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筆誠可貴,復刻價亦高

2021-10-18 14:18杜鵬飛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拓本畫稿文房

杜鵬飛

引子

庚子新春,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幾乎所有人不得不放下既有的工作安排,進入禁足避疫模式。筆者雖然每日按規定到學校值班,但是校園封閉,博物館閉館,畢竟少了許多瑣事。守著偌大而空寂的博物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惟有盡心盡力完成自己的線上教學工作,并積極組織員工力所能及地開展線上活動。除此而外,憑空多出些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于是,在腦海中盤亙數年之久、卻始終無緣付諸行動的一項工作,終于提上日程,成為我每日工作之余最為重要的消遣,終于積數月邊角時間成稿《金石別卷:蓮花盦寫銅藝術編年》。

在書稿中收錄的一對姚茫父款《嗜酒愛修竹圖》銅鎮尺,涉及到“復刻”問題。所謂“復刻文銅”,特指以名家畫稿真跡刻銅文房作品為原型,利用拓本或摹本重新翻刻之作。圍繞《嗜酒愛修竹圖》銅鎮尺的資料較為豐富,所涉問題亦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可惜限于書稿的體例與篇幅,未能充分展開討論。近日欣聞刻銅文房收藏界將有金秋十月杭州雅集,藉此約稿之機,特重新拈出相關話題加以討論,略申淺見以就教于方家。

一、嗜酒愛修竹圖

在我所積累的網絡資料庫中,有一件姚茫父款銅鎮尺的圖片,已不記得何時得于何處。圖片像素雖差強人意,讓人無法感受作品之精微妙處,但已足資討論。此銅鎮尺使用痕跡明顯,雖品相欠佳,但難掩其“高貴”出身。在鎮尺下方,刻有修竹密匝,環繞茅舍,舍中老者,蕭然冷坐,把盞憑窗,點出了“嗜酒愛修竹”之題意。鎮尺上方則刻有細如米粒的行楷書近兩百言,其文曰:

嗜酒愛修竹圖

汪槐堂有此圖,余秋室《酒邊琴外詞》有《沁園春》云:鸞鶴神仙,風月湖山,靈光殿巋??匆蛔鹪谑?,紅添玉頰;萬竿繞屋,綠上荷衣。騷仆編排,酪奴勾管,消受春風萬首詩。如翁者,洵醇宜人飲,虛亦吾師。? 經時杖履輕違??諡趺秉S塵雪爪泥。況長安市上,酒珍趙璧;黃金臺畔,竹比瓊枝。疇似先生,蕭然冷坐,翠影玲瓏入酒杯。披清照,早怯將俗累,雪盡塵緇。

近收得稿,因詞擬圖。乙丑四月,蓮花盦漫興,茫父。

另有印章兩枚:茫父、蓮花盦,皆有殘存朱色。(圖1)

文中提及汪槐堂與余秋室。大意可知,茫父先生在乙丑年(1925)四月得到余秋室稿本《酒邊琴外詞》,其中有一首《沁園春》詞,題詠汪槐堂《嗜酒愛修竹圖》,于是先生“因詞擬圖”,創作了這件銅鎮作品。

余秋室即余集(1738—1823),字蓉裳,號秋室,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詩人、畫家。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至侍讀學士。這首《沁園春》詞,收錄在《全清詞》中,僅最后一句為“雪凈纖緇”,與茫父依稿本所錄“雪盡塵緇”略異,余盡相同。

而茫父跋語所云“近收得稿”,可知所收為余集的稿本詞集。傅增湘(1872-1949)先生《藏園群書經眼錄》有《酒邊琴外詞》寫本一卷,定為“清余秋室手寫本,黑格,邊欄外有‘東嘯軒鈔本‘花可可齋鈔本款字,似為秋室自撰詞也。鈐有‘集‘秋室手鈔‘只可自怡悅‘書生考古各印?!睉撝傅氖峭话姹?。此書為李盛鐸(1859—1934)木犀軒舊藏,一說是余集抄錄宋人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的詞集,應屬誤傳。

