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干預對泌尿系結石復發率影響的50例臨床效果分析

2021-10-28 05:27李鳳燕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泌尿系結石復發率臨床效果

李鳳燕

【摘要】目的:研究飲食干預對泌尿系結石復發率影響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中的樣本選擇為到我院接受治療的泌尿系結石患者,將被納入本次研究的樣本進行隨機分組并分別制定臨床護理方案,在此基礎上應用小組之間對比的方式來進行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之中的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干預,在開展小組之間對比的過程中,不同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復發率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患者由于泌尿系結石而入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飲食干預在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以及避免結石復發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飲食干預;泌尿系結石;復發率;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7.5 【文獻標識碼】A 【DOI】

【基金項目】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編號:2021249)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泌尿系結石以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通常情況下,泌尿系結石的發病原因在于患者腎臟內部功能受到了破壞。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晶物質的結合會出現明顯的增加,抑制物質也會出現一定的降低。除此之外,過多進食容易導致結石的食物,同樣有可能導致泌尿系結石的發病。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對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為患者選擇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同時也需要對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進行科學的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現病情復發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本文中針對飲食干預對泌尿系結石復發率影響的臨床效果開展了相關研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對研究樣本進行篩選的過程中,將樣本篩選的范圍確定為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間到我院泌尿科接受治療的患者,選擇其中泌尿系結石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在對樣本進行篩選后,被納入本次研究的樣本一共為86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51/35),患者的年齡為24歲至68歲(平均43.6歲)。

1.2 方法

1.2.1對照組

為患者開展常規護理服務,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為患者開展積極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通過對結石的治療方法、發病原因和注意事項進行充分的說明,有效的避免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同時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提升。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在開展護理的過程中對患者的泌尿系結石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再次將此書航對患者的血尿等一系列癥狀進行檢查,以此來更好的掌握患者的治療情況。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按照醫囑來為患者開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治療,并重點對患者的過程中對患者的泌尿系統感染進行有效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護理人員需要在開展日常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適當的引導患者提升飲水量,以此來將患者每日的排尿量控制在2500ml至3000ml。在飲食控制方面,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選擇常規飲食方案,為患者補充充足的營養的同時,避免患者進食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1.2.2觀察組

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首先為患者開展與對照組一致的常規護理服務,以此來保證患者的治療可以順利的開展。在此基礎上,為患者開展飲食干預,飲食干預的措施可以歸納如下:(1)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結石性質來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科學的調整,對于含鈣結石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飲食護理的過程中降低患者攝入鈣的量,選擇低鈣飲食作為患者的主要飲食。對于尿酸結石患者,則需要對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進行限制。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攝入食鹽的量進行科學的控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促進患者的恢復。(2)護理人員需要在開展日常護理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尿液性質、尿液量以及尿液顏色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關注,對于出現了腰腹痛、血尿等尿道結石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及時引導患者接受檢查。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還需要引導患者接受尿液過濾,并指導患者在排尿的過程中重點注意是否存在解釋排除。(3)護理人員應通過靜脈補液的方式來幫助患者維持體內的水電解平衡,同時按照醫囑來為患者開展抗生素治療,以此來更好的避免患者出現尿路感染。(4)護理人員應在開展臨床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對于飲食對患者結石治療和預后質量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說明,同時為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說明需要注意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患者建立起科學的飲食習慣,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5)在患者出院之前,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性的開展出院指導,在此過程中對患者出院之后飲食注意事項進行充分的說明,并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充分的監督,以此來幫助患者長時間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患者的泌尿系結石出現復發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以此來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態,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為患者提供飲食以及生活方面的建議,以此來更好的保證患者的健康狀態。

1.3 觀察指標

開展本次研究的過程中,對所有被納入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在此基礎上為患者進行12個月的隨訪,此過程中對患者的泌尿系結石復發率進行統計,并針對上述指標進行小組之間的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分別用n(%)以及(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者采用X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對比

對表1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不同小組之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結果為P<0.05,觀察組之中的患者治療有效率更高,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占比也更高。

2.2 兩組患者的復發率對比

見表2,在治療出院之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觀察組中患者出現復發的情況更少,不同小組之中患者的復發率對比結果為P<0.05。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泌尿系結石的形成與食物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實際生活中,鈣、蛋白、嘌呤、草酸、鈉等一系列飲食過度,都可能導致泌尿系結石的發生。泌尿系結石形成相關飲食習慣:在泌尿外科中,泌尿系結石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和復發率也表現出逐年上漲的發展態勢。泌尿系結石具體復發的原因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平日飲食結構產生變化之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聯。盡管泌尿系結石的產生和飲食習慣、社會環境、遺傳等相關因素都存在一定的聯系,然而一個地區泌尿系結石實際發生率的大小人們平日的飲食結構同樣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影響。因為患者的職業、經濟水平以及種族等相關因素針對結石形成所起到的影響作用,與其日常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作用之間是高度關聯的。在泌尿系結石的形成中,飲食結構起到關鍵性作用,過多地攝入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都會導致患者尿液中結石成分處于超飽和的狀態,給泌尿系結石的形成奠定了相應基礎。飲食習慣的科學性,可以利用對于形成泌尿系結石相關食物的攝入量加以控制,減少相應泌尿系結石成分的形成,使患者異常尿液成分的情況得到改善,這樣可以有效規避或是降低新發結石問題的出現。

