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中國信用評級市場開放對國內企業評級的影響

2021-09-18 06:50符波
中國集體經濟 2021年28期
關鍵詞:信用評級

符波

摘要:盡管經濟全球化趨勢近年來因受到各種阻力而有所放緩,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漸趨完善,中國主動擴大對外開放,引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逐漸邁向信用經濟時代,特別是伴隨市場規范化水平提升,國外及國內資金流轉不斷加速,市場金融風險也變得越來越大,然而國內抗擊風險的水平卻不高。加之我國中小微企業眾多,財務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使整體信用評級體系位于初步階段。所以,文章就中國信用評級市場開放進行具體細化分析,為構建完善我國企業信用評級體制提供建議,希望為緩解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具有現實作用。

關鍵詞:市場開放;信用評級;企業評級;信用評價機構;評級體系構建

我國現代經濟已經逐漸轉變為信用經濟,信用經濟主要起到發展與維持信用的關系,而信用評級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主要前提,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背負著防治化解金融風險與推動市場良性發展使命?;诂F代經濟體制的逐步發展勢態,中國信用評級部門也將面臨新的挑戰與問題,同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的現存問題分析

(一)信用評級標準不統一,評級機制不健全

當前,國內信用評級行業欠缺國際性市場與統一的行業規制。唯有統一規范評級指標、評級方案與評級標準規制,才不會致使評級結果偏差較大。這完全不具備可比性,不能有效增強企業無形資產性能與發揮出減少企業投資成本性能。與此同時,信用評級機構內部管控機制不足,部門規章制度不規范,操作規范與管理體系均未能達到科學嚴謹水平,迫使內部管理嚴重缺少有力組織與規制保證。

(二)缺乏客觀可信的評級資料

中國在信用評級業中起步較晚,為此國內欠缺對企業信用等級材料掌握狀況,然評估機構所用資料多源自于受評企業,基于社會信用情況不良勢態下,受評企業給出的材料多是缺少可信性與客觀性,評級者需要花時間對其材料實施具體核對,這不但為評估者工作帶來壓力與困惑,還會直接阻礙評級精確性。

(三)社會信用理念薄弱,法制不完善

鑒于國內對信用評級意識不足,導致長時間對信用評級發展不夠重視,有關政府部門對評級結果運用程度不高,或因其他元素制約,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獨立性與權威性仍未能建立。同時,信用評級有關工作出現嚴重滯后現象,未形成實效監管規制。其中,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第一部法律法規《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直至2019年11月才正式實施。暫未有更高級別的法律法規出臺,也沒有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這是國內構建信用評級監管規制層面遇到最大困惑。

二、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剖析

近幾年,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特別迅速,在不斷積累有效經驗的同時,在信譽評級領域內部與宏觀市場環境兩個層面上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從信譽評級領域內部觀看,存在于壟斷巨頭的滲透、技術水平不足、領域內部競爭不合規等三個主要問題;從宏觀市場環境觀看,其中問題主要集中在缺少具有相對性嚴格的法律制度、監管規制繁瑣、評價體系和審核體系不健全等三個層面上??傊?,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市場監管機制與信用評級領域環境兩大因素制約的。

(一)從信用評級行業監管角度分析

從信用評級領域監管角度分析,國內評級部門監管之前是多個機構一同管理,雖然2019年11月正式實施的《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由人民銀行為行業主管部門,改變了以前多頭監管的格局,補齊了監管短板。但由于之前多頭監管帶來的國內對信用評級市場立法層次不分明,人民銀行與其他部門共同出臺的法制法規受監管權限制約,適合對本機構業務范疇監管,匱乏從國家方面對每個信用評級部門監管的權威性,且大多數立法略顯簡化,沒有實施細則與指導建議。同時,沒有建立統一的信用評級質量評價體系,評級機構的退出機制不健全。

(二)從信用評級行業環境角度分析

從信用評級市場環境角度分析,信用評級行業業務主要是在債券評級業務和信貸業務范圍內,其中業務規模綜合性不大,而且鑒于非行業化現象存在,特別不利于債券評級的認可度。我國實施強制擔保體系,這也是引發債券信用等級的因素,行業內部缺少差異化的原因。此外,評級機構的評級業務和信用咨詢等業務綜合經營,導致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不高。同時,評級機構沒有義務向社會公眾進行信息披露,更沒有統一的披露格式,評級模型和核心假設、評級方法及流程、評級收費和評級局限性說明等內容公眾無法了解,評級的透明度不高。

三、推動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市場發展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企業全球化與差異化經營模式

對于來自其他國家評級機構的競技,中國信用評級機構需要把競爭壓力化作革新動力,發揮出最大優勢,在國內外市場壓力中采用有利對策,逐步提高服務水準。在國內市場競爭中,信用評級機構需在加固本土優勢基礎上,結合特定行業整合現有資源,增強對信息庫與人才隊伍組建,打造特色服務業務。在具有差異性競爭中為市場各方提供專業服務,實現從全能性朝專業性演變。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鼓勵境內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體現對等開放原則與推動本土評級機構國際化發展目標導向。我們不但需要引入,還需要走出去和國際接軌。國內信用評級機構需要充分發揮企業不斷深化的優勢,逐漸和中國經濟往來頻繁的國家與地區提供信用評級服務,逐步擴大我國信用評級在全球金融市場的號召力。綜合而言,國內外不同的信用評級與披露模式能夠擴充投資人的數據獲得途徑,提高透明度,豐富對發行人的信用風險揭示,協助投資人實施科學合理決策。對境外投資人而言,外資評級機構為我國債券市場提供信用評級服務,能夠擴大投資人的選擇范疇,吸引國際投資人進一步配置國內發行債券,有利于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從而增強具有國際性信用評級服務水平。

(二)健全市場監管制度促進評級市場法制建立

猜你喜歡
信用評級
對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建設問題的思考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關于資產證券化中信用評級行為的分析
我國房地產企業信用評級財務指標體系研究
互聯網金融征信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自然環境因素對綠色債券信用質量的影響
關于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探討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