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計算機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1-11-03 14:54夏長林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4期
關鍵詞:產教實訓計算機

文/夏長林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生產過程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的重要任務是培養能有效適應社會崗位的計算機技術技能人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能有效縮短學校與市場、社會之間的距離,充分發揮學校、學生、企業的作用,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與工作崗位高效匹配,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有機融合,企業的人才缺口得以加快彌補。為此,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中職學校應把握好產教融合這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學生與行業企業的優勢,深入開展計算機類專業產教融合培養模式實踐和研究,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計算機技術技能人才。

一、產教融合的內涵和作用

產教融合淵源于“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理念,重視“知行結合”,在我國教育界存在深厚的文化基礎。產教融合的基本內涵是:深度對接生產過程與教育教學過程,促進產業、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交流合作等全過程融合發展,打破企業與學校、生產與教學之間的壁壘[1]。

產教融合的育人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產教融合促進學校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教學內容及過程與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確保學校培養的各類人才融入社會所需要的時間大幅縮短;另一方面,產教融合發揮了行業企業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學校的學科建設、專業發展可共享企業資源,雙方優勢互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將更為高效和便利。

二、當前中職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短缺

首先,青年教師是中職學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他們大多數是一畢業就從事教師職業,參與的企業實踐項目有限,行業第一線的從業經驗缺乏,在授課過程中難以突出相關領域企業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其次,學校一線教師有繁雜的教學事務,對開發應用項目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生實際開發和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面臨挑戰。最后,中職學校需培養師資,大力引進企業中有豐富項目經驗的計算機人才來指導學生實踐,但中職學校工資待遇與企業相比不具有吸引力,企業計算機人才難以流向中職學校。

(二)課程教學內容脫節

隨著計算機行業相應的崗位標準的不斷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教學改革壓力。許多中職學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方案不是建立在充分調研區域發展需求和計算機行業現狀的基礎上,其課程設置沒有緊跟行業、企業的需求,教學內容更新緩慢,學生所學知識跟不上實際,不能適應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學校應突破傳統視野的局限,調整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時更新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專業能力培養,貼近崗位實際業務實踐標準,促進培養的計算機人才能夠滿足新技術的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

(三)實習實踐質量不高

實習實踐質量不高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實訓設備老化與不足。例如,在計算機專業某些課程教學中,實訓環境要求安裝虛擬機,對計算機的內存容量有較高要求,一般不應低于4GB。此外,軟件開發平臺、電子商務實訓平臺普遍存在內容老化或缺失的現象;二是缺乏系統、全面、充分的實習實踐環節。實習實踐環節表現為學科片面性,與企業應用脫節。由于企業參與度不高,中職學校制定的實習實踐計劃不能緊密聯系實際需求,實訓內容嚴重脫離實際崗位的技能要求。例如:多數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的實踐內容難以滿足智能制造行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企業的需求。

(四)學生入職適應性不佳

當前不少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不高,走出學校的學生不能較好地勝任相關崗位,有些畢業生入職后頻繁辭職換崗,暴露出專業認可度低、職業適應性差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學校原有的教學模式偏重對單一知識結構和技能的傳授,而且沒有緊跟技術領域的更新換代,無法適應產業行業的升級變化;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計算機類專業的興趣不夠,缺乏學習信心和學習動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解決問題能力不強,動手實踐能力不足,并且不具備繼續深入學習的能力和意愿,最終導致學生逃離自己所學的專業。

三、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體現

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實施效果來看,深化產教融合是解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問題的一條有效路徑。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發揮學校、企業的資源優勢,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學校提升了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企業也能吸納到緊缺的人才。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

當今,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革,新興產業對創新創造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產業面臨著設備升級和技術更新,素質好且實踐強的計算機技能人才供不應求[2]。中職學校通過深化產教融合,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站在服務區域發展的層面找準自身定位,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可融合企業課程,實施教學評價可納入企業指標,建設實訓基地可憑借企業力量,培養優質師資和引進企業人才,從而使學校的人才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相關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而言,其發展鏈條可能尚不完善,要通過與職業教育相融合,獲得可持續供給的高素質人力資源,讓產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邁入良性循環的起點。

(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產教融合,學校和企業雙方存在共同的利益點:人才儲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中職學校又是向企業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教育、行業企業的實踐指導不應獨立發揮支持作用,需要在合理的規劃下,實現兩種資源的交互、穿插和疊加,進而形成教育合力。中職學校通過產教融合,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對接企業發展需求,有助于抓好人才培養的閉環工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使學校的人才培養契合行業企業發展,切實提升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成效。

(三)實現個體可持續發展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興產業持續涌現,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迫切需要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計算機應用人才。中職計算機類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扎實夠用的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創新和實踐能力突出,能解決現實問題,善于團隊合作并具有較強的責任感,才能滿足企業對高素質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但要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計算機人才,還需要學校、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僅依靠中職學校一方的力量難以達到這一目標。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可以找到一條提升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便捷途徑。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則借力企業實踐項目,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實現個體可持續發展。

四、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科學設置人才培養方案

深化產教融合,必然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應當轉變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和觀念,放棄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調研企業崗位需求,支持企業深入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科學設置專業課程,調整優化教學內容,全面考核評價學生,突出創新實踐能力。中職學校所培養的計算機專業學生,應能面向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物聯網、數據分析等企業,從事系統的開發設計、分析管理、技術支持、運營維護等工作,具備良好的職業發展基礎和職業道德[3]。學校在調研企業對計算機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才能找準面向行業企業的計算機人才培養定位,制定出更符合學校實際、更加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例如,在計算機課程的設置方面不一定要全面開花,可以結合企業崗位的實際人才需求,發揮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專注發展幾個專業方向,突出本校的人才培養特色。

