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病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

2021-09-22 12:02覃遠天
中國動物保健 2021年9期
關鍵詞:動物疾病畜牧養殖防治策略

覃遠天

摘要:一直以來,畜牧業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產業之一,因此,國內畜牧養殖業不斷發展,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動物的種類和產量越來越多,給畜牧養殖用戶帶來越來越多的收益。但畜牧養殖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響,動物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正確處理疾病,會造成動物受傷,甚至死亡,進而影響畜牧養殖用戶的收益?;诖?,本文將從畜牧養殖中動物的常見疾病、動物疾病的發病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發病因素;防治策略

近年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畜牧養殖中的動物存在隱性隱患,動物疾病會給整個畜牧業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且做成的畜牧產品,也會存在安全問題,危害人體健康,所以了解動物疾病并針對疾病研制出防治策略就顯得十分重要。

1 畜牧養殖中動物的常見疾病類型

1.1 傳染病

動物疾病中的傳染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每一種傳染病都由一種特定的微生物所引起,而且宿主各不相同。動物傳染病的病毒傳播速度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實現整個畜牧養殖場的動物都被傳染病毒,如果處理不好,會造成大量動物死亡,會給養殖場帶來巨大的損失,不利于我國畜牧業的發展[1]。

1.2 寄生蟲病

動物疾病中的寄生蟲主要包括原蟲、蠕蟲和節肢動物三類。動物疾病中的寄生蟲病通過意外條件進入到動物體內,寄生蟲的生活習慣是依附于動物體內,一般情況下,肉眼不能發現,所以,養殖場必須定期給動物身體做檢查,寄生蟲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寄生蟲會將動物體內的血液等身體成分吸干,對動物的健康造成威脅。

1.3 普通病

動物疾病中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內科、外科和產科疾病三類,這三大類中,又包括很多種動物疾病,這就需要畜牧養殖場內的員工學習動物疾病知識,了解每種動物病癥、發病原因及如何治療,加強對動物的管理。

2 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病因素

2.1 畜牧養殖中動物養殖環境惡劣

國家大力支持工業的發展,各個地區建造工廠的數量越來越多,工廠作業頻繁,工廠排放的垃圾物質也越來越多,然而工廠排放的垃圾大多都是無法回收清理的氣體和污水。其中有毒氣體會隨著空氣的流動四處傳播,污水也會流動污染整個水源,草原上大量牧草會被有毒氣體所攜帶的煙塵污染,動物食用牧草、飲河流里的污水,嚴重威脅動物健康。有些工業和農藥殘毒可以貯藏在畜產品中,人類購買并食用這些畜產品,畜產品的毒素通過產品進入人的體內,體內毒素長期積累,最終可導致中毒致死[2]。

2.2 畜牧養殖中出現生態失調現象

畜牧養殖業中的動物大多數都生活在有限的環境中,空間有限,資源也有限。它們大部分情況下是被飼養在籠中,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之又少,缺少與陽光、天然水源、青青草地等自然環境的接觸,動物是群居屬性,天性熱愛自然,人類剝奪了動物自由進入自然的權利,長此以往,不利于動物的身體性能的成長,也不利于動物在自然的情況下交配,從而導致動物生產能力下降,繁殖后代能力下降,產生生態失調現象。

2.3 畜牧養殖中的動物過度食用飼料添加劑及抗生素

在畜牧養殖中,飼料是動物必不可少的食物,動物對飼料的需求量大,但現在市面上的飼料制作成分不科學,使用過多的添加劑,成分不健康,不利于動物的成長。如果動物食用過多的飼料添加劑,會造成動物生長不健康,甚至還有死亡的風險,用這些動物制作成的產品也存在安全隱患,人類食用過多這類產品,會損害身體健康,也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2.4 畜牧養殖中的飼養管理體系落后

隨著國家對畜牧業的改革,集約化、工廠化成為畜牧養殖業新標準,畜牧養殖用戶也對產量制定新的追求,對動物的各方面指標要求增長,但畜牧養殖場體系落后,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難以迎合政策標準,動物基數大,飼料有限,營養供應缺乏,長此以往,會導致動物產生一系列的營養代謝疾病,例如營養不足、維生素缺乏等,從而帶來生產性能和勞動力下降、畜牧業產品質量劣質等后果。

2 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防治策略

2.1 保持飼養環境的清潔

堅持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總體目標,堅持畜牧業發展與畜牧養殖污染防治并重,綜合利用優先的原則,全力推進生態建設。畜牧養殖管理員應堅持每日定期進行畜牧場的清潔打掃,全面掃除畜牧養殖場內垃圾、糞便等廢棄物,保持飼養環境的清潔,降低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產生的幾率。

2.2 規范飼養管理的流程

堅持一場一策的原則,對畜牧養殖場進行嚴格的環評審批,加強養殖場的養殖改造,實現達標排放,結合畜牧養殖場當地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和規范養殖場飼養管理的流程,根據畜牧種類、飼養規模、分布區域、分布批次等狀況,推進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保證飼養流程的規范性、科學性、合理性,提高飼養效率,增加收益。

2.3 定期組織動物進行病檢

在畜牧養殖中,了解動物身體狀況是預防動物疾病的重要一環,只有充分了解每一個動物的狀況,才能對癥下藥,防治重要疾病的發生,這時,組織動物進行病檢就顯得十分有必要。畜牧養殖場應設立一個專門負責動物病檢的部門,定期給動物進行病檢,及時防治動物疾病的產生與擴散。

2.4 建立良性的生態循環

開展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的經營主體糞污治理工作,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分步驟、分批次的進行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堅持農牧結合、循環利用的原則,以種植業為依托,以有機肥、沼氣利用為手段,積極引導畜牧養殖場與農戶建立緊密結合互惠互利的生產關系,通過畜禽糞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方式,致力于實現區域內種植業和養殖業資源循環利用。

3 結論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存在很多種類,其中包括傳染病、寄生蟲病、普通病等動物疾病,且每個種類疾病誘發的病因又不同,所以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前期預防也是十分重要的階段,畜牧養殖場可以采取內外獎懲制度、保持飼養環境整潔、定期給動物進行病檢、規范飼養管理流程等方法,加強動物疾病防治,增加收益,提高動物存活率,保證生命安全,助推我國畜牧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楊志文,崔雅.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控意義及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5):143-144.

[2] 郝競軒,孫艷茹.動物致病因素分析與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7):57.

猜你喜歡
動物疾病畜牧養殖防治策略
關于冷卻塔的落水噪聲及其防治策略探討
探析生物入侵對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傷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電的安全隱患與防治策略
動物疫病的致病因素分析與防控措施
動物疫病防控對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