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概念的形成及啟示
——以《人民日報》為中心的考察

2021-09-27 04:24馬曉艷
安徽史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愛國衛生細菌戰衛生防疫

張 亮 馬曉艷

(安徽建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愛國衛生運動是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倡導、動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與人民群眾健康密切相關的社會公益事業”(1)陳竺、張茅:《把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到新水平》,《人民日報》2012年7月4日,第7版。,自1952年開展以來迄今已經走過60多年的光輝歷程?!皭蹏笔潜尘?,“衛生”是內容,“運動”是形式,三個詞匯的融合,既體現了時代特征,同時也反映了中國衛生運動開展的特點。

一、愛國衛生運動的肇始

愛國衛生運動出現前,中國共產黨在蘇區、抗日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曾領導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衛生運動,曾使用過“群眾衛生運動”“防疫運動”“衛生防疫運動”“衛生運動”“清潔運動”等概念,這一時期是愛國衛生運動的萌芽和孕育時期,是以衛生防疫和環境整治為重點。

1.“群眾衛生運動”概念的形成

中國傳統醫學文化中很早就有“預防為主”的優良傳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人們在生活中開始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并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由于受當時社會性質和環境的限制,這些活動大多停留在自發的狀態,很難將其變成有組織的群眾性的衛生預防活動。

新中國的愛國衛生活動肇始于革命根據地的衛生保健活動。在長期艱難的革命實踐中,根據地政府為了控制疾病的傳染,克服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達到保衛人民健康、鞏固紅色政權的目的,逐步提出了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案鶕貎葎杖嗣裎瘑T會頒布的《衛生運動綱要》,對各級衛生運動組織的設立,如何開展衛生運動、衛生運動的宣傳等均作了詳細的規定”(2)張曉麗:《愛國衛生的發展與挑戰》,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頁。,明確提出了“衛生運動”的概念。1933年,毛澤東在《長岡鄉調查》一文中專門論述了“衛生運動”,指出:“疾病是蘇區中一大仇敵,因為它減弱我們的力量。如長岡鄉一樣,發動廣大群眾的衛生運動,減少疾病以至消滅疾病,是每個鄉蘇維埃的責任?!?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頁??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延續了群眾衛生運動這一做法。1939年,在陜甘寧邊區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中提出:“推廣衛生行政,增進醫療設備,開展全邊區衛生運動,以達減輕人民疾病的目的?!?4)《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卷,當代中國出版社、香港祖國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頁。1944年,毛澤東進一步指出:“減少人民疾病死亡的基本方針就是預防,就是開展群眾性的衛生運動?!?5)丁名寶、蔡孝恒:《毛澤東衛生思想研究》,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頁。

解放戰爭時期,疾病流行的狀況更為嚴重,人民飽受各類傳染病的困擾?!皳街幸痪潘钠吣暾{查,霍亂流行區曾蔓延到八十里至一百廿里遠,情況非常嚴重。太行博愛縣平均一百人有十九人害霍亂。天花在太行二分區也流行得很厲害?!?6)《華北召開全區衛生會議,號召開展群眾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49年2月10日,第2版。但人民群眾衛生防疫知識極為匱乏,缺乏科學認知,“有好多地區群眾還很迷信,有了病不去請醫生治,卻請一些神婆道士之流來看,因之,病的死亡率都很大?!?7)《華北召開全區衛生會議,號召開展群眾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49年2月10日,第2版。為了集中力量解決解放區傳染病流行的狀況,中國共產黨將“衛生”“防疫”與“運動”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1947年2月,太行行署提出“對人民施以普遍的衛生常識教育(結合人民衛生習慣),造成群眾性的自覺防疫運動,特別注意對婦女兒童的教育,造成農村清潔衛生的新氣象?!?8)《太行行署指示防疫》,《人民日報》1947年2月23日,第2版。3月,再次提出“開展防疫衛生運動,創造衛生模范區”的具體措施。(9)《太行行署召開附近機關會議 開展衛生防疫運動》,《人民日報》1947年3月16日,第2版。

