、同行、村里人、大眾等一系列人物在觀念轉變前后反差巨大的行為表現,使觀眾總能找到與自己相似或熟知的角色,達到讓觀眾感同身受并深刻感知傳統觀念轉變原因和過程的目的。

影片中馬哈維亞這個角色是挑戰不良傳統觀念的發起者。在傳統性別觀念下,馬哈維亞雖然很愛自己的女兒,但是起初他并沒有意識到女性能練摔跤,直到發現女兒的摔跤天賦后,他才意識到女孩也能練摔跤,也能為國爭光。同時,影片慢鏡頭著重刻畫馬哈維亞在觀念轉變前后的表情,來突出其思想意識的變化。在觀念轉變之前,他在3次生女兒后的表情由期待變成了“失望與無奈”,眼神由渴望變成了呆滯。他的觀念在女兒拿侄子演示打架場面時發生了轉變,影片用超慢鏡頭刻畫了馬哈維亞微笑、興奮的表情和充滿希望的眼神,與之前的表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起初妻子達亞卡自責沒能生個兒子,也認為摔跤是男孩子的運動,擔心女兒練摔跤村里人會說閑話。影片通過妻子愧疚的表情和委屈的眼神,表現了她根深蒂固的舊有觀念。然而,影片抓住吉塔獲得全國摔跤錦標賽冠軍回家時接受媽媽祈禱的情節,對達亞卡滿臉自豪的微笑進行了特寫,突顯出她不良傳統觀念的轉變。馬哈維亞的哥哥,開始則反對奧姆卡爾給吉塔和巴比塔當陪練,然而馬哈維亞到體育局申請摔跤墊受挫后,他主動出主意給馬哈維亞解決困難。影片用哥哥態度的轉變體現其傳統觀念的轉變。

在摔跤同行中,當地的教練拒收吉塔和巴比塔為徒,并表情嚴肅的斥責馬哈維亞說:讓女孩進摔跤場是非?;奶频氖?,他不愿意犯這樣的錯誤。然而,吉塔獲得一系列比賽的勝利之后,他作為嘉賓給吉塔頒獎時表情顯得羞愧難當。同時主辦比賽的工作人員,從開始拒絕吉塔參賽,到擔心吉塔受傷,再到后來大加贊賞吉塔的突出表現,影片通過比較同行們的語言和行為的變化,來體現他們傳統觀念的轉變。

村里人起初嘲笑吉塔和巴比塔練摔跤,她們穿男孩衣服、減掉長發等不符合印度傳統觀念的行為更是成為村里人的笑談。而吉塔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后,她們成了全村人的驕傲。吉塔和爸爸坐著花車走在村里的大街上,伴著歡慶的音樂,村里的男青年前呼后擁、手舞足蹈,村里的男女老幼夾道歡迎。同時影片用特寫鏡頭刻畫了老年、中青年、少年等不同年齡的女性對吉塔贊賞且羨慕的眼神,還有曾在馬哈維亞面前炫耀生兒子的人驕傲的目光和自豪的表情也變成了羨慕的目光和嫉妒的表情。

眾人在吉塔第一次參加摔跤比賽時,都認為她會輕而易舉的輸掉比賽。導演用眾人嘲笑的語言和看不起的眼光的特寫鏡頭反映大眾的傳統觀念。然而面對強大的對手,吉塔敢于挑戰,不懼強者的精神贏得了眾人的贊賞和尊重。接著,影片用緊湊的吉塔連續贏得多項業余摔跤比賽冠軍的鏡頭,配上歌曲《女中豪杰》和侄子奧姆卡爾“吉塔和巴比塔不僅贏得了比賽也贏得了民心”的旁白,讓觀眾認識到眾人的傳統觀念在隨著吉塔的成長而轉變。

