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外在因素對靈芝品質的影響

2021-11-19 12:01潘靜朱長俊鄭雨晴李丹妮沈偉
南方農業·中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靈芝品質

潘靜 朱長俊 鄭雨晴 李丹妮 沈偉

摘 要 靈芝因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因其生長過程中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種植中發生病理的概率增大,導致市場未被廣泛開發。通過對影響靈芝的外在因素進行分析,提出降低外在因素對靈芝品質影響的調節方法,從而提高靈芝的產量與品質,優化靈芝人工栽培產業結構,促進靈芝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 靈芝;人工栽培;外在因素;品質

中圖分類號:S567.3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06

靈芝作為傳統的名貴中藥,它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三萜、核苷和甾醇類,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心腦血管的改善、抗衰老等多種功效。近年來隨著對靈芝的深入研究,其栽培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越來越多的因素制約著靈芝產業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較長的生長時間使其品質在種植中會受到許多外在因素影響,這導致了靈芝的質量下降、優質靈芝的短缺,阻礙了靈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針對靈芝生長存在的問題,對影響靈芝品質的外在因素進行了簡單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靈芝栽培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1 影響因素

人工靈芝栽培技術是近30年來靈芝產業的一大突破,利用人工控制生長條件及人工接種等技術手段,為靈芝的生長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從而改善靈芝品質并降低靈芝培育難度?,F在以室內人工、瓶栽技術、溫室栽培技術和室外露天栽培技術為主[2],其中溫室人工栽培技術是目前國內主要的種植方式,溫室內多種條件控制為靈芝生長提供了更好的環境。目前人工栽培技術還不夠成熟,其中“菌絲的分離及培養階段”和“子實體栽培及生產階段”是靈芝人工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薄弱的環節;又因靈芝較長的生長周期導致其在種植中會受到許多外在因素影響,所以在這2個環節中對外在因素控制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靈芝的品質。其外在影響因素包括下面8方面內容。

1.1 栽培料的選擇

靈芝的產量、菌絲生長和活性成分等,都會因為不同的栽培料和配方而受到顯著影響。靈芝為木腐菌,所以人工栽培一般會使用木屑和農作物秸稈,再添加一些輔助材料如麥麩、米糠、石膏等,還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礦質元素,比如磷酸二氫鉀、氧化鈣、碳酸鈉等元素來配置培養基,就能滿足靈芝的生長需求[3]。雖然傳統的栽培料使用簡單,成本低、產量高,但栽培方式使生長周期過長,導致在生長過程中染菌或遇到病變的概率增大,造成出芝量少,或出芝但菌蓋也比較小,品質較低。通過賀望興等對用茶枝屑代料來栽培靈芝的研究發現,茶多酚的含量可以提高靈芝產品的價值和質量[4]。

1.2 栽培料的含水量

靈芝一般生長在濕度高的地方,其子實體在發生階段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都是由培養基質所提供,如果水分不足,那么嬌嫩的頂部就會枯敗凋亡。靈芝的呼吸在生長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水的揮發會帶走熱量,高濕度的環境會更有利于其生長,所以在靈芝生長發育的各階段都應提供足夠的水分[5]。當然,培養基中水分也要適量,如水分過高,會導致袋內通風不良,對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的分化不利。

1.3 培養基的酸堿度

靈芝喜歡在弱酸條件下生長,適合菌絲生長的pH值為4.5~6.0,最適宜的pH值為5.0~5.5。當pH值達到8.0時,菌絲生長緩慢。中性或弱堿性條件則對靈芝子實體的生長有益,而酸性條件會阻礙擔孢子的發育。靈芝的生長受到pH值的顯著影響:1)因為pH值會引起原生質膜電荷的變化,進而影響營養物質被菌體細胞的吸收量;2)在靈芝代謝過程中酶活性會受到pH值的影響,從而改變了環境對養分的吸收度。在生產實踐中,應在滅菌后降低培養料的pH值;在制備靈芝培養基時,應適當增大pH值;為了使菌絲體在最大允許pH值范圍內穩定生長,應適量添加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等緩沖物質[6]。

1.4 環境濕度

靈芝生長需要高濕度,空氣相對濕度為65%~70%最好。高濕且恒濕時子實體發育期對環境濕度的需求,相對濕度在90%~95%最恰當,此時菌絲生長最迅速,而且菌蓋也大,從原基出現到子實體成熟,需要保持相對恒定的水分,以便子實體均衡生長。如相對濕度低于60%,子實體內物質營養的減少和水分的蒸發會導致其生長停滯。如果子實體生長不良,就會出現暗灰或暗褐色的菌蓋邊緣。當相對濕度低于45%時,則菌絲停止生長且不分化。當相對濕度超過95%時,可導致病原霉菌的生長和傳播。因為空氣中氧氣含量低,呼吸作用困難,子實體蒸騰作用難以進行,營養物質流動受阻,導致子實體發育不良[7]。