從概念上看,宣傳報道開始使用“防疫衛生運動”“衛生防疫運動”“防疫運動”(10)《解除醫生思想顧慮,涉縣展開防疫運動》,《人民日報》1948年6月13日,第1版。等,出現了概念的多元化。

2.概念的多元向統一轉變:“清潔運動”“衛生運動”先后成為媒體的主要使用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百廢待興,各地政府對衛生狀況、傳染病的防治極為重視,《人民日報》對“衛生運動”報道開始增多,尤以春、夏兩季為多,這也是流行病的高發季節。當時群眾衛生運動的直接目標是為了控制傳染病和地方性疾病,包括血吸蟲病、瘧疾、天花、鼠疫、霍亂等,“防疫”重于“衛生”,但受限于經濟能力、醫療資源的限制,不可能普遍地增設醫療衛生機構,如何解救人民于疫病,擺脫“瘟神”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總結了中國人民與疾病作斗爭的歷史經驗,研究了現代預防醫學的觀點,提出預防為主的方針,決定在加強專業衛生機構建設的同時,開展群眾衛生運動,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與醫藥衛生人員,撲滅病媒蟲獸,改善環境衛生,以消除多種外在的致病因素,減少和防止疾病的發生?!?11)《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卷,當代中國出版社、香港祖國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頁。

這一時期,衛生運動、衛生防疫運動和清潔運動等并沒有清晰的界定,在實施主體上以政府為主導,企業、軍隊等開展了相應的衛生活動,從名稱上看,1949年《人民日報》多以“清潔(衛生)運動”為題進行報道。以北京為例,1949年,北京成立了“清潔運動委員會”,各區和街道成立“清潔運動委員會區分會和街巷清運小組”。北平市(今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兼市長葉劍英在北京區長會議上“說明清潔運動是為著全市市民的健康和衛生,和國民黨反動派為了給帝國主義看而整飭市容完全不同。人民政府要積極領導這個運動,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建設和鞏固人民的政權?!?12)《平市衛生運動開展,平警部隊撥出大批卡車運垃圾》,《人民日報》1949年3月24日,第1版。針對特定傳染源,人民群眾采取了捕鼠滅蚤、滅蠅防蠅、滅蚊防蚊等活動,同時注意清理傳染源的生存場所,全國掀起了捕鼠、捕蠅、捕蚊和環境整治的熱潮。

表1 1946—1951年《人民日報》衛生運動相關概念出現次數的統計

1950年以后,媒體大多以“衛生運動”進行報道,“衛生運動”逐漸成為媒體的主要使用詞。通過《人民日報》1949年到1950年“衛生運動”相關概念的統計可以發現,在1949年“清潔衛生運動”“清潔運動”達41次,占到了主體,而“衛生運動”概念出現了20次;到1950年“衛生運動”出現了31次,“清潔衛生運動”“清潔運動”則減少到15次。這一變化是因為清潔運動強調環境衛生整治,而衛生運動的概念內涵更為豐富。這時衛生運動一般在春季和夏季集中開展,故又有“春季衛生運動”“夏季衛生運動”等稱謂。為了改變城市面貌和環境污染問題,開始清理城市垃圾,重視城市環境衛生,北平市甚至動用軍隊和警備力量,撥出大批卡車供給運輸垃圾之用,以改善人居環境。

這一階段概念出現的又一變化是“衛生防疫運動”與“衛生運動”開始剝離,二者的側重點不同,衛生防疫運動傾向于“醫療、防疫”方面,而衛生運動則傾向于群眾運動。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軍委衛生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軍民春季防疫工作給各級人民政府及部隊的指示》,指出,“針對特殊傳染病癥進行衛生防疫運動,這種運動不只限于大掃除及預防接種,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疫病及即時隔離病人。此外并可進行嚴格的晨間健康檢查制度?!?13)《中央兩衛生部指示開展軍民春季防疫,各級政府、部隊、團體、醫務人員應把此項工作看成當前緊急任務之一》,《人民日報》1950年2月11日,第3版。因此,在概念上,衛生防疫運動這一名稱更多與傳染病的預防、救治與隔離有關,與新聞報道中衛生運動的范圍出現了細微的差別;衛生運動則更多指向各級政府及廣大醫務工作者領導群眾在同疾病斗爭中,與文教、生產、生活結合起來開展的廣泛的群眾性活動,涉及衛生宣傳、衛生清潔、疾病預防和環境整治等。以當時的文教為例,“學校教育與文藝工作也配合起來,進行口頭的、文字的、戲劇的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對提高群眾衛生知識,撲滅疫病蔓延,減低死亡率,收效很大?!?14)《開展群眾性的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49年2月25日,第4版。

