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定的辯證法”與阿多諾的音樂分析

2021-11-25 19:19王奧娜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阿多諾海德格爾辯證法

王奧娜

不同于與霍克海默合著的《啟蒙辯證法》,《否定的辯證法》一書是阿多諾否定辯證法思想的集中體現。這是他自己單獨寫作的文本,也是其獨創的理論,更是其個人思想的多年沉淀?!斗穸ǖ霓q證法》一書是阿多諾晚期即20世紀60年代之后的成果,我們無法直接將此書視為他的音樂分析的基礎,因為他的音樂研究都在早期即20世紀60年代之前,然而往前追溯,可以認為“否定的辯證法”思想是其音樂分析的哲學顯現及延展。

阿多諾作為一個極具悲觀色彩的、幾乎對任何事物都持有否定認知的思想家,他的這種思想可能和其成長經歷有關。作為天資聰穎的“天才”,少年阿多諾可能曾遭受過同學的排擠和欺侮,成年后的阿多諾將這些對自己“抱有惡意的同學”稱為法西斯主義的“信徒”。①Theodor W.Adorno, Gesammelte Schrife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7, Bd.4, S.219, 26.青少年時期的這種經歷自然給阿多諾的成長蒙上了一層陰影,筆者猜測阿多諾的否定、悲觀的思想除卻與當時災難性的社會現實相關之外,與他年少時的不愉快經歷也脫不了干系。阿多諾認為:“除了瞻望與抗拒恐怖以及用完整的、不打折扣的否定意識牢牢地把握住更為美好事物的可能性之外,就再也沒有什么美好前景和安慰了?!雹赥heodor W.Adorno, Gesammelte Schrife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97, Bd.4, S.219, 26.這樣的觀點被看作“為阿多諾所有理論著述和審美著述奠定基礎的核心動機”,③格爾哈特·施威蓬豪依塞爾:《阿多諾》,魯路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2頁。也被視作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立足點。在《否定的辯證法》一書中,阿多諾以徹底的否定性思想批判了傳統哲學的同一性思維,在文本中集中體現了否定批判的意蘊。

“否定的辯證法”思想本身就蘊含著反叛的內涵,而《否定的辯證法》則是一本反邏輯、反體系的散文化的著作。阿多諾為了展現破壞和否定的主題,為這本書設定了一種混亂的文風結構,輔之以晦澀的文字,以此來進一步凸顯對于哲學體系的否定、批判和革新精神?!斗穸ǖ霓q證法》中文版譯者有言:“阿多爾諾在《否定的辯證法》中集中批評了哲學對‘同一性’的追求?!雹侔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張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44-45頁。實際上對同一性的否定不僅是一種在理論上的突破,也是一種出于資本主義政治狀態的反思,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對于資本主義交換體制的反對和批判”,故而在這個意義上,否定即是批判——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否定辯證法本身就是批判理論的實踐”。②朱立元、張德興:《二十世紀美學(上)》,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683頁。而這種對于同一性的批判也從否定辯證法延展到了阿多諾音樂哲學的邏輯上,或者說不僅是對于同一性的反叛,延展到音樂分析層面的,還有反體系與反傳統。阿多諾的反傳統、反體系、反同一性這三種特性是被公認的概念,《否定的辯證法》的中譯本序言中有所提及;同樣,曹俊峰先生在《新音樂的哲學》中譯本的譯者導言中也有概述。這三點特性除了在《否定的辯證法》文本中得到了集中體現之外,其實在阿多諾的思想邏輯里也是貫穿始終的。

一、關于反傳統

阿多諾在《否定的辯證法》開篇就有這樣的表述:“否定的辯證法是一個蔑視傳統的詞組?!雹郯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張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44-45頁。故而在之后的行文中,阿多諾首先在社會層面上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財產私有制,否定了現存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否定了各種現實的社會現象;而后在思想領域,他否定了歷史流傳下來的差不多所有理論遺產和學術思想,凡是占有一定地位的思想理論家和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阿多諾的批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音樂領域,阿多諾卻對以海頓、貝多芬、莫扎特為代表的古典音樂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偉大的音樂”,而絲毫沒有否定和批判,只是認為再經典的傳統也應該有一個終結,應該突破傳統創作的技法模式,通過革新來開辟一個新的樂章。對古典音樂的傳統領域,阿多諾是另眼相待的?;氐健胺穸ǖ霓q證法”這個命題本身,阿多諾的這種提法意在將辯證法從一直以來的正向肯定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通過“否定的否定”以達到肯定地抒發阿多諾自身辯證法思想的目的。

