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科技人才管理啟示及經驗借鑒

2021-11-15 13:57
支部建設 2021年33期
關鍵詞:科技人才移民新加坡

□ 許 瑩

科技人才已然成為全球各方面競爭的核心資源,正因如此,發達國家往往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靈活的人才政策成為爭奪人才戰中的最大贏家。近年來,我國緊扣人才強國戰略相繼出臺了多項人才政策,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匱乏,仍是我國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瓶頸。為有效而快速破除這一瓶頸,需多方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進一步深化人才機制改革,以期推進我國世界科技強國的建設。

以美國為例

21 世紀以后美國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引進科技人才的戰略措施,不難發現,它們無一例外具有開放、務實、階段性、包容性、整體性和與時俱進等特點。

持續加大科技投入。2015 年10 月,美國再次正式發布新版《美國創新戰略》。提出促進STEM教育發展??茖W(S)、技術(T)、工程(E)和數學(M)一直是美國保持創新的核心,新版《創新戰略》要求推進高質量的STEM 教育,投資培養明天的工程師、科學家以支撐未來的經濟競爭力?!稇鹇浴芬笸ㄟ^改善STEM 教育滿足美國對STEM 人才的需求,進而提升美國學生數學和科學學習能力的世界排名,應對逆向人才流失。據報道,美國在2018 年投入了2.79 億美元發展STEM 教育。與我國更關注STEM 教育中跨學科融合解決問題和工程教育理念相比,美國則從政府與教育部門層面上更強調STEM 教育與學生未來職業勝任力以及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關系。

放寬移民政策網絡全球人才。它的早期建設實行的是自有移民政策,移民為美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作為移民國家,移民在美國創新經濟的活力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創新戰略》指出要改進移民制度,方便高技術工人、畢業生、企業家的引進。美國通過對高技術人才頒發“綠卡”,為移民企業家清除障礙等措施發揮移民對創新經濟的作用。

多措并舉吸引人才。發達國家憑借優越的經濟背景和先進的科研平臺,通過推動科技投資主體多元化、多渠道等措施以高薪聘請、配給股票期權等方式形成人才為中心的生態圈,每部分各司其職,發揮專業特長,形成風險均攤、利益均占的局面。據統計,在科技創新方面,占美國總人口14%的外來科技移民獲得的創新專利占美國創新專利總量的三分之一;在科技創業方面,外來移民創建了美國四分之一的高科技公司。

以日本為例

在日本2018 年版《科學技術白皮書》中,強調了夯實科技實力的重要性。進入21 世紀,日本自然科學系的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位列世界第二,體現了日本科技實力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力。2018年8 月22 日,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發布了《科學技術指標2018》,分別從研發費用、研發人才、高等教育和科技人才、研發輸出以及科技與創新五個方面,對日本及其他主要國家的科研活動成效進行對比。近十年來,雖然日本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基本保持穩定態勢,但在研究人員分布及學歷上,其核心研發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競爭力。

說到日本,不得不提其老齡化問題。作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日本的老齡化比例已經達到了33%,這一問題的影響也同樣暴露在科技發展方面,比如其大學教員老齡化,碩博畢業生就業不佳。為應對在當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而年輕人比例不斷減少的狀況,提升質量變得極為重要。日本政府已在戰略計劃中提出如下舉措:

一方面,繼續加強人才培養,提升人才創新能力。其在《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已經提出,要為青年研究人員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道路并列下具體目標,即40 歲以下的大學教員人數增加10%,且在未來實現40 歲以下的教員人數占比達到30%以上。首次募集選出83 名卓越研究員終身雇用,每年支持100~200 名青年學者崗位不局限于大學,研究開發人和企業均可因需設崗。加強多樣化創新人才培養,對博士學位的年輕人提供經濟保障,對特別研究員、教學助手等增加靈活性、競爭性強的可用經費。通過推動博士學位學生進企業完成研究課題,掌握更多實操經驗,擴寬博士職業發展道路,促進更多的人才進入科學領域。

另一方面,吸引國際人才,促進人才流動。制定詳盡的人才開發計劃,積極打造適宜的人才外部成長環境,充分利用本國的資源大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對外降低科技人才引入本國的門檻,實施“高級人才積分制”,超過80 分為“高度專業人才”,取得日本永久居留權期限縮短至一年,廣泛建立尖端研究基地,資助本國學術機構與學術領先的國際機構展開雙邊或多邊合作等一系列措施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通過優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學生和高端人才赴日學習、進修和工作,推出“留學生30 萬人計劃”,另一方面鼓勵本國學生和科研人員出國學習深造,不斷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學習,培育具有國際發展潛能的科技人才。

以新加坡為例

新加坡吸引人才的能力在亞洲也可謂屈指可數。在法國商學院(INSEAD)2017 年發布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中,新加坡僅次于瑞士位居第二。其彈性就業政策、良好的教育體系以及技術能力都成為本國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優勢。

在移民政策方面,僅500 多萬人口的新加坡近些年每年批準3 萬左右外國人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制定了周詳的移民融合計劃“新加坡公民之旅”幫助新公民適應新加坡的生活方式。較低稅率也成為一項優渥的經濟條件,其中個人所得稅為3.5%~20%,企業所得稅6%~17%,新興企業前3 年營業額低于10 萬新幣可申請免稅。

提供良好的留學生就業制度。新加坡的留學生只要在畢業后找到用人單位即可留在新加坡工作。

積極打造高端平臺,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緊密結合,實施跨國公司和地區的總部計劃,在世界各大著名創新集聚地設立海外學院,采取特別稅收優惠等方式,推進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總部。

科技革命競爭的白熱化形勢下,很多國家地區都在實施中長期戰略部署,我國的人才開發主要是依靠政府引導和組織,各地情況良莠不齊,相關的政策和配套服務亟待進一步整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如何識才、愛才、育才、用才,以及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明確指出要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總書記在上一年度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多方借鑒發達國家地區各種經驗舉措、加速我國科技人才的建設,這對加快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科技人才移民新加坡
人力資源會計視閾下激發河北省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的薪酬體系研究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移民火星
科技部等十三部門印發文件進一步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中芬科技產業園:科技人才與產業技術的“強強聯合”
新加坡
12項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內陸移民(外二首)
延安時期黨對科技人才的引進
球賽來了——原載新加坡《聯合早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