1951年9月,時任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向黨中央上報《二十一個月來全國防疫工作的綜合報告》,指出了衛生防疫工作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9月9日,毛澤東閱后以中共中央名義寫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衛生防疫和醫療工作的指示》:“今后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極力發展這項工作?!虼酥辽僖獙⑿l生工作和救災防災工作同等看待,而決不應該輕視衛生工作?!?15)《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頁。這是建國以后毛澤東對衛生防疫工作親自擬稿批轉的第一個文件,這一指示對推動衛生防疫工作走向新的階段奠定了思想基礎,黨和政府加強了對衛生防疫工作的領導。

二、愛國衛生運動的形成

由“衛生運動”向“愛國衛生運動”的轉變與朝鮮戰爭的發生密切相關。1950年6月爆發了朝鮮戰爭,美國隨后參戰,為了抗美援朝,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應邀赴朝,保家衛國。關于“愛國”,是從民族矛盾的角度出發,我國城市、鄉村在各行各業中掀起了各類聲援活動,大多冠以“愛國”的稱號,如“愛國主義生產競賽運動”“愛國生產運動”“愛國公約運動”“愛國節約運動”等,這些愛國運動是在抵抗美國侵略的背景下產生的,“與當前政治形勢密切結合的”(16)《煤礦中的愛國主義生產競賽》,《人民日報》1951年1月30日,第2版。,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使各類愛國運動迅速展開。

“愛國衛生運動”也產生于這一時期,具有類似的特征,是愛國運動在衛生領域的一個集中體現。與上述愛國運動稍有差異的是,愛國(防疫)衛生運動雖是在抗美援朝這一大背景下形成,但其直接動因是反對美國的細菌戰,與抗美援朝并不完全同步。1952年3月愛國衛生運動興起,前期名稱大多稱之為“愛國防疫衛生運動”,至6月后才逐漸演變為“愛國衛生運動”。

1.愛國防疫衛生運動的興起

1952年初,美國為了挽救在朝鮮戰場上的不利局面,公然違反國際法,“在朝鮮北方及中國部分地區秘密實施了大規模的細菌戰”。(17)舒云:《挫敗美國的細菌戰》,《黨史博覽》2002年第3期。2月19日,毛澤東主席作了指示:“請周總理注意此事,并予處理?!?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頁。此后,大規模的反細菌戰在周恩來總理的部署下在全國展開。

反對美國的細菌戰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衛生防疫的成果和人民對于衛生防疫的關注?!度嗣袢請蟆窂亩喾矫骈_始報道愛國衛生防疫運動的重要性?!皯斀逃罕?,對于美帝國主義這一惡毒陰謀不要麻痹,而要提高警惕,并且廣泛發動大家組織起來,開展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徹底撲滅或準備隨時撲滅美國侵略者撒下的帶有細菌的毒蟲?!?19)《加緊進行防御細菌戰的宣傳工作》,《人民日報》1952年3月23日,第4版。3月23日,《人民日報》以“防御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人人都來參加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為題進行了更為廣泛的動員,“為了擊敗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除了那些已經發現敵機投下帶菌毒蟲的地方,應該采取緊急的防疫措施之外,全國各地的城市、農村、機關、工廠、學校,都要開展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作好防御細菌戰的準備工作?!?20)《防御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人人都來參加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3月23日,第4版。因此,相對于1949—1950年初的衛生防疫范圍而言,愛國衛生運動不再局限于一個城市、一個村莊、一個企業而是擴展到全國的農村、城市等各個領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衛生防疫運動,進一步擴大了衛生防疫的普及力度。這種衛生防疫工作具體包括建立衛生防疫機構,保持環境的清潔;大力捕滅害蟲,清除污水和垃圾,改造糞坑,盡量不讓它滋生蚊子和蒼蠅;注意飲食衛生,增進身體健康;重視衛生防疫,進一步種痘和打防疫針。(21)《防御美國侵略者的細菌戰,人人都來參加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3月23日,第4版。