為避免被“反傳統”這一命題所遮蔽,我們需要明確阿多諾提出“否定的辯證法”的初衷并不是要對整個西方傳統哲學、甚至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傳統全盤否定,更不是武斷地完全排斥傳統哲學的思維模式:

思想的內在歷史性是與它的內容不可分離的;因而是與傳統不可分離的;相反,純粹的、完全升華的主體卻會絕對地失去傳統……本文體現了傳統,傳統把本文帶給哲學,正是在處理本文時哲學的行為成了與傳統相稱的。④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張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1、44-45頁。

由此可見,阿多諾雖然高舉“反傳統”的旗幟,但并不是對傳統哲學和文化“一棒子打死”。他所提倡的反傳統的“否定的辯證法”,是指“在舊的形式中發現新的所在,而并非是在新的形式中發現舊的”。①Theodor W.Adorno, Against Epistemology: A Metacritiqu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2, p.39.盡管這里的反傳統并不是對傳統文化的顛覆,但是實際上,在阿多諾表述的各個層面仍可見對傳統的批判。這種反傳統的批判在思想理論層面上體現在對各個理論家的批判,無論是早至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多次出現的培根、萊布尼茨,再到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他們都被阿多諾在不同程度上批判過。而《否定的辯證法》文本的第一部分即是對海德格爾理論的批判。

阿多諾將對海德格爾理論傳統的批判放在文本的開端,甚至置于他個人的否定思想表述之前,除了能證明其對于前輩思想傳統的批判態度之外,也在間接表明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是建立在對海德格爾本體論思想的深入解讀之上的。此第一部分的標題即是“與本體論的關系”。在這里,阿多諾對于海德格爾的批判并不是站在“他者”角度從外部對其思想理論進行攻擊,他并未將本體論懸置,而是深入解讀海德格爾自身的思想,達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目的,用阿多諾自己的話說就是:“對本體論需要的批判使我們來到了對本體論自身的內在批判。如果我們只是一般地從外部來反對存在哲學,而不是把它擺在它自身的結構中,按照黑格爾的要求,用它自己的力量來反對它,那么我們就沒有權力支配它?!雹诎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第83、84、15頁。阿多諾的這種解讀方式有他成功的地方,固然也有其欠缺之處。阿多諾關注了海德格爾哲學中試圖掩蓋或遮蔽的東西,他從內在特性對海德格爾的存在論進行批判,指出海德格爾雖然急于擺脫一切實體存在性,反對現成的存在者狀態,但是實際上卻仍然以傳統的哲學持續關注著“存在(Sein/Being)”著的實物,這可能導致了一種虛假的辯證法。阿多諾在文本中寫道:在海德格爾看來,哲學真正的任務是思考存在,然而存在抵制任何思想的規定性。這使得思考存在的要求成了一種空洞的要求。③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83、84、15頁。我們暫且不論這種對海德格爾思想的評判是否失之偏頗,只是阿多諾這樣的批判邏輯在《否定的辯證法》開篇即體現了其反傳統的特性。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反體系的影子。

二、關于反體系

阿多諾的反體系一方面指的是他在自己的行文和思想表述中體現出的反對規整體系的痕跡;另一方面還包括他反對所有追求一個所謂完整體系的哲學邏輯。前者體現在阿多諾自身文本的語言邏輯和思想表達上,后者則集中體現在阿多諾對其他哲學思想的批判上。

