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迪·立志書

2021-09-27 14:56公曉慧
山東畫報 2021年7期
關鍵詞:李霞張海迪強者

公曉慧

吳運鐸來信(節選)

海迪同志:

三日那天的見面,時間雖然很短,你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很高興。

昨天,又聽到團中央給你的命名,使我更加高興。這是多么令人羨慕??!

我覺得,你是無愧于這一光榮稱號的。

二月五日《工人日報》一來(編者注:指對張海迪的報道),我就一口氣看了兩天,很受感動,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

你是黨和人民哺育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的優秀代表。盡管你沒有上過學,卻學習了三四國文字;盡管你的疾病是那樣嚴重,你卻堅持不懈地為人民做出了那樣多的工作,成了治病救人的人民醫生。

我很理解的,要做到和一個健康人能做的同樣的工作,你是要付出比他們多得多的勞動的。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這些天,我時常想,我們的時代,的確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就使得不僅僅是健康的人民,就是殘廢的人,只要他有一顆強烈的振興中華的心,就都能為國家作出貢獻。青年人更是這樣。只要他是盡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即使他的貢獻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也不愧為“戰士”的光榮稱號。

我們的年輕人,都有遠大的理想,而只有具有遠大理想的人,他的精神才永遠是充實的。

吳運鐸

1983.3

張海迪回信(節選)

敬愛的吳伯伯:

您好!我多么想念您??!

您在信中說,只有生活的強者,才是幸福的。您還說,一個強者,他必然是困難越大,他拼搏的勁頭就越大。并且,他總是能夠戰勝困難,總是勝利者。這些話,使我想了很久。的確,在有些人看來,我從小就殘廢了,連學也沒上過……因而認為我必定是可憐的,必定是和“不幸福連在一起的”。

可是我呢?我覺得我是幸福的。這倒并不是說我也算是一個生活的強者,不,因為,如果沒有我們這樣好的黨,這樣好的國家,這樣好的人民,這樣好的社會,給我以戰勝各種困難的力量……別說是什么“強者”,就是有十次生命也活不下來。這里,我又想起了是在哪一本書里有過這么句話:“不是因為我是人民的偉大兒女,而是我是偉大人民的兒女?!?/p>

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但是,我們的國家,還遠遠沒有繁榮富強,困難還很多很多,她需要千千萬萬強者,才能振興,才能崛起??晌易约耗??多么微不足道??!越是想到這些事,我就越覺得我有無窮的力量,應該盡我的力量,為人民做些貢獻,才覺得幸福。否則我就只有慚愧。

我還遠遠不是一個強者,因為在我未來的生活道路上,仍然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在等待著我,要同我較量,要考驗我。因此,我只能說,我愿做一個強者??陀^因素是有利的,再加上有蘇聯的保爾和您以及許多年輕人物做我的榜樣,我深信我會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吳伯伯,我說的不對的話,您也不會笑話我吧?望多指教。

祝您健康!

海迪

1983年5月6日

影響幾代人的“海迪姐姐”

這封信是1983年3月,被譽為當代“中國保爾”的張海迪給戰爭年代的“中國保爾”吳運鐸的回信。

吳運鐸的履歷可謂“火藥味”十足——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淮南根據地子彈廠廠長、華中軍工處炮彈廠廠長……“火藥味”背后,是其累累的傷痕:全身上下布滿100余處傷痕;經過了20多次手術,身上還殘留著幾十塊彈片;左手4根手指被炸掉、右腿殘疾,左眼幾乎失明……1953年,吳運鐸寫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當時發行量達到500余萬冊。

在其眾多讀者中,有一位高位截癱的山東姑娘——張海迪。

兩人或許都沒有想到,若干年后,會相會于北京。

1983年3月,張海迪從山東到北京,作了四場報告。場場報告都強烈地打動著人們的心?!白屛覀円娨娝?,見見她吧!”北京前門東大街的團中央大樓內,工作人員一天不知要接多少這樣的電話。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來到張海迪住的賓館、作報告的會堂打聽她,尋找她。

在北京期間,張海迪有幸見到了吳運鐸。她激動地握住吳運鐸的手,說出埋藏在心底許久的話:“這些年,我非常感謝您,是您的《把一切獻給黨》那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力量?!?/p>

在京期間,28歲的張海迪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媒體對其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報道,稱張海迪為“中國的保爾”“八十年代新雷鋒”。

