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茶組植物新記錄
——光萼厚軸茶

2021-11-05 08:27楊世雄余香琴
廣西林業科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無毛柔毛長約

楊世雄,方 偉,余香琴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201)

茶組植物(Camelliasect.Thea)是茶葉的原料來源,依據最新的茶組植物分類系統[1],全球共有12種茶組植物,其中11 種分布在中國,廣西和云南分別擁有7種,是世界上茶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近期,在廣西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外調查中,發現一種子房5室、被毛的茶組植物,經鑒定為光萼厚軸茶(Camellia crassicolumnavar.multiplex),是廣西新記錄,現予以報道。憑證標本存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KUN)。

光萼厚軸茶(云南植物研究)多瓣茶(中山大學學報)圖1

圖1 光萼厚軸茶Fig.1 Camellia crassicolumna var.multiplex

Camellia crassicolumna Hung T.Chang var.multiplex (Hung T.Chang & Y.J.Tang) T.L.Ming in Acta Bot.Yunn.14(2):121,1992;云南植物志8:270,1997;T.L.Ming,l.c.21(2):152,1999 et Monog.Gen.Camellia 121, 2000;Ming et Bartholomew in Fl.China 12:375,2007.——C.multiplexHung T.Chang&Y.J.Tang,Acta Sci.Nat.Univ.Sunyatseni 23(1):7,1984.

喬木或小喬木,高3~10 m;當年生枝綠色,無毛;頂芽密被白色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8-)10~13(-17)cm,寬(2-)4~6 cm,先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背面淺綠色,幼時沿中脈疏毛,側脈8~10 對,纖細,中脈和側脈兩面稍突;葉柄長5~10 mm,無毛或近無毛?;ㄒ干?,單花,偶2~3 花成簇,花梗長5~10 mm,無毛;小苞片2,早落;萼片5,宿存,卵圓形,長5~8 mm,外側無毛,里面密被白色絹毛;花瓣9~12,白色,外輪花瓣萼片狀,卵圓形,長約1.5 cm;內輪花瓣倒卵形,長2~2.5 cm,外面或兩面被粉狀微柔毛,基部略連生;雄蕊長約1.5 cm,無毛,外輪花絲基部約5 mm合生;子房被白色絨毛,(3-)5室;花柱長約2 cm,密被白色短柔毛,頂部(3-)5 裂。蒴果近球形,直徑5~6 cm,(3-)4 或5 室,每室具1 或2 粒種子,果皮5~8 mm 厚。種子棕色,半球形或球形?;ㄆ?1—12月,果期9—10月。

憑證標本: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 200 m,山谷,2012-12-26,楊世雄、方偉4288(KUN);同地,海拔1 080 米,2014-7-21,余香琴125(KUN)。

分布:云南、貴州和廣西,廣西為首次記錄。

該植物曾以Camellia multiplex(多瓣茶)之名作為新種被譚永濟等[2]和張宏達[3]幾乎同時發表,都是基于采自云南文山的同號標本描述的。但譚永濟等[2]沒有指定新種的模式,不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4],因此,該文中描述的Camellia multiplexHung T.Chang,Y.J.Tang et P.S.Wang 為不合格發表,張宏達[3]描述的Camellia multiplexHung T.Chang et Y.J.Tang 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4]的要求,為合格發表。閔天祿[5]將該種降級處理為厚軸茶(C.crassico?lumna)的變種,以幼枝、花梗和萼片外面無毛而區別于原變種。閔天祿[6]增加了該植物在貴州西南部的分布。此次發現的廣西新分布點是目前該植物分布區的東界。

致謝:衷心感謝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瓊博士在圖版拼制時提供的幫助。

猜你喜歡
無毛柔毛長約
貴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種資料(7)*
基因編輯幫助無毛小鼠長出頭發
系4. 心葉翠雀花系 Ser. Calthifolia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貴州杜鵑花科植物黔中杜鵑的補充描述
邊走邊看
樹枝變蟲蟲
厘米和米的爭吵
柔毛水楊梅對人微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遷移、成管能力的影響
Uncv無毛小鼠無毛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