從媒體視角看,從1952年4月至7月間大多使用“愛國防疫衛生運動”作為衛生運動的稱號,替代了“愛國的衛生防疫運動”。4月28日,全國政協在《為慶祝一九五二年五一勞動節的號召》中提出“開展愛國防疫衛生運動,為增進人民健康而奮斗”。(2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為慶祝一九五二年五一勞動節的號召》,《人民日報》1952年4月28日,第1版。4月29日,中央衛生部和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宣布,全國的護士,及其他醫務工作者都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醫學知識,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自己,學習先進醫學知識,發展醫藥衛生事業,開展愛國防疫衛生運動,為保衛祖國、保衛世界和平和增進人民的健康而奮斗?!?23)《中央衛生部和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宣布:今年起將我國護士節合并在“五一”節舉行,中華護士學會發表聲明表示完全擁護》,1952年4月29日,第1版。全國政協、衛生部、全國總工會在紀念號召中都將“防疫”提到“衛生”之前,這與當時國際環境密切相關,這一場衛生運動首先應對的是美國的細菌戰,這就要求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將防疫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戰略地位。

同年5月、6月,周恩來總理和衛生部部長賀誠兩次聯名向毛澤東主席并中共中央提出《關于四月份反細菌戰防疫工作情況簡要報告》和《關于五月敵機撒布毒蟲毒物及我防疫工作情況的報告》,強調“不管敵人是否繼續散布毒蟲毒物,今年我們的防疫工作一定要堅持到秋后。爭取不僅將敵人的細菌戰粉碎,而且要把我們的衛生工作借此提高一步”;(2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231、236頁?!霸诹聦⒗^續檢查、督促各大區重視反細菌戰防疫工作,繼續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消滅死角,加強防疫隊的訓練,并在各地建立嚴格的防疫報告制度?!?2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231、236頁。從匯報看,盡管至此時美國的細菌戰沒有再深入發展,但衛生部門把防疫問題仍然擺在衛生的重要位置,5月份確定為全國衛生防疫突擊月,6月份各地建立嚴格的防疫報告制度。

2.“愛國衛生運動”概念的正式出現

愛國衛生防疫運動是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使用愛國衛生運動的概念是在1952年6月下旬?!坝捎谶@個運動的直接目的是反對美帝國主義的細菌戰爭,是保衛祖國的一項政治任務,是在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指導下進行的,中央就把這個運動定名為愛國衛生運動?!?26)周華虎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紀事本末(1949年10月—1991年12月)》,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頁。6月27日,《人民日報》在紀念朝鮮人民抗美戰爭兩周年的文章中正式使用了“愛國衛生運動”(27)《我國各地紀念朝鮮人民抗美戰爭兩周年》,《人民日報》1952年6月27日,第4版。這一名稱;6月28日《人民日報》詳細報道了天津、重慶、安東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情況,自此,“愛國衛生運動”這一概念取代“愛國衛生防疫運動”成為主流媒體的使用詞。將“防疫”二字去掉,這是由于來自細菌戰的威脅減小,衛生防疫運動由應急運動轉向經常性、常規性的活動?!懊绹募毦鷳鸩⑽词盏筋A想的效果,疫區沒有大面積流行傳染病?,F在看,這一方面是因為朝鮮和中國東北正處于冬季,更主要的是因為中國政府重視,全民動員,對細菌戰打了一場全民參加的人民戰爭?!?28)舒云:《挫敗美國的細菌戰》,《黨史博覽》2002年第3期。7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社論,指出:“愛國衛生運動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新中國的衛生工作是人民大眾的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對于增進人民健康和加強國家建設的力量,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因此,衛生運動不僅具有季節性,而且具有經常性?!?29)《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7月5日,第1版。

