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瓷拾珍 安陽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精品

2021-10-29 01:05申文喜
大眾考古 2021年5期
關鍵詞:釉面安陽釉色

申文喜

安陽西北郊的小屯村是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所在地,近百年的考古工作表明,殷墟宮殿宗廟區的夯土建筑經歷戰爭和自然的破壞,到隋唐時期已倒塌荒蕪,不為人知了。此地背依洹水,地勢高爽,隋代安陽城的達官貴族和平民百姓將之視為一處上好的風水寶地,紛紛在此修建墳塋,昔時的商王宮殿區成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公共墓地。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小屯村發掘殷墟遺址時曾清理172座隋唐墓,其中隋墓157座。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在小屯村南地清理隋墓10座,在小屯村北馬家墳清理隋墓2座。這些墓葬多數未經盜擾,墓葬形制清晰,絕大多數為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視呈“鏟”形、“靴”形或“刀”形;少數墓葬為斜坡墓道磚室墓,規模較大,等級較高,平面俯視呈“鏟”形。隨葬器物組合完整,時代明確,出土的瓷器數量眾多,種類豐富,制作精良,體現了隋代北方制瓷業的高超水平。

據統計,1949年前發掘的172座隋唐墓出土各類瓷器共511件,這批材料歷經顛沛流離,運至臺灣并公布者僅有36件。1973年發掘的12座隋墓共出土瓷器61件,由于條件限制,也僅公布了少數標本,且圖片質量不高。

精品瓷器

小屯隋墓出土瓷器組合以罐、盤、杯、盞、碗、瓶、壺等盛貯器為主,部分墓葬中出土有硯、爐、燭臺等生活用器,這些瓷器多具有實用功能;少數墓中出有瓷俑、瓷碓、憑幾等喪葬明器。

盤為圓形淺盤,有高足、矮足、環足三種,出土時盤上一般放有杯或盞,數量不等,大小不一,少者3個,多者達10個以上,俗稱子母盤、高盅盤。

編號1973ASNM6:13的矮足盤,1973年小屯南地M6出土。此墓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俯視呈“靴”形,出土仁壽三年(603年)墓志磚。圓形平盤,盤面稍鼓,刻劃有雙線同心弦紋兩組。圈足低矮。通體未施釉,為素燒瓷盤,胎色灰白,較粗糙,含有較多黑色砂粒。盤上置有瓷盞6件。

編號1973AxbM1:7的高足盤,1973年小屯北地馬家墳M1出土。此墓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規模較大,平面俯視呈“鏟”形,出土瓷器種類豐富,器形多樣。上為圓形淺盤,口微侈,圓唇;下為喇叭形高圈足,足部邊棱有旋削痕跡。盤面劃有雙線同心弦紋兩組,均勻分布支釘痕12個。盤施豆青色透明釉,釉面光潔,有細碎開片,圈足無釉,胎色灰白。此盤造型端莊,形體碩大,紋飾質樸,為同類瓷盤中的精品。出土時在盤內和旁邊共放有瓷碗1件,瓷杯5件。

編號1936YM243:19的環足盤,1936年YM243出土。此墓為一座斜坡墓道土洞墓,規模較大,平面俯視呈“鏟”形,出土瓷器種類豐富,品質精良。上為圓形淺盤,口微侈,圓唇,底較平;盤底有三環足,足與盤底相接處有加固物。盤面主體紋飾為刻劃蓮花紋,中間以小圓圈表示蓮蓬,其外以勾線紋表示蓮蕊,蕊外飾一周蓮瓣,花瓣肥圓,最外緣飾草葉紋,每組紋飾之間均以雙線同心弦紋相隔。盤及三環足均施淡豆青色透明釉,外底中心露胎,其上有支釘痕8個。此盤造型精巧,紋飾素雅,釉面瑩潤,顯示出高超嫻熟的制作和裝飾技法。出土時盤內放置有7件瓷盞,旁邊倒置1件,故盤內原應放置有8件瓷盞。

碗的形體較大,直口或微敞口,深腹或弧腹,餅狀實足,足心微凹??谘靥幪ンw輕薄,腹底處厚重,胎質灰白細膩,雜質較少,似經精細淘洗。內外皆施釉,外表施釉不及底。碗常單獨放置,少數與盤同出。