說罷余集《酒邊琴外詞》,再談汪槐堂《嗜酒愛修竹圖》。汪槐堂即汪沆(1704—1784),字師李,一字西顥,號艮園,又號槐堂、槐塘,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諸生。早歲能詩,與杭世駿(1696—1772)齊名,為學極博。乾隆元年應“博學鴻詞”試而未中,遂至天津,寄居查為仁(1695—1749)的水西莊,并師從厲鶚(1692—1752)治學。大學士史貽直(1682—1763)將以經學薦,以母老辭。好為有用之學,于農田、水利、邊防、軍政,靡不條貫。有《湛華軒雜錄》《讀書日札》《新安紀程》《全閩采風錄》《蒙古氏族略》《汪氏文獻錄》《槐堂詩文集》等。

汪氏《嗜酒愛修竹圖》原作今已不知所終,茫父先生亦只能無奈“因詞擬圖”,即由余秋室的詞意來揣測畫意。從畫題推想,其用典或與東坡先生有關,同郡詩人杭世駿《題汪征君沆嗜酒愛修竹圖》一詩可為輔證:“寧可食無肉,豈可居無竹?篩月與吟風,清陰滿一屋。寧可居無耦,豈可坐無酒?種竹須揀辰,飲酒當盡酉?!?/p>

杭世駿(1696—1772),字大宗,號堇浦,室名道古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科,官御史。晚年在廣州粵秀書院和江蘇揚州安定兩書院擔任主講。工書,善寫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著有《道古堂集》等。

杭、汪二人年相若,地相鄰,學識聲望相仿佛,乾隆元年(1736)同赴京師應博學鴻詞科,杭高中一等第五名,而汪以報罷歸。汪沆落第后即來天津,寓居水西莊查為仁之香雨樓。積極參與水西莊雅集酬唱、宴游觴詠,同時受聘纂修天津府縣志乘,直至乾隆八年(1743)赴閩中入將軍幕府,前后盤亙水西莊逾八載,只乾隆四年秋冬至五年初夏曾南歸錢塘小住。其時,杭世駿為京官,與查為仁結為兒女親家,查之六女蔚起嫁與杭之次子守宸,杭、查時相往還京津兩地,留下唱和詩文。如乾隆五年冬,查為仁、查為義與汪沆、吳廷華等人過訪杭世駿京邸無畏室,以“多聞增智慧,無畏得清涼”分韻賦詩。乾隆八年二月,杭世駿以言事獲罪罷官,憤懣抑郁之下來天津水西莊盤亙數日。彼時水西莊文事活動達至鼎盛,在士林中影響極大。汪槐堂此畫、杭世駿此題畫詩,推測或許就作于乾隆元年至八年之間。

汪沆長子彭壽過繼給英年早逝的長兄汪浦(1699—1731),娶杭世駿次女,于是杭、汪亦結為姻親。檢光緒《杭州府志》,卷百四十五有:“汪沆字槐堂,錢唐諸生,少從厲鶚受詩法,博極群書……子彭壽,字靜甫,官鎮江府經,歷承家學,又為杭世駿婿,工詩?!倍际莉E長女適同郡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鈍丁、龍泓山人)長子?。ㄕ\叔),于是可知汪槐堂、杭世駿、查為仁、丁敬皆有姻親。此不贅述。

同郡后學梁同書(1723—1815)亦有《題汪西顥先生嗜酒愛修竹圖》:“先生晚歲謝風塵,宴坐云根自在身。居近東頭貪竹筿,天教白眼對杯巡。紅大府南朝客,翠袖空山絕代人。老輩只今零落盡,風流誰與阮嵇論?!?/p>

從詩意推測,梁同書是將《嗜酒愛修竹圖》視為汪槐堂的夫子自道,“先生晚歲謝風塵,宴坐云根自在身。居近東頭貪竹筿,天教白眼對杯巡?!边@幾句詩與茫父先生于銅鎮所寫畫境何其吻合!那么,亦不排除此畫為汪槐堂晚年所作的可能。

