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紅米栽培技術及發展策略探究

2021-11-19 12:01黃就才
南方農業·中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栽培技術

黃就才

摘 要 海紅米是一種綠色有機營養大米,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的海水稻產品,具有抗澇、抗鹽堿、抗倒伏等優良性能,是當地的特產作物。發展海紅米種植產業,對于提高農民收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對海紅米的營養價值、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產業發展策略,希望能夠為海紅米的栽培和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海紅米;栽培技術;產業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中圖分類號:S511.2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03

海紅米為欽州市的海水稻產品,與一般耐鹽堿水稻(白米)不同,米粒呈胭脂紅色,富含膳食纖維,是一種綠色有機營養大米。海水稻是一種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耐鹽堿水稻,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強的抗澇、抗鹽堿、抗倒伏等能力。欽州市的海紅米水稻種植地域主要集中在大風江、欽江、大欖江、茅嶺江等入??谙痰粎R的灘涂區域,生育期為5個月左右,一年一造,當年5月下種,10月初即可收獲,生育期間海水能夠起到鋤草、殺蟲的作用,不需要施用化肥、農藥即可順利生長。

1 海紅米概述

海紅米栽培過程中不施化肥、不用農藥,而且生長周期長達5個月,一年只產一季,生命力十分頑強。在這種原生態環境產出的海紅米,基本上達到了有機農產品的最優生產標準,品質理所當然最優質、最生態、最養生,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海紅米的營養價值較高,具有補血、預防貧血、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能改善營養不良、夜盲癥和腳氣病等毛病。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顯示,海紅米含有豐富的淀粉與植物蛋白質,尤其富含有人體必需的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鐵、鋅含量是普通大米含量的3倍以上,如表1所示[1]。

2 海紅米栽培技術要點

2.1 選種育苗

海紅米具有抗澇、耐鹽的特點,5月下旬育秧播種。對于直播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種量為5~6 kg;對于塑盤拋秧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種量為2 kg;對于人工插秧栽培方式,667 m2的用種量為4~5 kg。浸種前先用清水把種子清洗干凈,再浸泡24~36 h,期間換洗2~3次,然后催芽。當80%的種子芽長至半粒谷長、根長至一粒谷后即可播種。播種宜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2]。

2.2 整畦施肥

播種前整畦做好秧地,按畦面寬1.2~1.5 m、溝寬30~40 cm的規格起廂。整地時施足腐熟農家肥或淋足糞水,也可以用有機肥作底肥,667 m2秧田施有機肥50 kg,播種前澆足、澆透底水。

2.3 秧田管理

1)做好水肥管理工作。秧田期水分管理以濕潤管理為主,避免缺水,以確保秧苗能夠正常生長。如果遇到持續陰雨天氣要排干田水,防止漬水;如果育秧床土出現發白、表土開裂情況,要適當澆水。對于長勢弱的秧苗,可在陰天或晴天傍晚用磷酸二氫鉀等噴施葉面,以促進秧苗恢復生長。移栽前5~7 d施送嫁肥,用稀糞水、沼氣液或1%~2%的尿素液淋施。2)合理控苗。如果秧苗長勢過旺,可用稀效唑進行控苗,每667 m2秧田用15%稀效唑40 g兌清水30~40 kg噴施。3)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移栽前5 d打好送嫁藥,用異稻瘟凈+病毒A或吡蟲啉+病毒A噴施,預防螟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

2.4 移栽插秧

每年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移栽插秧,海紅米的植株生長較為茂盛,在鹽堿地上盡量做到淺插、插直、插勻。株行距控制在35 cm×45 cm,每穴種6~8株秧苗。缺苗的地方要及時補苗[3]。

2.5 肥水管理

海紅米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整個生長期原則上不需要打藥,也不用除草、施肥。但在潮水浸育時間較短、受海水潮漲潮落影響較小的稻田,在移栽前667 m2可撒施經有關部門認證檢測達標的生物有機肥100 kg或農家肥300 kg。

2.6 病蟲害防治

海紅米的病蟲害較少,可采用燈光誘殺控害、防蟲網育秧控害、生物制劑控害等方式加強病蟲害防治,當發生病蟲害時可適當噴藥進行防治。其中,在幼穗分化期至齊穗期要重點防治三化螟。

