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社會支持在腫瘤臨床

2021-10-22 08:41唐麗麗
中國醫學人文 2021年11期
關鍵詞:療法痛苦癌癥

文/唐麗麗

癌癥患者在癌癥診斷及其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來自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等多維度的痛苦,為患者提供心理社會支持尤為重要。近年來,腫瘤治療獲得了快速發展,包括靶向、免疫等治療日新月異,但終究是人得了病,把人當做整體來看待,我們才能真正實現醫學的目的。

在《疾痛的故事》這本書里有個例子,作者阿瑟·克萊曼還是實習大夫的時候,其中一位患者是個可憐的七歲女孩,全身大面積燙傷,需要每天沖洗體表,接受清除腐肉的漩流澡治療,這是一項極其痛苦的治療,孩子完全無法忍受,每一次都會高聲尖叫并極力反抗治療,克萊曼被指派安撫這位小患者,他幾乎使盡了全部招數也無法緩解孩子的痛苦,也無法讓孩子安靜下來。最后,他讓孩子將每一次水槍噴射到皮膚的感受詳細述說出來,于是這個小女孩努力去捕捉痛苦起落的每一絲感受,尋找恰當的詞匯表述出來,與這位年輕的實習大夫悉心對話。這一招比其他辦法都管用,雖然也疼,但小女孩就開始慢慢安靜下來了。

在醫學人文中,敘事有很強的力量。1995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社會學系的Arthur W.Frank教授提出:“患者需要成為講故事者,這樣才能挽救讓疾病和治療摧毀的聲音?!比绻t務人員不傾聽患者說什么,而只關注治療,那這個聲音就被摧毀了,患者就會很痛苦,我們的癌癥患者也曾經說過“我不是一個會喘氣的瘤子”。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麗塔·卡倫(Rita Charon)教授提出了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的概念。她指出:“患者在把疾病變為故事的過程中,他們就得到了療愈?!睌⑹箩t學是通過文學敘事來豐富醫學,認知生命、疾苦和死亡的意義,傾聽被科學話語所排斥的患者的聲音,通過自傳、現象學、心理分析、創傷研究、美學等訓練出發,來“致敏化”醫學生關照、傾聽、訴說疾病的能力,讓醫生學習如何見證病患的苦難,并將疾病娓娓道來。

關于心理社會照顧,我們要知道患者有什么樣的痛才知道如何去照顧。如何知道患者有痛?通過敘事能夠讓我們看到患者身、心、社、靈的痛。首先自我形象(Self image)的降低,也叫體象障礙,這是心理學的一個診斷。自我形象是一個人對自己形象的認識,簡言之就是“你認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我形象不僅來自一些客觀特征(如發色、身高等),還來自個人經歷(人生觀和生活方式)以及內化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颊邥摹拔疫€漂亮嗎?我還有魅力嗎?我還美麗嗎?還有人喜歡我嗎?等等”,通過讓患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患者是否存在這樣的心理癥狀,從而知道該怎么幫助患者。

其次是不良認知(Dysfunctional cognitions),也就是對事物不合理的信念和態度,多是一些悲觀的想法,對消極后果的夸大,也包括對自己、他人或未來的夸大的負面想法。比如說一位I期乳腺癌患者割腕自殺了,搶救過來后問她為什么會自殺,她解釋說:“你們別騙我了,我都已經得癌了,我干嗎到最后死得那么慘呢?干脆在我自己有能力、我還能漂漂亮亮的時候自己結束生命多好?!蹦敲此@個認知就是有問題的,我們就需要糾正她這種認知。我們要改善患者的認知,就要通過他的故事認識到他的問題。

還有一種心理學癥狀叫低自尊,是指患者對自己缺乏恰當的認識,過度關注自己的缺點,而忽視自己的優點,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我們可以通過患者的敘事,了解如何去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舉個例子,有這樣一位卵巢癌患者,已經到了晚期,她非常痛苦地說她丈夫要離婚,但她堅決不離。她甚至卑微地跟她丈夫說你在外邊干什么都行,但是你只要讓外人感覺我們還是一家人就行了……我失去了健康,也失去了工作,我不想再失去家庭。因為這樣,我就什么都沒有了,我失去得太多了。于是她就這樣放下了自尊。

