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的關系:體育行為的中介作用及性別差異

2021-10-11 15:13陳少青王芳王美芳
體育學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男性化女性化性別角色

陳少青 王芳 王美芳

摘 ? ? ?要:為探究青少年性別角色、體育行為和體質健康的關系,從北京市6所中學選取1 051名初二和高二學生進行量表測試和體質測量,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青少年性別角色對體質健康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結果顯示:男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的直接效應不顯著,女性化特質能夠顯著正向預測體質健康。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均可以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但青少年性別角色影響體質健康的中介模型不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結果表明:青少年的男性化特質不能直接影響體質健康,但可以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青少年的女性化特質不僅可以直接影響體質健康,還可以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青少年性別角色對體質健康的影響機制在男女生中相一致。

關 ?鍵 ?詞:青少年;性別角色;體育行為;體質健康;中介效應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6-7116(2021)05-0094-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roles and physic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ports behavior and gender difference

CHEN Shao-qing1,WANG Fang2,WANG Mei-fa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3.Schoo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nder roles, sports behavior and physical health, a total of 1 051 second-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in senior high school from 6 schools in Beijing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nt i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hysical measurement.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gender roles on physic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 effect of masculine trait on physical health was not significant, but feminine trait can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 to physical health. Both masculine and feminine trait had indirect effects on physical health through sports behavior,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of mediation model that adolescents gender roles affects physical health.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s for adolescents, masculine trait had indirect effect on physical health by sports behavior, rather than the direct effect. Feminine trait had direct effect on physical health, as well as indirect effect on physical health through sports behavior.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adolescent gender roles on physical health were the same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Keywords: adolescents;gender roles;sports behavior;physical health;mediating effect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關系到個體健康狀況和民族健康水平。在體質健康方面,調研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水平低,身體活動不足,超重、肥胖檢出率和代謝綜合癥檢出率居高不下[1],說明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研究的緊迫性。在心理健康方面,青少年性別角色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全國政協于2020年向教育部提交《關于阻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復的函中指出,“支持高校加強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多學科交叉研究,聚焦現實需求,推動理論創新?!币虼?,從身心結合視角研究青少年健康問題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心理因素變化對體質健康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其中,性別角色作為個體心理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影響體質健康的因素之一[2-3]。性別角色代表個人的社會性別,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模仿學習獲得的一套與自己性別相應的行為規范[4]。Bem[5]提出,性別角色不是單一維度的,而是包含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兩個相互獨立的維度。雖然,尚無關于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的直接研究,但以往相關研究為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之間的可能關系提供了間接支持。研究發現,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與個體身體健康狀況有關。例如,相較于男性化水平高和女性化水平低的個體,男性化水平低和女性化水平高的個體因疾病接受手術的風險較高[6];女性化特質與慢性疾病有關,而男性化特質與慢性疾病無關[7];但也有研究發現,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男性化水平高的個體因身體健康狀況而接受保健服務的最多[8]。此外,研究也發現性別角色與危害身體健康的因素有關,如男性化特質與物質濫用(如香煙和酒精的使用)有關,而女性化特質與物質濫用無關[9]?;谝酝芯?,本研究推測青少年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均會影響其體質健康。國內對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的研究發現,個體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自身體質健康均存在影響。具體而言,在男女生中女性化水平高的個體比男性化水平高的個體體質量指數更好,而男性化水平高的個體比女性化水平高的個體耐力成績和力量成績更優[10]。但是,該研究只探討了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水平高的個體在各體質健康指標上的差異,而未對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與體質健康的關系進行綜合考察。因此,考慮到個體同時具有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本研究將在模型中同時探討青少年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作用機制。

根據以往研究,體育行為可能是青少年性別角色影響體質健康的機制之一,即個體的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可能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在性別角色影響個體體育行為方面,陳少青等[11]以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別角色青少年在每周鍛煉頻次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男性化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較高,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比例為8.3%,每周進行1~2次的比例為43.8%;而女性化青少年每周進行3次以上以及每周進行1~2次的比例分別為4.5%和31.8%。董寶林等[12]發現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個體體育行為存在影響,即男性化個體比女性化個體的鍛煉頻率更高。相關研究還發現,體育行為會對個體體質健康產生影響,即相較于從不鍛煉者和偶爾鍛煉者,每天鍛煉者和經常鍛煉者的體質狀況相對更好[13]。在一項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的陽光體育項目中,研究者發現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和增加體育技能均有益于學生的體質健康。具體而言,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掌握多項日常體育鍛煉技能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14]。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推斷青少年體育行為可能在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之間起中介作用,具體表現為個體的男性化特質水平越高,體育行為越多,體質健康水平越高;相反,女性化水平越高,體育行為越少,體質健康水平也越低。目前關于性別角色是否通過體育行為影響體質健康的研究還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將在模型中同時考察青少年男性化特質、女性化特質與體質健康的關系以及體育行為的中介作用。

