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趣味性問題的設計與實踐

2021-11-09 08:03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
數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
關鍵詞:平分線習題趣味性

江蘇省南通田家炳中學 楊 旭

趣味性問題是指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情、心理特點設計的問題,學生在學習問題時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愿意主動經歷發現、探究、抽象、鞏固、梳理、延伸的過程?,F應用“相似三角形”的教學案例說明趣味性問題的設計與實踐方法。

一、導入——提出問題

在導入環節,教師要應用一則典型的數學案例,讓學生把抽象化的概念與具象化的體驗結合起來,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知識,夯實學習基礎,從而能夠為開展后續的學習打好準備。在這一環節,教師不必給出具有很大難度的問題,而要確保問題的典型性。當學生能結合以往學過的知識找到問題的答案時,他們會產生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讓他們有信心進行后續的學習。

問題1:如圖1,線段AB、CD相交于點O,連接AD、CB,請寫出∠A、∠B、∠C、∠D之間的數量關系,并應用數學理論說明自己的依據。

圖1

學生回答:在△AOD中,∠AOD=180 ° - ∠A- ∠D;在△BOC中, ∠BOC=180 ° - ∠B- ∠C。 應 用對頂角相等的性質可得∠AOD=∠BOC,那么可得180°-∠A-∠D=180°-∠B-∠C,從而可得∠A+∠D=∠B+∠C。

【設計思路】應用典型的案例,幫助學生回顧了對頂角相等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夯實了基礎知識。

二、探究——交流問題

當學生理解一個數學問題以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辨析問題,了解這個數學問題背后呈現的機理,形成數學理論。如果教師能夠遵循學生的學情,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提高學習自主性,那么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在學習時,受到知識視野、思維水平、實踐能力的局限,有時會遇到學習挫折。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共同探究知識,以此讓學生感受到交流的樂趣,并讓學生在共同突破學習困境的過程中感受到探究知識的樂趣。

問題2:(1)圖2 中有幾對“對頂三角形”?(2)如果∠D=40°,∠B=36°,∠DAB和∠BCD的平分線AP和CP相交于點P,并且與CD、AB分別相交于M、N,請利用三角形對頂角的性質來計算∠P的度數;(3)假設∠D和∠B為任意角,其他條件不變,你認為∠P與∠D、∠B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圖2

【設計思路】讓學生分工合作逐步完成這三個任務,在任務完成以后交流學習,交換知識。(1)不僅要求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還要找到解題的方法,令學生意識到在復雜的幾何圖形中要找到正確的圖形,可以將角、邊等作為依據,避免重復找圖,或者漏掉圖形。該題需要學生具備發散思維和聚斂思維,在訓練思維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思維提升的快樂。(2)結合問題(1)中獲得的知識來解題,驗證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產生學習成就感。(3)讓學生結合幾何圖形的特殊性,與自己的直覺形成數感,然后驗證自己的感覺,在探索、驗證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建構——形成理論

當學生通過探索獲得知識以后,需要形成知識體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典型習題,結合具象化的案例來形成抽象理論知識,并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梳理知識,形成知識體系,這一體系就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

問題3:(1)如圖3,計算∠A+∠B+∠C+∠D+∠E+∠F=?(2)如圖4,如果已知∠B=50°,∠D=32°,∠BAM= ∠BAD,∠BCM= ∠BCD,請計算∠M。(3)如圖5,設∠B=x°,∠D=y°,∠BAM=∠BAD,∠BCM=∠BCD,請用含n、x、y的式子表示∠M的度數。(4)如圖6,已知點E在BA的延長線上,∠DAE的平分線和∠BCD的平分線交于點N,請計算∠ANC。(5)如圖7,已知點E在BA的延長線上,點F在BC的延長線上,∠DAE的平分線和∠DCF的平分線交于點P,請直接寫出∠APC的度數。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設計思路】讓學生通過完成這幾道習題,全面回顧與相似三角形有關的知識。學生邊完成這幾道習題,邊回憶相關的概念、理論,為梳理知識體系做好準備。

四、鞏固——解決問題

學生是否掌握理論知識,要從學生知識轉化的效果來驗證。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習題,幫助學生驗證知識結構。教師設計的習題要緊扣相關知識點,讓學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識點、是否了解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問題4:如圖8,O是△ABC內一點,且BO,CO分 別 平 分∠ABC, ∠ACB。(1)如果∠ABC=80°,并且∠ACB=60°,計算∠BOC。(2)如果∠A=40°,求∠BOC的度數。(3)如果∠A=α,請含α的代數式表示∠BOC。

圖8

【設計思路】當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梳理以后,需要讓學生應用理論解決問題,讓學生驗證知識體系是否存在缺陷。這三道習題緊扣概念和理論,(1)需要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值,(2)(3)需要應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值。三道習題全面、系統地幫助學生驗證知識結構。

五、延伸——深化問題

如果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就要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的變化。比如,學生需要看到,一個已知條件或者一個未知答案的變化,會讓解題的過程發生哪些變化。這種讓習題開放式的變化,能讓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同時也要讓學生看到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之間的變化,使學生看到抽象化理論應用于具象化問題中,可以發生哪些變化。

問題5:(1)如圖9,如果BO,CO分別平分△ABC的兩個外角,你認為∠BOC與∠ABC的關系是什么?(2)如圖9,如果BO,CO分別平分△ABC的一個內角和一個外角,交于點O,你認為∠O與∠A之間是什么關系?

圖9

【設計思路】這兩道習題都是問題4 的變式。(1)考核學生的聚斂思維,如果學生具備類比和推理的思維,就能從解答問題4 中得到啟示,應用問題4 中獲得的理論來建構新的解題模型。于學困生而言,這是一道具有挑戰性的問題。(2)考核學生的想象力,這一題對于學中生而言有一些難度,學優生也需要通過思考才能得到答案。學生可以通過發散聯想,關聯知識點來逐漸推理出問題的答案。學中生和學優生可以在解答(2)中享受到挑戰難題的樂趣。

讓學生完成趣味性的習題,可以起到讓學生以完成習題作為目標,指引自己快樂學習的效果。如果要讓習題具有趣味性,首先,就要明晰習題設計的目標,讓學生每完成一道習題就能獲得成就感;其次,要讓知識深入探究的過程循序漸進地發生,使學生能夠奠定好學習基礎以后,做好后續的知識挑戰;最后,習題要具有層次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完成習題的樂趣。

猜你喜歡
平分線習題趣味性
“揪”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角平分線巧構全等三角形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一個三角形角平分線不等式的上界估計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折疊莫忘角平分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