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背景下山東省農村金融排斥狀況及啟示

2021-11-04 02:15肖子涵
時代經貿 2021年10期
關鍵詞:農林財政支出農村金融

肖子涵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00026)

一、山東省金融排斥現狀分析

金融排斥最開始被定義為金融地理學概念,Kempson和Whyley在1999年提出了衡量金融排斥的六維評價標準,即地理、評估、條件、價格、營銷和自我六個維度。

(一)條件排斥效應

在山東省發展的進程中,金融服務并沒有跟上大部隊。與城市的需求者相比,農村金融服務需求者背后的風險較大,所帶來的利益也會更小,這與商業銀行天然的逐利性相悖。為了規避風險,金融機構面對農村企業及涉農個人或企業貸款時,會更加慎重和謹慎,也會執行更加嚴苛的風險評估程序。

如圖1所示,貸款對GDP的貢獻度用GDP/貸款表示,農林漁牧業GDP/農林牧漁業貸款衡量專項貸款對農林牧漁業GDP的貢獻度。通過對比可知,在農林漁牧業中,貸款對農林漁牧業GDP的發展遠高于總體水平,即提高農林漁業貸款額度的邊際效用遠高于總體水平下貸款帶來的邊際效用。經過計算可知,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總值占全部生產總值很大比例,維持在12%-15%的水平,但是,農林牧漁業的貸款卻只占全部貸款的1%左右。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山東省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

圖1 山東省2014-2018年貸款貢獻度

(二)價格排斥效應

價格排斥是指相較于城鎮企業或個人貸款業務,金融機構向農村企業提供的金融產品價格過高,從而超出了農民或農村企業的承受能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農民企業大多為小作坊形式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規模較小并且較為分散;第二,農村的金融服務環境較差,為了給農民或農村企業提供與城鎮居民或企業同等的金融服務就意味著金融機構必須付出高額的經營管理費用。

(三)產品營銷排斥效應

雖然近些年城鎮和農村的距離逐漸縮小,但是與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農村的很多設施建設還屬于公共品的范疇,這與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的天然逐利性相悖,從而導致了農民或農村企業并不能享受與城市居民或企業相同的金融服務。很多農村地區除了基礎的存貸款業務,可供選擇的理財項目并不多。而考慮到近年來我國的通脹因素,實際的存款利率為負值,導致很多農民并不愿意將自己的收入存入銀行,這使得大量的資金并沒有流入正規的金融系統,而是流入了民間借貸機構。

通過走訪山東省某市農村地區發現,三年間農村家庭成員中有借款需要的家庭占到總數的68%,其中大部分人(63%)更傾向于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借錢,有四分之一(25%)的農村家庭選擇從民間其他機構或個人借貸,只有不到20%的家庭選擇向正規的金融公司貸款。詢問那些沒有向正規金融公司借款的家庭,24%的人認為自身無法達到金融機構要求的貸款條件,還有18%的人因為貸款手續的繁雜轉而向其他非金融機構貸款。

(四)自我排斥

自我排斥是一種人們主觀上的排斥,是被排斥對象主動將自己排斥在外。之所以會出現自我排斥現象,大多數原因是因為被排斥對象觀念、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戶都長期生活在閉塞的邊遠山區,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信息流通也相對閉塞。所以在這些人進行貸款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相信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手續便捷的民間貸款機構。在上述調查,可以發現有很大一部分農民有借錢需求時首先想到的對象是周邊親友或者民間借貸機構,而不是正規的金融機構。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各種原因導致的金融排斥使得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鎮一體化的進程。本文嘗試使用VAR模型對山東省現行金融制度下農民獲得金融服務的需求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從而分析出山東省農村金融排斥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

二、實證檢驗

(一)指標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在李建偉2014年模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深化。選取了三組指標,農林漁業總貸款與農民可支配總收入只比從金融層面衡量山東農村金融排斥水平,政府的對農財政支出從財政層面衡量農村金融排斥水平,山東省農林漁業總產值作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指標。數據來源。本文的數據來源于《山東省統計年鑒》,選取的樣本數據范圍為1999-2018年。由于存在數據缺失的情況,本文運用內插法對缺失數據進行了預測和補充。