隨著愛國衛生運動在全國各地深入的開展,我國城鄉環境、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注意衛生已逐漸成為群眾自覺的習慣”。(30)《注意衛生已逐漸成為群眾自覺的習慣》,《人民日報》1952年11月5日,第6版?!度嗣袢請蟆穼Ω鞯匦l生成績進行了廣泛的報道?!霸诒本?,北京市由于發動了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鏟除了解放以前遺留下來的大量垃圾,把滿蓄臭水的龍須溝修成下水道,把陶然亭與龍潭修筑成美麗的風景區,出現了蒼蠅幾乎絕跡的奇跡?!?31)《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閉幕:周總理指示衛生工作要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人民日報》1953年1月4日,第1版?!俺啥际凶蚤_展愛國衛生運動以來,經過五次群眾性的大掃除后,已清除了長期堆積的垃圾九萬多噸,疏通溝渠十二萬五千余公尺。該市一條兩百多年沒有疏掏的大悲巷臭水河,經過這次疏浚,已變成了清水河?!?32)《成都、昆明、貴陽等地愛國衛生運動有成績》,《人民日報》1952年7月18日,第3版。

3.各級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成立

為了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新中國在衛生醫療系統外,成立了領導群眾衛生運動的專門機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簡稱“愛委會”),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1952年3月14日,“為了組織和領導反對細菌戰的工作,政務院決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周恩來總理兼任主任委員”(33)《當代中國衛生事業大事記》編寫組:《當代中國衛生事業大事記》,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頁。,數月后改稱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各區、省、市、縣等各級政府機關、部隊、團體都成立了相應機構,成為組織和領導人民群眾開展衛生運動的重要機構?!度嗣袢請蟆分凶钤绯霈F的地方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是廣州市,1952年7月11日,“在廣州市人民政府舉行聯席擴大會議,通過成立廣州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及廣州市愛國衛生運動實施辦法”(34)《廣州市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人民日報》1952年7月21日,第3版。,其他省份隨后也相繼建立。該機構名稱的統一和職能的確定始于1952年末,周恩來在衛生工作會議中提出,“一九五二年成立之各級領導愛國衛生運動機構今后統稱為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中央級稱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中央以下各級冠以各行政區域或單位名稱),其職責為領導反細菌戰工作及群眾性衛生運動?!?35)《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一九五三年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人民日報》1953年1月4日,第1版。還進一步厘清了醫療防疫與衛生運動的區別,指出“一般醫療預防衛生防疫工作仍由各級衛生部門負責”,各級愛委會成為群眾性衛生運動的領導機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產生對推動運動持續穩定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加強了黨的衛生組織建設,形成了衛生運動的長效機制。

三、愛國衛生運動概念的深化

愛國衛生運動是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開展的,一定程度上體現應急運動的特征,但它在完成粉碎細菌戰這一目標后,并沒有完全停止,而是表現出較強的生命力,成為專有名詞延續至今,其內涵在實踐中逐漸深化、豐富。

1.愛國衛生運動由“政治任務”向常規性的衛生活動轉變

愛國衛生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逐步提出由應急行為向常規性活動的轉變,這在朝鮮戰爭未結束時就已展開。1952年6月,“反細菌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美國的細菌戰沒有進一步擴散,人們對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成績感到欣喜的同時也出現松懈的狀況?!吧贁殿I導人對愛國衛生運動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麻痹大意,對這一工作采取滿不在乎的態度,沒有很好地發動群眾參加這一運動。有的認為衛生工作僅僅是衛生人員的事情,影響了衛生工作的普遍開展。有的缺乏長期打算的觀點,把衛生工作當作臨時任務,他們以為‘浪頭一過,萬事大吉’。這些有害的思想必須堅決地加以克服?!?36)《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7月5日,第1版。