社會的痛是社會的隔離感和孤獨感,是一種社會聯系被剝奪的感覺。我們需要幫助患者減輕社會的痛,讓他們能夠正常地回歸社會。第一步,要通過敘事來了解患者有哪些社會的痛。包括性的問題,中國的東方文化,對性話題都很難啟齒,那就形成了“患者不說,醫生也不問”的情況,最后卻由患者自己和他的家庭去承擔這個痛。

靈性的痛是失去愛、價值和意義。所謂失去意義,就是一些晚期患者感到絕望無望,想要盡快結束生命,實際上這些患者并沒有臨床意義上診斷的抑郁,他們只是在面對終末期疾病時遇到了失去意義、價值感和目的的生存危機。我們會采用意義中心療法去進行治療。

舉個例子,一位76歲的老年患者,他吞服了大量安眠藥自殺,搶救過來后問他為什么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說了很多,其中我們注意到他其實就是失去了愛、價值和意義感。他說不想成為家庭里的拖累和累贅,明明他的女兒很愛他,他也非常愛他的女兒,他就一個女兒,可是他覺著他這樣活下去沒有意義和價值,他失去了價值感和意義感,通過意義療法去給他尋找這種價值和意義就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回到他的故事中來找尋,他說人都是有一死的,看到我女兒太辛苦了,孩子還小,還要上班,還要照顧他,他如果死了那就都解脫了。我們就需要給他找到意義和價值。我們把他女兒叫到他身邊,讓女兒跟他說:“我這輩子只有這么一個爸爸,您要走了,我就沒有爸爸叫了,我很期待您留下來陪我,我能多叫您幾天爸爸,我照顧您一點也不感覺苦和累?!边@樣就找回了意義和價值,讓他感覺有意義、有價值的恰恰是女兒對他的愛。

以上這些痛苦都是通過敘事和故事得到的,醫學人文范疇非常大,一個功能就是讓我們學會講故事、聽故事,而通過故事,我們能獲得他的診斷或通過故事能給他提供治療。我們通過故事知道患者的痛,然后幫助他們。我們主要提供兩大類幫助,第一大類是改善患者的癥狀,癥狀管理也是心理社會支持的一部分,比如改善疲勞、睡眠障礙、焦慮、抑郁、譫妄、厭食、疼痛等癥狀,患者的痛也會減輕。另一大類是提供專業的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其實臨床醫護人員都可以參與,我們也可以建立多學科的合作。一些心理干預,比如認知行為治療、敘事療法、癌癥管理和生存意義(CALM)療法、意義療法、尊嚴療法等,都有循證醫學的證據,需要專業的心理和精神科人員來完成。支持性干預、教育性干預是臨床醫護人員可以做的。我們應建立多學科團隊,讓患者享受到專業的干預。

吉米·霍蘭教授(Jimmie Holland)作為心理社會腫瘤學的創始人,指出醫生懂得癌癥的生物學特性很重要,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要懂得癌癥患者。要了解患者的經歷、體驗和感受,醫生需要學會感同身受,學會如何體驗患者的體驗,感受患者的感受。我們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能力,“醫學不僅僅是裝在瓶子里的藥”“醫學也不僅僅是試管中試劑的相互轉換和觀察實驗”,醫學人文同樣重要。

傾聽患者的故事,理解患者是軀體的、心理的、社會的,還是靈性的痛苦。對癥狀給予診斷,比如疲勞、疼痛、焦慮、抑郁、靈性的痛、失去意義、自我形象降低、低自尊等,然后為他們提供癥狀管理以及心理治療。

只有真正進入了患者的世界,才能產生信任和愛。

猜你喜歡
療法痛苦癌癥
BCAA代謝異常與癌癥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Rejection therapy 拒絕療法
FBP1在癌癥中的研究進展
體檢發現的結節,離癌癥有多遠?
誰痛苦,誰改變
分擔痛苦
癌癥“偏愛”那些人?
痛苦力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兒厭食的簡易療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