關于文本中語言和思想表述的“反體系”,其實在前述《啟蒙辯證法》一書的編排上(幾部分之間缺少邏輯線索和過渡的標題),也展現了阿多諾不重視體系的傾向。而在《否定的辯證法》開篇不久,阿多諾就專門用一個小節表述“對體系的態度”,他確定無疑地說道:“哲學的目標,它的開放的和不加掩蓋的方面像它的解釋現象的自由(哲學將這種自由和被解除武裝的問題結合到一起)一樣是反體系的?!雹馨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第83、84、15頁。這里阿多諾所言明的目標,自然是他自己想要樹立的與過于重視體系的哲學傳統相區分的理論。因為縱觀近代以來的哲學史,大多數傳統的哲學著述和哲學理論都是按照一定的體系呈現的,他們保持著對體系的一如既往的尊重,且始終按照這樣的邏輯運行:“就哲學面對著作為體系的異質物而言,哲學保持著對體系的敬重。這個被管理的世界是按這個方向運動的?!雹侔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第15、6、16、22頁。所以阿多諾希望能夠突破體系的桎梏,擺脫這種束縛,走向哲學思想的真正自由。然而,阿多諾的反體系其實更多是反對諸如海德格爾本體論那樣的哲學理論系統,而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哲學表述形態。

阿多諾反對一切本體論,排斥將某種事物奉為第一性的存在。他認為唯物主義的唯名論是錯誤的,概念的唯心主義也是錯誤的,而實證主義把知識還原為簡單“所與”的東西同樣也是錯誤的。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15、6、16、22頁。阿多諾認為凡本體論都是一種對社會現實狡辯的存在,是需要被絕對否定的。這也是阿多諾否定辯證法反體系的一種表現?;谶@樣的認知,如前所說,被阿多諾當作靶子來批判的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本體論的思想。阿多諾控訴海德格爾把一切現象歸結為一種所謂“此在(Dasein)”,將理性的主體性與客觀的外部性對立,割裂了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使得現象“物化”,從而構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同謀。且不說這里阿多諾對海德格爾存在論的批判多有誤解,可以看出,他對于海德格爾、或者說對所有他認為有“體系”的理論家的批判,都是基于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的需要。哲學的現實基礎是資產階級構造起來的社會,理論不過是現實的映射,這都間接或直接地反映了占主流地位的階級利益和統治方式。阿多諾在《否定的辯證法》文本中曾借用尼采的觀點來表述自己對于體系的不屑:“根據尼采的批判,體系只能證明學者們的胸襟狹窄,靠在概念上構造他們對存在物的管理權威來補償政治上的無能?!雹郯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第15、6、16、22頁。所以在阿多諾看來,理論家們不應該將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一個小范圍的能指上,而應該擺脫這樣一種狹隘的胸襟,離開純概念構造來表述自己的哲學思想。

上述這種思維也貫徹在阿多諾論述美學、文學、社會學和音樂理論的著作中,他在這些著述中沒有在形式上追求一個完整的體系,而是各種碎片化的論述交錯平行。這突出體現在阿多諾論述音樂的層面上。阿多諾談音樂的很多文本都是未成體系的段落,散見于各處,如《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就是后人根據阿多諾的“貝多芬音樂經驗的日記”總結整理而成。而除卻文本的散漫之外,在書中阿多諾表述的時候也并沒有一以貫之的邏輯或完整體系,而更多采用的是塊狀的敘述方式,若不仔細閱讀,往往令人摸不著頭腦。而在內容上,這種反體系的思想也反映在阿多諾試圖拯救體系之外的力量,他并沒有濫用對體系的批判,他認為批判并不是單純地肅清體系。在《否定的辯證法》中,他力圖通過對體系之外的考察以達到厘清的目標,從而實現瓦解體系的目的。阿多諾強調“對體系的批判范疇同時是理解特殊的范疇,在體系之中曾一度合法地超越個別的東西,在體系之外有著它的地盤”,④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15、6、16、22頁。所以他在進行反體系批判的時候,也更多地關注在體系之外的東西,他似乎總是能夠從一個事物的反面去論述事物本身存在的不合理性,這也反映在其對于同一性原則的批判層面上。