1.5 環境溫度

相比較濕度,靈芝生長不需要高溫,一般生長在15~35 ℃的條件下,最佳生長溫度是25~35 ℃。當環境溫度為10~22 ℃時,靈芝的子實體生長速度不是很快,而且會導致外殼色澤不夠飽滿。原基在25~35 ℃時可以大量產生;低于22 ℃很少產生且生長緩慢;超過34 ℃時可產生,但可能在原基形成后發生腫瘤過程,甚至停止發育。在28~30 ℃條件下,靈芝菌蓋生長迅速,生長環稀疏,表面顏色很淺;在24~26 ℃時,生長時間長,積累大量活性成分,結構堅硬,所以把控好靈芝生長時的溫度是很重要的。

1.6 光照

靈芝是一種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異養生物。因為光對菌絲的生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所以在生長過程中對光非常敏感。另外,在黑暗中菌絲體雖然可以正常生長,但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必須在一定的光照下才能進行。靈芝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對光照很敏感,而且有趨光性,通常在有光源的一側生長;如果光源方向經常改變,或培養瓶多次被移動,則會造成菌蓋畸形,所以在栽培過程中不可隨意移動光源[8]。

1.7 二氧化碳的濃度

研究表明,靈芝的呼吸作用、菌傘分化、孢子的釋放、子實體原基分化等均受到高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在靈芝子實體生長期內雖可促進菌柄的生長,但菌蓋不容易被形成,且會形成類似于鹿角狀的畸形子實體。此外,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會抑制其菌絲的生長,甚至導致菌絲腐爛而使得靈芝的成熟期變晚,生長周期變長,經濟效益下降,以及獲得的子實體形態異?;蛘呋?,進而導致了靈芝品質的降低。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低,則越有利于靈芝生長發育,即最佳二氧化碳濃度應為0.04%~0.05%[9]。

1.8 病菌及害蟲

除了影響靈芝生長的一些主要環境因素外,一些常見的病菌及害蟲等在靈芝生長過程中也會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10]。比如青霉菌、線蟲、螨類和葉甲科害蟲等。

1.8.1 青霉菌

青霉菌是靈芝的主要致病菌,在適宜條件下,青霉菌的分生孢子可隨氣流飄浮傳播,快速生長繁殖,遍布靈芝的生長圈,使得氧氣被隔絕,從而使得靈芝生長被抑制。當子實體被青霉菌侵染后,隨著斑塊和受損組織的形成,組織會發生軟化。在嚴重發病時,病菌斑塊增大,隨著霉菌層的產生,組織分解,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子實體就會完全分解[11]。

1.8.2 線蟲、螨類和葉甲科害蟲

線蟲的幼蟲以菌絲養分為食,它的侵染也為其他病菌提供了條件,從而引發各種病害,導致培養基質變黑,靈芝菌絲萎縮或死亡。螨類以霉菌和植物殘體為食,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喜歡食靈芝菌絲,使菌絲發生變色或萎縮,導致菌絲死亡。葉甲科害蟲的幼蟲以靈芝的菌絲為食,使靈芝難以形成原基。成蟲以剛分化的原基及子實體為食,導致子實體邊緣不平整。靈芝被嚴重侵染時則不能使菌蓋、菌柄正常分化形成,影響了靈芝品質和產量[12]。

2 調節外在因素的方法

目前我國靈芝產業及栽培技術都發展的不夠成熟,影響靈芝品質的外在因素還沒得到很好的控制,只能解決局部問題,未能形成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還是嚴重依賴于人工操控,但仍可以采取多種方法提高靈芝品質,調節外在因素的方法有以下4方面。

2.1 溫濕度的控制

要根據靈芝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感知溫室內外環境信息并做出合理預判,比如春季升溫較快適宜靈芝的生長,但夏季溫度過高卻不利于靈芝的生長,這時就要密切關注溫濕度變化,分階段控制栽培室內溫濕度,降低溫濕度對靈芝品質的影響,以保障靈芝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和品質。原基分化生長期間的溫度則在(28±1)℃為宜,(26±1)℃則是菌蓋生長期最適溫度。在栽培過程中,控溫方法有:1)出芝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溫度來安排;2)在溫度30 ℃時,可采取適當的措施比如遮光,適當給地面澆水降溫或者通風;3)在可能的條件下采用自動控溫的設備。水分在濕料中的百分比含量可以被用來表示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來說,培養料含水量在60%左右時最適合靈芝菌絲生長,含水量在70%左右時最適合子實體形成。培養料中的水分會因為蒸發或采收而造成損失,所以在栽培時要定期澆水,并保持一定的空氣相對濕度,把培養料中水分的蒸發量降至最低。

