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東地區小麥生長期間不同除草方式效果試驗小結

2021-11-02 14:40程利國
現代農業研究 2021年10期
關鍵詞:蕓苔內酯除草劑

程利國

(永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南,商丘 476600)

豫東地區處于亞熱帶向溫暖帶過度地區,這為小麥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光照和溫度條件,并促使豫東地區成為小麥生產的主要基地。但是小麥在不同生長期間會遭受多種草害,主要有薺菜、播娘蒿、附地菜等,嚴重影響小麥苗的生長[1]。近幾年,伴隨著化學除草劑的長期使用,雜草的抗性和土壤污染不斷加重;生產中使用不當,藥害現象發生普遍,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為掌握除草劑對小麥生產的影響,我區通過在永城市新橋春光家庭農場和侯嶺鄉永城市棉花原種場進行了化學除草與人工除草對照試驗,現將具體結果總結如下:

1 試驗點基本情況

1.1 新橋春光家庭農場試驗田

砂姜黑土,前茬作物大豆,平均畝產135kg,收后深耕整地。小麥品種鄭麥1860,用31.9%戊·吡懸浮種衣劑包衣;抗旱后10月20日窄行勻播、行距18cm、畝播量14kg;小麥底施15-15-15復合肥50kg/畝,拔節期追施尿素15kg。抽穗—灌漿初期試驗地均采用45%戊·咪鮮胺+蕓苔素內酯、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蕓苔素內酯進行綜合防控2次。

1.2 永城市棉花原種場試驗田

兩合土,上茬大豆,平均畝產120kg,收后旋耕整地。小麥品種周麥27,用31.9%戊·吡懸浮種衣劑包衣;雨后11月16日等行條播、行距20cm、畝播量20kg;底施24-14-7復合肥60kg,起身期追尿素15kg。齊穗—灌漿整個試驗田用42%戊·多菌靈+蕓苔素內酯、45%吡唑醚菌酯·咪鮮胺+蕓苔素內酯進行2次綜合防控。

2 試驗設計與試驗時間

2.1 試驗設計

針對兩個不同小麥種植地區,在進行實驗設計時,將整塊試驗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人工除草處理,一部分作化學除草處理,不設重復,人工除草面積為1畝,化學除草面積為10畝。

2.2 試驗時間

正常年份麥田冬前雜草的出苗率為90%以上,并且雜草處于幼苗期,植株矮小,組織稚嫩,對藥劑的敏感度最低,此時除草效果最好,且用藥少,對周圍的環境污染也較小,是行化學除草最佳時期。

新橋點:2月27日(返青期),采用3%雙氟·唑草酮可濕性粉劑+蕓苔素內酯化學除草;對照區3月4日采用背負式除草機中耕除草、4月8日人工拔節大草。

候嶺點:3月10日采用34%氯吡·唑草酮+蕓苔素內酯除草;對照區2月28日采用背負式除草機中耕除草;5月8日拔節個別殘余大草。

2.3 試驗調查

通過在小麥不同生長時期觀察其不同除草方式使用前后的苗情變化情況,特別是在收獲前期對小麥的產量差異進行充分的調查。

3 試驗結果

3.1 觀察兩組小麥的葉色、株高

運用化學藥劑除草的小麥,雖然自身沒發生藥害,但是一周后可觀察運用除草劑除草的小麥與人工除草小麥相比,葉色淺、株高偏低;進入到成熟期時,打除草劑的小麥株高較人工除草的小麥低2.1-2.8cm。

3.2 觀察兩組小麥產量情況

對不同生長時期運用除草劑及人工除草方式的小麥產量情況進行分析,由表1可知:新橋點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相比畝增產79.23kg,增產率14.34%;候嶺點人工除草較化學除草畝增產96.83kg,增產率22.70%;兩組試驗點中人工除草增產效果均明顯高于化學除草組。

表1 兩組小麥產量情況對比

4 結論

近年來,隨著小麥生產科學水平的提升和小麥品種的更新換代,豫東地區的小麥生產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小麥的不同生長期都將遭遇雜草的侵害,影響其生長,針對這個問題,就需要采取應對措施,保障小麥的正常生長。通常對雜草的處理措施為化學除草劑,但是其會導致小麥產量的損失,但是如果不對雜草進行處理,也會導致小麥產量的減少[2]。隨著綜合治理理念的提出,要求將效益觀、生態觀以及系統觀等進行融合,并始終堅持以提升小麥品質和產量為核心,進而從優化農田環境入手,全程為小麥的生長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3]。針對麥田草害現象,就需要著重探討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方式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本次研究主要借助人工除草方式與化學除草方式的對比,探究在兩者作用下對小麥生長的影響,通過實驗發現,化學除草方式對小麥的生長有著一定的抑制作用。中耕除草可利于促進小麥生長,增產效果優于化學除草;尤其是行距適宜的情況下,除草與增產效果更為突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不同除草方式首次試驗,中耕除草與化學除草的增產效果需進一步印證。例如在后續的實驗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化學除草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對其除草效果的影響因素。針對注意問題:針對田間不同的雜草,要對化學除草劑進行合理配置,進而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同時,要選擇在小麥生長安全期內,選擇小麥對雜草覆蓋少的時期進行施藥。同時,在進行化學施藥時應盡量避開低溫、干旱以及降雨等惡劣天氣,防止對小麥及周圍環境產生藥害。最后,麥田化學除草應盡量選擇二葉期到冬至前進行[4]。影響化學除草效果的因素可能為:用水量的偏少,一般來說,每畝小麥田用水15kg,如果用水量偏少,將會導致化學除草劑噴灑不均勻,影響除草效果。其次,噴霧器的質量較差,目前所用的手動式噴霧器,跑、冒、滴以及漏現象嚴重,霧化程度低,導致農藥利用率低,除草效果也不理想。

總之,在小麥不同成長時期對其進行除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人工除草與化學除草兩種方式的對比研究,可以發現人工除草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小麥苗的生長,提升其小麥產量。但是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針對化學除草方式還有很多的影響因素,這就需要在后期的實驗中進行持續改進,進而得出精準結論。

猜你喜歡
蕓苔內酯除草劑
蕓苔素內酯與吡唑醚菌酯在小麥上的應用技術
蕓苔素內酯與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應用技術
穿心蓮內酯滴丸
蕓苔素類物質生物學活性比較研究與評價
封閉式除草劑什么時間噴最合適
如何正確選擇使用農藥及除草劑
穿心蓮內酯固體分散體的制備
蒙藥如達七味散中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含量測定
蕓苔素內酯對水稻生長的調節作用研究
玉米田除草劑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