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鄉“耍龍”趣事

2021-11-12 14:07
夜郎文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主人家竹筒巨龍

◎ 徐 健

在我的家鄉--黔南三都水族自治縣,人們習慣將“舞龍”稱為“耍龍”。水鄉人民通過耍龍祈福的方式,祈求歲月平安、五谷豐收。據當地老人們說,春節“耍龍”習俗,是在清朝晚期傳入到三都的,據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每年臨近春節時,手藝人們都要為春節耍龍活動精心做好準備,為了能扎出與眾不同的“龍”,大伙兒時常聚在一起商量,琢磨。許多群眾也積極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當地扎的“龍”一般為彩色的布龍。由篾竹分別扎成龍首、龍身、龍尾,同時,還有紅色的綢珠以及蝦兵蟹將等模型。用篾竹扎成各式各樣的模型后,在上面糊紙,再分別涂上不同的顏料。其中,扎龍頭是最重要的環節,難度最大,需花費許多精力。手藝人為了能扎出獨具特色的彩龍,就要在龍頭上“大做文章”。每條彩龍的龍身都有許多節,節數可多可少,但必須為單數,每一節都安有供耍龍人手持的木柄。按照當地的傳統,扎的彩龍一般為九節。彩龍的龍身由一條長布連接起來,長布上以某種顏料為底色,再畫有鯉魚花紋。每條彩龍都配有兩個紅色綢珠,人們俗稱“寶”?!八殹比藫]動綢珠進行耍龍表演,也被稱為“龍戲珠”。

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九,是春節“請龍”的好日子。正月初九“請龍”,十五元宵節“燒龍”,這是三都老一輩舞龍人傳下來的規矩,亙古不變,后輩們一直謹記。這一天,縣城里有許多小區的居民,一大早就要忙碌起來,男女老少都在籌備即將進行的“請龍”儀式。年紀大的負責敲鑼打鼓,年齡小的,舉著蝦兵蟹將的小模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負責耍動巨龍,大家各負其責。整個縣城充滿了春節熱鬧的氣息,顯得年味十足。

“請龍”的過程,可謂是趣味多多。只見浩浩蕩蕩的耍龍方隊,敲著鑼,打著鼓,沿著主街道,來到養育了祖祖輩輩水鄉兒女的都柳江畔,莊重地進行“請水”。過去的人們認為,“龍”是生活在深水里的神物,新春佳節,就需要到河邊“請水”,將水里的“龍”請到民間來鬧新春,保佑民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個傳統一直傳了下來。

兩只蠟燭,三根香,一塊刀頭肉,一只大公雞,一瓶白酒,一串鞭炮,一切準備就緒后,德高望重的老者開始主持儀式。在他的指揮下,耍龍人耍動著龍頭、龍身、龍尾和兩顆紅色的綢珠,虔誠地向養育著水鄉人的河水進行三叩拜。隨后,要讓“龍”沾上清水,從龍頭直到龍尾,中間的每一節龍身都要沾一點兒清水,寓意從水中把“龍”正式請到了民間。此時,主持“請水”的老者高聲念道,“新春佳節,來河邊請水中龍王到民間鬧春節,希望龍王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歲歲平安?!薄褒垺闭埑鰜砗?,在一串歡快的鞭炮聲中,耍龍隊立刻趕往另一站——龍王廟。進行了“拜廟”活動后,“請龍”儀式才算正式完成。

按照傳統,在“請龍”的過程中,耍龍隊一路上都要敲鑼打鼓,一路耍龍,一路前行。這是要讓周邊的人們都知道“龍”來了,將喜慶、祥和的氣息傳遞給每個人。每當巨龍出現在大街小巷時,跟在四周的“蝦兵蟹將”也很活躍,除此之外,有的群眾扮成蚌精,有的群眾扮成仙鶴,還有的群眾扮成福娃,各式有趣的角色齊聚街頭。有的小區,既耍龍又舞獅,好不熱鬧。

完成“請龍”儀式后,歡快的“龍鉆家”活動開始了。各條街道、小區、村寨的人們,爭搶著邀請耍龍隊前去表演,意味著把“龍”請進家里來,熱鬧一番。正所謂“龍鉆家,福運照”,在新春佳節里,人人都想討個好彩頭,祈盼在新的一年有神龍護佑,福運連連。

