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有聲演播者應該如何掌握情氣聲的關系

2021-11-13 03:57郭之堯苑松巖
聲屏世界 2021年7期
關鍵詞:演播紙巾氣息

□ 郭之堯 苑松巖

隨著有聲閱讀平臺的興起,有聲小說成本較低,制作周期短,用戶的黏性強等特性得到各平臺的青睞。據統計,47.7%的受眾主要聽講談并連續播放,32.3%的人聽圖書連載和摘錄,42.5%的人聽故事。這種旺盛的用戶需求,使得專業和業余演員進入這一領域。這些“聲音力量”在豐富聲音平臺的同時,也對聲音小說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時,演播者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也日益明顯。如何能夠提升演播者的業務能力成為當前有聲演播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

有聲演播中存在的誤區

見字出聲。一些初入有聲演播行業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感覺:只要按照文稿所寫的內容讀出來就可以完成演播任務。作家衛羽龍笑稱這些人是“人肉發聲機”。這類演播者因為缺乏專業的訓練,他們在演播過程中沒有停連、重音、語氣、節奏,更像是一板一眼的機器人發聲,有一些演播者可能也有意識地想要控制自己的語言,但是身體形態以及口腔狀態并沒有做到協調統一,導致最終呈現的效果不盡人意,用戶也無法獲得有聲閱讀的良好體驗。

音色為王。一些有聲演播者可能具備一定的有聲語言的表達能力,或者對于朗誦、配音等活動有一定的了解,他們在有聲演播的工作中會更加注重自己音色的變化。有一些激進的初學者更會認為,只要自己能夠擁有比較規范的吐字歸音,用矯枉過正的聲音去朗讀每一篇稿件即可得到聽眾的認可。這就屬于典型的陶醉于自己音色的演播者,當他們千篇一律地用“美化”的聲音表達每一篇稿件,還得不到認可時,心態不好的演播者更會對演播行業產生反感,認為聽眾都沒有審美能力。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表達方式只是在自我陶醉,并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每一篇稿件需要根據內容合理調整自己的停連、重音、語氣、節奏、情緒等。這是對于演播者在文稿的理解以及自己能力的把握的更高要求。

有聲演播中情氣聲的關系

在有聲演播的過程中,掌握好情氣聲的關系可以幫助演播者避免演播誤區,快速進入演播狀態。情是指情緒,人體肺部呼出的氣作用于聲帶,聲帶振動發出聲音。這個氣就是聲音產生的動力源,沒有氣就沒有聲音,有氣并且用得好就能夠推動人們的發聲,進而對人的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有聲語言中,“情”只有通過聲音和氣息才能夠表達,如果沒有眼神、手勢動作等身體語言的配合,演播者很難呈現一部好的作品。另外從人的生理角度來講,僅靠聲帶振動只能發出聲,不能形成字音,需要調動身體其他部位來配合發聲。換句話說,演播者要學會這些部位的肌肉控制才能在面對話筒時自信發聲。第一是發音位置的肌肉控制,唇舌運動可以產生不同的字音。第二是發聲位置的肌肉控制,包括肩、背胸腔、腹部,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讓發聲狀態呈現不同變化。

如何練習氣息

古人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善播者必善調其氣,這個“調”字相當重要。氣息是有聲演播的基礎,氣息的長短會對有聲演播時演播者的狀態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演播者在面對話筒時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氣息,不知道該怎么分配,要不然就是憋著一口氣,導致前半句話就把氣給用完了,后半句話氣息越來越弱,聲音越來越小。在長句子表達中出現多處明顯的換氣聲或者停頓,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自己的演播狀態,更會影響聽眾的聽覺享受。氣息控制作為有聲演播的基本條件,演播者在播講一篇較長文稿或者在播講一段話時,需要聲音自始至終保持一定的力度,不減不衰,從容不迫。這就對于氣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持久的控制能力。如何能夠正確練習氣息是困擾很多聲音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本文提出三個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加強氣息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練習方法都是自然吸入一口氣,不要憋氣,每次練習都需要留有余地。憋氣不僅找不到正確的發聲位置,氣息虛浮,達不到練習氣息的目的,而且從生理角度來說憋氣會讓人頭昏腦漲,眼冒金星,長時間憋氣也不利于身體健康。

