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阻滯對膝關節置換術后鎮痛效果觀察

2021-10-06 03:24姜靖敏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年17期
關鍵詞:筋膜乙組甲組

姜靖敏

膝關節置換術是指運用手術切除受損病變的膝關節表面軟骨,采用金屬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仿真部件取代膝關節受損部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外科手術,其對于治療終末期膝關節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膝關節疼痛,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但膝關節置換術也存在一些弊端,手術具有創傷性,會伴隨著身體的疼痛加強機體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延長治療的時間,因此解決術后鎮痛問題受到臨床的廣泛研究[2]。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阻滯鎮痛方式被應用于膝關節置換術中,取得了顯著臨床效果,被臨床所認可[3]。本文對62例預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阻滯對患者的鎮痛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2 月本院62例預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31例。甲組男18例,女13例;年 齡46~72 歲,平均年齡(55.35±5.85)歲;體重40~83 kg,平均體重(58.34±9.13)kg。乙組 男16例,女15例;年齡45~74 歲,平均年齡(58.89±5.65)歲;體重42~81 kg,平均體重(58.68±8.27)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納入標準:①患者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為Ⅰ~Ⅱ級;②患者均經過溝通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下肢疾病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伴有精神認知障礙者;④伴有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病變者。

1.2 方法 患者在手術前均禁水4 h,禁食8 h,靜脈泵入0.5 μg/kg 的右美托咪定,術前1 h 進入麻醉準備間,監測患者血壓、呼吸、心率等指標,給予患者面罩吸氧,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并使用頻率為4~12 Hz 的彩色超聲儀進行掃描?;颊呔恃雠P姿勢于手術臺,并使用20 ml 的0.5%羅哌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甲組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股神經阻滯麻醉,將患者病側下肢外展,外旋15°,在腹股溝韌帶下方遲滯放置超聲高頻探頭長軸與身體縱軸,從內向外移動探頭,觀察股神經、股靜脈、股動脈,處于股動脈旁高回聲影像形狀呈三角形的則為股神經。在超聲探頭內放穿刺針,然后以45 °角進針,可通過“水分離實驗”判斷針尖,在接近股神經時將局部注入10 ml 麻醉藥,藥物會向周圍擴散直到將股神經包住。乙組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阻滯,選擇恥骨結節和髂前上棘連線外1/3 向尾側2 cm 作為穿刺點,探頭垂直放置在腹股溝韌帶下方,通過超聲圖像可以觀察到髂深筋膜、闊筋膜淺層、髂腰肌,穿刺針呈45°角于穿刺點位置進入,在針尖刺穿髂筋膜時會感覺到穿破感,將5 ml 生理鹽水注入髂筋膜間隙,再注入局部麻醉藥。在超聲引導阻滯結束后將患者送進骨科手術室,對患者進行喉罩全身麻醉后進行手術,手術結束后送進麻醉復蘇室(PACU)復蘇?;颊咴诨夭》亢罂煽诜晴摅w抗炎藥,1 次/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鎮痛效果:運用VAS對患者術后1、2、6、12、24、48 h 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總分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明顯。②鎮靜和舒適度:術后6、12、24、48 h 采用Ramsay 和BCS 對患者進行鎮靜和舒適度評定。鎮靜評分總分為6 分,1 分為鎮靜不足,2~4 分為適宜,>4 分為過度鎮靜。舒適度總分為4 分,分值與舒適度成正比。③不良反應,記錄患者頭暈、嗜睡、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鎮痛效果比較 術后1、2 h,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24、48 h,乙組VAS 評分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鎮痛效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鎮痛效果比較(±s,分)

注:與甲組比較,aP<0.05

2.2 兩組Ramsay、BCS 評分比較 術后2、6、12、24、48 h,乙組Ramsay、BCS 評分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Ramsay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Ramsay 評分比較(±s,分)

注:與甲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BCS 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BCS 評分比較 (±s,分)

注:與甲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甲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35%,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9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3 討論

當膝關節周圍的軟骨骨骼發生磨損、撕裂、疾病或者受傷時,導致患者出現膝蓋疼痛、行動不便、關節炎等癥狀,而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需要手術修復受損關節部位。膝關節置換術在60 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經歷數十年的發展,現在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膝關節置換術具有改善膝關節疾病所引起的疼痛,矯正膝關節畸形,增加膝關節活動度,改善及促進膝關節功能的作用,對于晚期膝關節病變的治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6]。但膝關節置換術手術的創口較大,患者在手術后會出現劇烈疼痛癥狀,影響早期康復訓練,還可能因為長時間臥床而導致肌肉組織粘連,引發感染、痙攣等術后并發癥,部分患者術后應激反應還可能導致機體內部紊亂,對于外界的抵御能力下降,誘發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大大降低治療效果,因此需要一種鎮痛措施輔助治療,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

股神經阻滯是較為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其對股四頭肌功能會造成損傷,引起股四頭肌無力,可能導致患者術后跌倒,不僅不利于患者的術后訓練,還存在一定的風險性。相關研究表明,髂筋膜阻滯應用于膝關節置換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適感,提高治療效果[7]。髂筋膜間隙處于股鞘后方,腰叢所發出的閉孔神經、股神經、生殖股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均在髂筋膜中,通過髂筋膜阻滯可以迅速對股神經、股外層皮神經起作用,而且進針的位置也不會損害血管和神經,安全性有所提高。在超聲引導下進行髂筋膜阻滯,更是方便醫生直觀的觀察血管和神經組織,在進針穿刺時隨時注意到針的走向,圖像會顯示麻醉藥擴散的情況,提升了髂筋膜阻滯的準確性[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2 h,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24、48 h,乙組VAS 評分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6、12、24、48 h,乙組Ramsay、BCS 評分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阻滯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筋膜乙組甲組
筋膜槍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槍,真的那么神奇嗎
筋膜槍成“網紅”消費品
“網紅”筋膜槍有用嗎?
“二青會”預賽西北五省代表隊自由式摔跤甲組成績分析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實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筆業務,組、村、鎮三級的會計憑證編制
宮腔填塞水囊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產后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觀察
阻止接球
謝靖開創新紀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