在中介作用研究方面,性別角色發展的一致性模型指出,個體最理想的性別角色是男性具有高水平的男性化特質、女性具有高水平的女性化特質,這樣個體才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和適應狀況[15]。陳少青等[10]研究發現,在男生群體中男性化特質水平越高,體質健康水平越高;在女生群體中女性化特質水平越高,體質健康水平越高。楊潔等[16]發現,不同性別角色類型大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相較于女性化男生,男性化男生更喜歡具有刺激性、富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而男性化女生和女性化女生在挑戰型體育生活方式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傮w而言,性別角色對男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影響更大。因此,對于男女生而言,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的作用及影響機制可能存在差異。因此,有必要探討性別角色對體質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上的性別差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青少年為調查對象,綜合考察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與體質健康之間的關系,以及體育行為的中介作用及性別差異,以揭示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潛在影響及其機制,不僅有助于從新的視角認識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機制,充分挖掘體育行為的獨特價值,還可以為制定青少年健康教育政策和運動干預行為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樣本與來源

選取北京市西城區、朝陽區、東城區每個城區2所共計6所中學1 600名初二和高二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初中二年級每個學校隨機抽取4個班,高二年級每校隨機抽取5~6個班,初高中及男女生比例按1︰1發放。體質測試時發放問卷,現場共回收問卷1 571份,篩除無效與無法匹配的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1 051份(其中男生506人,女生545人),有效率為66.9%,調查對象平均年齡為(14.40±1.48)歲。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由經過培訓并具有問卷施測經驗和體質健康測查的教師在施測前向調查對象介紹本研究的目的、保密性以及問卷作答的注意事項。作答完《性別角色量表》和《體育活動等級量表》后,由教師統一收回問卷。此外,在中學生年度體質測試中采集學生的各項體質健康數據。

1.2 ?測量工具

1)性別角色。

采用劉電芝等[4]修訂的性別角色量表(CSRI-50)測量參與者的性別角色類型,共50道題,其中男性化特質包括領導力、男子氣、理性、大度(如心胸開闊)4個因子,女性化特質包括同理心、女子氣、勤儉心細(包括節儉、勤儉、心細)3個因子,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按1~7正向計分。男性分量表和女性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9和0.86,重測信度分別為0.82和0.80。本研究中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91和0.92。

2)體育行為。

采用日本心理學者橋本公雄制定的并經中國學者梁德清等修訂的體育活動等級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包括體育鍛煉持續時間、鍛煉強度、鍛煉頻率3個題項。前期小樣本抽測發現中學生對鍛煉強度自我評測不夠客觀,所以本研究只采用了較易理解的鍛煉持續時間和鍛煉頻率代指體育行為。具體而言,鍛煉時間以分鐘為單位,在30 min以上的記為1次體育鍛煉,體育行為為每周鍛煉總時長。

3)體質健康。

體質健康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為衡量標準,采集調查對象的各項素質,包括BMI(體質量指數)、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肌肉力量(男生測量引體向上,女生測量1 min仰臥起坐)、耐力跑(男生1 000 m,女生800 m)。將各項素質的測量數據輸入軟件生成對應分值,最終將各項素質得分按照一定權重(BMI為0.15,肺活量為0.15,50 m跑為0.2,立定跳遠為0.1,坐位體前屈為0.1,肌肉力量為0.1,耐力跑為0.2)加和后得到體質健康測試總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體質健康水平越高。

1.3 ?數據處理

將采集到的量表數據、體質狀況數據用Excel錄入,采用SPSS 20.0和Mplus 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建立體育行為在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兩者間的結構方程模型。

2 ?結果與分析

2.1 ?青少年性別角色分布與體質健康狀況

根據調查對象男性化分量表得分和女性化分量表得分計算出各自中位數,經計算男性化為5.63分,女性化為5.52分,然后以中位數進行性別角色的類別劃分。因雙性化、未分化是基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質而衍生的類別,所以本研究重點討論最基本的男性化與女性化情況。具體比例為:男生男性化占16.6%,女性化4.0%;女生男性化占6.4%,女性化17.4%。將體質健康數據輸入軟件生成對應分值,再把體測成績按性別角色歸類,采用t檢驗分析男女生群體中男性化個體和女性化個體在體測總分和各個分項目上得分的差異(見表1)。

表1顯示,女生總體體質水平高于男生,男生數據離散程度高,說明個體差異明顯。檢驗結果表明,在男生群體中,不同性別角色男生的體前屈和耐力跑成績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在其他項目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女生群體中,不同性別角色女生在50 m跑、立定跳遠成績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在其他項目上不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

