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瑪莉亞 · 孔塞普西翁 》 :“ 男性本位 ”的婚戀模式

2021-10-27 01:16陳瓊瓊
今古文創 2021年41期
關鍵詞:婚戀觀凱瑟琳波特

【摘要】 凱瑟琳·安·波特作為美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是美國南方文學的杰出代表人物。顛沛波折的人生和從未圓滿的感情生活讓波特筆下的小說獨具魅力,也為她贏得了“女性??思{”的贊譽。本文選取《瑪莉亞·孔塞普西翁》作為分析文本,剖析波特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進一步解密波特的文學魅力。

【關鍵詞】 凱瑟琳·安·波特;婚戀觀;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1-0024-02

基金項目:本文依托于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女性主義視角下凱瑟琳·安·波特小說的婚戀觀研究”(項目編號:2019SJA2190)。

凱瑟琳·安·波特作為美國頗負盛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筆犀利、情感細膩。雖然她一生中創作的作品數量不多,但其在小說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視,尤其是她的短篇小說,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和評論家。1922年波特發表了《瑪莉亞·孔塞普西翁》,這是她創作生涯正式開始的標志。當時有評論家贊道:“寫短篇小說,細節如此精美,結構如此有力,文風如此成熟睿智,波特是當世第一人?!盵1]

《瑪莉亞·孔塞普西翁》是波特以印第安原始文化生活為背景創作的第一篇小說。故事發生在仍然十分原始的印第安村莊里,改編自作者聽說的一名印第安婦女的真實故事。小說講述了一位年輕的印第安婦女在發現自己的丈夫出軌后殺死了丈夫的情人,并撫養情人所生孩子的故事。

一、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婚姻里的守候者

“她生就一雙黑黑的杏眼,由于性格寧靜而顯得柔媚。她步調從容自然,安閑卻又謹慎……她感到十分心滿意足,丈夫正在干活,而她帶了一些雞到市場去賣?!盵2]此時的瑪莉亞·孔塞普西翁還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中,畢竟她有著完美的婚姻。

瑪莉亞·孔塞普西翁是丈夫的賢內助。但如果將她僅當作“屋內天使”來看,就又太忽視她身上的閃光點了:她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家庭主婦——她自己完全有獨立賺錢的能力,甚至在結婚前就因為存有相當的金幣而被心懷不軌者搶劫;她更主動接受了新文明——生病要去藥店買藥,不迷信巫醫給的梟骨;結婚了就花錢買一張可以在教堂里面結婚的許可證,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在教堂外面結婚?!艾斃騺喛偸呛芨甙?,好像自己是一個大莊園主似的?!?[3]

威廉·南斯在《凱瑟琳·安·波特和拒絕的藝術》中提道:“在波特的第一篇作品中,波特通過原始社會看到了自然的神秘力量,發現這些力量通過女性能夠更加有力地展現出來?!盵4]而這些神秘力量體現在瑪莉亞·孔塞普西翁身上就更加凸顯了她與眾不同的女性特質:混合了西方文明中屬于男性氣質的秩序和文明——瑪莉亞·孔塞普西翁擁有其他女性所沒有的社會權利,因為她可以通過賺錢來養家糊口?!按蠹叶贾?,如果她想為自己買一條新披肩或為胡安買一件新襯衫,她總拿得出一袋銀幣來支付的?!盵5]畢竟從古至今,經濟基礎決定話語權似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瑪莉亞·孔塞普西翁是一名印第安婦女,但是她對新文明的接受程度很高,甚至很喜歡西方殖民者的宗教和法律。比如說她為了讓自己的婚姻獲取合法的地位花錢買到了可以在教堂里結婚的許可證,為此她覺得十分了不起。

