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思考

2021-10-22 07:55方春華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服務體系社會化主體

方春華

(休寧縣東臨溪鎮為民服務中心,安徽 黃山 245411)

1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意義

1.1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當前農村的發展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同時長期以來農村沿用粗放的發展形式,導致農村污染情況十分嚴重,環境惡化,資源銳減。因此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要積極進行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將可持續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堅持服務小農戶,堅持推進服務帶動規模經營、集中連片推進規?;a,堅持服務重要農產品水稻、油菜、茶葉,堅持以市場為主導,財政補助重在引導培育市場等,不僅有助于節約農村勞動力,同時還有助于節約生產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有助有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競爭力。

1.2 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

小農戶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具有分散生產、小規模經營的特點,整體的效益不高,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差?,F代農業的發展,就是要發展多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土地產出率與勞動生產率。同時其發展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支持,只有促進服務的發展,才能夠將分散的種植戶集中到一起,帶領其朝著規?;?、機械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保證小農戶能夠同現代農業發展做好銜接融合。

1.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激發了鄉村活力,保證了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進步。助力產業興旺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大重點,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構建完善的鄉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培育出如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社會化服務更好地覆蓋到各個產業鏈中,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農業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2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雖然當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進展較快,但是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具體體現在體系不完善、運行機制不規范等多方面。相關組織在實際服務工作進行時,所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現階段還是以公共服務組織作為主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市場化服務公司等服務主體發展不夠完善,未能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整體活力不足。

2.2 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有待拓展

現階段,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供給和農業生產主體的需求之間難以較好地進行銜接,服務模式較為單一,服務能力、范圍都有待進一步拓展。從服務內容方面來說,專業性服務局限于某些方面,一體化、全程式綜合性服務還不到位;服務鏈條上,農業社會化服務更多的是為生產環節服務,對于生產前后的服務環節都十分薄弱。當前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民對于市場信息、農業技術、金融保險等多方面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因此體系所暴露出的問題就更多,難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2.3 農業社會化服務扶持機制不完善

雖然當前我國出臺了更多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的政策制度,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機制還不夠完善,支持力度不大,政策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地發揮。部分主體其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資金短缺的情況,融資難的情況依然存在,發展缺乏動力。其次,相關部門未能對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做好管理與監督,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的運行和發展不夠規范,未能形成主體多元且競爭有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

2.4 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現在大量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農村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情況,從事社會化服務的人才較為短缺,一些服務人員其綜合素質難以較好滿足崗位對其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時,未能針對現狀做好相關培訓工作,限制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3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對策

3.1 加大扶持力度

服務體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制度,為體系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各類服務組織的運行與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政府要制定有效政策,對服務組織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幫助其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等難題,促進其不斷發展壯大。

3.2 加快培育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

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機制對于體系的完善有著積極意義。當前要注意構建多元化且多層次的體系,積極培育各類服務主體,促進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服務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并且保證其具備一定的有效供給能力,發揮出其各自的優勢,為農民提供其所想獲得的服務,互相之間分工合作,有序競爭。

3.3 因地制宜,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

新時期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其能夠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更好地進行融合,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除了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以及農技服務、金融信貸等服務之外,還應因地制宜,結合區域實際發展情況,采取適合的服務方式。

像休寧縣就選擇水稻、油菜、茶葉3種農作物,實施以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開展相對集中連片3.3 hm以上的社會化服務。鼓勵整組、整村、整鎮集中連片推進、引導小農戶及專業大戶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接受社會化服務。在提供統防統治服務工作時,重點對于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秸稈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給予大力制止,同時關注一些薄弱環節的工作。在服務內容上,水稻重點推廣旋耕整、機育插秧、機防、機收粉碎還田;油菜重點推廣免耕撒、旋耕撒、機防、機收粉碎還田和利用;茶葉重點推廣機械化修剪、統防統治、機械化中耕除草、機械化采摘。重點支持小農戶接受社會化服務,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接受社會化服務,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主體牽頭組織項目的實施。在支持方式上,實施采取先服務后補助的支持方式。

3.4 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

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標準化實施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前提,要保證服務有標準可以參照,這樣才能夠促進其發展。當前要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與運行機制,在服務內容、價格、質量等方面,提高規范程度,制定更為科學完善的服務標準,使得各服務組織能夠更好地為農業生產主體提供更加全面且規范的服務。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對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市場做好管理工作,構建較為科學的服務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促進農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3.5 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人才

體系的完善和健全,需要人才的支持。當前要關注相關方面人才的培養,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該項工作中去。構建相對完善科學的培訓體系與制度,不斷拓展培訓渠道,可充分利用各大高校、科研機構還有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源,構建較為完善的培訓產業鏈,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保證其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同時提高其政策法規素養,具備一定的責任意識等。積極接納廣大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等積極投入到社會化服務工作中,建立一支更高素質的隊伍,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和健全對于促進區域農業各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期,國家相關部門對于“三農”問題更加關注,制定了更多的支農惠農政策,“三農”工作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關鍵在于“三農”工作,打贏脫貧攻堅,一定要解決“三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不斷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各地區應該結合實際,不斷健全體系,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真正發揮出優勢,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社會化主體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建設門診“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論碳審計主體
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探討
社會化服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建設服務體系 助力鄉村振興
何謂“主體間性”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略論意象間的主體構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