編號1973ASNM10:7的碗,口微敞,尖圓唇,深斜腹,餅形足。內外施透明釉,釉色灰白,微泛青,釉面布滿細碎開片,并有少許氣泡。內底積釉呈青色,有3個支釘痕。

杯可分小杯、高足杯兩種。常見的為小杯,直口或微斂口,深直腹,餅形小足,制作較精細。一墓常出多件,與盤配套放置。

1973年小屯南地M18出土8件瓷杯,大小形制基本一致。編號1973ASNM18:13的杯,直口,尖圓唇,直腹,餅形足,足底略內凹。器身內外均施淡青色釉,釉不及底,有細小開片,內底有積釉。

高足杯數量較少,按裝飾方法不同,高足杯可分素面、聯珠紋兩種。編號1937YM350:7的高足杯,胎體輕薄,微敞口,尖唇,斜弧腹,細柄狀高圈足,杯體素面,內外均施釉,釉色泛白,晶瑩光潤,滿布細碎開片。

盞、托盞

盞,敞口或微敞口,腹壁斜收,餅狀實足,一般較碗小,較杯大,俗稱小瓷碗。一墓常出有多件,與盤配套放置,功能與杯相同,可作日常飲水、飲酒或飲茶器。

編號1973ASNM6:8的盞,敞口,圓唇,弧腹斜收,餅形足。淡青色釉,晶瑩滋潤,布滿細碎開片,外表施釉不及底,內底有3個支釘痕。

發掘者最初難以確定標本1936YM243:18究竟是杯還是燈,最后傾向于杯,將之定名為“托盤杯”,并推測其為溫茶用具。這里沿用其說,認為是一件托盞。上層為高足杯式,敞口,曲腹,細柄與下層托盤連為一體;下層為圓形托盤,盤心內飾一周凹弦紋。上下兩層皆施釉,釉色白中泛黃,釉層有剝落。底部為圈足,胎色灰白,無釉。

四系罐,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為安陽隋墓中最為典型的瓷器之一,是在北朝晚期方形系、蓮瓣紋釉陶四系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一墓中出土1—6件不等?;拘沃茷橹笨?,圓唇,矮頸,圓鼓腹,腹部有一道凸棱,使罐體明顯地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較上部瘦長。小平底,餅狀實足,足心微凹,足部邊棱有旋削痕。多數有覆碟式蓋,子口,蓋有鈕。頸肩之間附復式鼻形系,系的高度與口沿的高度一致或略高于口沿。一般在頸、腹部刻劃有一至數道弦紋。內壁滿釉,器表施半釉,下腹及足部露胎,多有流釉現象。有的器物在器表釉下先施一層灰白色化妝土,再施透明釉。整器具有一種厚重渾圓、粗獷質樸的藝術風格。另有少量二系罐、三系罐、六系罐,罐體相同,僅系數有差別。

編號1973ASNM6:4的罐,無蓋。直口,圓唇,矮頸,圓鼓腹,餅形足,四個復式鼻形系略高于口沿。胎色灰白,上腹施豆青色釉,釉面有少許剝落。器表有粘結痕跡,應系燒制時罐體之間距離過近所致。

編號1973AxbM1:18的罐,器形圓鼓,上腹圓鼓,下腹內收。有覆碟式蓋,鈕為圓餅形,蓋面飾有弦紋二道。蓋面施滿釉,罐體施豆青色釉至下腹,釉面光潔。器表亦有粘結痕跡。

編號1973AxbM1:10的罐,器形較修長,蓋鈕為桃形。蓋面施滿釉,罐體施豆青色釉至下腹。

編號1936YM243:15的雙耳罐,小口,圓唇,短頸,豐肩,肩部飾對稱二耳,斜腹,小平底。肩部刻劃有13瓣覆蓮紋,上下以雙線弦紋相隔,器表施黃綠色釉,施釉不及底。

唾盂

唾盂,造型一般為盤口、短頸、圓腹,圈足或平底,有的帶蓋。編號1932-7-M15:1的唾盂,1932年殷墟第7次發掘M15中出土。盤口,細頸,圓腹,矮圈足,表面施釉,下腹及圈足未施釉,釉色白中泛青。