“龍鉆家”活動主要是夜間進行,大街小巷、村寨院落,只要是耍龍隊經過的地方,都是燈火通明。人們紛紛燃放煙花爆竹迎接“龍”鉆家,準備好食物款待耍龍隊伍,有瓜果、甜點、喜糖、糯米飯、糍粑、茶水、米酒,等等,非常豐盛。耍龍隊只要進了堂屋,主人家就熱情主動地往耍龍人的兜里裝瓜果、喜糖等,還要往耍龍人的嘴里灌茶水和米酒,怎樣熱鬧就怎樣來。我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耍著龍尾的小伙子從主人家里出來,估計是被灌了不少酒,一邊耍著龍尾,一邊搖搖晃晃的,玩了一個“龍擺尾”的花式,結果將自己給擺飛到路邊上,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龍鉆家”也有一套儀式?!褒垺钡郊议T口時,主人家要提前燒好香燭。耍龍隊贏著一連串的煙花爆竹,在門外耍動巨龍。氣氛達到高潮后,兩個手舉紅色綢珠的“耍寶”人,將綢珠內的紅蠟燭點燃,撥動綢珠轉動起來,一同先鉆進了主人家的屋內。這些用篾竹做成的綢珠,里面是空的,能夠放置蠟燭,四處留有幾個小孔,對外通著空氣?!褒垺便@家之前,兩個“寶”要先進去,并且“寶”中的紅蠟燭要一直亮著,不能熄滅,否則“龍”就不能進屋了。

“龍”鉆到主人家堂屋后,要進行“龍磕頭”儀式,意為上門拜年。主人家非常高興,將早已準備好的紅包拿出來,春節給“龍”發喜錢。兩個“耍寶”人圍著紅包相互搶斗起來,左三圈、右三圈地繞著,鬧著,當地俗稱“龍搶紅包”。其實,這都是在表演,為的是烘托“龍鉆家”熱鬧的氣氛,所得的紅包都由專人統一收好,到了十五“元宵節”時,用于采購活動物資。兩個“寶”將主人家封的紅包收下后,大伙兒集體高喊,“恭喜恭喜,圓寶摞起,今年發財,明年再來?!贝藭r,在旁邊看熱鬧的人們,紛紛乘亂爭相扯下幾根“龍須”,留作紀念,以此沾一點春節耍龍習俗的喜氣。熱鬧一番后,耍龍隊繼續前往下一戶人家,一路上鑼鼓聲此起彼伏。

我小時候,每年春節活動,最喜歡的就是看耍龍表演。經常相邀院子里的小伙伴一塊兒,跟著耍龍隊滿處跑。我們還找來竹筒,往里放一些煤油,自制成火把。每當傍晚時分,只要一聽到鑼鼓喧囂,就知道耍龍隊出動了,于是,我們拿著火把一路隨行,如果能幫著耍龍隊提東西,或是打打雜,都感到榮幸之極,且樂此不疲??粗}埍硌輹r間長了,我對耍龍的花式也熟悉起來,龍抬頭,龍拉身,龍擺尾,等等,都如數家珍。有一次,我和幾個小伙伴,將一盒廢棄的錄像帶里的膠帶扯出來,分別捆在幾根小木棍上,每根木棍相隔一米多的距離,我們將這條簡易的“小長龍”當成了寶,在院子里耍動起來,學著耍龍隊做各樣的花式動作,還玩起了“龍鉆家”活動,居然也能吸引到不少的小朋友跟著一起玩鬧,別有一番童趣。

春節期間,無論是哪條街道或是巷子,耍龍隊一旦出現,總能聚攏上許多人,圍著觀看表演,尤其是在元宵節最為熱烈。十五“燒龍”鬧元宵,是春節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是當地一項歷史久遠的民俗。

