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災難事件下國際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3 12:58司甫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26期
關鍵詞:恐懼感心理健康教育

司甫

摘 要:疫情的發生對在華國際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沖擊,極易導致害怕、焦慮、恐懼等負面社會情緒,需及時加以心理健康教育?;谕话l災難事件,主要通過恐慌感、悲傷感、正常生活被打亂三種途徑影響個體的心理狀態的前人研究,結合曲阜師范大學在疫情期間針對留校國際學生采取的具體管理措施,本文探討了如何從降低悲傷感、消除恐懼感、恢復正常生活三個方面加強國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放下心中的顧慮、戒備,感受到關懷、溫暖,以期為在華國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悲傷感;恐懼感;留校國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F7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6.012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人們的心理健康也會造成一定影響。2020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要主動做好心理疏導。留校國際學生因其遠離家鄉、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差異等原因,更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留管老師作為直接管理服務人員,應該努力掌握心理疏導工作的理論、規律,結合本校留校國際學生實際,一生一策,有的放矢。

1 突發災難事件下個體的心理應激反應表現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種公共衛生安全突發事件,公眾在情緒、認知、行為、生理上會有不同的特征表現,管理者需要了解這些表現,才能更好地判定受眾是否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首先,由于具有不可預知性、不可抗拒性及造成后果的毀滅性,突發災難事件會對社會公眾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極易伴隨一些負面情緒。這是民眾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最突出的體驗和感受,常見的表現有恐慌、焦慮、疑病、抑郁、強迫和自我不確定感等心理癥狀反應。除此之外,人們對事件的認知上也會表現出無能為力、自責、內疚、罪惡感,而且研究表明,越是疫情嚴重的地區,人們對危機越了解,卻越覺得不可控,在認知上越容易造成恐慌。由于人們在危機情境下會無意識地采用快速的、感性的直覺決策策略,從而在行為易出現逃避、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獨處、過分依賴他人,以及其他非理性行為的發生。最后,在生理上則表現為食欲下降、肌肉緊張、頭疼、失眠等。2020年2月初,隨著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的增加和一些管制措施的實行,我校部分留校國際學生開始出現焦躁情緒,表現為經常出入學院辦公室詢問疫情發展,頻繁撥打國際長途電話、在和老師溝通中出現嘆氣、搖頭等肢體動作等,我們意識到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出現了波動,需要及時加以應對。

2 突發災難事件影響人們心理狀態的三種途徑

除辨別心理健康問題的外在表現外,我們還要了解分析突發災難事件導致公眾如此表現的途徑,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采取合理辦法?;趯︺氪ù蟮卣?、大連港石油管道爆炸、天津濱海新區危險品爆炸等突發災難事件的災后個人和群體心理研究,劉正奎老師在《突發災難事件后個體與群體的心理特征與應對》一文中提出突發災難事件對人們產生重要影響主要有三個途徑,即恐懼感、悲傷感、打亂日常生活節奏。其中,悲傷感主要是指在突發事件發生后,人們會因為喪失親友,喪失一定既有物質而產生的悲傷感。因物質喪失而起的悲傷感不僅是因為物品的價值,有時還是傷害了人們與物質建立起的關系??謶指械漠a生往往源于失望情緒,即一般的突發事件可能讓人們直面失望,加之事件后續發展的不確定性,人們的安全感就會受到威脅,內心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恐懼感。所謂打亂日常生活是指災難的發生會引起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包括原先的社會支持系統,而且人們的生活規律、生活節奏也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會給人們帶來很多壓力,造成情緒上的負性反應。因此,消除恐懼、降低悲傷、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是打消學生心理負面情緒的三大法寶。

3 加強國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在心理咨詢和疏導中,普遍遵循的原則是: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懷和接納、非指導性的干預。為便于非專業人員理解和掌握,本文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發現,結合國際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和特殊性,提出了真誠互動關心、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引導性指正三大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3.1 真誠互動關心原則

師生之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關系就應該是真誠信任的關系。要建立這種關系需要留管老師在和學生交流時,切忌不要心不在焉,或者眼神盯住一處,讓學生感覺注意力不集中,這些表現都會帶來不重視其處境,產生不信任、不安全感的心理狀態。在日常談話交流過程中,留管老師要多抱有同情、理解、不鄙視、不排斥的態度,讓因疫情不能回國的學生感到自己并不孤單,有許多人在幫助他。

3.2 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原則

疫情發生以來,留管老師嚴格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全力做好留校國際學生的日常防控工作,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的心理變化,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會厭煩、不搭理。但是相比于留管老師,國際學生遠離家鄉、生活不便、缺少家人的陪伴,未來的不確定性更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變化,換位思考他們的處境,就更需要每一位深處一線的老師和管理者多為國際學生著想,充分理解他們的現狀,更好的設身處地的提供服務和幫助。

3.3 及時干預和長期引導原則

結合一些具體的情緒、認知和行動表現,留管老師要通過聊天、觀察日?;顒?,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對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干預,如果心理干預不及時,焦慮、絕望、困惑的情緒得不到緩解,就更容易產生嚴重心理問題乃至群體事件。在降低壓力和心理創傷之后,還要建立長期追蹤檔案,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家庭、社會等因素,對學生開展長期的心理援助。

4 我校加強國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做法

4.1 降低悲傷感

疫情期間,我校在校學生并沒有出現親人離世或者一些突發意外事件,心理情緒上沒有或者極少出現悲傷感。但是,根據前人的調查研究,本文認為悲傷感的產生往往來源于親人的離去或物品損壞和消失帶來的情緒低落,事情發生突然給人的沖擊較為猛烈。相對地,更要把握好心理干預的介入時機和方式方法,這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功能更像是“救火”或者“包扎”,而不是深層自我探索,因此無微不至地關心和聆聽更加有效。有些情況下,唯一有效的心理援助方式,就是陪伴和傾聽、共感和理解。此時,陪伴者要避免規勸、說教、過問,因為理性的澄清不能解決情緒問題。

猜你喜歡
恐懼感心理健康教育
犯罪恐懼感對居民健康的影響
學會與恐懼感共舞
個體感知行為對公共輿論的影響
學生經常性遲到的問題研究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