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畫報記者率先走近海迪

自1983年起,在大概二三十多年時間里,和各個年齡層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張海迪一直都被稱作“海迪姐姐”。其實,張海迪還有個小名叫玲玲。在全國范圍最先報道玲玲故事的,是山東畫報社原副總編輯李霞。20世紀80年代初,李霞還是一名年輕的攝影記者,負責聊城地區的報道。早前,李霞就聽說過張海迪,了解到她的小名叫玲玲,是一個身體殘疾但相當好學的青年。

真正促使李霞走近張海迪,是她去莘縣采訪的一次經歷。當時,李霞住在縣城招待所,聽到服務員在談論玲玲的事情:“玲玲發燒住院了,病得不輕?!?/p>

李霞決定去認識一下她。到了醫院,李霞了解到,張海迪已昏迷了五天五夜。張海迪自5歲患上脊髓血管瘤,腰部以下全部癱瘓,之后也一直病痛不斷。那一次住院,是因為她長年大量服用止痛藥,而導致的藥物中毒進而間歇性呼吸停止。沒能見上張海迪,李霞的采訪沒能進行。

半個月后,在莘縣文化館一排簡易平房里,李霞第一次見到張海迪。26 歲的張海迪,坐在床邊上,滿臉笑容,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看上去像一位在讀的大學生。

兩人年齡相仿,很快就交談開了??吹酱差^擺放著一架手風琴,李霞問起:“這是你的琴嗎?”“是的?!睆埡5险f著,就拿起琴彈奏了一首俄羅斯歌曲。在李霞看來,張海迪滿臉陽光,精神狀態甚至比健全人還要好。

站起來的生活,張海迪只有短短的5年?!?歲后,海迪就開始了艱難的自學過程。她先后學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閱讀了上千種課外書籍,還自學了大學的英語、日語、德語等外語?!崩钕颊f。

1970年,15歲的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到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在那里,她教村里的孩子們讀書識字,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病痛。耿其元老人當年因患腦溢血右腿走路不靈便,語言功能喪失。他的兒子推著板車,把他送到了張海迪家。張海迪為他治療了兩年多后,老人竟然會走路了,而且還能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李霞采訪期間,正逢耿其元帶著自家種的蘿卜、白菜和繡著“為人民服務”的錦旗來到張海迪家。

翅膀斷了,也要讓精神飛翔

當時,28 歲的張海迪就成了全國青年的楷模。她自強努力的事跡,成為當時青少年學習的典范,她也成為了改革開放后全國范圍內影響力最大的模范人物之一。

在鮮花、掌聲和贊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她謝絕了組織上安排的職位,專心的文學創作。

1985年,張海迪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一寫就是5年。由于長時間坐輪椅,張海迪身體多處生了褥瘡。由于老是用胳膊支撐身體,張海迪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后在全國發行。緊接著,張海迪又開始了第二部文學作品《生命的追問》的創作。那本書一開始連續印刷了5次都被征訂一空,后來不斷加印,最后一共印刷了10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為一名作家,還有什么比讀者喜愛你的作品更能讓你幸福的呢?”

1991年,張海迪鼻部患上黑色素癌。手術是在沒有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實施的,總共縫了40多針。后來,張海迪一邊化療,一邊考取了研究生。1993年,她成為中國第一位坐在輪椅上拿到學位的哲學碩士。

盡管病痛時常伴隨張海迪,李霞每次見她,總能看到她的笑臉,聽到她的笑聲。張海迪告訴李霞說,她不愿把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情帶給別人。

在李霞眼中,張海迪是一個愛美、追求美的人。她喜歡時尚的發型、有格調的服飾,平時很注重儀表。為了以最美好一面示人,她坐輪椅時,總是把上身挺得很直,用胳膊擔在輪椅兩側以支撐著全身重量。她坐的時間長了,雙肘皮膚經常被磨破,留下深深的印痕。

一直在為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做出不懈努力的張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殘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婦女大會上呼吁關愛殘疾女童,還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赐鹿牙先撕蜌埣矁和?,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

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張海迪還多次為提高殘疾人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水平撰寫提案。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她提交的《關于殘疾人駕駛汽車的提案》,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2008年11 月,張海迪當選為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肩負起8000萬殘疾人的重托。

張海迪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第七屆主席團主席,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執行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康復國際主席。2020年9月,她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主任。

猜你喜歡
李霞張海迪強者
強者搭橋,弱者筑墻
Mr. “Cool”
禍起不婚閨蜜“共房養老”:真愛降臨友情閃退
強者的品質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快樂神奇的魔術之旅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改變稱呼
強者的品質
共青團中央宣傳關于深入學習張海迪,開展“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討論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