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與安倍經濟學

2021-10-14 05:37馮原
商業2.0-市場與監管 2021年11期
關鍵詞:經濟危機

摘要:二戰后日本經濟騰飛,但隨著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的變化,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加上其他種種因素,日本經濟鼓起的泡沫破裂,金融危機爆發并造成股市和樓市的崩盤,給日本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打擊。面對日本經濟現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了安倍經濟學。

關鍵詞:經濟危機;安倍經濟學;通貨緊縮

一、經濟復蘇

二戰后日本經濟崩潰,冷戰格局下,美國對日本實施扶植。日本背靠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冷戰結束后,隨著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變化以及日本經濟制度和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主導產業選擇失誤等一系列原因,日本經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二、泡沫助長

(1)《廣場協議》簽訂,促進了資產泡沫化。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使美國出口遭受打擊,美國召集四國簽訂《廣場協議》。協議簽訂后,日元升值,給日本出口造成極大沖擊,再加上金融市場自由化政策,國際資本大量涌入最為繁榮的樓市和股市,吹起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2)日本央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稅制改革進一步鼓吹泡沫。為了持續刺激經濟和應對出口下滑,日本央行做大信貸規模,下調基準利率,日本政府也推行了稅制改革,過剩的流動性鼓吹起了越來越大的泡沫。

三、危機爆發

1989年,日本意識到經濟過熱帶來的威脅,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貼現率拉回了6%,快速的加息使市場上流動性瞬間降低,泡沫破裂。

率先是日本股市的崩盤,幾乎所有證券公司都巨額虧損。并且由于銀行的許多貸款收不回來,出現了大量壞賬。同時企業破產,大量不動產涌入市場,失業率激增;每個日本人都被動變成空頭,恐慌拋售股票,政府收緊房貸、推行地價稅政策,房價急轉直下,資本市場崩潰。

四、危機影響

(1)GDP增速驟然冷卻,失業率激增,通貨緊縮顯現,日本陷入了“低欲望社會”的深淵,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

經濟危機后,日本經濟低迷,各個市場相繼崩盤并陷入了惡性循環,實體經濟崩盤。企業受了嚴重挫折,為了存活大量裁員,失業率激增;遭受失業潮的人們不再消費,市場流動性枯竭,顯現出了通貨緊縮的現象;日本陷入了“低欲望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經濟發展潛力大幅縮水。

(2)銀行信貸萎縮加劇,金融機構不良債務增加

經濟危機爆發后,企業貸款需求降低,許多企業開始不符合貸款的信用條件,銀行放不出貸款,信貸需求萎縮。同時金融機構盈利能力逐年下滑,不良債務率直線上升。

五、金融危機爆發原因

(1)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催化劑

冷戰格局下,美國對日本采取了冷戰扶植政策,使日本經濟迅速恢復,然而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由兩極逐漸轉變為多極,日美貿易出現摩擦。美國召集四國簽訂了《廣場協議》,日元升值,助長泡沫。

(2)政府錯誤地采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直接原因

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政府采取了錯誤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放棄自由經濟策略;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泡沫迅速膨脹;然后又在短時間內將基準利率提高,使市場上的流動性迅速降低,最終刺破泡沫。

(3)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根本原因

高度的國家干預對戰后初期資金短缺的日本非常有用,但隨著社會復雜度極大提高,官僚體系無法掌控復雜的經濟體系,金融機構間缺乏競爭力,金融監管機構貪污腐敗盛行。這時政府應減少直接控制而強化監管和服務功能,讓個人和企業成為市場主體,但政府并未做出及時有效的改革。

六、日本經濟改革與“安倍經濟學”

泡沫經濟破裂后,日本經濟改革迫在眉睫。安倍上臺后,針對日本經濟現狀提出了安倍經濟學,其既定目標就是使通脹率達到2%,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他在初期提出的舊“三支箭”。

(1)貨幣政策

在貨幣政策下,安倍又細分出三點,其一是大力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其二是為鼓勵投資實行負利率政策;其三是為了推動產品出口而實行的日元貶值政策。但由于政策實行期間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貨幣政策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實施靈活的財政刺激政策

其措施是制定大額政府預算,創造就業崗位用以解決失業率過高的問題,使GDP增長率達到2%。,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PI由負轉正,通貨緊縮有了一定改善,但GDP增長率未達到2%的既定目標。

(3)結構性改革

這一政策旨在解決經濟危機暴露出的社會問題來振興經濟,為日本可持續增長創造條件。如鼓勵婦女和外國人在日本參與工作;進行企業所得稅改革使企業擁有更多資金等。

七、安倍經濟學效果

(1)正面效應

自安倍上臺以來,日本經濟大體持續了80個月的增長,同時日本失業率下降到了較低水平,鼓勵外國人在日本就業也取得一定成效,彌補了日本的勞動力缺口。此外,其對企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使企業利潤明顯增加。

(2)負面效應

安倍經濟學雖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定效果,但從長期看,負面效應也十分明顯。央行大規模購買國債、股票,使日本國債市場僵化,股價扭曲;日本政府債臺高筑也導致日本本土市場萎縮,加劇通貨緊縮,若此時全球經濟環境出現一定波動,就會讓日本陷入更困難的境地。同時,國民對經濟增長“無實感”。國民工資并未出現顯著提高,且臨時工崗位較多,普遍工資較低、穩定性較差,人們擔心失業。因此,雖然日本的失業率降低了,但消費動力依然不足。

總體而言,安倍經濟學在短期內緩解了日本通貨緊縮,但并未達到既定目標,即2%通脹率,日本仍無法逃出經濟危機籠罩的陰影。值得肯定的是,安倍意識到了日本深層社會問題對經濟的影響,應當為可持續增長創造環境,經濟改革不能單靠大量發放貨幣和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還應該更注重那些會潛移默化影響經濟的因素。同時安倍還應意識到,日本政府的巨額債務始終是個定時炸彈,日本需要避免政府債務過高而帶來的金融危機。

參考文獻:

[1]徐梅.“安倍經濟學”有得有失[J].世界知識,2019

(18):14-16.

作者簡介:馮原(2000.10-),女,漢族,海南???,本科在讀,武漢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經濟危機
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與警示
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企業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后好萊塢電影女性形象的轉變(2008—2016年)
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從何而來
經濟危機對阿拉伯劇變的引發作用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住房貸款)風險防范分析
經濟危機下航運公司如何做好船員管理
論經濟危機防控中政府履行道德責任的必然限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