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血療法加刺絡拔罐法治療痤瘡60例臨床觀察

2021-10-28 07:43籍冬冬李玲玉傅小蘇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痤瘡

籍冬冬 李玲玉 傅小蘇

【摘要】目的:探討自血療法結合刺絡拔罐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門診痤瘡患者60例行自血療法加刺絡拔罐法治療,觀察臨床療效。結果:60例患者中,治愈率為66.7%,好轉率為31.7%;未愈為1.7%;總有效率為98.3%。結論:自血療法聯合刺絡拔罐治療痤瘡療效確切明顯,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痤瘡;自血療法;刺絡拔罐法

【中圖分類號】R246.7 【文獻標識碼】A

痤瘡,是毛囊與皮脂腺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1],好發于顏面、胸背等部位,皮損處多見丘疹如刺,可擠出白色脂栓。以黑白頭粉刺、結節、囊腫、膿皰與瘢痕為其典型性損害表現。該病病因主要為感受濕熱、風熱以及痰瘀之邪[2],多為肺熱熏蒸,血熱蘊阻肌膚;或沖任不調,肌膚疏泄失暢;以及久食厚味、辛辣之品,濕熱內生,上壅于面,阻于皮膚而致。肺經風熱及腸胃濕熱為本病臨床常見類型[3]。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60例患者均為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太原市中心醫院針灸科門診就診的患者,男性有36例,女性有24例;年齡范圍17-45周歲,病程范圍3個月-6年?;颊咦C型,肺經風熱型的有28例,腸胃濕熱型的有29例,其他原因3例。主要癥狀與體征:初起表現為粉刺,隨病程進展,逐漸發展為炎性丘疹、結節以及膿皰、囊腫甚至形成凹陷性的瘢痕。

2 治療方法

囑患者仰臥位,首先定位雙側足三里穴,然后于患者肘部(左右側均可)靜脈碘伏消毒,用抽取4-5ml,靜脈血在雙側足三里穴嚴格碘伏消毒后,將抽血的5ml注射器(一次性)刺入足三里穴,針感回抽無血后,緩慢將靜脈穴注入該穴位,每側2ml,出針后用消毒棉球或棉簽久按針孔,以防出血。

待止血后,囑患者俯臥位,暴露背部,定位大椎,雙肺俞,雙心俞,雙膈俞。依患者體質,較瘦弱者可適當減少穴位。先對施術穴位用碘伏進行常規消毒后,用三棱針快速點刺,或用一次性注射針頭點刺,每穴2-3下,然后用閃火法拔罐于點刺的穴位上,留罐十五分鐘,時刻觀察患者狀態,十五分鐘后取下火罐,用消毒棉球對拔罐處進行消毒并拭去滲血,每7天治療一次,5次為一療程,行三個療程的治療。治療兩天內囑患者治療處不要沾水。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痊愈:痤瘡完全消退,僅僅有色素沉著或瘢痕;

有效:痤瘡消退大部分,或消退后出現少量皮疹;

無效:經3個療程的治療無明顯好轉。

3.2 療效結果

3個療程治療結束后,治愈的有40例,占66.7%;好轉的有19例,占31.7%;未愈的有1例,占1.7%;總有效率占98.3%。本組病例最短治療一次,最長3個療程。

4 典型病例

袁某,女,45歲,2015年12月26日初次就診。主訴:前額、雙頰,生粉刺6年?;颊咦允鲎?年前起每于冬季前額、雙頰初起白頭粉刺,易擠出白色脂栓,時有膿頭,大小不等,周圍皮膚紅腫,兩年前癥狀加重,全年痤瘡存在,且在月經來潮前或吃辛辣食品病情加重,病程遷延,曾反復治療(具體藥物不詳),但療效欠佳,久治不愈,故來我處就診。視其前額、雙頰部遍布白頭粉刺、膿瘡、硬結。用上述方法治療一次后,癥狀即有明顯改善,白頭粉刺明顯減少,個別膿瘡變小,見圖一、圖二,至2016年4月3日行第八次治療,觀察發現前額痤瘡全部消退,雙頰痤瘡大部分消退,僅面部顏色微紅,稍有色素沉著和瘢痕,見圖三、四。圖五、六為治療期間。

5 討論

痤瘡,作為一種常見性、多發性皮膚病,患者生活深受其困擾。中醫認為人在青春期生機過旺,由于先天稟賦的原因,使肺經血熱郁于肌膚腠理,上熏于面,或沖任二脈不調,肌膚疏泄失暢,或嗜食膏粱厚味及辛辣之品,使脾失健運,濕熱之邪內生,上熏于面。西醫則認為[4]痤瘡是由于雌激素過多,面部肌膚油脂分泌增多,阻塞毛孔,以及與感染和局部炎癥反應有關。

自血療法(自體血穴位注射療法)[5、6]是一種產生非特異性脫過敏作用的刺激療法,是通過采集患者自身靜脈血后,注射入患者人體相應腧穴,引起不發熱的蛋白應激作用,調節自身免疫,促使免疫應答,促進機體產生抗體,增強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清除過敏原,加速疾病治愈。同時,血液注射入穴位后,可以對腧穴產生持續性刺激,能更好地發揮腧穴通經絡、活氣血、調陰陽的作用。本療法通過針刺、自血、腧穴三者的多重作用,從而達到綜合效能。

