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應激性高血糖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預后的影響及護理干預的作用

2021-10-28 07:43羅曉霞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神經外科護理干預

羅曉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應激性高血糖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預后產生的影響,并明確護理干預的作用,以此為醫護人員進行護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據。方法:以完全隨機的方式在本院中選取100例神經外科危重病患者,給予密切觀察血糖與病情變化、專門的管道護理及并發癥護理等護理干預措施,并在研究結束后收集患者各項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判斷護理效果。結果:在接受護理措施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死亡與殘疾患者的血糖值顯著高于良好患者,且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激性高血糖能夠對患者預后產生直接影響,而一定的護理干預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活水平,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對應激性高血糖的嚴重性形成正確認知,并及時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關鍵詞】神經外科;應激性高血糖;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

神經外科在醫院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對人體神經系統存在異常的患者進行治療。在通常情況下,轉入該科室的患者大多患有較為復雜的疾病,故而其治療難度較高。尤其針對危重患者而言,其病情具有較高的嚴重性,若醫療活動存在誤差,極易造成惡劣后果。危重患者臨床表現多是血糖穩定性降低,進而出現增高的現象。在情況嚴重時,患者甚至將出現昏迷現象,導致病情不斷加重,致使預后受到影響[1]。在未及時對患者采取相應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具備有效性的情況下,疾病將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醫院必須及時對此類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此控制患者病情,保障其身心健康。在實際治療過程中,為提高治療效果,有必要同時開展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但目前采取的護理干預方法有效性欠佳,未對患者具有的內在需求進行綜合考量,難以對患者健康產生積極影響。為此,有學者指出,應激性高血糖與患者預后具有直接關系,其能夠為醫療人員判定患者預后提供依據,因此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將應激性高血糖作為切入點,盡可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進而提高護理效果,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安全。為明確應激性高血糖對患者預后產生的實際影響,探究具備科學性及有效性的護理措施,充分掌握其實施效果,本文特此展開探討,并隨機選取100例患者進行研究,以期可以通過分析患者各項數據及接受護理后的各項評分,進而明確應激性高血糖與患者預后之間的關系及護理干預實際作用。具體研究、統計與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分析

1.1 一般資料

以完全隨機的方式在本院中選取100例神經外科危重病患者。在全部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是67歲,年齡最小的是21歲,年齡的中間數值是(41.58±7.12)歲。其中,男性患者占據的比例是64例,年齡的中間數值是(41.62±7.27)歲;女性患者占據的比例是36例,年齡的中間數值是(41.67±7.35)歲?;加心X出血的患者數量是13例、患有原發性腦干損傷的患者數量是8例、患有顱內血腫合并腦挫傷的患者數量是9例、患有腦挫裂傷的患者數量是21例,患有硬膜外血腫的患者數量是27例、患有硬膜下血腫的患者數量是13例,患有腦內血腫的患者數量是9例。參與本研究項目的患者各項基礎性資料不存在差別,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已將患有糖尿病、重要臟器功能存在缺陷以及參與研究時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外,故而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正式開展本次研究前,已事先將各方面研究細節如實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成功取得上級領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同意。

1.2 研究方法

深入分析與記錄患者各項數據,調查并詳細記錄其入院前的血糖水平。對全部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動態化監測,并嚴格依照相關標準對監護儀報警裝置進行科學設定,確保在患者出現異?,F象時,該裝置能夠及時發出報警,以供醫護人員及時采取處理措施[2]。此外,必須密切關注患者血壓以及體溫等數據,并對其采取結合并發癥護理與管道護理的干預方法。在研究結束后,收集患者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護理前后數據是否存在差別。

1.3 觀察指標

利用生存質量量表調查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方法后的生存質量,滿分為100分。對其入院時的血糖實際水平進行統計,將該數值與患者預后進行對比,以此判斷應激性高血糖對預后產生的影響。為確保研究結果具備可靠性,上述數據均由未參與護理工作的人員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患者生存質量

通過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患者護理前后數據具有的差別較大(如表1所示)。其中,護理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是(63.12±3.48)分,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是(71.59±4.98)分。結合研究結果,本文具有充足的依據認為,護理干預方法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見表1。

2.2 分析血糖與預后關系

據結果顯示,應激性高血糖與預后具有直接關系(如表2所示)。在100例患者中,有68例預后良好,且血糖的平均數值是(6.09±1.13)mmol/L;29例發生殘疾,血糖的平均數值是(8.25±1.04)mmol/L;3例患者出現死亡現象,血糖的平均數值是(12.31±1.16)mmol/L。由此可以發現,血糖水平越低,患者預后即越好。見表2。