2.2 ?青少年性別角色、體育行為和體質健康的性別差異

對男女生的性別角色、體育行為與體質健康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男性化、女性化、體育行為與體質健康均存在統計學顯著差異。男生的男性化水平和體育行為顯著高于女生的男性化水平和體育行為,女生的女性化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顯著高于男生的女性化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見表2)。

2.3 ?青少年性別、性別角色、體育行為與體質健康的相關分析

對青少年性別、男性化、女性化、體育行為和體質健康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青少年性別與男性化和體育行為存在顯著負相關,與女性化、體質健康存在顯著正相關,男性化、女性化、體育行為和體質健康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

2.4 ?體育行為在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間的中介作用

采用結構方程模型考察體育行為在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間的中介作用。在模型中,所有變量均為顯變量,其中男性化和女性化是預測變量,體育行為是中介變量,體質健康是結果變量。

結果發現(見圖1),該模型為飽和模型:χ2=0,df=0,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女性化到體質健康的直接路徑系數顯著(β=0.16,P<0.01);男性化到體質健康的直接路徑系數不顯著 (β=-0.07,P>0.05);男性化(β=0.27,P<0.01)和女性化(β=0.14,P<0.00)到體育行為的路徑系數均顯著,體育行為到體質健康的路徑系數顯著(β=0.10,P<0.01)。根據非參數百分位Bootstrap法(重復抽取 ? ?2 000次)檢驗發現,男性化通過體育行為影響體質健康中介作用的95%置信區間為[0.013,0.052],女性化通過體育行為影響體質健康中介作用的95%置信區間為[-0.034,-0.001]。以上結果表明,女性化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有直接作用,并且男性化和女性化也均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具體表現為,體育行為在女性化和體質健康間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男性化和體質健康間起完全中介作用。

2.5 ?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模型的多群組分析

為考察體育行為在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間的中介作用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對中介模型進行多群組分析。多群組分析旨在評估模型假設在不同組別群體間是否相等,探究不同樣本是否適配于同一個模型,即某一模型在不同樣本間是否具有穩定性。多群組分析通常是在已構建的模型基礎上,再次建構限定和非限定2個模型,在限定模型中限定各路徑系數在不同樣本中相等,在非限定模型中則允許模型中的路徑系數在不同樣本中自由估計,最后根據Δχ2來判斷限定模型和非限定模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在本研究中,如果Δχ2大于相應自由度Δdf(df限定模型-df非限定模型)對應的卡方值,則存在性別顯著,反之則不存在性別差異。

在分別限制男女生的性別角色、體育行為和體質健康間的路徑系數相等和不相等的情況下,發現限定模型(χ2/df=1.22,CFI=0.98,TLI=0.96,RMSEA=0.02,SRMR=0.03)和非限定模型(χ2/df=0.00,CFI=1.00,TLI=1.00,RMSEA=0.00,SRMR=0.00)的整體擬合狀況良好。對限定模型和非限定模型卡方值的差異比較結果表明,體育行為在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關系間的中介作用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Δχ2=6.13,Δdf=5,P>0.05)。

3 ?討論

本研究探究了青少年性別角色對體質健康的影響以及體育行為的中介作用。結果發現,男性化特質不能顯著預測青少年體質健康,女性化特質能夠顯著正向預測青少年體質健康,而且青少年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均可以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此外,青少年性別角色影響體質健康的中介模型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個體的女性化特質水平越高,體質健康水平也越高,這可能是由于女性化特質水平高的青少年(包括男生和女生),其柔韌性、靈敏性及耐力在青春期要優于同時期男性化特質水平高的個體[17]。本研究中測試包括坐位體前屈、耐力跑和體質量指數等能夠體現個體柔韌性、耐力和身體形態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上女性化水平高的個體表現出明顯優勢,所以更能體現出個體的女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得分的提升作用,而沒有充分體現出男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得分的提升作用(引體向上體現男性化特質,但我國青少年的上肢力量普遍較差),這提示未來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可能需要進一步補充一些能夠體現男性化特質的項目。

與預期假設一致,本研究發現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均能夠通過體育行為間接影響體質健康。男性化特質能夠正向預測體育行為,女性化特質負向預測體育行為,這可能是由于社會性別規范的期望作用所致。男性化特質水平高的個體挑戰欲和好勝心強,尤其是在現代體育領域,體育運動中的暴力與沖突因順應了大多數社會對男性氣質的要求而成為被推崇的內容[18]。因此,男性化水平高的個體會更多通過體育運動展示自己的強大,以彰顯所謂的男子氣概,而女性化個體受傳統性別角色觀念的影響而表現出低頻率、小強度等鍛煉行為[19]。因此,個體男性化特質水平越高,體育行為越多,而個體女性化特質越高,體育行為越少。與Adamu等[20]研究一致,本研究也發現體育行為能夠正向預測體質健康,即體育行為越多,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相對越高。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例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個體的肌肉活性、柔韌性、平衡性、關節靈活性,提高心肺功能等[21-22]。因此,體育行為多的個體體質健康水平相對更高,在體質測試中也有更好表現。此外,性別角色能夠通過體育行為對體質健康產生影響。最后,本研究發現性別角色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影響機制不存在性別差異,即在青少年群體中,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通過體育行為對體質健康的影響在男女生群體中相同。

