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2021-09-10 17:13谷金明
教學博覽 2021年8期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谷金明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新教育理念的倡導下,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兼顧對學生的體能和心理兩方面的培養,特別是要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將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融入教學實踐中,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通常比較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傳授,忽視了體育學科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使得學生感受不到體育學科的學習價值,體育教學效果不佳。而加強對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能幫助學生疏解學習及生活中的不良情緒,能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快樂,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因此,加強對小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心理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兩個層面,主要是根據受教育者的心理狀態和精神層次,有針對性、有側重點地利用心理學知識和方法,對其施加有效的教育和引導,以促使其形成能滿足各項社會實踐要求或發展要求的心理素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教育能增加課堂教學的內涵,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增強其心理適應能力、開發智力、促進良好習慣養成、維護心理健康等目的。受到傳統的小學教學觀念和體育教學問題的影響,大部分教師更加偏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在知識點講解方面花費的時間比實踐練習的時間多,且受到整體課時的限制,教師往往很難一對一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而大部分的學生對教師抱有敬畏和恐懼的心理,即便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也不愿向教師尋求幫助。這就會導致部分體育水平和體能素質較差的學生難以達到學習目標,甚至部分學生會對體育教學產生抵觸和厭倦情緒。當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時,部分教師未能對根本原因進行深入的調查,而是根據學生的行為表現和自身經驗,利用相同或相近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指導。且部分教師忽視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及時調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語言。這不僅會使小學體育教學喪失吸引力和趣味性,還會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認為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作用不大。在家長漠視心態的影響下,部分學生也對體育學習產生了錯誤的理解和認知,很少主動參與到實際的體育課堂學習和練習中。而在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的影響下,若教師向學生家長反映問題,部分家長往往會不問緣由,嚴厲地對學生進行批評。這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進而導致家長和學生的關系逐漸惡化。

二、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起步階段,認知和思維都不完善,心理素質也不穩定。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有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表現出的心理問題頗多,比如對學習感到焦慮、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感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情緒脆弱、意志力薄弱、獨立性較差等。雖然多數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良好,但這部分心理問題突出的學生更需要教師加強關注、科學指導,讓學生邁入正常的、健康的成長軌道。體育是一項傳統的學科,相比于其他學科它更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養,才能順利開展其他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可以讓學生的身心素質都得以強化,從而為未來的良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偠灾?,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表現在這幾方面:首先,體育教學過程是開放的、靈活的。學生多數時間居于課堂之外,學習和活動空間廣闊,對自然環境接觸面更廣,在接受身體鍛煉的同時心理情感上也會產生一些積極的變化。其次,體育教學的內容比其他學科知識更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可以舒緩身體、放松緊張的神經、調節學習壓力、不受拘束地展現自我,消除因為學習帶來的不良情緒。而體育活動通常是集體參與的,在與其他學生相處時,學生可以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緒反應,豐富自己的情緒體驗,并學習他人身上的一些優良品質,對控制自身情緒有一定的作用,在和諧的集體關系中保持平穩、愉悅的心態。最后,體育學習可以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在團體活動中學會相互合作,理解公平競爭的內涵;懂得遵守比賽規則,其責任感、歸屬感得以塑造;對于比賽輸贏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客觀的認識,提高自己抗打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觀察中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大致狀況,通常教師在教學時主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如何幫助學生提高體育水平,然而,卻忽視了體育在學生心理健康中的改善提高效果。隨著教學理念的日新月異,在新課程標準的影響下,教師慢慢認識到這一情況,然而實際上教師會因為缺乏經驗以及有效措施,體育教育在影響學生心理方面的效果依舊不顯著?,F如今,小學階段體育教育不足的阻礙因素之一是:教師在體育實踐的教學內容重點不夠清晰,方法不夠高效。往往教師會致力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成績,以滿足教學要求。這個概念已經偏離了體育教學的意義,本質上體育的重要性和存在價值是為了使學生身心健康均能平衡穩步增長,不能只拘泥于成績高低。再者,對學生的體育教學是以體育項目為中心實施,會減少對學生興趣、個性和成長特征的教育,使學生的主觀性減弱,調動熱情困難。

總結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各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小學體育學科的教學,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獨特作用,老師要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評價,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及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實現對學生全面教育及培養的目的,為國家所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奠基。

參考文獻:

[1]張永波.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J].求知導刊,2020(11).

猜你喜歡
小學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短繩在體育教學中“一物多用”的具體案例分析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阻礙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
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
淺談如何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