(二)學校與企業要深度合作

要想使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與市場和企業需求相匹配,學校應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創新合作方式。企業參與辦學的方式可以是合作、合資或獨資。學校還可以采取委托管理、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企業參與辦學,要牢牢把握合作的初衷,做到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企業的核心技術理念,真正為學生服務。選派教師深入企業打探“情報”,調查企業的崗位需求、工作環境、發展戰略等信息,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設置等奠定基礎;鼓勵青年教師進入企業頂崗,積累實踐項目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案例和項目教學內容,提高實踐教學水平;聘請企業專家和骨干兼職實踐教學教師,為學生提供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學校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搭建信息產業與教育教學的橋梁,使學生畢業后順利完成角色轉換,融入工作崗位,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三)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大多數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都開展理論加實踐教學,幫助提高學生的知識輸出轉化率,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此,學校投入建設實踐實訓設施平臺的耗資巨大,單一的校內實訓難以提供給學生“真刀真槍”的實踐動手機會,因而取得的人才培養成效有限。中職學校通過建立產教融合機制,探索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或平臺,建立規范的企業實習實訓制度,做好從校內實訓到崗位實習的銜接和過渡,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完成角色轉換,順利過渡到職場。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學??善刚埰髽I人才承擔實踐教學,為師資建設提供助力;學生可加入企業開發實踐項目,接受團隊管理、規范化培養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企業可篩選接收師生的實踐結果,給予其適當的報酬,及時鎖定和吸納部分優秀人才[4]。

(四)共建師資培養機制

信息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快,計算機專業教師更應該持續在行業實踐中學習,緊跟信息行業和技術發展趨勢,保持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的更新,在教學中縮短學生能力水平與專業崗位需求的距離。為此,中職學??膳c合作企業一起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立師資培養機制。一是推進校企聯訓互聘的教師隊伍建設。計算機專業教師定期去企業一線參與生產、研發、技術攻關,接觸真實的企業項目,接受企業專家指導和培訓,使學校教師真正成為“雙師”;企業專家來校參與計算機課程教學,在學校教師指導下逐步積累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提高企業專家授課水平。二是成立校企聯合教研組,推動校企“雙導師制”。學校計算機教師和行業企業技術骨干組成聯合教研組,共同承擔計算機課程教學,同一門課程可設置兩位教師聯合講授,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例如,計算機網絡技術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學校教師主要講授理論性較強的網絡理論基礎,企業工程師則主要講授實踐性較強的現場布線,并依據這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評價,使課程教學有效對接企業實際需要。三是打造“大師工作室”,主要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邀請行業領域的優秀專家分享經典案例項目的設計開發經驗,向學生傳授技巧、答疑解惑,使學生避開一些彎路,在通往未來職業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

(五)深化項目驅動策略

中職學校計算機類專業實施“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相關課程中引入和推行項目驅動法非常必要。以“產教融合”理念為指導,計算機應用中生成的各種技術問題沒有統一的方法去套用解決,應引導學生面對行業企業中的問題或項目,通過IT企業進課堂,將具體項目引入計算機課程,劃分階段、細化任務、強化技能、自主探索,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驅動法主要包括以下教學環節:第一,學生組建項目小組,以項目內容為依據制定具體任務框架,經師生討論操作細節,將各項任務分配到個人,確保各項細則的實施;第二,項目小組確定操作步驟、合作形式、時間安排,小組成員按計劃逐一實施相應任務;第三,項目小組對任務成果進行展示,教師以崗位要求和教學指標為參考標準給出相應的評價,指出團隊在完成項目過程的亮點與不足,指導項目小組后續做出改進和調整。目前,部分中職學校以建設產教融合體系為契機,推進課程項目化成效顯著,通過建立計算機實踐教學基地,引進企業項目實踐案例,給予學生更大的項目實操空間,這一做法值得推廣與借鑒。

(六)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

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接受的是職業教育,但部分學生并未做好進入職場的準備。學生從事企業崗位之前,要做好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和鋪墊,讓學生具有面對社會競爭和崗位壓力的心理準備。中職學校應穩步推進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實施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學生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確立職業發展目標,使其結合自身意愿,朝著職業前景好、市場需求大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將自身目標與時代發展相結合[5]。學??梢蚤_拓多個方向的就業渠道,與多家企業保持交流合作,保證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求職多元化,避免單一的就業方向和用人需求對人才培養的影響。學校以輔助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深度接觸合作企業的項目運營、工作環境、發展戰略,縮短學生與社會、企業、工作崗位之間的距離,為學生適應社會競爭和崗位壓力鋪平道路,增強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自信心,提高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率。

(七)建立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基于產教融合,中職學校應打破傳統單一的考核評價,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考核評價機制,動態調整考核評價內容??己嗽u價以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為核心,堅持評價主體、評價過程、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從評價主體來看,可以將學校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從評價標準來看,應體現培養目標,與企業崗位標準、職業能力標準等相對接。學校通過深入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統籌安排相關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嚴抓學生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率,督促學生取得一證在手,為畢業求職打好基礎。此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考慮將課程教學與企業的制度、需求相結合,制定量化標準,從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兩方面打分,作為學生未來進入對口企業崗位的基本薪酬標準,這樣的考核評價方式能夠使學生對企業產生一定的歸屬感。通過構建產教融合的計算機專業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推動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全面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產教實訓計算機
計算機操作系統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Fresnel衍射的計算機模擬演示
虛實結合實訓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