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微生物檢驗及細菌真菌耐藥性監測研究

2021-11-04 17:43張利莉張馨月鞠德儀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6期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臨床醫學

張利莉 張馨月 鞠德儀

【摘 要】目的:探究監測臨床微生物檢驗及細菌真菌耐藥性。方法:將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筆者醫院檢驗科500份臨床送檢標本展開回顧性分析,探究送檢標本各個科室耐藥菌株檢測情況,對菌株耐藥性進行分析。結果:耐藥菌株檢出率最高的是重癥監護病房,這說明患者病情越嚴重、傷口暴露時間和住院時間越長,耐藥菌株檢出率就越高,菌株的耐藥性就越強;耐藥菌株針對不同的抗菌藥物呈現出來的耐藥性不同。除了腸球菌之外,所有菌株對氨芐西林、青霉素、頭孢唑林有較強的耐藥性。結論:開展好對臨床微生物檢測及細菌真菌耐藥性的監測研究,可促使抗菌藥物更加規范地使用,能減少臨床耐藥菌株感染的發生率。

【關鍵詞】臨床醫學;微生物檢驗;細菌耐藥性;監測研究

耐藥性較強的細菌會影響抗菌藥物治療效果,降低了藥物作用于人體的有效性,進而降低臨床疾病治療有效率。臨床上抗菌藥物不合理利用的問題較為常見。因此本文將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筆者醫院檢驗科500份臨床送檢標本展開回顧,分析菌株耐藥性。如下表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筆者醫院檢驗科500份臨床送檢標本展開回顧性分析,探究送檢標本各個科室耐藥菌株檢測情況,對菌株耐藥性進行分析。其中血液標本150份,尿液標本100份、痰標本150份、分泌物標本100份。送檢標本中外科標本300份,內科標本100份,兒科標本50份,重癥醫學科標本50份。

1.2 方法

1.2.1 菌株鑒定方法 醫學檢驗科對送檢的全部標本進行菌株培養,常規培養出病原菌,并將培養出來的病原菌分離出來,使用Kirby-Bauer法鑒定培養出來的病原菌[1,2]。

1.2.2 藥敏試驗方法 采用肉湯稀釋法濃度稀釋細菌,使得細菌濃度呈現出階梯式稀釋。嚴格監測臨床不同種類抗菌藥物對應的最低抑菌濃度。采用紙片瓊脂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選取GN13、GN09和P535作為抗菌藥物藥敏紙片,參與藥敏試驗的質控菌株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3]。

1.3 觀察指標

探究送檢標本各個科室耐藥菌株檢測情況,對菌株耐藥性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送檢標本微生物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

2.2 各個科室耐藥菌株所占比例

耐藥菌株檢測結果送檢的500份標本中耐藥菌株38份,占送檢標本的7.6%,其中各個科室的耐藥菌株所占比例,見表2。

3 討論

臨床醫學研究不可缺少的內容就是微生物檢驗及細菌真菌耐藥性監測,是規范臨床抗藥藥物合理使用不可缺少的依據。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證實細菌菌株存在耐藥性與其本身具有的耐藥基本密切相關。臨床疾病治療中如果存在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問題將會將細菌、真菌體內的耐藥基因喚醒,耐藥基本一旦被喚醒將在短時間內大量復制[3]。加上臨床醫學光譜抗生素的問世,更是為細菌真菌體內耐藥基因的喚醒創造了條件,多種耐藥菌株在臨床工作中迅速繁殖開來,嚴重降低了抗菌藥物治療效果,難以確保疾病治療成效。

本次研究中送檢的500份標本中其中藥性微生物標本130份,占送檢標本的26.0%,其中革蘭陰性菌株75份,占57.7%,革蘭陽性菌株55份,占42.3%。耐藥菌株檢出率最高的是重癥監護病房,本次研究中占32.0%。這說明患者病情越嚴重、傷口暴露時間和住院時間越長,耐藥菌株檢出率就越高,菌株的耐藥性就越強;耐藥菌株針對不同的抗菌藥物呈現出來的耐藥性不同。多數外科患者傷口處在長時間暴露中,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容易受到耐藥菌株的感染,因此耐藥菌株在外科送檢標本中也占據3.0%。不同的耐藥菌株呈現出來的耐藥性也不一樣,比如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對氨芐西林、青霉素、頭孢唑林的耐藥性也不一樣。據研究顯示除了腸球菌之外,所有菌株對氨芐西林、青霉素、頭孢唑林有較強的耐藥性。因此臨床醫生為患者選擇抗菌藥物時需要結合臨床微生物檢驗及細菌真菌耐藥性監測結果,將監測結果作為抗菌藥物選用的參考標準,確保選擇科學合理的抗菌藥物,不僅可以達到原本的治療效果,又可以避免激發細菌真菌體內的耐藥基因,起到科學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作用。

綜上所述,患者病情越嚴重、傷口暴露時間和住院時間越長,耐藥菌株檢出率就越高,菌株的耐藥性就越強。此種檢測可確??咕幬锸褂玫目茖W性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劉浩.臨床微生物檢驗及細菌真菌耐藥性監測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1):41-42.

[2] 王淼,齊弋樞.臨床微生物檢驗及細菌耐藥性的監測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6):26-27.

[3] 張海琰.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測的分析與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0):361-362.

猜你喜歡
微生物檢驗臨床醫學
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層醫療衛生需求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整合的探討
探究式教學在臨床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新醫改模式下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5+3”培養模式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思路探索
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檢驗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
微生物檢驗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研究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質量控制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