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促進組織公正的策略

2021-10-25 02:50張松
現代營銷·理論 2021年10期
關鍵詞:公正策略研究

張松

摘 要:古往今來,“公正”問題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公正可以促進人們的積極情緒,引起親社會行為;相反,不公正則可能引發人們的反社會行為。不僅如此,許多研究還發現,公正是對企業員工很好的激勵,可以顯著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明顯提升員工工作績效,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鍵詞:公正;促進與激勵;策略研究

一、何謂組織公正

組織公正的科學研究起源于國外,Greenberg(1987)率先將組織公正描述為個體對組織環境中公正的感知??梢娊M織公正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知,在這個意義上,一般的研究文獻都將組織公正等同于組織公正感。

學者一般認為,組織公正是一個三維結構,包括: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動公正。

組織公正理論是基于Adams(1963)的公平理論,Adams的分配公平理論認為人們總是將自己的勞動報酬(結果)和勞動投入比值與他人的作比較,當自己的比值等于他人的比值時,人們就會認為分配是公正的;否則認為分配不公正。由于公平理論主要關注分配問題,所以在后來的研究中,公平理論被稱之為“分配公正”。

Thibaut和Walker(1975)在研究法律程序中的公正問題時提出“程序公正”的概念,他們認為人們不僅關注分配結果是否公正,還注重決策的過程是否公正。在Thibaut和Walker的基礎上,Leventhal(1980)及其同事提出了程序公正的六條標準:①一致性:分配的程序應該保持相對穩定,并且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②無偏見:分配程序應該摒棄個人偏見;③準確性:程序應該保證決策依據收集的準確可靠的信息;④可修正:程序應該有一些對決策結果可提出異議及修正的機制或機會;⑤代表性:程序應該能確保各種群體的意見或建議在決策中得到反應;⑥道德性:分配程序必須符合當前的社會道德、倫理和價值標準。在后來的研究中,這幾條標準成為測量程序公正的理論基礎。

Bies和Moag(1986)則關注分配結果執行反饋時人際互動對公正的影響,提出了“互動公正”,他們將互動公正描述成“關于人際交往的公正”。然而對互動公正的結構并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一些學者認為互動公正是單維的(Bies & Moag, 1986);但是也有學者認為互動公正包括信息公正和人際公正。信息公正要求在與程序和結果分配相關問題上,提供信息要公正、準確、適時;人際公正要求個人取向的公正對待。

二、組織不公正成因分析

綜合學者們研究,影響組織公正的變量可以歸為三類:

第一,組織層面因素

組織層面因素又可分為組織變量和上級變量。組織變量與組織公正感的形成有關。Thibaut和Walker(1975)的研究表明,組織的政策、制度及其制定和執行過程是人們判斷公正與否的主要因素。Farh等人(1997)發現:組織是否允許參與程序制定、是否設有申訴機制是考量組織公正與否的重要標準。再者,上級變量影響組織公正感形成。上級的人際對待、信息傳達、對結果和程序的解釋會影響組織公正感。

第二,個人層面因素

組織公正感的形成與個體變量有關。Adams(1963)研究指出:人們是基于個人主觀的判斷形成公平感。員工的個體差異會影響對于組織公正的判斷,如,Sweeney和McFarlin (1997)研究發現女性更關注程序公正,而男性更關注分配公正。

第三,社會和環境層面因素

研究發現,社會和環境變量對組織公正感的形成存在重要影響。Leung和Bond(1984)研究發現集體主義文化者(中國人)認為根據群體的績效的分配是公正的,而個人主義者(美國人)認為基于個人的績效的分配更公正。Greenberg,Ashton-James和Ashkanasy(2007)指出人們在對組織結果進行社會比較時會與同事、周圍的一般人、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進行比較。

總之,組織公正感的形成既有組織和個人因素的作用,同時受社會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三、促進組織公正的策略

建立客觀公正的組織制度、措施以及行為方式。公正感是人們的主觀感知,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人們總是依據一定的客觀存在去感知事物的。因此建立客觀的組織公正尤為必要,組織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員工利益。建立客觀的組織公正主要責任在組織本身,同時,要依靠政府以及社會勞動保障部門進行指導和規范。

(一)建立科學的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

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直接影響著員工公正感。根據公平理論所述,員工對現有報酬是否滿意,不僅取決于實際報酬與期望報酬的吻合程度,也取決于自己的付出和薪酬同他人的付出與薪酬的公正程度的比較??梢?,員工關注自己絕對所得的同時,更看重自己的相對所得。因此,企業應建立公正的薪酬分配體系;同時決策過程應公正,讓員工參與到績效評估和薪酬體系設計中來,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晉升、培訓和薪酬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對員工個人價值的公正、客觀的評定和公正的回報,以提高員工公正感。

(二)建立健全員工參與和監督機制

讓員工有機會參與企業的決策,分享足夠多的信息,是提高員工公正感的重要方法,讓員工參與決策,將使他們一改原來置身于企業之外的立場,而是站在企業的立場上對待這些問題。同時企業需要完善監督機制,監督制度能使分配的程序更加公正和透明,使員工有效地監督分配制度和其他決策的執行,可以有效地改善上下級關系,并增進員工對企業管理的理解和認同。

(三)創建企業內部和諧的溝通

企業應在管理層與員工及在員工之間建立一套完善的溝通體系。首先是要建立上下級對話制度。領導如何傳達信息、如何解釋信息、如何公正對待,會對員工的公正感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企業應破除上下級之間的等級意識,加強彼此溝通,溝通可以達到領導和員工的相互理解。上級領導在制訂決策及評價下屬的表現時,要做到客觀、公正、尊重、信任員工,虛心采納下級的建議,廣開言路。

(四)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要履行規范、監督和保障的義務

首先,各企業需要在政府的規范下運行,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保障員工的利益,保障公平、公正。與企業相比,員工是弱勢群體,更加需要政府部門的保障。政府部門要嚴格監督企業,保障員工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歡
公正策略研究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艱難的抉擇
名家談教育
漫話漫畫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不公正
大公無私
程序公正對民事訴訟公正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