(二)實證過程

本文的實證目的為:第一,從商業銀行和財政角度,驗證山東農村的金融排斥水平對農村經濟增長是否存在長期影響及影響程度;第二,從長期均衡的角度出發,驗證山東農村金融排斥水平與農村經濟增長水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1.單位根檢驗。利用ADF檢驗對PDI、LGDP、LPT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具體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單位根檢驗

如表1所示,在1%的顯著水平下,LGDP、PDI和LPT都是非平穩序列,所以進行二階查分。隨后,二階差分都拒絕原假設,即通過顯著性檢驗,LGDP、PDI和LPT都是二階單整時間序列。

2.Granger因果檢驗。為了檢驗農林漁牧業總產值、農林漁業貸款余額與農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和財政對農支出之間相互影響關系,引入Granger檢驗,如表2所示。

表2 Granger因果檢驗

從表2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在10%的顯著水平下,山東省的農村金融排斥水平是山東農村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但農村經濟增長并不是農村金融排斥水平的Granger原因。農村地區經濟增長是財政對農支出的Granger原因,財政支出的對農部分卻不是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

3.單位圓檢驗。為了檢驗構造的VAR是否具有穩定性,隨后進行單位圓檢驗,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單位圓檢驗

經過檢驗知道,在滯后1階時的AIC與SC的值最小,隨后的單位圓檢驗結果顯示,所有點均落在單位圓內,認為滯后1期的模型較為穩定,可以看作VAR模型合理。

4.脈沖響應分析。隨后,進行脈沖響應分析,目的是衡量一個變量的變化對另外變量的動態影響過程,圖3描述了 DGDP2、DPT2和DPDI2 分別作為因變量對另外變量的一個標準差的隨機擾動項所產生的影響,橫軸代表沖擊作用的滯后期,縱軸代表內生變量對沖擊的響應程度。

圖3 脈沖響應分析

“Response of PDI to LGDP”表示山東地區農村金融排斥水平使經濟增長出現負反應,在第5期達到最大值,后逐漸向內收斂至平穩。由此可知,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漸升高,但金融排斥水平也逐漸升高,即農林漁業貸款余額與農民可支配收入之比逐年降低?!癛esponse of LGDP to PDI”顯示金融排斥水平與農村地區經濟增長呈現負向反應,在第8期達到絕對值最大,隨后減弱并且逐漸趨于穩定。這說明存在農村與城鎮金融差異的前提下,金融排斥水平越高,農村經濟增長所受阻力越大。

“Response of LPT to LGDP”顯示了農村經濟增長對農財政支出,即財政角度金融排斥水平的沖擊效應。農村經濟增長對農財政支出呈現正向反應,即農村經濟增長對農業金融排斥水平呈現負向沖擊?!癛esponse of LGDP to LPT”顯示了對農財政支出對農村經濟增長的沖擊效應,一直是正響應。這說明對農財政支出對農業經濟增長在較強時期起到正向作用,即財政金融排斥水平越高,越抑制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結論

金融排斥一直對農村經濟增長起到負向作用,這表明在現行的金融制度下,農村的金融排斥水平會長期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尚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金融需求大于金融服務的供給,從另一方面限制了山東農村經濟發展的腳步。

財政支出的角度,山東農村經濟增長是政府財政對農支出的Granger原因,對農支出卻不是農村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這表明,如今對農村的財政支出仍處在供給小于需求的階段。

猜你喜歡
農林財政支出農村金融
信陽農林學院作品精選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雜草學報》中國農林核心期刊收錄證書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林技術人員職業培訓策略研究
淺析農林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我國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建議
農村金融政策異化:問題、根源與法制化破解方案
完善我國財政支出監督的法律建議
農村金融大變身
農村金融效率的界定與測度:文獻綜述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