2.7 收割管理

每年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收割。收割前及時淘汰已感染病蟲害的植株,防止病蟲混入。在水稻谷粒變黃時收割,收獲后及時脫粒、曬干。

3 海紅米產業化發展的策略

3.1 編制發展規劃

1)整合現有研發機構,成立欽州市海紅米水稻研發團隊,聘請區內外專家進行指導,盡快開展欽州市海紅米水稻種植資源普查,盡快摸清欽州市海紅米產業的實際情況。2)制定欽州市海紅米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海紅米產業基本數據信息庫,積極爭取自治區和國家的項目支持[4]。

3.2 加強技術攻關

1)開展產量和品質提升技術攻關,形成耐鹽提產提質配套栽培技術,提高產量的同時,確保海紅米產品有機鐵、鋅、硒的含量穩定。2)篩選或選育1個以上本地耐鹽優質米品種,取得海紅米水稻育種突破。3)加強技術交流合作,組織相關從業人員赴湛江市、青島市考察學習海水稻種植先進技術,組織市內專家學者、企業經營主體參加國際海水稻學術論壇。

3.3 完善基礎設施

1)整合國土、水利、海洋、交通、農業、水產畜牧、農機和氣象等部門相關項目資金,做好海紅米水稻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2)重點抓好機耕路、排灌深溝、氣象監測、沿海村屯道路、河海堤防、圍壩水門的建設,確保海紅米水稻生產區內海水鹽度可控。3)加快建設海紅米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海紅米水稻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推進海紅米水稻標準化、綠色化、機械化生產。

3.4 加快品牌建設

1)迅速開展“三品一標”認證,重點抓好“欽州潮禾”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和地理標志商標申報工作,并衍生注冊一系列“欽州海紅米”商標。2)抓緊注冊欽州海紅米、欽州潮禾等2個品牌商標,保護區域公用品牌。3)加快制定欽州市海紅米種植技術規程的地方標準,為本地產業健康發展筑牢基礎。4)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用于宣傳及品牌建設。

3.5 注重多元開發

1)扶持企業開展深加工,指導企業開發嬰兒配方米粉和婦女、老年人保健品等,形成海紅米多層次產品布局,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2)推進“海紅米水稻+禾蟲”“海紅米水稻+魚(蝦蟹)”生態種養模式,提高海紅米種植的綜合效益。3)推進北部灣海水稻種植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建立海水稻農耕文化展示館和宣傳教育基地。

3.6 加大扶持力度

1)加快出臺欽州市海紅米產業發展獎補政策,在種植加工用地、用電、宣傳推介等方面進行扶持,調動產業發展主體的積極性。2)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扶持種質資源篩選、育種、海紅米水稻綜合種養等試驗示范研究項目,積極與區內外海水稻研發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爭取建立國家級海水稻產業發展平臺[5]。

3.7 建設示范區域

1)加強海紅米種植示范區建設,不僅是加快推進海紅米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還是促進海紅米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2)選擇土地適宜、生態資源條件較好、交通便捷的優良海紅米種植基地,形成規劃合理的海紅米種植示范區。3)通過示范區帶動為農戶(貧困戶)提供種子、生產、技術、收購、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并采用“海紅米+禾蟲、石蟹、小龍蝦、巴沙魚”等套養種植模式。4)加強品牌建設,依托電商平臺銷售實現集體經濟同步增收。

4 結語

欽州市擁有發展海紅米種植產業的良好條件,種植歷史悠久,而且資源稟賦優異,開發潛力巨大。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相關技術趨于成熟,產量提升空間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對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保障糧食安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促進產業升級、農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輝松,宋國顯,韓彰桂,等.欽州市海紅米(赤禾)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21(6):18-20.

[2] 潘云鋒,張相兵子.欽州:海紅米成致富米[J].農家之友,2020(2):16.

[3] 郭烽塍.湛江海水稻產業發展對策建議研究[D].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20.

[4] 錢敏.海水稻豐收,中國糧食安全更有保障[J].人民周刊,2020(22):50-51.

[5] 任紫彤,寇亞迪.中國沿海地區海水稻生產布局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7(21):23-26.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栽培技術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