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舍得》:“田雨嵐”的教育焦慮,你懂的

2021-09-12 02:31丁東
閱讀與作文(初中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分數培訓家長

丁東

晚上九點多,筆者正沉浸于電視連續劇《小舍得》的劇情中,從隔壁傳來年輕女主人的吼聲:“你咋回事???你怎么這么笨!說了多少遍了,怎么又忘記!你……”巧合的是,此時,《小舍得》播放的正是顏鵬陪顏子悠上網課、檢查作業后責罵顏子悠的鏡頭,與隔壁“虎媽”輔導孩子功課的情形,如出一轍。

近期收視第一、上了熱搜的電視劇《小舍得》,真實得讓觀眾血壓升高,猶如在觀眾家里裝了個攝像頭。該劇用寫實的藝術手法,通過兩個家庭、三代人的思想、矛盾對撞以及因攀比子女教育而產生心態失衡的故事敘述,演繹了時下家長們面臨的教育難題,展現了當代競爭壓力下,孩子和家長、學校與家庭牽絆在教育這根繩上的眾生百態。再一次將中國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焦慮、升學的無奈、校外補習班、再婚家庭、親子關系等矛盾真實而又殘酷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讓無數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田雨嵐、南儷身上那種令人窒息的焦慮、困苦和瘋狂。

內卷的時代,類似田雨嵐這樣“用力過猛”的媽媽不要太多。在她們的世界,孩子是屬于自己的“私有產品”,是實現體面人生的“重要工具”。孩子出類拔萃、出人頭地,勝出或不輸于別人家的孩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全部意義。所有這一切,究竟是因何造成?其罪魁禍首恐怕就在于“分數”二字。

由“分數”二字,筆者不禁聯想到了曾經爆紅網絡的《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一文。該文說的是,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篩選,最終只錄取60人。面對如此令人咋舌的激烈競爭,不要說“田雨嵐”“南儷”們坐不住了,即便是“夏君山”“顏鵬”此類心疼孩子的“濫好人”父親也抗衡、抵制不了。其結果只有乖乖妥協,并被裹挾其中。

分數,家長的面子、學生的命根!一句話道出了眼下“孩子累、家長累、老師累”“三累教育”的事實真相。

那么,在同一起跑線、同等受教育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獲取高分、勝人一籌呢?其唯一的選項,便是“不按孩子自己的節奏來”,像田雨嵐、南儷動用一切資源、不惜一切手段為顏子悠、夏歡歡爭取擇數金牌班補習名額一樣,拼命報班補課。在別人未跑時搶跑,在別人打盹時苦學,盡可能以時間換取空間,以體力贏得腦力。用南儷的話說:“不怕家無學霸,就怕學霸放假”。如此,造成了“到外面培訓機構學的學生很多,帶著整體水漲船高”的現象。在大家都掌握了《葵花寶典》后,接下來拼什么?

無休止地激烈競爭,帶來的不只是家長的勞心費力、“錢包掏空”,更多的是大量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嚴重不足。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我國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研究報告》稱:我國中小學生課內外學習時間居全球首位。以2015年為例,學生上課外班的時間大幅度增長,學習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0.8小時,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2.1小時,分別是十年前的兩倍和三倍。旺盛的需求,催生了日益火爆的校外培訓市場。據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生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8億人次。這還只是五六年前的數據,而今天呢?

少之又少的睡眠時間、運動時間,重之又重的學業負擔、精神負擔,導致了青少年學生近視率、肥胖率以及心理疾病發生率的急速上升,硬生生把孩子逼到了人生的“死角”,小小年紀哪還有天性、童真和快樂可言?《小舍得》劇中的顏子悠,在田雨嵐“窒息式雞娃”后,“一考試就發燒”、因抑郁去看心理醫生,便是證明。

其實,這一教育窘境,在《小舍得》熱播前,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后,圈內圈外早有熱議。雖說教育行政部門傾聽民聲,順應民意,把減輕學生負擔、整治校外培訓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主動積極作為,出臺減負新規,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并對孩子的睡眠時間做出嚴格規定,不可謂不用心,不可謂不盡力。然而,一年下來,是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還真得打個問號。

有句話說,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很骨感。針對學生負擔重、校外培訓火的現象,我們不妨聽聽處在焦慮中的“田雨嵐”“南儷”們又是怎么想的?據筆者走訪、調查,持有“誰不希望孩子有玩的時間,但玩能玩出分數、玩出名校嗎?”“只有分數是實的,其它都是虛的”“吃小灶的和吃大鍋飯的能一樣嗎?”“別人家的孩子補了,我家的孩子能不補嗎?”等想法的占了絕大多數。在他們看來,孩子自出娘胎之日起,就必須“步步為營,容不得半點大意”。逼孩子苦學,給孩子增加負擔,純粹是迫于無奈!

是??!當分數意味著名校、意味著未來的時候,面對別人家的孩子報班補課,再開明的家長都不可能安之若素、泰然處之。如是,從另一個角度說,相伴著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減負措施的落實,無形中給校外培訓機構攬了更多的生意,另構了一個校外教育體系,導致校內不留作業,校外留作業;校內不分班,校外分重點;校內不考試,校外考考考;校內不競賽,校外大比拼……學校減負了,校外緊跟著“加負”!

可以這么說,只要學生的學習依然是以升學為中心,只要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制度不改革,只要教育發展不均衡、優質教育短缺的矛盾沒有改變,只要社會存在分層、收入相差懸殊、文憑決定層次……想要真正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消除家長的教育焦慮,又談何容易?而這事關全局的“重大工程”,憑教育行政部門能做得到、做得好?再怎么減負、再怎么整治,都只能是隔靴撓癢,治得了標而治不了本。

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如果不加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推進升學考試制度改革、加快改變“唯文憑論”的就業導向,學生的負擔肯定不會減下去,校外培訓的市場也肯定不會淡下來。不過,話也得說回來,要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還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假如以上三個目標一時難于實現,倒不如先學一學東亞某些國家的做法,在學校實行“去寬松教育”,恢復一周上課六天的制度,讓學生重回同一起跑線;讓學校朝著“教育強勁化”的方向發展。至于學生的弱勢學科,則由任課教師幫其補習、提高。

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實,《小舍得》演繹的應該是一出中國教育的悲劇。因為,過度的分數壓力,會壓垮孩子的人生。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學校長唐江澎說:“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贝搜陨跏?。

“放過孩子!”豈止是“夏君山”朝“田雨嵐”怒吼的一句臺詞,更是國人對時下教育的吶喊。如何抽掉校外培訓的“釜底薪”、校正學校教育的“指揮棒”,把孩子從分數中解救出來、把家長從焦慮中解脫出來?是到了該好好梳理、好好探索、好好實踐的時候了。

猜你喜歡
分數培訓家長
會議·培訓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會議·培訓
家長錯了
一種快速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難點,分數更上一步
家長請吃藥Ⅱ
……的近似分數的若干美妙性質
教師培訓還需“精準滴灌”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