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證研究?

2021-10-10 00:45陳菲菲周春山
關鍵詞:耦合度省區市絲綢之路經濟帶

謝 霞,陳菲菲,孫 慧,周春山,3?

(1.新疆歷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2.新疆大學 旅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7;3.中山大學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0 引言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了旅游業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意義[1],為沿線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重大發展機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對于旅游產品種類及旅游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單一觀光型旅游方式已無法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亟需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促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是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近年來,國家為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陸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從組織和管理上為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國內外學者針對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問題開展系列研究,其中國外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合模式與融合技術方面,Luciana利用計算機科學技術,為拉丁美洲地區提出一個促進、發展和開發文化旅游的技術基礎設施的本地系統[2];Tong等在智慧文化旅游服務中,利用地理標記社交媒體對文化遺產資源進行識別與排序,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3];Maria等探討跨部門性合作在意大利本土文化、創意和旅游產業中的作用[4];Pongsakorm等提出開發游戲應用以促進泰國薩穆特松克拉姆省的浮動市場文化旅游的構想[5].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產業融合現狀、動力機制、路徑模式等方面,張琰飛和朱海英利用耦合協調機理對西南地區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現狀進行分析[6];翁鋼民和李凌雁基于旅游與文化融合機理,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與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發現我國旅游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總體偏低,空間上呈正向集聚性[7];周春波從消費需求、技術創新和政府規制推動三個層面構建并驗證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驅動機理[8];張朝枝和朱敏敏基于對文化和旅游關系演變的歷時性梳理,分析文化和旅游關系的起源、發展與提升,提出三個層次路徑和每個層次路徑面臨的挑戰[9].

目前國內外學者主要從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模式、路徑及機制等角度開展研究,其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現有的研究主要以全國、省域為研究區域,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沿線省區市視為統一整體來探討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態勢的相關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為研究區域,構建兩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標體系,以2012―2018年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省際面板數據為基礎,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九省區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態勢,以期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兩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

利用線性加權法測算旅游產業及文化產業各自綜合發展水平指數[10].

其中:uz為綜合發展水平指數,Wij為第j項指標的權重,為第j項指標在第i年的最終標準化值.

本文使用熵值法,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數據標準化.指標體系中眾多指標單位不同,指代含義不同,為便于比較分析,本文采用極差標準化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標準化數據Aij.標準化處理之后的個別數據可能為“0”,導致個別指標無意義,統一對Aij加0.01,得到標準化值為

xij表示某地區第j項指標在第i年的原始值,max(xij)和min(xij)分別表示第j項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ij為標準化處理的值,為最終標準化值.

(2)指標權重確定.第一步,計算某地區第i年第j項指標的比重P;第二步,計算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Ej;第三步,計算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的冗余度Gj;第四步,計算第j項指標的權重W[11]j.

1.2 耦合協調度模型

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協同的現象[12],耦合度代表子系統間作用程度的強弱,耦合度值越大,說明系統間關聯性越大,并向著有序且良性方向發展[13],本文采用耦合系數模型來量化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度[14].

其中:D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耦合度,u1代表旅游產業發展水平,u2代表文化產業發展水平.依據D值對兩產業耦合度進行等級分類[15],見表1.

表1 耦合度等級劃分標準Tab 1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coupling degree

耦合模型僅體現出兩產業互動耦合程度,不足以完全反映其協同發展狀態[16],為更客觀研究兩個系統的耦合關系,在此基礎上引入耦合協調度模型.

