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研究

2021-11-20 13:40鄭世奎
求知導刊 2021年39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國際社會競爭的加劇,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已成為社會共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亟需一批教學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作為一個獨特的教師群體,承擔母語教育任務的高中語文新入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需要得到有效培養。高中新入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包括諸多方面,除了教學環節應該具備的能力,課前環節和課后環節應該具備的能力也應納入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系統加以考察。發揮新入職教師的主動性,突出新入職教師的主體性,增強新入職教師研讀教學文本的能力,加強高校教學法教師與中學教師的合作,是培養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高中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9-0083-02

引 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需要一批教學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隊伍。高中新聘語文教師是高中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獨特群體,他們在課堂上的教學能力水平與高中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有關,也與其職業態度有關,還關系著其專業發展。新的高考改革實施方案正在實施,高中語文課程作為提供母語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科,其重要性再一次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新聘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入職教育研究現狀

近年來,不少學者在教師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職前和職后兩個階段,針對高中語文教師入職教育的專題研究很少。20世紀末,我國已開始推行新聘教師的入職教育。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指出,新聘教師將在試用期內參加旨在滿足教學和教育工作需要的培訓不少于120課時。在終身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教師培訓,包括入職培訓和在職培訓。從那時起,“入職教育已成為教師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十年來,國家增加了在職教師的國家培訓和地方培訓,并利用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開展各種類型的在職教師培訓。新聘教師也包括在部分培訓計劃范圍內,如接受教育理念、學生管理和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培訓。這些培訓的缺點是沒有充分考慮一線教師的真正需求,培訓內容重理論而輕實踐,無法很好地解決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針對新入職教師的特殊培訓很少,并且按學科領域對新入職教師的培訓也很少,因此,特定學科領域新入職教師的具體問題亟待解決。

二、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分析

新入職語文教師是一群獨特的語文教師,他們通常有較高的學歷、較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教師專業技能。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理論,美國學者富勒在他的研究報告《教師關注問卷》中指出,新入職教師處于職業發展的“早期生存期”,所關注的是實際接觸教學工作后自身的生存問題,在“早期生存期”,他們會面臨許多困難和矛盾。

新入職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大的困難是將他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在現實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大的矛盾是他們擁有的普通教育理論知識與中學的教育實踐沒有有效銜接。新入職語文教師如何順利度過“早期生存期”?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完成角色轉換,迅速發展基本的教學能力以符合中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是新入職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

在眾多的教學能力中,新入職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是什么?其實只要弄清語文教學的三個核心問題,新入職教師需要具備的教學能力自然就清楚了。語文教學的三個核心問題是“教什么”“怎么教”“效果怎樣”。首先,語文教學“教什么”指的是語文教學的內容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新入職教師就要具備貫徹理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研讀教材、確定教學內容等基礎能力。其次,語文教學“怎么教”指的是語文教學的形式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入職教師需要具備設計語文教案、組織語文課堂學習、應對課堂突發事件、創設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等基本能力。最后,語文教學“效果怎樣”指的是語文教學的結果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入職教師需要具備對語文教學行為進行評估和反思等基本能力。更新教學理念,研讀教學文本,把握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案主要是在課前準備階段進行的,課后階段主要進行的是教學行為的評估和反思。對課堂教學而言,課前環節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課后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條件。缺乏課前準備和課后評估與反思,就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的專業發展最終也無法實現。

因此,研究新入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必須把教師課前環節的能力與課后環節的能力同時納入新入職教師教學能力系統加以考察。

三、高中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策略

(一)發揮新入職教師的主動性

發揮新入職教師的主動性,是提高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前提。研究證明,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受環境支持、工作意義、工作自主性、工作效能感等因素的影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新入職教師具有自己的學科價值,追求自我實現,有專業自主權。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新入職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設計教學內容,主動創建和改變教學環境,并具有選擇和適應教學環境的積極能力,而不是被動適應周圍的環境。在教學實踐中,新入職教師可采取積極行動,設計科學的教學程序,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新入職教師具有較強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感,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彰顯了其人格魅力。學校管理者應充分給予新入職教師人文關懷,尊重并認可他們的勞動成果,為其專業成長搭建合適的平臺,并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質保障,讓新入職教師感受到集體的關懷,體會到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工作效能感。

(二)突出新入職教師的主體性

突出新入職教師的主體性,是提高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關鍵。課堂教學存在學生和教師“二元主體”,即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人翁意識,積極學習與思考,掌握書本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教師的主體性體現在課前的教學準備,課中的教學組織與課后的總結、反思。如果只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忽視教師的主體作用,無疑會降低教師的主體性,從而降低教師的專業自主意識。首先,新入職語文教師應增強自身的專業身份認同感,以飽滿的熱情、不竭的動力、專業的精神實現專業自主。其次,新入職語文教師要明確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目標是“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而不是其他課”,即語文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最后,新入職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計劃—實施—反思—再計劃—再實施—再反思”的動態過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能力。

(三)增強新入職教師研讀教學文本的能力

增強新入職教師研讀教學文本的能力,是提高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核心?!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理解與傳承是語文課程的四大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研讀教學文本的能力,教師研讀教學文本的能力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準確,教學設計是否合理,課堂組織是否有效,教學目標能否達成。閱讀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與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對話與閱讀交流,應指向每位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同等對話者之一,還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特級教師竇桂梅指出,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劣往往取決于教師文本研讀能力的高低。新入職語文教師經驗不足,研讀文本的能力有限,常常在備課時“搬運”現成的教學計劃和教參講解。新入職語文教師的這種“搬運”做法,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材中的課文是固定的,但是語文教師不僅要教出課文的共性,還要教出課文的個性。這要求新入職語文教師通過廣泛閱讀來提高獨立研究文本的意識,提高對文本的研讀能力,并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四)加強高校教學法教師與中學教師的合作

加強高校教學法教師與中學教師的合作,是提高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國家培訓、地方培訓與橫向培訓項目力度的加大,基礎教育學校參訓人員幾乎涵蓋了學校各層次、各學科教師。不少基礎教育學校充分利用當地的高校教育資源,加強與高校的合作,組建高校與基礎教育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團隊,聘請高校教學法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參與培養新入職教師、提高其課堂教學能力的活動。高校教學法教師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幫助新入職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其課程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教學評價的能力,促進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形式也呈現多樣化趨勢:統一培訓與個別輔導結合、現場演示與遠程輔導結合、理論引領與教學示范結合等。高校教學法教師通過“指導—評估—再指導—再評估”的形式,逐步提高新入職教師的教學能力。

結 語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推進,高中課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教師有較高的教學能力是高中課程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傳統教育觀念下形成的教師教學能力結構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而新的高中課程要求教師形成一種新的教學能力。在這種背景下,有關高中新入職教師能力的研究已經開始,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以前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和教師能力理論體系的空白,還為新入職教師提供了一些指導和支持,希望能給教育管理者在培養新入職教師、提升其課堂教學能力方面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陳 帆.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

[2]鄭世奎.普通高中新入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3]許薇薇.中小學教師工作主動性行為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3.

[4]郭俊奇.用語文教師的專業自主守護語文教育家園[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8):16-19.

基金項目:2019年四川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項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研究”(PDTR2019-03)。

作者簡介:鄭世奎(1972— ),男,四川宜賓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教師教育、學科教學。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的角色定位
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多一點素質教育 少一點功利色彩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