泌尿系結石形成相應的飲食成分:關于泌尿系結石,其指的是人體輸尿管和膀胱中的結石或是腎結石,經大量對于泌尿系結石相關成分的研究,主要包含鹽類與酸。要想實現對泌尿系結石的有效預防,應對飲食習慣加以管控,日常中應保證足量的飲水。尿路結石的發生原因:(1)草酸過多的積累。在患者身體中,草酸的過多積累,是造成泌尿系結石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例如,葡萄、菠菜、茶葉、豆類等相關食物都是人們日常中經常食用的食物,但也是草酸含量較高的食物。(2)嘌呤的異常代謝。豆角、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在嘌呤這一成分進入至機體以后,需要通過新陳代謝將其排出,但相應的代謝產物卻是尿酸。尿酸會導致人體尿液中沉積大量草酸鹽,促使泌尿系結石的形成。(3)脂肪的大量攝入。各種肉類,特別是肥肉,其中都包含大量脂肪,過多地攝入,勢必會導致患者機體中脂肪含量的上升。因為人體腸道中可結合的鈣會因脂肪的作用而有所減少,若是此時人體排泄功能產生一定的障礙問題,如排汗較多,但飲水量較少,便會加大泌尿系結石的發生率。(4)大量攝入糖類。對于機體而言,糖類是比較主要的營養物質,應予以適當的補充,然而若是一次性攝入過多糖分,尤其是乳糖,便會加快鈣的實際吸收速度,導致草酸在機體中大量積存的概率大幅增加,促使泌尿系結石的形成。

泌尿系結石的診斷:對泌尿系結石進行診斷,B超是比較常用的方法,通過B超檢查,可以觀察到直徑大于0.3毫米的泌尿系結石,利用這一檢查方式能夠更加便捷且直觀性地檢查出泌尿系中所有的結石。X線腹平片檢查方法:盡管該種檢查方式可以觀察到大多數泌尿系結石,然而針對陰性結石而言,X線由于具有穿透作用而無法使結石得以清晰顯示。靜脈腎盂造影檢查:應用這種檢查方法可以對疑似輸尿管結石加以判定,可否是輸尿管結石或是輸尿管狹窄。CT檢查:采用以上方法若是依然無法進行確切診斷的情況下,還可以應用CT結合三維立體重建的檢查方法,這樣能夠對患者結石梗阻的實際情況具有更加確切的診斷。

泌尿系結石的分類:泌尿系結石是泌尿系統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結石所處位置的不同,可以把結石分成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腎結石等不同種類。

泌尿系結石的治療:對于這一疾病的治療,可以采用針灸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中草藥治療、飲食治療等多種不同治療方法,針對泌尿系結石發生機制的探究和泌尿系結石的合理預防且減低這一疾病的復發率已然逐漸變為泌尿外科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雖然泌尿系結石治療的方法眾多,然而這些方法并無法令患者結石的復發率得到有效降低,更無法對預防性治療加以取代。盡管尿路結石的發生率與復發率同眾多因素密切相關,然而日常飲食結構的變化是造成患者產生尿路結石及其發展、復發的可控因素。在為患者開展臨床治療后,泌尿系統結石依然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在這樣的情況下,為患者開展科學的護理服務來避免患者復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患者泌尿系結石成分超飽是導致泌尿系結石的主要原因,因此從該途徑開展控制,可以有效的對結石形成和復發進行控制。但是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發現,單純對患者的飲水量進行控制,其對結石復發的控制效果不夠理想,為此,從飲食方面開展調解,對于患者的恢復有著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絕大部分泌尿系結石都是含鈣結石,而人體對鈣的攝入主要來源于食物,在攝入體內的鈣含量增加的情況下,尿鈣增高的同時就容易導致含鈣結石的發生,此過程中腎結石出現的可能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加。除此之外,高蛋白飲食、草酸、嘌呤等飲食的過量同樣會在較大的程度上增加患者結石復發的可能。為了更好的對此類問題進行避免,需要護理人員在開展臨床護理服務的過程中,結合患者的結石情況來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以此來避免上述營養成分出現過剩的問題,最終達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結石治療效果和復發率的目標。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在患者由于泌尿系結石入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開展飲食干預,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提升。在患者出院后的隨訪過程中還發現,飲食干預的開展對于控制患者的泌尿系結石復發率方面同樣具有較為明顯的幫助,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鄧媛,趙書斌,謝華榮,彭金健.加強出院準備度管理對泌尿系結石病人遠期復發率與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循證護理,2020,6(07):683-686.

[2]李梅,劉付海平,歐法玲,朱冬玲.知信行模式對泌尿系結石術后飲食依從性及復發率和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2):87-89.

[3]何仕亮.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降低泌尿系結石患者復發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1):138+140.

[4]張金燕,吳明亮,袁小芳,陸小煜.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降低泌尿系結石患者復發率的影響[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19,2(01):40-43.

[5]俞小平,陳潔,董慧萍,袁林紅,鄧丹,朱錚.健康宣教結合經絡排石操對預防草酸鈣泌尿系結石復發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7,16(12):1305-1307.

[6]黃美紅,李淦洪,姜琴,吳積.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不同成分泌尿系結石復發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3):79-82.

[7]李素瓊,楊雪梅,賴雪蓮,廖群.運用結石成分分析結果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預防泌尿系結石復發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7,34(02):224.

猜你喜歡
泌尿系結石復發率臨床效果
甲硝唑聯合銀爾舒治療陰道炎的價值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療效和復發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紅外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性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分析應用泌尿排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的療效觀察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泌尿系結石的效果分析
體外沖擊波碎石與外科手術方法治療泌尿系結石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