三、關于反同一性

首先,當我們接觸到“反同一性”這個命題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它的旗幟鮮明。阿多諾非常明確地反對那時候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虛假的同一化,粗淺來看即是反對一種表面上的文化、思想、族群上的同一,從深層次來理解則是反對一切標準化生產模式下的運轉規律及結果,認為那具有極其惡劣的欺騙性,所以他追求一種非同一性邏輯,認為音樂尤其是現代音樂的內在邏輯里蘊涵著關于啟發民智和反對同一性的元素,他通過對啟蒙精神的反思和批判,否定了以工具理性和同一性觀念的思維來達到藝術真理的路徑。這種思想同其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息息相關。20世紀中葉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愈發趨向工業化和管理化,商品性成為普遍的生存法則,異化和拜物特征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工業影響甚至威脅著藝術的存在狀況,這其中對音樂的“傷害”自然使阿多諾尤為上心,故而他希望能夠通過對音樂中對抗因素的分析得出一種抵抗商品化和工業化的有利因素。在這樣的思維模式的主導下,阿多諾以一種否定的邏輯去面對社會生產中的標準化和同一性現象,對抗這種虛假的風格和偽個性。

在《否定的辯證法》中,阿多諾指出同一性的概念包括個人意識、社會思維和主客體的統一等幾種。就其本質而言,阿多諾所反對的同一性是指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層面,即與資本主義體制下的交換原則相匹配。就這個層面而言,這種對同一性的反對并不單純是一種理論思維,更是一種對于資本主義現實的批判姿態,這與阿多諾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批判態度相符。對于阿多諾本身而言,這種自覺的反同一性意識早已內化在其否定的辯證法思想的理論邏輯中,體現了一種價值追求,即突破自身同一性的限制,解放被遮蔽的他者。在這里,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與當時的社會需求相吻合的。當時人們都這樣認為:這是占據社會意識形態主流的理念,“沒有什么是在熟悉之外所不熟悉的東西,沒有別的可能性出現”。①Theodor W.Adorno, Against Epistemology: A Metacritiqu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2, p.39.人們普遍將同一性奉為準則,或者說是這樣一種同一性的價值取向主導了當時的社會思維。在阿多諾看來,這是一種“災難”。

身有猶太血統的阿多諾在成年之后過得很不順利,為了躲避納粹,他不得不遠離故土,同時改變了之前自己帶有猶太意味的父姓,而改隨母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一個影響世界的災難年代,阿多諾有很深的體會,他的很多理論都是基于對這場災難的思索。他對同一性邏輯進行批判與解構,這其實也是他內心悲憤的哀嚎?!胺ㄎ魉狗肿诱窃谧非蠹兇獾谋举|(種族)同一性中,聽著西方古典音樂來進行恣意殺戮的?!雹趶堃槐骸稛o調式的辯證想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第325頁。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與諷刺,也令既有哲學思辨能力又有古典音樂修養的阿多諾義憤填膺,甚至發出了“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這般吶喊。在阿多諾看來,屠殺了成千上萬名猶太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種人本身所造的孽,這種人的自我毀滅是同一性原則的最終結果,也是西方文明的“追求”——對個體生命的冷漠。這種同一性哲學所帶來的唯有死亡和傾覆。阿多諾令人戰栗地寫道:“奧斯維辛集中營證實純粹同一性的哲學原理就是死亡……沒有這一基本原則(指同一性原則——筆者注)就不會有奧斯維辛集中營?!雹侔⒍嘀Z:《否定的辯證法》,第316、139、127、126頁。這樣一種指證和斷言可以說是對同一性原則最有力的批判和控訴。阿多諾提出反同一性的口號,要求從同一性原則中解救出非同一性,這種思維模式自然和其個體生命的經驗密切相關,畢竟在阿多諾所經歷的那個時代,在法西斯主義者那里,猶太人是作為一種“異在者”而存在的,這是一種非同一性的差異,所以才有了大屠殺的發生??梢哉f這是阿多諾反同一性思維的現實考量,其中隱含了阿多諾對法西斯酷刑的控訴、對猶太人遭遇的同情和對自身命運的擔憂。