但是,隨著故事繼續深入,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瑪莉亞·孔塞普西翁突然間就消失了,就在她目睹了深愛的丈夫出軌的那個瞬間,她就滑向了陽光開朗向上的反面。表面上來看,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對丈夫出軌的行為是盛怒和暴力的,她想要殺死他們!然而一天不到,她就只想殺死她丈夫的情人了!她在丈夫和情人私奔后,依然過著自己的日常生活,只不過她去教堂的頻率更高了?!拔易约簳蛏系燮砬笪以谶@個世界上需要的東西?!盵6]而此時,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已經完完全全將基督教男權主義社會的性別角色內化,徹底地變成了男權制社會所需要的賢妻良母?!爱斔煞螂x家出走時,她起先的確曾感到不安,但是過后也就不再為他煩惱了。她想,男人總歸是這樣。她是在教堂里正式結婚的,有她自己的身份。嗯,他終于回到了家里。她去過市場,但是很早就回來了,因為她要替丈夫燒飯?!盵7]

在瑪莉亞·孔塞普西翁的眼里,她的婚姻應該還是幸福的,雖然孩子早夭、丈夫出軌,但是最終她手刃了情婦,丈夫也回到了自己的身邊?!艾斃騺啞た兹瘴魑炭梢月牭胶驳暮粑?。那聲音平靜地從矮矮的門檻里飄出來,整個屋子就像是忙碌了一天開始休息一樣。她的呼吸也很緩慢平靜,每吸進一口氣就使她充滿了安適之感?!盵8]至此,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已經完全地變成了丈夫的附屬品。

二、瑪莉亞·羅莎:愛情里的追逐者

15歲的養蜂姑娘瑪莉亞·羅莎和自己的巫醫教母住在一起。她沒有接受過教育,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很可能都不清楚“第三者”這個稱謂意味著什么。她就是被胡安迷住了,沉浸在所謂的愛情虛幻里。作為和她一起生活的巫醫,她的教母肯定很清楚瑪莉亞·羅莎和胡安之間的奸情,但是她并沒有提醒瑪莉亞·羅莎這樣做不對,而是選擇了沉默和放縱。作為已婚男性,胡安也沒有任何已婚人士該有的自覺,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少女蓬勃的愛意。在教母眼里,瑪莉亞·羅莎就是一個替她養蜂的小姑娘,沒有血緣關系。在胡安眼里,瑪莉亞·羅莎就是一個年輕的愛慕著他的小姑娘,能夠滿足他作為男性虛榮心的玩物?!昂病ね铀乖诤竺孀汾s她,發出陣陣怪笑,他咬緊牙關,露出兩排發亮的牙齒,當他抓住她時,因為用力過猛,她的襯衫都從肩膀上被扯了下來了。她這時不再笑了,一把推開胡安,一聲不響地站著,想用一只手把撕開的袖子拉上去。她尖尖地下顎和深紅色地嘴唇似動非動,好像又要笑出來的樣子;她那黑色的長睫毛和那一雙深邃明亮的眸子不斷地閃動著?!盵9]

瑪莉亞·羅莎作為小說中另一位占有重要位置的女性,她的命運比瑪莉亞·孔塞普西翁更為悲慘、凄涼。她在15歲的美好年華里遇到了胡安,她以為的愛情讓還是少女的她一腔孤勇地選擇了為愛私奔:跟著胡安參軍去了?!昂伯斖頉]有回家,而是到前線去參戰了,瑪莉亞·羅莎跟他一道去了。胡安背著一支步槍,腰里挎著兩支手槍?,斃騺啞ち_莎也有一支步槍,她把槍、毛氈和燒飯的鍋都一齊背上?!盵10]然而這場讓她奮不顧身的愛情不僅帶走了她的青春,最后還帶走了她的生命。故事的開頭是美麗羞澀的瑪莉亞·羅莎,故事的中間是私奔參軍的瑪莉亞·羅莎,故事的后續是骨瘦嶙峋懷著孕的瑪莉亞·羅莎,故事的最后是生下孩子卻被殺死的瑪莉亞·羅莎?!傲_莎現在瘦得像條餓狼,還懷著一個待產的嬰兒?!盵11]“我跑去看瑪莉亞·羅莎,她躺在地上,全身蜷縮在一起,從頸子到腹部到處都是刀捅的口子”[12]“覆蓋在尸體上的玫瑰色披肩的突出部分不斷變動著,好像蓋在下面的死者并沒有完全安息……棺材里的死者兩個嘴角下垂得很厲害,露出一副齜牙咧嘴、快要哭的神態?!边@就是瑪莉亞·羅莎的一生,從一個年輕的、一個美麗、害羞、經常發出輕松歡快的笑聲的十五歲小姑娘到最后成了一具冰冷恐怖的尸體。