3 討論

神經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具有較強的嚴重性,若未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極有可能對其健康安全構成威脅。尤其在患者出現應激性高血糖現象后,機體將受到多種不良影響,在情況嚴重時,甚至將直接危害到患者生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發生應激性高血糖現象后,患者機體內的白細胞將產生吞噬及趨化等多項功能,致使炎性因子異?,F象發生。在此基礎上,患者炎性因子濃度水平將明顯提高,導致補體活性降低;(2)應激性高血糖將直接對患者代謝產生影響,致使其代謝障礙加重,導致患者多個器官及功能受到影響,進而造成患者細胞發生溶解或水腫等不良現象。在此基礎上,患者不僅器官功能將發生障礙,而且組織功能也將出現衰竭現象[3]。目前,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多會對患者采取胰島素治療,進而促使機體對胰島素存在的抵抗反應降低,提高血糖水平穩定性,減少疾病對患者產生的影響。此外,為提高治療效果及保障神經外科危重患者身心健康,醫院有必要對其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在實際護理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其一,血糖狀況。在患者正式入院時,必須對其手指末梢血糖進行測量。若測量結果趨向于正常,此后應每天對患者血糖測量3次;若發現患者血糖小于10mmol/L,則不需要對患者采取干預措施,僅對患者空腹狀態下及用餐前后的血糖數值進行監測即可;若發現患者血糖水平處于10mmol/L至15mmol/L的范圍內,應立即對其采取控制措施,并每2小時對患者血糖進行測定;若發現其血糖數值大于16mmol/L,不僅應對其采取治療控制措施,而且還要對患者每時每刻的血糖數值進行監測與記錄。此后,應嚴格做好血糖記錄結果的交接工作。在控制血糖水平的過程中,醫療人員不僅應避免血糖水平過高從而對患者造成傷害,而且還要避免過度控制,導致血糖水平較低,致使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進而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其二,應做好對管道的護理工作。該項護理工作內容如下:(1)尿管[4]。必須充分貫徹無菌操作原則,并定期開展對膀胱的沖洗工作,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2)吸痰管。進行吸痰操作時,必須確保動作輕柔,并對時間進行嚴格把控。在通常情況下,時間應少于15s。在吸痰操作結束后,必須立即開展吸痰管消毒工作,避免導致患者發生感染;(3)氣管導管。應定時對導管與敷料進行更換,避免造成感染現象發生;(4)腦室引流管。應確保該管道具備穩定性,并對引流液顏色給予高度重視。若發現異?,F象,必須立即通知醫師。在開展該項工作時,必須嚴格依照無菌操作原則。其三,對患者瞳孔、意識以及生命體征進行緊密觀察,具體內容如下:(1)瞳孔。針對正常人而言,其瞳孔雙側大多等圓等大,且對光反射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直徑多是處于2mm至5mm的范圍內[5]。因此,若發現患者瞳孔對光的敏感性降低,且患者無法正?;卮疳t護人員提出的問題,即判斷其意識方面已出現異常,必須立即進行處理;(2)意識。在實際工作中,醫護人員可通過呼喚或疼痛等刺激方法對患者意識狀況進行判定。首先,應喚醒患者,向其提問簡單問題。其次,若發現患者無法準確回答問題,應立即進行疼痛刺激,并對患者實際狀況進行緊密觀察。最后,應密切關注患者神經系統,明確其是否存在變化;(3)體征。體征能夠對患者全身狀況進行有效反映,因此若發現患者體征存在異?,F象,應立即通知醫師,并協助醫師開展相應工作,以此為患者健康提供保障[6]。在實際工作中,若發現患者呼吸頻率不存在規律性,即代表患者極有可能存在呼吸中樞病變;若發現患者血壓水平提高,即代表其極有可能存在顱內壓增高現象;若發現血壓水平較低,即代表循環功能可能存在異常;若發現患者存在高熱,即代表可能存在丘腦下部病變現象;若發現低熱,即代表顱腦可能存在損傷。其四,并發癥護理。神經外科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極高,因此為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有必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深靜脈血栓具體預防內容如下:(1)若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存在昏迷現象,醫護人員應對其下肢進行抬高,并嚴格做好按摩工作,避免髖關節存在過度屈伸現象,并對靜脈回流產生影響;(2)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而言,醫護人員應督促其進行床上活動或適當進行下床活動[7]。壓瘡預防措施如下:(1)確?;颊邆€人衛生,提高其床褥清潔性;(2)定時協助患者調整體位,提高其舒適程度的同時,緩解受壓部位的壓力。在必要情況下,可選擇在患者臀部墊氣圈或在膝關節區域墊棉墊;(3)根據患者實際狀況為其提供維生素與熱量含量較高的食物,進而提高患者抵抗力及自我修復能力[8]。通過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血糖水平越高的患者預后即越差,且在結合血糖水平采取護理方法的情況下,患者生活質量將得到改善。此外,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將出現較大的差別。該點與其他研究結果具備一致性,故而本文具有充足的依據認為,血糖水平能夠為醫療人員判斷患者預后提供可靠依據,若患者存在應激性高血糖現象,即代表其腦功能損害較為嚴重,且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夠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應激性高血糖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預后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醫院必須及時對血糖進行控制,并做好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以此為其健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惠.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非計劃拔管的預防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3(20):3406-3407-3408-3409.

[2]劉琳,宋丹丹.觀察應激性高血糖對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預后的影響及護理干預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8,11(20):260-261.

[3]陳素萍,張娜,田鳳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應激性高血糖優化管理方案的制訂與實施[J].護理學雜志,2021,36(12):43-45+51.

[4]余強,胡燕妮,劉巧梅,王文麗,徐燦.神經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血糖監測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8,33(14):32-34.

[5]王益麗,洪春霞,章學媛,卓玉榮,江靜玉,范慧青,吳友紅.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與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09):1384-1387.

[6]包改輝.神經外科危重患者高血糖的治療與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8(29):34-35.

[7]孫國章,高宏偉,馬博文,陶宇,蔣鳳玲.顱腦損傷患者血糖及白細胞變化與預后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3):63-65.

[8]張坤源,廖長品,李廷陽.應激性高血糖對腦出血開顱血腫清除術預后的影響[J].中國臨床新醫學,2021,14(05):506-509.

猜你喜歡
神經外科護理干預
側俯臥位擺放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護理
神經外科圍手術期中采用細節護理的效果分析
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策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彩圖版)
丁志斌,為神經外科患都帶來福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