白天,各地的耍龍方隊四處游街,進行耍龍表演,為晚上“燒龍”活動造勢。手舉紅色綢珠的“耍寶”人,神采奕奕,靈活奇巧,在他們的引導下,“龍戲珠”表演精彩絕倫——巨龍時而飛騰跳躍,好似翻江倒海,氣勢非凡雄偉;時而做出許多花式,變幻出巨龍盤旋歡騰的各種雄姿。耍龍表演讓人眼花繚亂,賞心悅目,這一條條巨龍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到了夜晚,元宵節活動的高潮到來了。大街小巷彩燈齊明,街道四周是黑鴉鴉的人群。許多人早已準備好了一連串的鞭炮,還有能夠在瞬間噴射出絢爛火花的竹筒鋼花——這是當地特有的土制鋼花,一般在“燒龍”活動才見到。每年元宵節的前一天,人們老早就到山上砍竹子,將竹子做成竹筒。在元宵節當天早上,再找來火藥,制作成竹筒鋼花。竹筒鋼花在元宵節當天才制做是有講究的,提前做出來不便于存放,也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此外,竹筒內比較潮濕,將火藥放進竹筒里,隔夜后容易結成團,“燒龍”時,這些結成團的鋼花沖擊力非常大,一旦沖射到人的身上,會產生燒傷危害。于是,人們在元宵節當天才制作鋼花,白天將火藥放進竹筒,晚上立馬派上用場,不會受濕氣影響,也確?!盁垺被顒蝇F場的安全。

在熱鬧的“燒龍”現場,四路的耍龍隊,分別沿著四條街道匯集到寬闊的十字路口,“四海龍王鬧元宵”,鑼鼓喧天,聲震十里,甚為壯觀。四路“龍王”到齊后,身穿長衫德高望重的老者走到正中間,領著耍龍方隊進行“起龍”儀式,感謝神龍護佑蒼生,祈求來年五谷豐登,鄰里之家和睦。

隨著一陣禮炮響起,“燒龍”活動正式開始。場地四周都燃起了焰火,耍龍人耍動巨龍徐徐繞場三周,眾人都在相互鼓勁助威。許多群眾將鞭炮和土制鋼花點燃,一串串鞭炮在巨龍身上炸響起來,一股股橘紅色的鋼火花,猛地噴射到五彩斑斕的龍頭上,頓時鋼火四濺,灑下漫天花雨。幾十名光著膀子耍龍的健兒們,高擎巨龍,在紅色綢珠的招引下,繞場旋轉奔跑,逐火而戲,哪兒的鋼火猛烈,他們就沖向哪兒。一條條巨龍在鋼火中上下翻騰,火龍口吐五光十色的金珠,龍身四周噴射出五彩繽紛、光芒萬丈的星火,金龍翻滾,火樹銀花,美不勝收。

“火龍鋼花”場面非常刺激,火焰、煙霧交織著彌漫整個“燒龍”現場。這項在當地傳承久遠的民間習俗,充滿了水鄉漢子的剛強和血性。在“燒龍”活動開始前,參與耍龍的小伙子們時常要喝上幾口烈酒,要讓自己亢奮起來,讓“燒龍”氣氛更為瘋狂熱烈。這是一場人肉與火的挑戰,面對如瀑布般嘩嘩地撲向他們的火焰,這些赤裸上身的男子漢,豪情萬丈地穿梭于火海中,浴火起舞。

熱烈的“燒龍”活動一直持續到子夜時分。第二天早晨,耍龍隊集體來到河邊,點上一些香燭,將經歷了烈火洗禮的龍頭、龍身、龍尾,還有蝦兵蟹將的模型,用火燒盡,剩余的炭灰隨著河流飄散,寓為“送龍下?!?。明年春節,大伙兒還會熱熱鬧鬧地來到河邊,請水中的神龍到民間鬧新春。

一位社區支書曾告訴我,開展春節耍龍活動,不僅能給群眾帶來喜慶,最重要的是能振奮精神,鼓足干勁,豐富文化生活。作為耍龍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他會堅持下去,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傳承好中華舞龍文化。水鄉人民永不褪色的“耍龍”情懷,使我為之動容。聯想起一幕幕壯觀的“燒龍”場面,我不由得激情澎湃起來,氣勢如虹的巨龍,勇猛無畏的耍龍人,似乎在不斷激勵著我,勇敢前行,不懼風雨。

猜你喜歡
主人家竹筒巨龍
脖子占體長一半的巨龍——新疆巨龍
勤快狗和懶惰貓
椰奶飯
十二生肖·龍
好桶與破桶
大班藝術——哈尼族舞蹈活動《竹筒響起來》
龍的傳人
香噴噴的竹筒飯
郁金香花瓣
如此保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