此外,桐鄉馮浩(1719—1801)有《題汪槐堂〈嗜酒愛修竹圖〉》,收在《孟亭居士詩稿》中。

馮浩字養吾,號孟亭,浙江桐鄉人。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散館改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充國史館纂修。曾參修《文獻通考》。乾隆二十一年典試江南,升御史,以病告歸。主龍城、崇文、蕺山、鴛湖諸院講席。嘉慶元年重赴鹿嗚宴,六年卒,年八十三。有《玉溪生詩詳注》《樊南文集詳注》,采入《四庫全書》。是清中期著名詩人,其詩沉厚工穩,唱酬盡海內名士。

同郡龔禔身(1730—1776)有《題汪五丈沆嗜酒愛修竹圖》,收在《吟臞山房詩》中。

龔禔身字深甫,號吟臞,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授內閣中書。四十一年卒,年僅三十七。龔氏年十七從杭世駿游,根柢亦深。其詩不名一家,格高詞清。為龔自珍本生祖。

可知汪槐堂《嗜酒愛修竹圖》在當時曾廣邀朋輩題詠。

二、邂逅“雙胞胎”

在收集整理《金石別卷:蓮花盦寫銅藝術編年》的過程中,忽然憶及數年前過石家莊守素堂拜訪文博前輩張守中先生,主人曾告知早歲于北京琉璃廠購得一對茫父款銅鎮尺,在北京的女兒處。于是立刻修書一封,奉上書稿初編并乞示下藏品圖片資料。很快即收到先生回復(圖2)

如下:

鵬飛先生:

三日信悉,《蓮花盦寫銅藝術編年》粗略翻閱,材料收集不易,工程浩繁,費神多多,祝您成功。舊存茫父銅鎮尺在二女景固手中,她過節來石,今返北京,我已囑她回京后與你直接聯系,力爭資料上書,能如你我之愿。不多述。

問節日快樂!

張守中

十月六日

不久即和張老令嬡景固女士加了微信,銅鎮尺的圖片也隨即傳來,收到圖片,心中驀然一喜,原來張老所藏正是《嗜酒愛修竹圖》銅鎮尺??!然而激動過后,定睛一看,遂發現疑點:甲乙兩對銅鎮,竟然是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圖3)

二者謀篇布局別無二致,仔細比對,發現兩處肉眼可辨之差別:一是甲有年款“乙丑四月”,而乙沒有,相應此四字處留下空白;二是右下壓角之“蓮花盦”印章的位置,甲略居中,乙則更偏在右側。根據上述分析,筆者傾向于認為銅鎮尺乙是用甲的拓本所翻刻的。之所以判斷不是摹寫后翻刻,是因為摹寫很難做到每一筆、每個字的位置如此精準一致。

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這種翻刻的作品就失去原有的價值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清晰地記得張老說過,大概是在1960年代初,他因公到京,在琉璃廠以高價購得此物并一直珍藏至今。到底花多少錢呢?為了準確掌握銅刻文房的歷史信息,我決定再次去信請教,順便奉上該銅鎮尺的兩紙拓本(圖5)。很快再次收到回函(圖4):

鵬飛先生:

廿三日信并貴館開展周年冊、《藝術中國》兩書妥收,致謝。見到茫父銅鎮拓本,十分親切,倘能收入《蓮花盦寫銅》大作中,當為幸事?;叵胍痪帕晗那镩g,隨伯父(張象昱,字子炎)去琉璃廠,在慶云堂購字帖,順便購得此物,當時售價為八十元。所刻銘文落款茫父,伯父相告此乃名人佳作。

日前景固女參觀貴館,電話相告收獲頗多,為你們的出眾業蹟(績)高興。余不多述。

問秋安。

張守中

十月廿七日

1962年的80元是什么概念?今天的年輕人多已無從了解。保守估計,即使在北京,當時的80元也可供一個普通5口之家至少維持2個月的基本生活。而當時琉璃廠榮寶齋出售的齊白石繪畫小品每件不過5元,如果這80元全部購買齊白石畫作,那么今天的市場價值該以千萬元計了。