本研究綜合探討青少年性別角色(包括男性化特質和女性化特質)對體質健康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深化了青少年體質健康預測因素的理論研究,對于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特別是對于女性化特質水平較高的青少年而言,鼓勵其參加體育活動是進一步提高體質健康的有效途徑。此外,在學校體育教育中培養青少年的體育意識,使青少年意識到體質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體育鍛煉對提高體質健康的現實意義是必要的[23-24]。除此之外,學校作為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場所更要重視體育課,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日常體育鍛煉[25],以此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云婷,馬生霞,陳暢,等. 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J].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7,12(12):401-407.

[2] ANNANDALE E,HUNT K. Masculinity,femininity and sex:An exploration of their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explain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health[J].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1990,12(1):24-46.

[3] FLEMING P J,AGNEW-BRUNE C. Curr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gender norms and health behaviors[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015,5:72-77.

[4] 劉電芝,黃會欣,賈鳳芹,等. 新編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揭示性別角色變遷[J]. 心理學報,2011,43(6):639-649.

[5] BEM S L.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2):155-162.

[6] THOMPSON M K,BROWN J S. Feminine roles and variations in women's illness behaviors[J].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1980,23:405-422.

[7] MAHALIK J R,TALMADGE W T,LOCKE B D,et al. Using the conformity to masculine norms inventory to work with men in a clinical sett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61(6):661-674.

[8] SINNOTT J D. Sex roles and aging:Theory and research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M]. Karger Medical and Scientific Publishers,1986.

[9] S?NCHEZ-L?PEZ M P,RIVAS-D?EZ R,I CU?LLAR-FLORES.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as predictors of tobacco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in spanish university students[J]. Salud Y Drogas,2013,13(1):15-22.

[10] 陳少青,張俊,李文道. 初中生性別角色與體質健康及體育態度的關系[J]. 體育學刊,2014,21(6):81-87.

[11] 陳少青. 性別角色與體育鍛煉的相關性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5,(11):58-61.

[12] 董寶林,張歡. 性別角色、主觀鍛煉體驗、運動承諾與鍛煉行為:鏈式中介模型[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5):414-421.

[13] 何仲愷.體質與健康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1.

[14] 常海林,邱小慧,周金玲. 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25(5):75-76.

[15] WHITLEY B E. Sex role orientation and self - esteem:A critical meta - 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765-778.

[16] 楊潔,倪湘宏,唐煉. 社會性別視域下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特征的性別角色差異分析[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3):94-100.

[17] 張云峰. 中學生體育行為習慣與體質健康相關研究——以天津市實驗中學初中生為例[D]. 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0.

[18] 張志成,陳剛,姜勇,等. 體育運動與男性氣概[J]. 體育學刊,2011,18(3):72-77.

[19] 董寶林,張歡,朱樂青,等. 女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機制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7(6):91-98.

[20] ADAMU B,SANI M U,ABDU A.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A review[J]. Nigerian Journal of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sident Doctors of Nigeria,2006,15(3):190.

[21] AWAD K M,MAGZOUB A,ELBEDRI O,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lung function and respiratory muscles strength in policewomen traine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edical Sciences,2017,5(6):2516-2518

[22] NAGAYA M. Effect of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 in elderly adults with dementia[J]. Japa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0,47:637-645.

[23] CHRISTODOULOS A D,DOUDA H T,POLYKRATIS M,et al. Attitudes towards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s in greek schoolchildren after a year long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6,40(4):367-371.

[24] MCAULEY E,COURNEYA K S. Adherence to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s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s:Attitudinal and self-efficacy influences[J]. 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3,2(2):65-77.

[25 HILLS A P,DENGEL D R,LUBANS D R. Supporting public health priorities: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in schools[J].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5,57(4):368-374.

猜你喜歡
男性化女性化性別角色
探究男裝女性化時裝的色彩運用
油畫創作中的女性化語言分析
對《消失的地平線》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討
我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技術男性化的研究
從藝術造型角度探討觀音形象女性化現象
體育活動提高男生基本特質與作用
管理人員的性別角色觀念: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湖南省為例
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困擾程度的相關性
兒童對動畫人物偏愛與性別角色認同相關研究
中國兒童性別角色觀念及其性別差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