其中:R為耦合協調度,T為系統間綜合協調指數,a,b為待定系數,且a+b=1,本文a,b均取值為0.5[17].依據R值大小對耦合協調度進行等級分類[18],見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Tab 2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1.3 指標體系構建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內涵與特征較為復雜,衡量兩產業的指標體系尚未完全統一.張琰飛和朱海英從產業收入、企業效益、產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四個方面構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6];侯兵和周曉倩從產業績效水平和產業要素水平兩個方面衡量地區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水平和成效[19];翁鋼民和李凌雁采用總量指標、機構數量指標、從業人員指標、經營情況指標、資源情況指標測算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7];范紅艷和薛寶琪選取產業規模、產出水平、接待規模、經濟貢獻四個方面構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20];暴向平等從文化產業規??偭?、文化產業創新能力、文化產業發展潛力、文化產業市場需求和文化產業投資水平等方面分析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從旅游資源競爭力、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產業競爭力和旅游社會支持力等四個方面分析旅游產業發展水平[21].本文將旅游產業定義為:直接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娛樂等服務活動的集合[22];文化產業定義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23].基于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定義,并參考以往學者的研究成果,根據投入產出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從生產要素和產出績效兩個方面構建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見表3).

表3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Tab 3 The development index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

1.4 數據來源

本文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沿線省區市為研究區域,包括廣西、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數據來源主要為《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年鑒》《中國文化與文物統計年鑒》以及九省區市統計年鑒,并且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相關年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中經數據網的數據為必要的補充數據.由于2012年以前年份部分指標數據未被納入統計年鑒收錄范圍,因此本文以2012―2018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相關數據為研究基礎.

2 實證分析

2.1 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

使用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測算出2012―2018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數u1,并根據該指數繪制出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圖(見圖1).結果顯示,2012年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數均值為0.084 2,2018年均值為0.903 2,年均增長率為48.50%,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快速攀升態勢.2012―2018年,各省區市旅游產業生產要素逐漸增多,產出效益明顯是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圖1 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指數趨勢圖Fig 1 Trend char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tourism industry

從省際層面分析,2012―2018年,云南、陜西、重慶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較高,u1均值分別為0.433 4、0.428 7、0.426 2,甘肅、廣西、新疆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較低,u1均值分別為0.358 1、0.362 5、0.399 1.“絲綢之路經濟帶”九省區市年均增長率都超過10%,廣西年均增長率已達到99.29%,云南緊隨其后,年均增長率為81.80%,其他省區市年均增長率介于33.35%~61.35%之間.近年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沿線省區市旅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各省區市陸續提出“旅游強省”“旅游強區”戰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該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但由于各省區市資源及經濟基礎具有一定差距,導致各地旅游產業發展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

2.2 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

利用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模型,測算得出2012―2018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數u2,并根據該指數繪制出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圖(見圖2).總體上看,2012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數均值為0.236 1,2018年均值為0.642 3,年均增長率為16.35%,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現快速波折上升態勢,但整體發展水平尚且不足.2012―2018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生產要素及產業績效有明顯增長,極大地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圖2 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指數趨勢圖Fig 2 Trend chart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cultural industry

從省際層面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省區市文化產業存在較為明顯的省際差異.2012―2018年期間,廣西文化產業平均綜合發展水平高于其他省區市,變化趨勢較為平緩;陜西文化產業平均綜合發展水平低于其他省區市,但文化產業增速較為明顯,平均年增長率達到35%,呈現出波動性變化趨勢.四川和重慶文化產業平均年增長率已超過30%,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要素不斷增加,文化市場經營總收入明顯提升,兩地區文化產業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表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寧夏和云南文化產業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27%和23%,平均綜合發展指數都大于0.7,兩地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穩定增長態勢.青海和新疆平均年增長率都為20%,甘肅和廣西年均增長率較低,分別為14%和13%,廣西、甘肅和青海在2016年達到峰值,新疆在2017年達到峰值,四個地區文化產業呈現出波折上升態勢,但新疆文化產業平均綜合發展水平低于其他省區市.綜上所述,“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沿線省區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文化產業生產要素指標波動增長,產出效益明顯,促使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但“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產業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2.3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度分析

使用耦合度模型,測算九省區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度,見圖3.2012―2018年期間,“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平均耦合度D ∈(0.814 4,0.980 1),總體來看,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耦合度呈現出明顯的波動上升趨勢,逐步趨向于高水平耦合狀態.2017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省區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平均耦合度達到峰值(0.995 6),2018年各省區市平均耦合度(0.980 1)較前一年出現略微下降現象,綜合分析九省區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指數,表明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指數逐年遞增,而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指數在2012―2017年平均增幅為22.41%,2018年卻有所下降,導致了2018年各省區市平均耦合度的下降.

