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角度出發探討鋼琴課堂教學

2021-11-12 13:46鄧玲琳云南師范大學
長江叢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哲學鋼琴馬克思主義

■鄧玲琳/云南師范大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伴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發展,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19世紀30-40年代的三次工人起義,讓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激烈,無產階級也為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列寧曾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源,說道:“馬克思學說是人類在19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社會主義的當然繼承者?!逼渲?,德國的哲學是指德國古典哲學,將對立統一的問題放在理性主義之中,其代表的文獻是《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英國的的政治經濟學是指古典政治經濟學,產生于16世紀,其為了發現金錢交易的本質,從而開辟了勞動價值論的先河,其代表的文獻是《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法國的社會主義實則是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者主張創造一個永恒理性的世界,但這并不是解決現存社會問題的辦法,而是一種逃避現實社會問題的方式,他們僅僅將各類社會問題的解決歸結給了理性的力量,這其中的代表文獻是《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史》。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

說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得不提的就是列寧,他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用理論指導實踐,圍繞著俄國的現實需求與社會問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調整,用現實進一步的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可行性,十月革命的勝利也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在中國,五四運動是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在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開始在國內傳播,這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奠定了基礎,在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中國日后的發展提供了主要的理論基礎。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化與發展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出現

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思想一直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之中,其初步形成的時期是1941年馬克思完成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的創辦,而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思想最終形成的關鍵,是馬克思對《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批判的提出,他認為費爾巴哈的理論停留在舊唯物主義之中,是形而上學的,并不適合于即將發生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相反馬克思認為“實踐的唯物主義的根本宗旨在于使現存的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睋Q句話說,“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弊罱K,《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的形成。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化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國化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其本質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一套中國特有的思想理論,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自1840年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們開始向西方學習,展開各種救國運動,但是成果卻一直不為顯著,只能讓中國的經濟政治在短期中得到一定改變,不能使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得到解決。在這長期的嘗試與探索中,終于在20世紀初讓中國等到了馬克思主義。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學說在俄國的實現,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理論,那么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則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通過實踐證明的成功范例,這也讓中國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實踐的重要性,但是要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實際社會問題結合起來,需要長期研究中國革命情況、社會問題與斗爭中反復的總結與思考,毛澤東思想就是這反復總結與思考下的產物。正是由于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確定了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讓中國獲得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勝利,也使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發展

1、立足實踐需要研究理論

實踐與理論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在立足于實踐之前,我們需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基礎來支撐我們的實踐活動。我們國家每一次重要思想的形成,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新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在總結前一次思想理論與實踐探索后,順應時代與人民的需求,形成新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科學社會主義煥發新生機、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呈現新態勢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我們在新思想的指導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

2、實踐經驗要理論總結

如果前面的部分是對理論重要性的解釋,那么這一部分則是對實踐重要性的說明。理論引導實踐,并指導實踐,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在此基礎上近而一步一步形成新的理論。同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例,一個新理論引導著一個新時代的產生,同樣要形成一個新理論需要對歷史實踐進行經驗的總結,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的前進形成新的理論,讓實踐與理論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3、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

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就是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領導人們都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正確的理論指導,這些理論指導帶領著我們一步一步的向小康邁進,這是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在檢驗理論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發展理論,在檢驗其理論正確性的同時,將理論進一步發展,不能僅僅局限在理論之中,應該掙脫本文中文字的限制,將其發展到各個方面,在發展的同時,解放思想,開放思維,力求創新,將理論升華。

三、鋼琴課堂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一)鋼琴課堂教學中的理論基礎

鋼琴因為其特殊的藝術表現力,得到了現在許多家長與孩子們的青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發掘孩子們的藝術潛能以及培養孩子們的藝術修養變得尤為重要。在普通的鋼琴一對一教學過程中,因為條件與設施的齊全,我們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相對順利,但是在大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們對于鋼琴的了解智能停留在理論知識上,很少能夠進行實踐,那么這時候教可以借助鋼琴的演奏鑒賞或伴奏歌唱,演繹不同音樂風格、不同情緒的音樂作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或是結合多元化的音樂元素通過鋼琴的體現表達,讓學生聆聽、鑒賞、歌唱,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在實踐運用上,為學生提供平臺

在傳統高中音樂鑒賞或歌唱課堂教學中,授課模式局限于教師知識的強壓灌輸與學生被動的聆聽接受,而課堂演唱實踐也受困于教學時間而難以權衡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情和內心感受。因此,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就顯得十分必要。

作為老師,我們有必要不斷豐富并完善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老師可以為學生的演唱進行伴奏配樂,這樣可以讓同學們相互交流演唱的心得,也可以讓同學們排除孤單的學習方式和單調的練習方式,通過在彈與唱的合作,讓進行音樂語言交流,由此彌補課堂教學中實踐的缺失,更多的讓同學們通過實踐去掌握音樂的理論知識,這樣得到的音樂知識不僅不是單一無趣的,反而是一種通過實踐獲得的,專屬于個人音樂理論的過程。

(三)創新性思辨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中,不斷拓展學生思維的主觀創造能力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需要履行的義務和職責。在鋼琴音樂課堂中,老師可以在講解完理論知識之后,讓學生進行作品的再創造,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建議,給予每一個學生課堂發揮、自我展現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鋼琴的樂趣,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創新能力,開放思維,升華理論。

四、結語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地發展,是因為其在時代發展與實踐中不斷自我更新、完善與批判。因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鋼琴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除了單純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外,還應該將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升華與創新,與時代緊緊的聯系在一起。

注釋:

①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②余源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③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④本書編寫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哲學鋼琴馬克思主義
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
紙鋼琴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酷巴熊的生活哲學
英文目錄及摘要
晾衣哲學
幽默哲學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