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書院教育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啟示

2021-09-16 18:20單柏烈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教學啟示中學歷史

單柏烈

摘? 要: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書院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特色顯著,其教學活動與學術相結合、啟發誘導下的質疑問難、德育與治學相結合的教學特點,對當代中學歷史教學從積極開展教學與學術研究、優化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發揮歷史學科立德樹人作用三個方面的改革與發展都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中學歷史;古代書院;教學啟示

中國古代書院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書院教育始于先秦,宋朝逐漸增多且教育功能凸顯,南宋發展到頂峰,清末被學堂取代。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分別是應天書院、岳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延續近千年的書院,教育經驗豐富,文化價值獨特,對于我國古代社會、教育和學術發展、人才培養等影響重大。中學歷史教學從中國古代書院的辦學中汲取智慧與經驗,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對當代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有著積極的借鑒與啟迪作用。

一、中國古代書院的教學特點

1. 教學活動與學術相結合

中國古代書院既是教育活動中心,又是學術研究機構。書院的主持者一般是當地著名學者,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積極研究傳播學術理論,教學相長,成果頗豐。書院將教學活動與學術研究相結合,形成以不定時的會講和定期學術交流的講會為主的特色教學模式。講學者多是道德高尚、學識淵博、教法得當的學術大師,學生通過認真聽講,得到啟發,打開思路,不斷進步。講會過程中設有質疑問難環節,使師生在良好學術氛圍中相互答疑問難、以理服人。在培養人才的同時,積極研究學術理論,既傳播了知識,又提升了教學效果。講學者有書院自聘的教師,也有外來學者。各學術流派的學者遵循求同存異、兼容并包的原則,在不同的書院之間自由講學,增強了學術的流動性,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體現了書院“百家爭鳴”的精神,同時也擴大了書院的教育影響。例如,南宋時期張拭邀請朱熹來岳麓書院講學,留下了“朱張會講”的千古佳話,開創了中國書院史上不同學派之間會講的先河。

2. 啟發誘導下的質疑問難

先秦時期,孔子治學是后世教學的典范,他采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方法啟發弟子。書院教育將啟發式教學發揚光大,主張學生要質疑問難。學生在起初讀書時沒有疑問,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疑難提問,為解疑惑學生或獨立思考、或與教師共同探討求解。教師對疑問進行循循善誘地講解,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將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在面對學生的疑問時,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指導學生深入思考,逐步將問題延伸到治學中。學生的質疑越多,越能提升其主動思考、獨立鉆研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其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是啟發式教學的關鍵。當學生有憤憤以求的內在動力和躍躍欲試的態度表現,教師把握點撥學生的良好時機,教學效果就可事半功倍。

3. 德育和治學相結合

中國古代書院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堅持德育和治學并重原則。書院在教育培養目標上,重視對學生心性的道德教育,認為心性與人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要學生通過修身養性、明達事理來規范自身的行為,實現身與心的和諧,平衡物與欲的關系。在學習儒家傳統經典時,學生堅守立志圣賢、傳道濟民、忠孝廉節等理念,在行動前后通過反省和檢查自己的言行,約束自我,提高修養,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例如,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教條》成為南宋以后書院和各地方官學共同遵守的學規。書院在發展過程中,通過祭祀、歌詩等道德教育活動,對學生展開道德教育,不斷豐富德育內容,對書院辦學影響很大。同時,書院教師在教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做人、做學問。學生常年追隨教師,處處以教師為榜樣,即使教師去世,也會繼承師業,繼續研究和發展傳播其思想學說。

二、古代書院教育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啟示

書院教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教學與學術、德育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以及啟發式教學,對不斷深化的中學歷史教學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1. 積極開展教學與學術研究

史學研究和中學歷史教學往往存在脫節的問題,而且中學歷史教材變化周期較長,導致其理論和觀點滯后于史學新研究,這就需要歷史教師積極關注歷史研究新動態,準確地將歷史學術新成果引入中學歷史課堂。

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古代書院的教師多是學問高深、德高望重的社會名賢之士,教學方式、方法上主張循序漸進、學思并進,學術上強調傳道、求仁,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格培養,教育風格受到歷代教育家的推崇。歷史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關注史學前沿,更新知識結構,豐富教學內容,并形成特有的教學知識體系。通過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展開深入分析、論證,獲得新的結論,優化教學方案,促進歷史教學教研能力、教學質量、史學素養的提高。同時,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學術會議等歷史研究活動,交流歷史教學研究、教學改革經驗、教學思想理論,學習和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優勢互補。

2. 優化中學歷史教學方法

任何一種學習方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都與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有著密切的關系。書院教育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代中學課堂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容易失去學習熱情。教師要多借鑒古代書院的教育經驗,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學科興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歷史,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師生面對面的交流和討論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獨立思考,削弱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借鑒古代書院師生之間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辯難的教學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在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教師圍繞課程的重、難點提出問題,指導學生的思維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質疑思考,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正確地表達觀點,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 發揮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作用

古代書院教育是我國教育史上重視道德教育的典范。學生通過學習先賢典籍,耳濡目染古代圣賢的高尚境界,樹立道德榜樣。立德樹人是歷史學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中學歷史教學要汲取古代書院道德教育的精華,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治學作風,完善學生的人格品質。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教材中彰顯家國情懷、催人奮進、弘揚社會正氣的道德教育資源,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植根于學生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古代書院教育中,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視人格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中學歷史教師的人格處于教育過程的前沿,其言行在教學中被學生觀察效仿,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榜樣形象,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魏萊. 古代書院教育特點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 教育觀察,2020,9(13).

[2]林建華. 試論朱熹辦學的實踐與理念[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7(12).

猜你喜歡
教學啟示中學歷史
基于學生發展視角的中考試題分析
口譯大賽選手心理壓力分析及教學啟示
大學英語學生作文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與探索
中學歷史教學芻議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淺論史料教學在中學歷史中的作用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尊重差異 別樣人生
淺談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中慕課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