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韻—非遺花鼓燈文創衍生品暨AR技術創新與應用

2021-09-10 04:09夏步鵬童詩涵章萌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32期
關鍵詞:AR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夏步鵬 童詩涵 章萌

【摘要】將傳統花鼓燈舞蹈與工藝和人們日常生活相結合,把同一含義的圖案設計成產品融入AR技術,做成有不同寓意的設計產品。意在用創新的方法將傳統花鼓燈文化與當代人文精神內涵有機結合,解決傳統花鼓燈文化的日漸消融,后繼無人的困難局面,使花鼓燈舞蹈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展,將花鼓燈舞蹈文化帶入公眾視野。

【關鍵詞】花鼓燈;AR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花鼓燈項目研究方向

1.科學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句話為今后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非遺文創化工作的開展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論要求和實踐回應。同時,非遺文創化工作響應了“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發展潮流,以其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推進“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之路。文創化是有別于“泛產業化”的新型理念,這一概念中所表達的“文化創意”指建立在非遺文化基礎之上的符合時代精神內涵的現代文化。符合時代,振興傳統文化。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先進文化為統領,以“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為基本理念。將安徽花鼓燈與現代雕刻工藝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出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產物,以振興傳統文化。

2.創新性

融入時代,與時俱進。融合新時代的元素,通過傳統藝術展現出新的思想和一些新的形式。創新花鼓燈的表現形式,增強花鼓燈吸引力并與工藝雕刻相結合,開發特色花鼓燈衍生品并結合AR技術展示一個三維場景,與現實生活相互銜接。界面設置一個花鼓燈的卡通立體形象,讓消費者和虛擬信息進行互動,卡通形象將回答消費者關于花鼓燈的歷史信息,從而讓其更深入了解花鼓燈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結合安徽花鼓燈藝術,加強非遺花鼓燈的保護,積極培育藝術傳承人。通過安徽花鼓燈形式,展現出現代創新元素,謳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出現代潮流風尚,時代楷模故事。

二、研究過程

1.研究準備

(1)立足資源優勢和現狀基礎不斷擴大現有的規模和質量,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背景,進行創意設計、精心策劃和項目包裝。從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中深入了解,并對花鼓燈舞蹈藝術進行學習研究,實地調研考察安徽省鳳臺縣搜集相關資料,采訪花鼓燈民間藝人等。在市場方面也做了評估,市場并未普及,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抓住機會讓虛擬變為現實。教育的數字化技術拓展還是一片很大的藍海市場。

(2)建立自己的服務平臺,線上發售與線下購買模式相輔相成,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快速、簡捷;防止在銷售過程中存在滯銷、知名度低等問題。將花鼓燈元素與現代工藝雕刻文化結合創新,提供顧客前期在視覺上的新潮感,提高消費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把多種形式的花鼓燈相互結合以獨特的現代設計方式進行衍生和創新,使消費者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傳播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3)此非遺文創設計定制4個系列:稀奇“鼓”怪——禮品套裝、一“鼓”作氣——文具系列、貫通“鼓”今——生活用品系列和“鼓”香古色——手工定制系列。其中禮品套裝系列將與3D立體紙雕進行結合;文具系列與平面紙雕工藝相結合;生活用品系列與墻壁浮雕工藝相結合;手工定制系列與基礎雕刻技術相結合。除此之外增加科技元素,在產品上建立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界面,界面將展示AR立體效果的花鼓燈舞蹈,讓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花鼓燈的優秀文化,通過技術上的手段能夠將現實與虛擬信息進行無縫對接。將在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構建一個三維場景予以展現,與現實生活相互銜接。界面還將展示一個花鼓燈的卡通立體形象,讓消費者和虛擬信息進行互動,卡通形象將回答消費者關于花鼓燈的歷史信息,從而讓其更深入了解花鼓燈。將花鼓燈非遺元素與現代生活充分融合,將以文化為核心,市場為導向,凝聚非遺數據化、多元化、產業化合作共識。先期主要從建立非遺素材庫、新媒體推廣、設計開發非遺文化衍生品等方面入手,將非遺元素融入文化創意、現代設計與前沿科技,擴大安徽鳳臺花鼓燈非遺文化影響力,為推陳出新非遺衍生品邁出扎實一步。

2.研究過程

(1)查閱傳統工藝資料了解有關花鼓燈傳統工藝。

(2)選擇安徽花鼓燈舞蹈文化,將花鼓燈舞蹈文化與現代設計有機結合。

(3)實地考察,去安徽相關文化地點深入研究,并和花鼓燈傳承人學習制作花鼓燈舞蹈。

(4)將調查研究的結果進行總結,撰寫論文并發表,同時設計出具有現代化元素的設計圖。

(5)將設計圖投入實施制作,將其制作完成,并投入市場發行、出售。

(6)大力推廣研究成果,推動傳統花鼓燈文化發展。

三、研究成果

在繼承先輩花鼓燈舞蹈文化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和深厚的感悟,以及獨特的藝術構思;不斷創新,引入新技術、新材料,給人們帶來更為優美的視覺體驗和更為舒暢的情感體驗。以創新型應用的形式將花鼓燈舞蹈帶進現代生活,在花鼓燈文化逐漸淡薄的同時將其賦予其新時代文化精神,秉承著保護中國民間文化的宗旨,使傳統花鼓燈舞蹈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并將制作成品流入市場,充分推動其發展,應用并推廣。

以論文的形式深入研究,民間舞蹈這樣擁有悠久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理應得到優質完善的傳承。在現代化的花鼓燈文化產品設計中,要讓民間舞蹈這樣的藝術形式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希望得到我們的政府、專家學者、從事和致力于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有識之士乃至全社會共同的關注。

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一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實現花鼓燈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對于豐富中華民族民俗文化,實現地域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現花鼓燈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要增強花鼓燈的保護與開發理念,豐富花鼓燈的藝術內涵。將安徽花鼓燈與現代雕刻工藝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出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化產物,以振興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吳尚.非遺視角下安徽花鼓燈的保護與傳承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21,01(01):57-59

朝戈金.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J].光明網,2018-3-29(02)

猜你喜歡
AR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商業銀行應用AR技術前景探討
AR技術及二維碼技術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課堂與AR技術有效結合的教學策略研究
從兒童閱讀方式的變化看童書出版風向
解析AR技術在動畫電影中的應用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AR技術在傳統民間家具數字化保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