1952年7月,《人民日報》社論提出“進一步加強愛國衛生運動”,強調“愛國衛生運動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加強黨對愛國衛生運動的領導,“愛國衛生運動必須成為有領導的群眾運動”,“必須和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37)《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7月5日,第1版。這些思想對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制度化建設起了重要作用。在空間上,愛國衛生運動的范圍逐步擴大,由東北、沿海向內地深入,由城市向農村推廣,衛生運動是人們衛生意識提升后的一種自覺行為,形成群眾性和經常性的運動?!叭A北區的愛國衛生運動已向廣大農村開展。河北省各地的一般城鎮和農村,都進行了一次到三次群眾性的清潔大掃除?!|西省等提出了‘普遍全面,深入徹底,保持經?!目谔?。全區不少城鎮和農村群眾訂立了愛國衛生公約或把清潔衛生活動訂入愛國公約;部分市縣和農村還實行了‘人民衛生日’?!?38)《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繼續深入開展,現已逐步成為經常性運動,有些地區尚須加強對運動領導》,《人民日報》1952年7月26日,第1版。8月4日,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陳毅在華東暨上海市人民愛國衛生運動廣播大會上的講話中就提出要“更普及、深入、經常地展開愛國衛生運動”(39)《更普及、深入、經常地展開愛國衛生運動: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華東暨上海市人民愛國衛生運動廣播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52年8月8日,第1版。,“這是個長期的建設工作,不應是一陣風過去就完了的。我們必須把愛國衛生工作堅持下去?!顾洺;?,成為人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40)《更普及、深入、經常地展開愛國衛生運動: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華東暨上海市人民愛國衛生運動廣播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52年8月8日,第1版。

1952年12月,在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閉幕會上,周恩來總理指出:“由于美帝國主義還繼續在朝鮮和我國進行細菌戰,為了繼續打敗美國所進行的細菌戰,為了增強我國人民的體質,以保證祖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進行,我們絕不能因有一九五二年的成績而自滿,更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必須把愛國衛生運動繼續開展下去,達到普遍深入和經?;??!?41)《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閉幕:周總理指示衛生工作要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人民日報》1953年1月4日,第1版。1953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在完成春季愛國衛生突擊運動后,“現在各地運動都已結束,轉入了經常性的衛生工作”。(42)《各地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結束》,《人民日報》1953年5月22日,第3版。

2.“除四害、講衛生”成為愛國衛生運動的新內容

對1952年至1959年《人民日報》中以“愛國衛生運動”為標題的報道進行統計發現,1952年、1953年是報道的一個高峰時期,這與反細菌戰的進程是相一致的,這一時期正是愛國衛生運動概念的形成時期。1954—1956年運動走入低谷,愛國衛生運動雖在延續,但從報道的數量看這一時期是明顯減少的。

表2 1952—1959年《人民日報》以“愛國衛生運動”為標題的新聞稿篇數

1956年,愛國衛生運動進入到“除四害”的新階段。在《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了“除四害”的原則要求,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增加糧食收入,同時消滅傳染病的傳染源,保護人民的健康?!皬?956年起,在12年內,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滅老鼠、麻雀、蒼蠅和蚊子,基本上消滅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病?!⑻岢鲆e極開展群眾性的經常性的愛國衛生運動,養成人人講衛生、家家愛清潔的良好習慣?!?43)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衛生防疫司:《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頁。這一方案提出后,并沒有引起人民群眾足夠重視,從《人民日報》報道數量也可窺其一斑。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在外部原因消除后,如何推動愛國衛生運動的深入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缺少新的動力?!斑\動的進展出現了不普遍、不深入的缺點”,“直到一九五七年冬,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沒有動起來”。(44)《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卷,第50頁。有的干部、群眾對愛國衛生運動重視程度不夠,“有些人認為愛國衛生運動是為反對細菌戰而發動起來的,抗美援朝戰爭既已結束,愛國衛生運動也就完成了歷史任務?!?45)《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卷,第50頁。