當阿多諾提出反同一性原則的時候,他對這種批判和否定給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能夠實現一種真正的平等和自由。那么既然反同一性是要消解同一性原則,那么他肯定要挖掘出其中非同一性的內容,所以其否定的辯證法認為,非同一性在某種認知層面上,可以隱秘地看作同一化的目標,在一定意義上是解救的目標;而傳統思維的錯誤就在于僅把同一性當作單一的目標。這是一種具有深刻辯證意蘊的思維,在辯證法思想的主導之下,同一性內部的“他者”即非同一性對其本身的抵抗造就了反同一性的方法,而這種非同一性的存在形式,按照阿多諾的說法就是星叢(Constellation)。這是一種理論狀態,也是一種關系模式,阿多諾借用本雅明的“星叢”概念建構了一種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彼此有聯系,但卻無法彌合或消除彼此之間的差異。這樣一種認知模式表明了一種平等的關系,概念和語言和諧共處,“星叢只是從外部來表達被概念在內部切掉的東西:即概念非常嚴肅地想成為但又不能成為的‘更多’”。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316、139、127、126頁。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星叢”代表了一種尊重各部分獨立存在的意義。這樣一種認知也被認為是音樂般的思索,而在阿多諾擅長的音樂分析中,音樂的“星叢”并非一蹴而就的概念,而是一個歷史性發展的問題。

不過我們需要認識到,雖然阿多諾旗幟鮮明地反對同一性,但也并非完全走向極端,他自己也承認否定的辯證法其實是從同一性出發的,稱“同一性是意識的首要形式”。③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316、139、127、126頁。在《否定的辯證法》中“關于同一性的辯證法”部分,阿多諾提到了資本主義的交換原則從根本上是和同一化原則相類似的,并提出“當我們把交換原則當作思想的同一性原則來批判時,我們想實現自由和公平交換的理想”。④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第316、139、127、126頁。阿多諾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試圖把所有的一切都納入交換體系,不論是什么,都可以用同一種尺度來衡量。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的交換價值凌駕于一切而成為事物的本質。這種交換原則看似是公平的,但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不平等,人的剩余價值在這種看似等價的交換中被榨干,事物自身的價值卻好像消失了,這也就是馬克思所謂的“異化”現實,故而阿多諾要求辯證地對待這種同一性原則,以實現主客體的統一和真正的平等。阿多諾這種對“同一性”的思考是基于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之“交換原則”的理解,而這種理論來源早在其寫作《克爾凱郭爾:審美對象的建構》時就展現出了端倪。這是阿多諾早期階段的著作,也是使其取得大學執教資格的論文,該論文于1931年完成答辯之后,于1933年出現在書店里。⑤Theodor W.Adorno, Kierkegaard: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p.xi.這個文本作為阿多諾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哲學著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與青年馬克思理論的關系、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關系,以及內容中提到的客體與辯證法的觀念,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阿多諾的思想是前后一貫的,無論是早期對于克爾凱郭爾美學的批判,還是后來在《否定的辯證法》中對海德格爾本體論的批判,都具有一致性。他認為應該辯證地對待同一性原則,既不全盤否定,也不全部肯定,而是一種揚棄的態度。故而有時看來,他的觀點可能有一些自相矛盾的感覺,也無怪乎馬克思主義評論家杰姆遜(Fredric Jameson)將阿多諾稱為“十分特殊意義之上的同一性哲學家”,且認為《啟蒙辯證法》和《否定的辯證法》都同樣是從同一性開始:因為這個詞完全能像包容“啟蒙”和“可選”那樣包容“概念”和“體系”。①Fredric R.Jameson, Late Marxism: Adorno, o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Dialectic, London: Verso, 1990, p.15.所以我們說,其實阿多諾對于同一性并非完全拒斥,而是希望能夠尋求一種同一性和非同一性之間的和解;只是當他認識到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差異是普遍存在的,當他看清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之后,他更加傾向于舉起反同一性的大旗。

在這種反對虛假的同一化的思考基礎之上,我們能夠看到否定的辯證法很重要的一個理論淵源和現實考量就是對現代音樂革新的思考,而其“反傳統、反體系、反同一性”的價值維度和美學觀念,對其音樂分析思維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四、否定性美學對音樂分析的影響

