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小學數學課堂

2021-09-29 00:41杭明珠
現代科教論叢 2021年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杭明珠

摘要:所謂教學評一致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評價”這三方面進行有效融合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中“教學”和“評價”兩部分內容都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來“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評一致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充分運用數學的特點,打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課堂,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诖?,本文章對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小學數學課堂 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教學評一致是一個將教學過程與結果相結合,通過強化教學的一致性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理念,將教學評一致理念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解決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教學內容混亂、效果不佳等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教學評一致的含義分析

從課程視域的視角來看,“教學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特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學習和評價等問題進行一致性地思考,換句話來講,其實也就是指教師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引下,立足于一體化思考三個問題:教什么、怎樣教、為何教,并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都學會并掌握了哪些知識,達成了一個怎樣的學習效果,教師所收獲的教學效果是否符合預期的教學目標等。由此教師便可以看出來,在教學評一致中,設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格外重要的,并且再加上,教師在向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所實施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的,如果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學目標的確立不夠清晰或者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就會讓教學評一致變成了紙上談兵,教師不僅很難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出判斷,而且還沒辦法根據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總結,更不用說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來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目的了。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首先就需要教師能夠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讓教、學、評有效的融合到一起,特別是借助教學評價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生活案例導入,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由于認知的局限性,導致對于部分知識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從而出現學習興致缺失、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引起重視,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大量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借助真實且形象的生活案例導入新課,能夠拉近學生的距離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生活現象背后的數學原理,為開展后續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如,小學階段會涉及許多幾何圖形認知的學習,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形狀的事物,在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教師在新課開始前,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形狀的事物,學生很快便可以回答出來。然而,在學習“扇形”時,由于學生平時接觸較少,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帶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扇形”。鑒于此,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啟發學生思考:紅紅家里停電了,當下正值酷暑時節,請你幫忙思考,紅紅還可以怎樣解暑呢?學生通過思考很快便會發現“西瓜”“折扇”等都是扇形。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拉近了學生與“扇形”概念的距離感,還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能力。

(二)基于學生自主發展核心素養,創新教學理念

在教學“1—5的認識與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思考。在幼兒園或是幼小銜接班中,大多都已經講到了相關知識內容,但教師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正確的思考習慣,讓學生樹立端正的求知態度,所以需要在教學創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1+1=()”的問題,所有學生都能將答案脫口而出。之后,教師再往另一個方向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1+1=2”的問題,這時學生便難以作出回答。教師就可將此作為創新教學的切入點,給學生講述相關數學運算法則,使學生能構建起“加法同類別”的理念。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對數學法則及運算規則有一個初步的邏輯概念。雖然這對于剛進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這同時也是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良好機會,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多問多思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應當以學生自主發展核心素養為基礎,逐步更新教學理念,從根本上轉變以往看重知識傳授而忽略思維培養的狀況,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挖掘出來,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索和研究數學知識。只有這樣,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得到很好的增強。

(三)完善教學評價的組織形式。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互動性和民主性是設計教學評價組織形式的關鍵,但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中,教師往往會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教學評價所側重的是學生通過學習后在卷面上所體現的具體結果,然后根據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組織形式也應隨之調整,由結果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轉變,并不斷完善教學評價組織形式,提升小學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結束語

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教師需要基于學生學習能力、感興趣的方式等,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并將評價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課堂當中,真正地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謝寶蘭.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12):14.

[2]劉冬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0(12):45.

[3]蘇德國.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師,2020(S1):147.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