針對上述情況,1957年10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對愛國衛生運動做了具體要求和布置。同年11月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和衛生部專門召開了15個省、市愛國衛生運動經驗交流大會,進一步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對“除四害、講衛生、消滅疾病”運動進行了討論和總結。會議指出,“結合冬季生產,興修農田水利,冬季積肥運動而同時進行對于冬季各項衛生工作的布置,進行深入的宣傳動員,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對做好愛國衛生工作意義的認識。使群眾認識到生產運動、積肥運動、群眾的文化運動與群眾的衛生運動是密切不可分離的整體的道理”(46)《認真總結幾年來愛國衛生運動的經驗》,《人民日報》1957年11月22日,第8版。,逐步確立了“除害滅病,保障經濟建設”(47)《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卷,第50頁。的方針。1957年冬起,各地掀起了愛國衛生運動的熱潮,“戶戶參加、人人動手的以除四害為中心的冬季愛國衛生運動,已在全國各地蓬勃地開展起來。布置動員較早的安徽、四川、山西、遼寧、浙江、貴州等省,從11月份起到目前止,運動已普遍地推行到群眾中去?!?48)《戶戶參加人人動手,消滅四害講究衛生,全國冬季愛國衛生運動勝利開展》,《人民日報》1957年12月20日,第7版。冬季開展衛生運動不僅考慮農民生產的特點,利用了農閑的時間,也考慮了傳染病、農業病蟲害的特點?!案鞣N病蟲在冬季都要找個安全的地方躲過嚴寒,一般不能活動?!诙痉乐尾∠x害代價小、收效大?!?49)《抓緊冬季有利時機,防除病蟲和害鳥害獸》,《人民日報》1957年11月22日,第2版。

由此可見,到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愛國衛生運動由一個政治任務逐步轉變為群眾生產、生活中一部分,將衛生運動與廣大人民的生活、生產進一步結合,賦予了愛國衛生運動新的內涵和生命力,在實踐中推動了愛國衛生運動的深入發展。1960年代初愛國衛生運動在農村地區開展了“兩管五改”活動(兩管指管理糞便、管理水源,五改指改良廁所、畜廄、水井、環境、爐灶),從本質上看,無論是“除四害”的思想還是“兩管五改”的內容,仍是在控制傳播源及傳染病的載體,與以預防為主的衛生思想是一致的。

四、新中國成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的啟示

實踐證明,愛國衛生運動是黨的群眾路線在衛生工作實踐中的運用,它以愛國為動力,以預防疾病為目的,通過激發廣大群眾參與衛生防病工作的方式推動衛生事業的前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工作方式?!皭蹏l生運動方式是符合我國國情并深受廣大衛生人員和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對動員億萬人民積極投入到防病治病、改造自然、改變自己不衛生習慣的偉大行列,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50)湖南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岳陽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編:《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頁。

1.衛生工作需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

新中國成立初期形成的愛國衛生運動不僅阻擊了美國的細菌戰,也在衛生、環境、傳染病防治和移風易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個人衛生也有了顯著提高,愛清潔、講衛生,開始成為社會的新風尚”;(51)《把愛國衛生運動推向更高的階段》,《人民日報》1958年12月31日,第4版?!疤旎?、鼠疫和黑熱病已基本消滅,常見的幾種急性傳染病如斑疹傷寒、回歸熱、麻疹、百日咳等的發病率大為降低,血吸蟲病已在一百九十二個縣市基本消滅,約占流行區的60%?!?52)《把愛國衛生運動推向更高的階段》,《人民日報》1958年12月31日,第4版。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的經驗是衛生工作必須與群眾運動相結合”。(53)《衛生工作必須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人民日報》1953年1月4日,第3版。

愛國衛生運動從最初的以防疫為重點轉向改進衛生環境和個人衛生習慣、風俗等后,群眾更是衛生運動的主體,“這當然必須經過群眾運動,在群眾自覺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54)《切實作好愛國衛生工作》,《人民日報》1953年4月15日,第3版。,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程度直接決定衛生運動的效果。群眾既是衛生運動的參與者、服務對象,也是衛生運動的領導力量和主體力量,從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只為少數人服務的宗旨?!叭罕娫谶M行這些工作時,不僅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衛生工作技術經驗,而且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衛生工作組織經驗:像這些驚人的成績和豐富的創造唯有在廣大的群眾運動中間才能出現?!?55)《切實作好愛國衛生工作》,《人民日報》1953年4月15日,第3版。