雖說集中體現阿多諾否定性美學觀念的《否定的辯證法》一書成書較晚,但實際上“否定的辯證法”思想卻在阿多諾的早期理論建構中就已經醞釀和形成了,而前期的否定思想對其音樂分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文本中有著十分鮮明的體現。我們可以輕易地在其音樂觀點以及音樂理論著作中找到反傳統、反體系和反同一性的端倪。

其中,反傳統是最明顯的例證,它代表著阿多諾對傳統藝術風格的反叛。阿多諾認為真正的音樂應該是對傳統的揚棄與對社會現實的否定,應該體現出對資本主義交換原則的否定和對拜物教的鄙棄。這種觀點反映在他對待音樂的態度上。阿多諾立場異常鮮明地支持巴赫、貝多芬和勛伯格等音樂家,尤其是在《新音樂的哲學》中專以“勛伯格與進步”一文來表明自己對以勛伯格為代表的新音樂的推崇。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阿多諾對于勛伯格早期的無調性音樂極為贊同,認為這是對社會現實進行批判的強有力的音樂武器,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面,但是對勛伯格之后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之上發展完善的“十二音技法”反倒沒有那么推崇,甚至顯現出了一種“容忍”的態度,而這也招致勛伯格本人的反感。阿多諾的這種音樂批判邏輯令這些音樂形式的主人勛伯格有些不屑一顧。無論是對勛伯格的評價還是對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音樂的贊揚,阿多諾在這些音樂評述中都體現出了一種傾向,即對這些音樂中蘊含的社會否定、社會批判元素的肯定,他認為這些音樂體現出一種對傳統的革新:“巴哈(巴赫)是管風琴音樂的破壞者,而非完成者——比拖拖沓沓的數字低音那種壓抑的‘風格’所允許的更要無限抒情,如升F大調賦格,以及降B大調組曲……莫扎特更是如此。他的音樂是一種要智勝(uberlisten)傳統的不懈嘗試?!雹倭_爾夫·蒂德曼:《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彭淮棟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55頁。有改動:原文將uberlisten譯為智賺,筆者認為這里改為智勝更為貼切。這種對傳統的挑戰吻合阿多諾反傳統的邏輯。這種反傳統思想影響下的音樂觀除了體現在旗幟鮮明地支持巴赫、貝多芬和勛伯格之外,另一方面也顯現在阿多諾對斯特拉文斯基和亨德米特的斥責中。斯特拉文斯基認為音樂就其本質而言,并不能表現任何東西,音樂就是其本身而已,這自然與阿多諾所倡導的音樂具有社會功能相違背,也與反傳統的邏輯相左。

音樂的傳統中有一種可以稱得上是約定俗成的表現形式,具體表現在統一的節奏、慣用的和弦、調性的束縛、不協和音必須轉到協和音等規定,阿多諾視這些規定為桎梏,認為應該打破這些傳統法則的牢籠,將音樂從中解放出來。他支持勛伯格樂派對于傳統技法的革新,將他們的創作視為一種反傳統的例證。阿多諾在維也納曾師從勛伯格的學生阿爾班·貝爾格(Alban Berg)學習作曲,并對貝爾格、勛伯格和韋伯恩開創的“新維也納派”贊不絕口,阿多諾認為他們在音樂創作技法上的種種革新,是一種對傳統的揚棄和突破。