第一個方法就是“數棗”?!皵禇棥本毩暤臅r候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慢數。慢數練習的是演播者氣息的長度,在氣息延展的同時保持吐字歸音?!?個棗、2個棗、3個棗……”就這樣慢說一口氣,一口氣完成能數多慢,就數多慢。如果說一開始只能數到第四個,這個都沒有關系,慢慢地循序漸進去練習。第二個方式就是勻速數,這個可以練習演播者的氣息合理分配。從1數到10,然后再數回到1,一口氣數完,速度不宜過快,可以使用正常說話的語速。一口氣數不完的話就選擇停下,下次重新開始數即可。要留有余地,切忌憋氣。注意每一個字都是等長的,有節奏地勻速去數。練習這個也可以解決一些演播者虎頭蛇尾的問題,在一句話中剛開始的半句話就把氣全用完了,導致后面半句話聲音越來越弱,氣息越來越虛浮。第三個方式就是快速數,能數多快就數多快。這個方式主要練習人的口腦協調配合的能力。比如有的時候平翹舌不分,“出租車司機”說成”出豬車詩機”,明明自己腦海里知道每一個字的正確讀音,可是一張口就讀錯了,這就是口腦不協調。通過這個快數的方法可以鍛煉演播者的口腦協調配合,但是要保證吐字歸音的完整性,不能把字都模糊化。

第二個方法是吹紙巾。第一個方式是取出一張紙巾的一層,用一口氣吹它,使紙巾保持貼靠在墻上不會掉下來。要注意只用紙巾的一層即可,如果用完整一張紙巾會因為紙巾過重導致氣息無法長時間支撐。這個方式可以練習氣息的長度。第二個方式是演播者用手提起紙巾的四個角中的兩個角,另外紙巾的兩角自然垂下,然后用一口氣,將紙巾吹到大概45度的位置,并且長期保持這個角度不變,直到你這口氣用完。這個可以練習氣息的均勻分配。但是一定避免開頭一口氣特別足,直接把紙巾給吹飛,或者是直接將紙巾吹平,然后就沒氣了。

第三種方法是吹蠟燭。第一個方式是將蠟燭水平放置在離自己一米五遠的位置,然后猛吹一口氣把它吹滅,每天練習吹滅10次。注意燭芯不小于一厘米,普通蠟燭即可,切記不要用帶燈罩的燭臺。如果一開始實在吹不滅,可以適當往前挪一點,但不能太近,否則就失去了練習的意義。這一口氣呼出去就像一支箭一樣,直中靶心。但是注意一定不要鼓腮梆子,需要用腰腹力量帶著這口氣吹出去。第二個方式是將蠟燭挪到自己面前,大概離自己5-10厘米的位置,然后慢慢吹一口氣,讓火苗保持一定的角度不滅。這個可以練習氣息的平穩性。

氣息長度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不是說吹紙吹到1分鐘就算合格或者有一口氣可以慢數20個棗就算厲害。這個練習應該作為有聲演播工作者的基礎,氣息的練習是永無止境的。

結語

在有聲演播中新手演播者因為對行業不熟悉,對自身能力把握不準確,很難讓自己快速進入正確的演播狀態。情、聲、氣的合理運用是一個穩定演播狀態的必要條件。情、聲、氣是生理現象,心理的變化會引發生理反應,比如人們所了解的成語“痛哭流涕”“心平氣和”“理直氣壯”等。生理的變化反之也會對人們的心理變化產生促進作用。情、聲、氣三者的關系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有聲語言工作者在面對話筒時,難免會找不到恰當的情緒,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身體形態以及呼吸狀態來輔助自己找到類似的情緒,使自己能快速進入演播狀態。氣托聲、聲傳情要心領神會,舒服熨貼,不能機械控制,不能單憑理智支配,更不能用一種固定的用氣發聲狀態表達各種感情,甚至以為這就是解決了情、聲、氣關系的標志。演播者應該努力做到:氣隨情動,聲從氣發,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猜你喜歡
演播紙巾氣息
聲入人心
——剖析有聲小說演播技巧
探析小說演播如何更好地“化為人物”
有聲小說《白鹿原》演播藝術分析
——以李野墨演播版本為例
燒不壞的紙巾
自然的氣息
淺談小說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春的氣息”
春的氣息
紙巾康乃馨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氣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