2.加強黨對愛國衛生運動的領導是運動成功的根本保證

愛國衛生運動的形成、推動與黨的領導和黨對衛生工作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包h的領導,政治掛帥,是運動不斷發展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56)《把愛國衛生運動推向更高的階段》,《人民日報》1958年12月31日,第4版。新中國成立伊始,各級人民政府在黨的領導下,采取普及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全國各地普遍建立衛生組織,同時在衛生系統外設立了各級愛委會,及時預防疫病的發生,并加強對疫病的治療,因而使新中國的衛生工作獲得巨大成就,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在運動的推行過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視和持續推動也是其制度化、常態化的重要因素。1952年12月,毛澤東主席為第二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題詞:“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推動了愛國衛生運動的深入;1957年,周恩來總理對愛國衛生運動強調“一定要使運動經?;?57)《國務院機關積極除四害講衛生,周總理指示要使運動經?;?,《人民日報》1957年12月20日,第7版。,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該項工作的重視。

愛國衛生運動短期內實現了疾病預防、衛生環境、醫療狀況的整體提升,樹立了黨在群眾中的威望,“它說明了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生命健康的深切關懷和極端重視,說明了新中國有足夠的力量和信心來逐步使人民擺脫疾病的痛苦”(58)《進一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52年7月5日,第1版。,提升了黨的執政能力。它是黨和政府關心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一項具體措施,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黨的初心和使命,贏得了人民的支持?!叭嗣駥τ邳h領導開展愛國衛生活動是衷心感謝的。許多地方流行著這樣的歌謠:‘共產黨,真英明,事事為了我人民,除掉三害(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除四害,挖掉窮根斷病根?!?59)《愛國衛生運動的輝煌成就》,《人民日報》1959年10月25日,第5版。

3.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群眾衛生運動的工作方法

愛國衛生運動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群眾衛生運動方法:將疾病治療與疾病預防相結合,將醫療專門人才和群眾相結合;將經?;顒优c突擊活動相結合;將衛生與生產、生活相結合。

愛國衛生運動中開展的衛生清掃、環境整治、除害滅病等方法是為了克服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通過消滅傳染病的載體和生活場所,化被動救治為主動預防,用制度優勢彌補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醫療衛生條件總體比較落后的劣勢,起到了投入少、效果突出的作用。在運動中既發揮醫療衛生工作者的作用,又發揮群眾運動的特點,“只依靠醫藥衛生工作人員,不發動群眾一齊動手,要對付這么多的蟲害和疾病是困難的;只發動群眾而忽視發動醫藥衛生工作人員,不注意醫學科學和專門技術的指導,除害滅病也是困難的?!?60)《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民日報》1959年2月4日,第7版。

將常態化運動與突擊活動相結合,“沒有突擊性活動,不容易普遍地發動群眾,沒有經常性活動,不能鞏固已獲得的成果,并繼續將運動深入推進?!?61)《為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而斗爭》,《人民日報》1953年1月4日,第3版。在突擊運動中,集中開展春季、秋季愛國衛生運動,后來又形成了愛國衛生運動月,通過集中的時間段著重解決主要問題;在經常性運動中完善愛國衛生運動機構,注意貫徹執行經常性的衛生制度,鞏固突擊運動的成果。

將衛生工作與生產密切結合?!叭绻I方面,將工地衛生與安全生產結合起來;農業方面將積肥造肥與改善環境衛生、鏟除蚊蠅孳生地結合起來,田間管理保苗護糧與滅鼠滅雀結合起來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可以堅持經常的辦法?!?62)《把衛生運動更普遍深入地開展起來》,《人民日報》1959年8月20日,第4版。愛國衛生運動與生產結合起來,利用生產空隙來進行衛生宣傳和組織工作,這樣既不影響生產,也易于為群眾接受,深化了衛生運動的效果。

60多年來,愛國衛生運動雖然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運動重點也呈現階段差異,但通過凝聚社會的力量積極融入到衛生事業的群眾運動方式始終沒有改變?!皭蹏l生運動為提高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并為共同解決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63)《世界衛生組織頒獎表彰我國愛國衛生運動65年輝煌成就》,《人民日報》2017年7月6日,第6版。

猜你喜歡
愛國衛生細菌戰衛生防疫
愛國衛生運動的中國經驗:生成與新進展
又一支日本細菌部隊名單被公布
創新發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
加強軍地聯合衛生防疫體系建設
侵華日軍細菌戰戰犯為何逍遙法外
加強養雞業衛生防疫 確保雞產品質量安全
《日本侵華細菌戰》
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衛生防疫檔案工作
頭腦體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