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前吹氣球訓練對老年骨折患者術后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1-09-16 04:17梁青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52期
關鍵詞:天數胸腔積液

梁青華

(廣西醫科大附屬民族醫院,廣西 南寧 530001)

0 引言

在我國60歲(含60歲)以上的人群被定義為老年人。隨著生活及醫療條件的改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老年人對手術的耐受力明顯下降[1],特別是老年骨折患者臥床時間長,易引起肺不張、墜積性肺炎等肺部并發癥發生。如何預防老年骨折患者術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臨床研究的熱點,我科采用簡單易行的吹氣球法對術前老年骨折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降低了患者術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縮短其住院日,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其中對照組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齡66.4歲,觀察組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齡66.6歲,對照組術前給予常規呼吸訓練,如縮唇訓練,深呼吸訓練。觀察組給予吹氣球訓練,每天3-4次,每次吹8-10個,每次2-3min,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以及手術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颊呷朐寒斎諏ζ溥M行全面評估,如既往史、吸煙史、基礎疾病、心肺功能等各方面的評估。如有吸煙、 酗酒等不良嗜好者勸其戒掉,告知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吸煙的危害,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康復鍛煉的重要性。術前一天,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及有效咳嗽方法的指導。術后不能自行翻身者由護士根據患者病情按需給予翻身扣背,以及時排出肺部的痰液,一般每2h/次,必要時遵囑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進行吹氣球呼吸訓練?;颊呷朐汉蟮谝惶?,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如患者心肺功能好,無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責任護士即向患者講解吹氣球訓練對身體恢復的重要性,使患者積極配合。吹氣球訓練裝置十分簡易,選取長度約9cm,周徑寬約5cm、完好無漏氣的普通氣球,將氣球吹氣口套在奶茶塑料吸管一頭,約2cm上方,并用橡膠圈固定,防止漏氣。讓患者手持吸管,要求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含著吸管吹氣,并囑患者盡力將肺內的氣體吹入氣球,當氣球吹至直徑約20-30cm時,移開吸管,待氣球自動放氣后再囑患者進行第二次的吹氣,如此連續讓患者吹8-10次,如果患者自覺還可以吹氣,可繼續吹至10-15次,以患者自覺能耐受為準,每次練習2-3min,每天早、中、晚各督促患者進行吹氣球訓練,連續吹3~5天。

1.3 評價指標

1.3.1 肺功能各指標測量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呼吸頻率、肺活量和最大呼氣流量等肺功能指標,并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3.2 肺部并發癥

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肺部感染、胸腔積液等并發癥,通過百分數進行記錄。

1.3.3 住院天數

老年骨折患者術后到出院的天數。

1.3.4 術后生活自理能力

由主管醫生和護士根據患者術后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共同評定,共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

1.3.5 患者的滿意度

通過匿名的形式向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并全部回收統計分析,問卷以分數形式評定等級,大于85分記做滿意,大于60且小于85分記做良好,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通過分析術后患者肺功能各指標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和指脈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呼吸頻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后患者肺功能各指標比較(±s)

表1 術后患者肺功能各指標比較(±s)

組別 呼吸頻率/(次/min) 肺活量/L 最大呼氣流量/(L/min) 指脈血氧飽和度/% 動脈血氧分壓/mmH對照組 18.76±1.94 2.89±1.77 395.1±56.7 93.4±2.1 69.89±6.46觀察組 16.47±3.21 3.36±1.62 487.6±43.2 99.3±1.7 93.45±8.74

2.2 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肺部感染、胸腔積液等并發癥的比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術后肺部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2.3 采用術前吹氣球訓練法的患者其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者術后住院天數(±s)

表3 患者術后住院天數(±s)

組別 例數 術后住院天數對照組 80 14.42±3.55觀察組 80 10.63±3.27

2.4 在患者術后的自理能力評定結果中,觀察組為優的比例為45%,高于對照組的32.5%。而觀察組患者表示滿意為92.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5。

表4 患者自理能力比較 [例(%)]

表5 患者滿意度情況 [例(%)]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加。而老年人因多伴骨質疏松,易發生骨折,加上老年人體質弱,對手術的耐受力差,導致其后期愈合情況差。加上大多數骨折患者術后要求臥床制動,在圍手術期內,患者長時間臥床,容易引起肺不張、胸腔積液和墜積性肺炎等肺部并發癥的發生[2,3]。導致肺功能恢復差,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患者的住院時間也會延長,將會占用更多的醫療資源。因此如何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肺功能是臨床上需要解決的要點,而術前吹氣球訓練法可以更好的促進老年骨折患者術后肺功能的恢復,增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減少肺部并發癥的發生[4]。

吹氣球呼吸訓練是一種簡單易操作、經濟適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有學者證明其對糖尿病患者[5]、心臟圍手術期[6]和哮喘患者[7]肺部的恢復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減少肺部的并發癥和改善肺功能。通過吹氣球呼吸訓練,可以增加患者支氣管內的壓力,促使肺得以復張,使術后殘存在胸腔內的積液和積氣從引流管順利排出,減少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8]。這種訓練方法與機械通氣呼吸不同,患者主要通過自主的調控呼吸壓力大小,在用力吹氣的過程中,患者呼吸肌的功能得到鍛煉,從而有效的改善老年骨折患者術后肺功能,減少長期臥床引起的肺部并發癥。該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無創傷性等特點。但并非所有老年骨折患者均適合此種方法,如有慢性肺氣腫的患者,在訓練時容易引發自發性氣胸,因此本研究在納入病例中排除了COPD患者。而對照組采用的是縮唇訓練法,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預防肺部感染和幫助患者肺功能恢復的作用,但從實驗結果來看,其對術后肺功能恢復效果不及術前吹氣球訓練法。

本文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的研究,納入了80例使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患者和80例增加了術前吹氣球訓練的觀察組患者,比較分析老年骨折患者術后的肺功能各指標以及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指脈血氧飽和度和動脈血氧分壓明顯高于對照組,呼吸頻率低于對照組,肺部功能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了術前吹氣球訓練法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鍛煉呼吸肌,改善肺功能的恢復。在觀察組中,僅有4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2例胸腔積液,而對照組有10例肺部感染、6例胸腔積液,觀察組肺部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于吹氣球呼吸訓練可以使胸腔的積液和氣體更容易沿著引流管流出,減少了肺部感染和胸腔積液的發生幾率。從患者住院天數來看,觀察組患者術前進行了吹氣球訓練,術后患者的肺功能的恢復良好,肺部并發癥減少,因此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此外,在患者自理能力評定結果中,觀察組93.75%的患者自理能力評定等級為優或良,優或良表示患者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務基本可自理,而對照組為85%。從患者的滿意度看,觀察組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與傳統護理方法比較,對老年骨折患者增加了術前吹氣球呼吸功能訓練,有效的改善老年骨折患者肺功能,明顯降低患者術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縮短其住院日,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天數胸腔積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纖維瘤伴多發轉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婦科超聲見盆腔積液診斷探討
質量管理工具在減少CT停機天數中的應用
一種新型眼科手術積液盒
胸腔積液中CRKL的診斷價值
抑郁篩查小測試
最多幾天?最少幾天?
不是所有盆腔積液都需要治療
生日謎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