最后,影片在英聯邦運動會決賽前,馬哈維亞激勵吉塔全力以赴,努力成為榜樣,向人們證明女性價值的言語,也讓觀眾明白只要敢于實踐、努力奮斗就能打破不良傳統性別觀念。

三.層層對比:詮釋個人成長要素

從教學論的角度看,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身和引導者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影片中女兒處于學生的位置,教練普拉莫德和馬哈維亞處于老師的位置。影片通過層層對比的敘事策略,給觀眾詮釋了學生的學習態度、自律水平和教師的合理引導對個人成長所起的至關重要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轉變會引起學習行為的轉變[5]。同時,認知的失調是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6]。影片通過爸爸大鬧吉塔同學結婚的劇情,巧妙的抓住了認知失調的時機,吉塔與同學推心置腹的溝通讓吉塔和巴比塔轉變了對父親的認知,學習態度由被動變為主動,行為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影片對比吉塔和巴比塔二人在學習態度轉變前后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巨大差別,讓觀眾清晰的了解到主動學習對學習行為的重要影響。在認知方面,起初她們認為爸爸讓練摔跤是一種懲罰,嚴格的訓練如同對待奴隸一樣。而聽了同桌的話后,她們認識到爸爸之所以嚴格是為了她們在未來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同時,影片用大量的鏡頭和情節凸顯了二人在行為表現方面的變化。在被動訓練的情況下,她們在爸爸的監督下訓練是表情痛苦,學校上課時打瞌睡,找各種理由甚至欺騙的手段逃避訓練,故意弄壞燈泡、假裝受傷、對抗中故意輸給表哥。在主動訓練后,她們每天自覺早起,訓練時表情嚴肅、一絲不茍,上課時一邊認真聽講、一邊加練力量,在和表哥對抗中不遺余力。隨后,影片用吉塔獲得一系列比賽的勝利和榮譽、成功獲得全國冠軍的緊湊情節進一步向觀眾說明了主動學習更益于取得豐碩的成果。

自律是學生紀律水平高低的表現,是保障個人不斷成長的必備品質。影片聚焦吉塔進入國家體育學院之后,對比吉塔與巴比塔二人自律表現,及其對比賽成績的影響,來說明自律品質的重要作用。吉塔在國家隊初期這段時間表現出較低的自覺紀律水平。她留長頭發,經常和隊友一起出去玩,破戒吃油膩的食物,在打理頭發和指甲上花了大量的時間。而反觀妹妹巴比塔,在姐姐訓練的時間她也在訓練,在吉塔娛樂的時候,巴比塔還在訓練,且能果斷拒絕妹妹油膩食物的誘惑。姐妹二人不同的行為造成的結果也大相徑庭,吉塔在一系列國家大賽中接連失利,均是首輪出局;而巴比塔則在全國摔跤錦標賽中連戰連捷,輕松奪取冠軍。

教師在學生個人成長中起著重要的導向和組織作用。影片聚焦國家隊主教練普拉莫德和馬哈維亞的爭論,以及指導吉塔的比賽策略,來突顯兩位教練的差別,從而讓觀眾認識到教師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價值。影片用普拉莫德告發吉塔和巴比塔外出訓練,國家體育學院領導讓馬哈維亞和女兒們等待是否開除的劇情設計,自然的鋪陳出普拉莫德和馬哈維亞對吉塔的定位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的情節。二人劍拔弩張,險些大打出手的片段 讓觀眾清晰的了解兩人觀點的對立。普拉莫德認為吉塔在55公斤級不可能拿到獎牌,應該降級。而馬哈維亞認為吉塔在55公斤級的國家大賽上早該拿獎牌,是普拉莫德誤導吉塔為了技巧拋棄進攻強項才拿不到獎牌。接著,影片又聚焦吉塔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比賽,普拉莫德和馬哈維亞指導吉塔的比賽策略也是大相徑庭,讓觀眾看到不同教練的引導對學生影響的巨大差別。在第一場比賽中,普拉莫德讓吉塔防守,馬哈維亞則讓吉塔進攻;第二場比賽,普拉莫德讓吉塔進攻,而馬哈維亞讓吉塔防守,在對手急躁時反擊。吉塔按照馬哈維亞的策略都贏得了比賽的勝利。觀眾從二人指導吉塔的語言和結果可以發現,馬哈維亞的指導比普拉莫德更到位,馬哈維亞更注重細節,更能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做到因材施教。

《摔跤吧!爸爸》緊湊的劇情設計,感人的故事情節,幽默的敘事風格和阿米爾·漢等演員的精彩演繹,充分展現了影片的教育內涵,彰顯了寶萊塢電影的國際水準,讓觀眾在觀影娛樂的過程中深受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波.舉“重”若“輕”的勵志佳作——再評電影《摔跤吧!爸爸》[J].電影文學,2019(16):153-154.

[2]林德全著.教育敘事價值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4.

[3]吳潛濤,楊峻嶺.全面理解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J].高校理論戰線,2011(10):9-14.

[4]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3-109.

[5]李小平,郭江瀾.學習態度與學習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04):265-267.

[6]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2.

課題項目: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2018-JKGHYB-0611),主持人陳峰。

(作者單位: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周口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傳統觀念愛國主義爸爸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我和爸爸
傳統觀念與民法結構:再論中國古代民法的價值
電視廣告中女性模式化形象分析
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培養數學閱讀能力
爸爸
爸爸冷不冷
概說張愛玲創作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可憐的爸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