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遷移理論在小學數學中的實踐

2021-10-16 17:43王小英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5期
關鍵詞:知識遷移實踐教學理論

王小英

摘要:我國教育教學制度在不斷的改革和發展,怎樣運用和拓展教育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教育體制的改革下,相關從事數學教育工作者們也在探索新的針對于數學學習的好方法,和他們對數學教學的具體方式。而知識遷移理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它可以有效的拓展小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知識遷移 理論;小學數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5-274

引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的運用遷移規律,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學習技能,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后面學生學習的需要,科學合理的、適時有限度的作一些滲透、拓寬,就可以把一些零碎的知識像鏈條一樣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認知結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知識遷移理論的含義和作用

知識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身已經具有的數學知識內容、數學知識結構以及數學思維品質和學習態度上進行對對新的學習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知識的遷移。將知識遷移理論實踐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將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題方法和思路遷移到相似的,未知的數學問題中,幫助小學生拓寬思維品質能力,提高小學生數學的全面學習能力。

二、知識遷移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一)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利用遷移加強新知理解

小學數學是一門知識很系統和連貫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新的數學知識都是以原有基礎數學知識為起點的,所以教師要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這樣更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和對數學結構的整體把握。例如,在小學四年級“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先進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讓學生回憶和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然后再讓學生進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通過兩種內容的學習和比較,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多位數除法的基本準則,然后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準則遷移到“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過程中,學生通過這樣有效的遷移方法,自己學習并且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加強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二)創設情景教學,啟發遷移

創設情景也是加強遷移理論在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情景教學,保證課堂效率的質量,使學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提取有關數學信息,充分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例如,在小學四年級“觀察物體”課時內容學習時,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到一些具有建筑性標志模型的地方,讓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充分觀察建筑物的形狀特點,體驗面和體的關系,了解課時內容的重要性。這樣有效的情景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和親自體驗,實現高效情景化趣味教學模式,啟發學生進行遷移,也為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進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知識遷移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數學這門課程是要讓學生有著自主學習能力的,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能發現數學更多的知識和自身的問題。所以老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注重開放式教學,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也培養了他們遇到問題的反思能力,不斷在各種小問題中總結學習的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數學方法,既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還培養了小學生數學素養,更加促進了他們以后對數學這門課程的發展。例如,根據小學三年級的課本內容:學生要認識周長,會測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就可以根據這部分內容設計一個簡單的教學活動:老師提前準備若干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把學生分成兩組,讓學生平均選擇圖形然后用直尺測量出各個邊長,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出選擇圖形的周長,老師根據比賽情況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若是兩組計算出的周長數據有差距,學生就可以對兩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測量,最后總結出問題原因。這不僅留給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空間,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為學生知識遷移奠定基礎。

(四)加強知識遷移練習,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3]

數學成績的提高離不開練習和解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主要以基礎題和教材上必做題的訓練為主,是為了更好的強化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在完成基礎題和必做題后選做一些難度適中的數學習題,一方面可以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鞏固了之前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進行一些較高難度的綜合題練習,進一步提高數學能力。在他們完成好自己的學習任務后,就可以進行知識遷移練習,將課堂和課外進行聯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也為數學教學工作起到了積極影響。

總結

總之,在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落實好遷移教學,并且充分發揮自己在數學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其次,教師也要加強知識遷移理論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不僅能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推進了小學數學教學進程。

參考文獻

[1]王新如.遷移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材.教法,1997

[2]倪鳴春.遷移理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數學學習與研究教師版,2011

[3]李淑文.在數學問題解決中哪些知識能促進遷移的產生.數學教育學報,2012

猜你喜歡
知識遷移實踐教學理論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理論”與“實踐”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盛滿理論
在素質教育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研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