自血療法具有以下作用:

(1)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2)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調整脂代謝。

(3)擴張小血管、改善微循環。

(4)提高細胞活力、改善機體代謝。

(5)清除體內分子的自由基,使細胞抗氧能力增強。

拔罐療法是利用燃燒使玻璃罐內產生負壓,吸附于人體特定穴位,使穴位局部皮下毛細血管破裂,產生充血,淤血等病理改變,其具有行氣活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風散寒之功效[7]。刺絡放血是利用三棱針點刺或挑刺人體特定腧穴或淺表經脈,使局部出血,而《靈樞·九針十二原》提出:“菀陳則除之”的原則,說明刺絡出血可祛瘀毒之邪,刺絡放血可加快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改善局部體液之微循環,促進滲出炎性物質的吸收,使受損組織細胞得以修復[8],兩者合用可起到邪氣泄,淤血出[9],舒經通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之效。

大椎穴為督脈的要穴,是手三陽經、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大椎是指人體陽熱之氣匯聚于此穴,并在此處與督脈的陽氣相會和,共同向上運行,到達頭頂部,即百會穴?!夺樉拇蟪伞分写笞笛ㄓ置鞍賱谘ā?,指大椎穴內運行之氣血為人體的向頭面部運行氣血的陽經經氣匯聚而成?!堆浛佳ň帯分蟹Q大椎為“上杼”。大椎穴在臨床上應用范圍廣泛,具有宣通陽氣、清熱解表、寧神通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等作用[10],大椎穴為諸陽之會,是清熱要穴,點刺放血拔罐,從而達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

背腧穴為十大針灸臨床常用十大特定穴之一,是五臟六腑之經氣在人體腰背部輸注的部位。五臟六腑之經脈各有一背腧穴,十二背腧穴均位于腰背部后正中線旁開1.5寸的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既治五臟疾患,也治療與五臟相應的五體,五官等疾患。肺俞穴為手太陰肺經經氣輸注于背部膀胱經的腧穴,而肺主皮毛,具有宣肺利氣、清熱、平喘等功效[11],故通過刺血拔罐肺俞穴可以達到清瀉肺熱以利皮毛。膈俞為特定穴之八會穴血會之穴,具有活穴、補血之功,因肺經風熱為痤瘡臨床常見類型,在膈腧穴行刺絡拔罐法,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法,可疏散肺經風熱,使風、熱之邪隨血而出[12],同時與其他背腧穴同用,有調理氣血,溝通陰陽的作用?!秲冉洝吩弧爸T痛癢瘡皆屬于心”,三棱針點刺心俞血、同時配合局部拔罐出血,既能使上焦亢盛之心火得以清瀉,還能起到疏通經絡、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給心火之邪以出路[13],故可以通過刺血拔罐心俞來治療痤瘡。

綜上所述,自血療法聯合刺絡拔罐治療痤瘡療效確切明顯,操作簡便易行,經濟實惠,且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梁繁榮,趙吉平.針灸學[M].2012,6:327.

[2]杜元灝,董勤.針灸治療學[M].2016,7:315.

[3]吳孫思,李詠梅.痤瘡中醫辨證分型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世界臨床藥物,2019,40(02):114-118.

[4]馬文萍,易耀龍.枇杷清肺飲加減聯合米諾環素治療尋常性中重度痤瘡30例[J].福建中醫藥,2019,50(05):68-69+71.

[5]儲飛,吳華麗,趙琨.自血療法治療工業職業性皮膚病的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03):169.

[6]秦二麗,高小愛.自血療法聯合穴位埋線治療慢性蕁麻疹驗案1則[J].中國民間療法,2021,29(15):106-108.

[7]黃玉云.獨活寄生湯治療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8]吳會英,蔣文濤,黃蜀.刺絡放血法在皮膚科的應用現狀與機制探索[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1,5(04):139-142.

[9]余晗.針刺結合刺絡拔罐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藥大學,2021.

[10]籍冬冬.風池穴和大椎穴振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7.

[11]李東升.肺俞穴埋線聯合維胺酯內服治療尋常痤瘡[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04):250-251.

[12]張件云,宋瑾,張珂勝.肺俞、膈俞穴刺絡拔罐治療風熱型急性蕁麻疹42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11):77-78.

[13]王麗芬,姚艷玲,賀佳妮,楊思奇.心俞穴刺絡拔罐治療心火亢盛型不寐臨床觀察[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4(01):60-64.

作者簡介:

籍冬冬(1991.01-),男,漢,山西大同,專業碩士研究生,單位:太原市中醫醫院,住院醫師,研究方向:針灸推拿治療常見疾病。

李玲玉(1989.10-),女,漢族,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碩士研究生,單位:太原市中醫醫院,中醫師,研究方向:腧穴的配伍與應用。

傅小蘇(1960.7.3-),女,漢,浙江紹興,大學本科,單位:太原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針灸臨床。

猜你喜歡
痤瘡
刺絡拔罐配合中藥面膜治療痤瘡療效觀察
痤瘡怎么護理
令人費解的“高齡痤瘡”
關于痤瘡的那些事兒
痤瘡誘發原因及癥狀表現有哪些?
長痘痘時該怎么吃
為什么有些人會得嚴重痤瘡?
痤瘡的形成
常常摸臉會長痤瘡是真的嗎
治“痘痘”要“節源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