三、母本今何在

前已述及,經比對,筆者初以為銅鎮尺甲(圖1)是乙(圖3)的母本,乙從甲之拓本翻刻而來,用當下文博界流行術語可稱之為“復刻”。更進一步,則會傾向于認為甲是親筆畫稿,而乙為復刻。如果不是偶然看到半紙《嗜酒愛修竹圖》銅鎮尺舊拓片(圖6),這種判斷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有趣的是,這僅存的半紙舊拓,令上述判斷失去了立足點,雖然舊拓只余銅鎮尺右半,但是仔細比對之下,仍清晰可辨甲乙兩件銅鎮尺實物與舊拓本之間皆存在細微區別,其書法、繪畫及刻工似更勝半分,因此可以毫無懸念地判斷,這兩對銅鎮尺實物亦皆屬復刻。

當然,正如前文分析,復刻本的價值亦不容小覷。筆者曾有幸上手(圖3)銅鎮尺實物,反復把玩,其銅質及刻工與民國時期同古堂、淳菁閣等名店所出幾乎無二,溫潤稱手,極有可能就是名店的銅師當年所翻刻者。

無需贅述,茫父款《嗜酒愛修竹圖》舊拓本極有可能拓自茫父親筆畫稿刻銅鎮尺實物。銅鎮尺實物與舊拓本的相繼出現,一件作品分身為三,說明在當時,名店銅師翻刻名家親筆畫稿銅刻文房用具是客觀存在的現象,甚至可能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也不難理解,一方面名家畫稿畢竟不易求得,既費時日且費金錢,而以其拓本進行翻刻則容易操作;另一方面,翻刻本成品的實際效果亦不差,可謂下真跡一等,想來也是深受顧客歡迎的。張守中先生在1962年以80元購得銅鎮尺乙,可為明證。

結語

1.《嗜酒愛修竹圖》銅鎮尺是姚茫父參與創作的一件精彩作品,他根據清人余集的一首《沁園春》詞意,創制了《嗜酒愛修竹圖》并寫于銅鎮尺之上,再經銅師之手刻成,繪畫與長題相得益彰,寫手與刻工刀筆相契,名店出品、名家寫畫、名師奏刀,堪稱民國刻銅文房代表作品。惜實物原件不知今在何處,惟余右半之舊拓,可資想象原物之精彩。

2.民國時期存在以名家親筆畫稿刻銅真品拓本進行翻刻的現象,《嗜酒愛修竹圖》銅鎮提供了很好的例證。此銅鎮尺目前可見兩對翻刻本實物,其一據傳現在海外,另一件為豐潤張氏所購藏。仔細考察兩件銅鎮尺實物,與舊拓本皆有細微差異,應該都是以真品拓本為模板所翻刻者,但制作精良,下真跡一等。

3.這類名店銅師所翻刻的名家畫稿作品數量亦很有限,就筆者過眼資料判斷,通常不過一二,而且材質、刻工皆可稱善,因此亦值得收藏界重視。尤其是在沒有更多可據比對的資料時,視為真品亦不為過。此類作品在當時即價值不菲,其價格往往與真品相去無多。張守中先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花費巨資“八十元”購入的銅鎮尺,即是明證,而長輩張子炎先生的推薦,亦足證當時人們對其價值的普遍認可。這類作品傳至今日,亦堪以真跡視之,不可輕易貶抑,其藝術性與工藝價值更不可低估。

4.由此可見,對于刻銅文房收藏價值的判斷,應跳出片面追求“親筆畫稿”的窠臼,回歸對藏品藝術性的考量和對制作工藝精良與否之判定。名家“親筆畫稿”真跡的價值固然無可撼動,但是在高端藏品往往可遇而不可求、資源日趨枯竭的當下,那些名店、名師當年復刻的“名家親筆畫稿級”刻銅文房作品,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其不容小覷的收藏價值。

5.由上述幾點進一步引申開來,當代刻銅藝人在努力提高技藝的同時,還應該廣泛聯合書畫藝術名家和文化名人、社會名流參與到刻銅文房的寫畫創作中,努力創作當代名品、精品刻銅作品。這無疑是一條值得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發展路徑。

以上淺見,不揣淺陋,愿就教于方家及廣大刻銅愛好者。

猜你喜歡
拓本畫稿文房
賴海鳴
文房四寶
冬天的畫稿
倪克樑
先學會擦橡皮
拓本《唐多寶塔感應碑》的保護修復
會寧縣博物館藏《三希堂法帖》考辨
先學會擦橡皮
“三毛之父”的橡皮
《爨寶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