反體系更多地體現在阿多諾很多音樂理論著作成文的無序性上。他的很多分析音樂的作品都是一些理論文章的“拼湊”。比如從“否定的辯證法”思想出發的《音樂社會學導論》,這本建立在哲學和美學基礎之上的音樂理論著作,是根據阿多諾1961—1962年在法蘭克福大學演講時的報告和討論整理而成的,其中大部分也在北德意志電臺的廣播中播放過;再如《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②此書在阿多諾生前未能成書,1993年才在德國出版,阿多諾更愛將其對于貝多芬的研究稱為“貝多芬經驗的日記”,此書是由后人整理的阿多諾關于貝多芬的論述,中文譯本于2009年在中國臺灣出版。這原本只是阿多諾關于“貝多芬經驗的日記”,由之后的研究者羅爾夫·蒂德曼(Rolf Tiedemann)依照阿多諾生前所寫的關于貝多芬的片段形式的散篇、電臺廣播及其他著作中論述貝多芬的段落整理編撰而成,可見阿多諾生前作文不成體系的特點。關于反體系這一特征,體現得最為明顯的一本音樂著作是《新音樂的哲學》,這是一本由三篇各自獨立的文章組成的作品,且這些文章分別寫于不同的時期?!缎乱魳返恼軐W》寫作的年代是戰火紛飛的年代,書中的“勛伯格與進步”部分寫作于1940—1941年,“斯特拉文斯基與倒退”則在時隔七年之后完成,此二文結集出版之時撰寫的“導論”部分則完成于1948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貫穿了全書完成的始末。面對這種客觀現狀,社會對藝術的表現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包括音樂作品在內的藝術形式則肩負引導人們關注社會變革的功能。阿多諾這樣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黑格爾的藝術理念,認為音樂負有莊嚴的使命,藝術的內容是精神、理念和真理,在當下違背真理的社會里,真正的藝術必然具備社會批判的功能,含有對不合理社會的不滿和抗議。因為“反抗的因素內在于最超然的藝術中”,③曹衛東編選:《霍克海默集·文明批判》,渠敬東等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年,第213頁。故而作為藝術的音樂,理應能夠喚醒人們對于變革社會的渴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鞭策當時的人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因此阿多諾將反體系的邏輯外化為自己著作最明顯的形式,從而在初次接觸文本之時讀者就會有醍醐灌頂之感。除卻著作成文的反體系之外,阿多諾很多文本的內部敘述邏輯也較為斷裂和分散,這種內容與形式上的反體系可謂相輔相成,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阿多諾的反抗邏輯。

反同一性在阿多諾音樂思想里的集中體現,就是他很少同時提及創作風格相似的樂派和作曲家,而是更傾向于單獨開辟章節來談論作曲家和作品,如在《新音樂的哲學》中他用兩篇獨立論文來談論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他會專門單獨論述一位音樂家,這集中體現在阿多諾對貝多芬的解讀上。阿多諾自幼練習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對這位“樂圣”給予高度評價,他原打算根據自己演奏及研究貝多芬的積累撰寫出《音樂哲學》以獻禮1937年大規模紀念貝多芬的活動,但終究因戰亂、瑣事而擱淺,直至逝世都未曾成書,從而出現了上文中提到的后人根據其遺稿整理出版的《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阿多諾有意識地忽略共同性的挖掘,而致力于對差異性、特殊性的開發,這是對于非同一性在音樂上最明確的把握。此外,阿多諾在著作《新音樂的哲學》中常常提及的“音樂唯名論”問題,也是其反同一性思想的典型呈現。阿多諾借用經院哲學中的唯名論觀點,充分肯定了音樂中具有個體差異的要素,他認為諸如“屬七和弦”“純五度”“純八度”等音樂概念就其作為樂理術語的普遍性而言,只是空洞而無意義的,只有加之于樂句之中,同其他音符組合起來,并具有不同于其他和弦、音程的個性差異之時,才是真正的音樂語言。阿多諾的這種否定性美學觀對于其音樂分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可以稱得上是其音樂美學理論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哲學基礎,并同時影響了他對其他多種藝術形式的分析。

猜你喜歡
阿多諾海德格爾辯證法
形而上學經驗還是否可能——試論否定辯證法的思辨動機
淺析海德格爾的“存在”觀念——以黃玉順的三個方面批判為中心
淺談“海德格爾”存在主義
凡·高的鞋踩出一個羅生門
認與逃的辯證法——石黑一雄小說中的內心世界
淺析阿多諾對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批判
淺談阿多諾的自然美思想
西方美學中關于“丑”的概念研究
無語與言說、個體與社區:西方大屠殺研究的辯證
中國電影可持續發展的辯證法(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