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校教學管理體系的挑戰與實踐

2021-11-18 11:42許亮田改改唐光璐郎海濤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1期
關鍵詞:大類招生教學管理

許亮 田改改 唐光璐 郎海濤

摘 要:近年來,在“厚基礎、寬口徑”教育理念的深入影響下,高校紛紛加入大類招生改革的隊伍。在大類招生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給高校帶來一定好處的同時,也給高校教學管理帶來了發展機遇。在分析了大類招生給高校教學管理帶來的沖擊與挑戰的同時,提出了新時期大類招生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適應新變化、應對新挑戰的創新思路、實踐方法和思考。以大類招生改革為契機,全面提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水平,不斷完善高校教學管理體系。

關鍵詞:大類招生;大類分專業;教學管理

為適應社會對多元化、專業化特點人才的現實需要,高校不斷推進高等教育改革,以滿足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需求。其中,高校大類招生改革是近二十年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大類招生改革不斷推進的同時,給包括教學運行秩序在內的一系列高校管理體系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如何應對高校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學管理體系與大類招生培養的不適應性帶來的挑戰?構建大類招生改革背景下新型教學管理體系,對高校探索大類招生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大類招生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現狀

采用大類招生模式進入高校的學生,在校期間需要經歷兩個培養階段,即學科大類基礎培養階段和專業特色培養階段。學生入學后,先進入學科大類基礎培養階段,此階段通常需要經歷1學年~2學年,個別特殊大類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秉承“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原則,在學科大類基礎培養階段,學校為學生搭建寬厚的基礎課程平臺,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向大類學生開設全校公共基礎課程、素質教育課程以及學科基礎課程等,讓學生在此階段打好學科基礎,為后續專業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深入了解各專業情況,提前做好專業選擇規劃。在學科大類基礎培養階段結束前,由學校統一組織大類分專業工作,學校會根據辦學總體布局、專業實際辦學條件、現有學生人數等因素制定分流方案,包括分流考核規則和各專業擬接收人數、班級數等,然后綜合考慮學生個人興趣愛好、志愿填報情況、學生個人成績等因素進行分流。大類學習階段結束后,學生將進入專業特色培養階段,并在專業特色培養階段完成本科后半段學業。

大類招生背景下,高校教學運行面臨的挑戰

一方面,大類招生是對傳統招生方式的改革與創新,相較于傳統按專業招生的方式來說帶來了很多好處;另一方面,也給高校傳統的教學管理體系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增加了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大類招生改革前,學生在高考志愿填報期間,可以確定未來大學的就讀專業。對學籍管理工作而言,只需要對新生進行一次學號、學院和班級等字段的編排工作,學籍信息編排完成后,除了發生學籍異動可能會導致學籍信息發生變化外,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籍信息在校期間基本保持穩定,學籍管理員基本上只需要特別關注個別因學籍異動導致學籍信息發生變化的學生。

而大類招生改革后,高校逐步推進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意味著未來專業的不確定性,而學生未來選擇就讀專業的壓力就轉移到高校學籍管理部門。面對大類招生,學籍管理部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學生在大學期間順利完成專業選擇。高校錄取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域、教育水平以及個人學習能力等千差萬別,如何確保專業選擇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如何平衡學生的需求與學校教學資源實際情況,讓絕大部分學生能進入心儀專業是學籍管理部門面臨的巨大挑戰。除此之外,在組織學生大類分專業工作中,需要完成宣傳動員、志愿填報、考核與錄取、結果公示、班級重編排、學籍信息處理等諸多工作。同時,伴隨著學校大類招生學生人數的增長,學籍管理數據處理量不斷增大,提升了學籍信息可能出錯的概率。

2.大類分專業結果的不平衡給日常教學運行帶來不便。同一個大類存在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就會導致分流結果不平衡,而分流結果的不平衡勢必會給教學運行帶來一系列影響。高校各專業教學資源確定的前提下,對于熱門專業來說,當有限的教學資源遇到不斷增長的學生數量,會導致教學運行的負擔逐漸加重,甚至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運行,體現在包括但不限于選課、上課、考試、成績等日常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由于專業人數較多,部分必修課不得不增開更多的教學班來滿足學生的上課需求,而對于包括師資力量在內的各種教學資源一定的前提下,無疑會增加負擔;而對于選修課,可能會由于客觀教學資源條件限制課程選課人數容量,使得部分學生無法順利選到心儀課程等。對于冷門專業來說,人數越少會導致教師無課可上,面對人數越來越少的情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會降低,長此以往,這種惡性循環勢必會影響專業未來的發展。

如何建立大類招生改革背景下高校的教學運行體系

1.完善大類招生學籍管理流程,不斷提升學籍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針對大類招生給學籍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高校在開展大類分專業工作前,應科學合理制定大類分專業實施方案,確定大類分專業工作具體工作內容,包括領導和工作小組、宣傳動員、志愿填報、考核與錄取、結果公示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應該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前準備應對解決方案。二是提升學籍管理信息化水平,解決大類招生數據量繁雜等問題。例如:可以改進教務系統現有功能或開發專門軟件,提升學生在大類分專業期間包括填報志愿、排名錄取、學籍處理等方面的效率和準確率。

2.采用多重手段,保障高校教學運行順利開展。一是加強專業教育。通過專業導論、專業前沿講座等形式,讓學生更加深入、直觀地了解專業,增加專業興趣。通過實習實踐基地參觀、科學訓練計劃、創新創業等形式增加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安排導師、班主任等給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通過了解學生個人興趣愛好與特長,提前做好個人長遠職業發展規劃,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而不是隨波逐流,一門心思只想去“熱門專業”,卻不知道是否真正適合自己。二是做好統籌規劃。高??商崆斑M行摸底排查,提前了解學生意愿,提早進行分專業規劃,對可能出現的結果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做好預案。根據摸排結果,再結合學校辦學總體布局、專業實際辦學條件、現有學生人數等因素,設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指標,確定各專業最大班級數和最大接收人數。各專業設置班級數和專業人數上限時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不能超負荷接收學生,否則將給未來的教學管理造成不便。

以上是關于新時期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如何進一步做好新時期大類招生情況下的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提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水平,是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應不斷思考的問題。高校學籍管理人員唯有不斷提升思想和工作認識水平,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推進教學管理工作方式改革,才能進一步做好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更好地應對高等教育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作者單位:北京化工大學教務處)

猜你喜歡
大類招生教學管理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淺析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協調各種關系學習先進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數據視角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探討
云教學管理平臺在教學運行管理方面的運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大類招生背景下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涉農專業大類招生的探索
大類招生模式下大學生專業分流的影響因素分析
對“大類招生,分類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