瓶,型式較多,有盤口、侈口等,長頸,斜肩,圓鼓腹,平底或矮圈足。

編號1937YM344:1的長頸瓶,1937年YM344出土。此墓為斜坡墓道土洞墓,規模較大,平面呈“鏟”形。 盤口,平沿,細長頸,圓溜肩,長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質灰白細膩,釉色白中泛青,晶瑩光潔,布滿細碎開片,下腹至圈足無釉。

編號1936YM243:17的雙耳有柄長頸瓶,侈口,長頸較粗,鼓腹,矮圈足稍外撇。胎質灰白,釉色白中泛青,下腹及圈足無釉。這件瓷瓶器形修長,裝飾簡樸,釉面瑩潤,是同類瓷器中的精品。

其他

編號1936YM242:26的燭臺,方形底座,柱狀柄。上面為一橫臺,其上有三個燭釬。施釉未及底,釉色發白,釉層有開裂。

編號1936YM243:20的三足爐,敞口,圓唇,束頸,圓鼓腹,圜底,頸肩部附對稱直立方耳一對,上腹飾有乳釘四組共8個,底部有3個馬蹄形足,微向外撇。內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黃,足下部未施釉,口沿處有脫釉。

鐎斗盛行于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已少見,其材質多為青銅,鐵、陶、瓷質較少,其用途有溫酒器、煮茶器等多種說法。編號1936YM243:21的鐎斗,器身為圓形小盆,淺折沿,深弧腹,圜底,一側有扁平狀長柄,柄末端有方孔;一側有斜向上翹的凹槽狀流,底部有3個蹄形足,外撇。胎質灰白,內外施釉,釉色白中泛黃,足下部未施釉??谘靥幱忻撚?,釉面有細碎開片。

編號1937YM386:13的硯,1937年YM386出土。發掘者曾爭論此器究竟是用來碾茶還是研墨,最后傾向于硯臺。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陶硯、瓷硯使用漸廣,流行一種多足硯,足數不等,因其硯池環繞硯面,頗似古代辟雍的形制,又稱“辟雍硯”。辟雍,本為周代為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取其四面環水,環形如璧之義。此硯呈圓形,無蓋。硯堂微凹,外環硯池。硯緣略高于硯堂,邊墻突起,下伸27個排列緊湊的馬蹄形足,足與足間分開,但足底相連形成圈足。硯堂未施釉,便于研墨;硯身、硯池施青褐色釉,積釉處顏色較深近黑色。釉色明亮光潔,有細小開片。此硯造型別致、制作精巧、外形美觀,又具有實用功能。

武官俑,1936年YM243出土兩件,考古報告稱為門軍、瓷人。這種大型侍立俑流行于鄴城及安陽地區北朝晚期、隋代及初唐時期的墓葬中,一般成對出現,多為陶質,瓷質罕見。兩件武官俑頭戴平巾幘,身穿寬袖衫。隋代平巾幘由北魏時期的平上幘改制而來,名稱有變化,形制也變得寬大,幘屋覆壓發際,是文臣武將均可戴的首服。

編號1936YM243:5的武官俑為中年男子形象,昂首挺胸,束腰直背,面容豐滿,天庭開闊,下頜方圓,雙目平視,秀鼻薄唇,嘴角微翹,嘴角留髭,頜下留有一小撮胡須,面部神情淡定從容。頭戴平巾幘,身穿交領寬袖衫,外罩兩襠甲,腰束扣帶,下著袴褶,褲角及地露笏頭履,雙手按劍于腹前,立于圓形平托板上,長劍著竹節形鞘,拄地,其身份當為武官。編號1936YM243:6的武官俑為青年男子形象,臉呈笑意,眉毛上挑,雙目俯視,秀鼻薄唇,嘴角上翹,唇上蓄八字須,頜下留有一小撮胡須,眼珠尚存黑彩。服飾、動作與中年男子俑相同。

這兩件武官俑頭與身體的比例約為1:7,基本符合人體的真實比例,身材勻稱,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胎質灰白微泛黃,除底座下半部外,通體施有透明釉,底座下半部無釉。釉色白中微泛青,積釉處呈青色,釉面玻璃質感強,有細碎開片。這些大型瓷俑體型高大,塑工精細,燒制難度高。