2.2 CO2的控制

考慮到靈芝作為一種好氣性真菌的特性,根據不同類型靈芝菌絲體在萌發和子實體生長階段的技術要求,控制好溫室內的CO2含量,保持溫室內良好的通風,保證充足的O2。在子實體形成和發育期間,通常需要在夜間或早晨保持室內的良好通風條件。

2.3 光照控制

光監測應在靈芝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在菌絲生長階段,光被控制在0 lx,這使得菌絲能在黑暗中快速生長。因為在靈芝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有很強的向光生長特性,所以控制光照強度在4 000~6 000 lx,可以使靈芝品質更好。超過6 000 lx時,對靈芝進行遮光;當低于

4 000 lx時,啟動LED植物燈進行補光。在垂直袋裝栽培中,上表面應是透光的,輔助子實體的正常發育、基部的形成和菌柄的向上生長,因此在菌蓋分化后轉變為單面透光,讓菌蓋向水平光源生長,便可形成菌蓋呈扇形,菌柄與菌蓋垂直的規則子實體。

2.4 病害防治方法

青霉菌是一種影響靈芝生長的常見真菌,應特別注意靈芝的培養過程中是否有青霉菌污染??梢詫ε囵B基的滅菌操作進行更嚴格的規范,無菌操作要貫穿始終;培養期間也要多觀察,要及時摘除被霉菌污染的靈芝。如果栽培塊上有小斑點,立即用抗菌紗布擦去菌落,再用pH值為10的石灰水擦拭。線蟲可噴灑濃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溶液來防止其他蟲害的入侵,堵塞線蟲的傳播渠道。如果有螨害時,可將棉花浸泡50%敵敵畏少量,然后放入袋內進行熏殺,被嚴重侵染的菌體要及時丟棄,以免病害擴散。葉甲科害蟲可用氯氰菊酯3 000倍液在地面、墻壁及栽培場所周圍2 m以內進行噴灑,進行24 h的門窗關閉后通風換氣。

3 結語

靈芝在中國有3 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早在20世紀50年代,靈芝首次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努力下培育成功,靈芝的大規模生產也得以實現。近年來,靈芝的開發和利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靈芝的消費量不斷上升,靈芝人工栽培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栽培方法、種植模式和原材料也越來越多樣化[13]。隨著種植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栽培效益低下,菌種活性下降,靈芝子實體品質難以控制等,其主要原因是外在因素的影響,針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措施,對提高靈芝品質從而促進靈芝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華敏.中國現代靈芝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北方經貿,2010(10):82-83.

[2] 周成河.農業種植因素對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及優化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85-86.

[3] 韋德富.林下野生靈芝種植基地建設及栽培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20(3):186-187.

[4] 霍光明,張李陽,張吉.不同栽培基質對靈芝品質的影響[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6):92-94.

[5] 李忠,周衛雄,李欽艷,等.室內赤靈芝有機栽培技術[J].食用菌,2020,42(1):51-53.

[6] 白瑪旦增.淺析培養基質與栽培模式對靈芝菌袋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山西農經,2019(5):152.

[7] 陳曉,江升.靈芝生長氣候環境控制系統的設計[J].福建農機,2020(1):28-30.

[8] 郭征.不同LED光源對秀珍菇生長發育的影響[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8.

[9] 姚珂,韓嘉鈺,賀黎銘,等.空氣中CO2濃度對靈芝三萜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8,37(6):44-49.

[10] 駱美花.靈芝栽培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J].鄉村科技,2020(14):88-89.

[11] 吉春明,劉建鳳,蘇建坤.靈芝袋栽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J].食用菌,2013,35(3):66-67.

[12] 曹妮娜,王育娜.藍田縣靈芝栽培中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J].食用菌,2015,37(6):56-57.

[13] 金鑫,劉宗敏,黃羽佳,等.我國靈芝栽培現狀及發展趨勢[J].食藥用菌,2016,24(1):33-37.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靈芝品質
對靈芝有哪些認識誤區
被誤讀的“千年靈芝”
被誤讀的“千年靈芝”
靈芝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小學教育中轉化差生之我見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靈芝霜下秀
包包里的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