然而,最為可悲的是,從故事的開頭到故事的結束,小說里都沒有出現瑪莉亞·羅莎的敘述,瑪莉亞·羅莎一直沒有發出過自己的聲音。作為一名逐愛者,她的愛情無疑是場悲劇。凱瑟琳·安·波特很可能也是借助這個人物向大家傳達:出軌收獲的愛情是不被祝福的;盲目追尋的愛情也不會幸福。

三、胡安·威利加斯:情感里的掌控者

作為這場三角情感中的男主角,胡安·威利加斯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在妻子懷孕期間出軌,還拐走了15歲的少女。然而他本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的愧疚和反省,也沒有覺得有絲毫不妥。他就是男權制社會所打造出來的典型代表。他將自己的妻子當作一個只是照顧自己生活的工具人,沒有考慮過她也是一個有情感有思想的個體?!拔覍λf‘你來’,于是她就來了。我說‘你去’,于是她很快地去了。但是有時候我看著她不禁要想,‘現在我和這女人在教堂里成了親,’我就覺得心在沉,似乎肚子里有什么東西沉重地壓著?!盵14]胡安為自己的家庭地位沾沾自喜。在他心里,他就是家庭的主宰。

胡安不僅輕視自己的妻子,對于情人,他也一樣不重視。在他看來,她們兩個人都是滿足他社會身份和生理需要的物品?!案斃騺啞ち_莎就完全不同了。她不會默不作聲;她有話就說。當她說得太啰唆的時候,我就摑她一掌,并且說,‘住嘴,你這傻瓜!’于是她就哭起來。她這姑娘任我擺弄。你知道她是怎樣在蜂房里養著那些又小又干凈的蜜蜂嗎?她對我說來就像那蜜蜂一樣。我可以發誓,我絕不會傷害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因為我和她是在教堂里結的婚;但是,我的主管,我也不會離開羅莎,因為沒有別的女人使我更快樂?!痹诟笝嘀粕鐣?,女性地位低下,被當作是男性的附屬品,甚至在女性自己看來,她們也早都默認了這樣的事實?!芭⒍昧?,無論關系到天主還是關系到一個男人,只有同意忍受最徹底的放棄自主,她才能有強大權勢?!盵15]

四、結語

凱瑟琳·安·波特借由這篇小說向我們揭示了不平等的愛情和婚姻是百孔千瘡的。小說的女主角瑪莉亞·孔塞普西翁從故事開始時那個獨立的、精力充沛的女性變成了故事結束時那個順從的、心甘情愿匍匐于丈夫腳下的女性;而瑪莉亞·羅莎直接由生到死。故事的結局令人心碎,而這一切發生的又這么自然。女性的自我實現之路特別艱辛,對于沒有賺錢能力的女性來說,更是舉步維艱。在父權統治之下的她們,無處申訴;又或許,她們也把愛情和婚姻當作人生全部的圓滿。

參考文獻:

[1]Yvor Winters.Major Fiction[J].Hound & Horn, 1931(4):303-305.

[2][3][5][6][7][8][9][10][11][12][13][14]凱瑟琳·安·波特.波特中短篇小說集[M].鹿金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4]William L. Nance. Katherine Anne Porter & the Art of Rejection[M].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4.

[1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作者介紹:陳瓊瓊,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婚戀觀凱瑟琳波特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大學生婚戀觀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
韓劇傳遞的婚戀觀及其對女大學生影響的倫理思考
波特的兒子
90后大學生婚戀觀調查研究
波特的兒子
倫敦24小時
微笑著比什么都重要
完美的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