圖3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度趨勢圖Fig 3 The trend chart of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2.4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分析

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測算出2012―2018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見圖4),2012―2018年,九省區市兩產業耦合協調度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九省區市平均耦合協調度呈現出由2012 年輕度失調(0.343 2),2013年瀕臨失調(0.460 3),2014年勉強協調(0.532 4)、2015年初級協調(0.625 8),2016、2017年中度協調(0.715 4、0.783 0),2018年良好協調(0.870 1)的逐年漸變特征,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發展逐漸呈現較好的發展狀態,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效應逐步增強.

圖4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趨勢圖Fig 4 Trend chart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從省際層面分析,2012―2018年,廣西、云南和陜西由中度失調階段發展為良好協調階段,寧夏從中度失調階段發展為優質協調階段,重慶、甘肅和青海從輕度失調階段發展為良好協調階段,新疆從瀕臨失調階段發展為良好協調階段,四川從瀕臨失調階段發展為優質協調階段(見表4).2018年,四川和寧夏耦合協調度發展已達到優質協調階段,其余七個省市達到良好協調階段,各省區市耦合協調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2018年耦合協調度最高的四川已達到0.909 4,而新疆為0.809 3,剛剛達到良好協調階段,相對其他省份處于低位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疆旅游發展活力得到釋放[24],產業發展速度較快,產業增長態勢超過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類型呈現出文化滯后特征,兩產業協同發展的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耦合協調度.

表4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Tab 4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3 結論與對策建議

3.1 結論

本文構建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指標體系,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九省區市2012—2018年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1)“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快速攀升態勢;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現快速波折上升態勢,整體發展水平仍需不斷提升;(2)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耦合度呈現出明顯的波動上升趨勢,逐步趨向于高水平耦合狀態;(3)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平均耦合協調度呈現出由輕度失調到良好協調逐年漸變的特征,耦合協調發展逐漸呈現較好的發展狀態,兩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效應逐步增強,但各省區市耦合協調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

本文從省際層面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協調度,探究兩產業融合現狀,未來可基于城市層面深入探析兩產業融合發展的潛力及空間分異特征.

3.2 對策建議

綜合實證分析的結果,為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耦合協調發展,提出以下兩點對策建議:

(1)推動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市場,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依托,促進各省區市之間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更深層次交流,聯合打造區域文旅品牌,積極開拓國內市場.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各國之間將繼續深化經濟與文化交流,加強旅游合作,各省區市應積極做好旅游和文化對外輸出工作,強化對外文化交流能力,不斷加大區域文旅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國際知名度,積極培育新型文旅市場,促使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

(2)創新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耦合模式.采用互動耦合模式,通過整合旅游資源及文化資源,挖掘旅游資源文化內涵,增強文化資源旅游屬性,利用5G、AR、AI等科技不斷創新服務與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實現兩產業要素相互滲透,促進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積極與旅游企業合作,促進兩產業資本互動耦合,攜手打造文化旅游綜合體,實現由產到融和由融到產的兩業產融結合歷程[25],延伸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產業鏈.

猜你喜歡
耦合度省區市絲綢之路經濟帶
雙速感應電機繞組耦合度研究
復課
新一輪中央巡視組全部進駐
西部10省區市謀劃開發新格局
減貧成效顯著 安徽等8省份獲中央32億元獎勵
合并高校耦合度測評模型的構建
“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現狀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下中國的中亞能源政策
“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次區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