相州窯

安陽在北朝屬鄴,東魏北齊遷都鄴城后,鄴城一帶成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鎮壓相州(治所鄴城)總管尉遲迥,火焚鄴城,將相州、魏郡、鄴縣治所和居民一并南遷四十里至安陽城,安陽遂成為豫北冀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鎮。反映在考古學上,包括小屯村在內,安陽及周邊發現有眾多北齊、隋代墓葬,出土大量釉陶器、早期青瓷器和白瓷器,判定這些陶瓷器的燒制窯口曾是長期困擾陶瓷考古學界的一個難題。

目前,在冀南豫北地區發現的北朝晚期至隋代瓷窯址有安陽市區相州窯、安陽縣靈芝窯、河北磁縣賈壁窯、峰峰礦區臨水窯、臨漳曹村窯等。1974年在安陽北關區安陽橋附近的洹河南岸發現一處瓷窯址,清理出一座較完整的瓷窯,出土殘損和完整的窯具、瓷器、裝飾品、明器等器物400余件,其中明器包括青瓷武士俑、文吏俑、駱駝俑等殘片。該瓷窯史書文獻上無載,起初陶瓷考古學界多稱其為“安陽窯”。后因安陽古時又稱相州,加之安陽橋一座隋墓出土的瓷房屋模型上有一刻劃“相”字,故學界又稱為“相州窯”。

自1974年至今,相州窯共發掘過4次。通過發掘和研究,已經初步掌握了相州窯的分布范圍、燒制技術、器物種類、裝飾工藝和興衰時間等。相州窯創燒于北朝晚期,興盛于隋,衰落于唐早期。不但燒造青瓷,還創燒了白瓷,是本區域內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產品最豐富、工藝最先進的瓷窯。

相州窯瓷器不同器類的產品在瓷土選擇、拉坯工藝、施釉技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別。相州窯瓷土原料來源于安陽西部低山丘陵地區,具有北方瓷器“高鋁低硅”的特點,質地較粗,色度也差。有些精細瓷器胎質較細,呈灰白色,似經過淘洗。相州窯瓷器里外普遍施釉,內壁施滿釉,器外施釉過半或不及底,足部皆露胎。因相州窯瓷器以鐵為主要呈色元素,釉層中氧化鐵的含量普遍高于1%,在不同的燒制氣氛和溫度下,就呈現不同的顏色,常見的有豆青色、青綠色、青灰色、青褐色,或白中泛黃、白中泛青,釉面玻璃質感強,光亮瑩潤,大多有細碎開片。部分罐、杯、碗的下腹部有垂釉、積釉現象。窯址發現的窯具主要有單個支珠、三岔支釘、托釘、支圈、墊環等,碗、盤類器物內底大都留有較大較明顯的支燒痕跡,是以支釘為間隔層層疊燒所形成。其他罐、瓶類器物則為單燒,尚未采用匣缽裝燒。相州窯瓷器裝飾手法多樣,有刻劃、堆貼、鏤刻、模印等,又以刻劃最為普遍,紋樣以弦紋為主,流行在碗、盤、缽的口沿下刻劃一道弦紋,在盤面和罐、瓶的頸、腹部刻劃數道弦紋;少量制作精致的瓷器上還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裝飾,紋樣有蓮瓣、卷草、花葉、聯珠紋等。

通過分析,小屯隋墓及安陽市區其他地點隋墓出土的瓷器,其器形、胎質、釉色、紋飾和燒制技法都與相州窯址出土的瓷器特點基本一致,其燒制窯口應多屬相州窯,并可相互印證。

小屯隋墓與著名的殷墟遺址一樣,也見證了中國考古學的誕生與發展。小屯隋墓中出土的瓷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方風格,通過對比,大多應屬相州窯燒制,是北方早期青瓷的卓越代表,顯示出高超的燒制工藝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有些器物已接近白瓷,盡管不如后代白瓷質地精美,但已經基本從青瓷中脫胎出來,成為瓷器的一個新品種,這是古代制瓷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對后來唐宋時期制瓷業的繁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為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釉面安陽釉色
簡述明末清初過渡期景德鎮青花瓷器的工藝特點及其成因
安陽之旅
安陽山
提高全拋釉瓷磚釉面硬度的研究
淺談日用陶瓷小膜花紙裝飾的常見問題和應對措施
探索銅官陶釉色應用于室內空間設計
壽州窯瓷器釉色之流變
吳昌碩篆刻實踐研究
龍泉窯三問
一種陶瓷釉配方的調試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