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夢文學研究文獻綜述

2021-11-26 16:14楊婷雅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陸游蘇軾詩人

◎楊婷雅

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傳入中國以來,學界掀起了一股關于夢的研究熱潮,筆者按照側重點的不同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一、專著類

(一)文化角度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學界夢文化研究的高峰階段。隨著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中國譯注最早叫《釋夢》)為代表的西方夢理論的譯介傳入,中國開始掀起一股“夢文化”研究的熱潮,相繼出現一些夢文化專著,如:卓松盛《中國夢文化》,傅正谷《中國夢文化》,王維堤《神游華胥—中國夢文化》申潔玲《夢文化》,妙摩、慧度《百尺樓神秘文化集·中國夢文化》,楊健民《中國夢文化史》。

卓松盛《中國夢文化》一書開風氣之先,是該領域的第一本專著。該書分六章,首章介紹夢學歷史和西方夢學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夢文化學的構想”,探討了“中國夢文化”的故事母題,中國的夢境信仰,最終落筆于探索“中國夢文化”的深層結構研究。雖然此書對“夢文化”未做明朗的界定,但它最早提出建構“中國夢文化學”,具有拋磚引玉的開拓之功。

兩年后,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出版,和卓書相比,傅書的學理性更強,影響更大,內容也更切合“中國夢文化”的主題,它對古代夢理論的代表者,古代夢理論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人分類介紹,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夢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中國古代政治、軍事、祭祀、邢獄、哲學、歷史、宗教迷信、科第仕途、富貴貧賤、倫理道德這十方面的關聯,涉及了夢與社會方方面面的關系,讓筆者對中國古代夢文化有了一個頗為全面的認知。但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面太寬,就使得每一面都只是點到即止,不夠深入。

申潔玲《夢文化》與妙摩、慧度二人的《百尺樓神秘文化集·中國夢文化》則都汲取傅書的教訓,兩本書都可看作是對傅書第三部分的完善本,各有選擇一些領域,更加細致周到地探討夢與該領域的相關性。楊健民《中國夢文化史》則另辟蹊徑,以朝代順序為撰文縱坐標,每一朝代列一章節(明清兩代合并),結合每個朝代社會思潮與風尚來分析該朝代的夢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而且便于讀者把握中國夢文化的歷史衍變進程,令人一目了然。

進入21世紀后,則有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路英《中國夢文化》和羅建平《夜的眼睛:中國夢文化象征》。前者是由南開大學哲學系教授夫婦聯名出版,該書卷帙浩繁,從“夢的體驗到夢的文化”引入,分“夢的迷信與占夢之術”“夢的探索與夢的學說”“夢在文化網絡中的影響”三章行文。全書以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兩條線并列為底,新穎獨到、充滿辯證色彩。相比較而言,路英書則略顯遜色,撰文思路、章節排列也與20世紀九十年的諸書類似,無出其新。而羅書則偏向于解夢之書,著重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對夢進行文化闡釋。

(二)文學角度

文學領域內,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先秦兩漢部分)》是代表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夢文學史專著。傅先生寫作《中國夢文學史》的初衷是要第一次對中國文學史上大量而普遍存在的夢文學現象進行系統、深入地梳理與研究,對夢文學作家、作品進行分析、評價,對中國夢文學的產生、發展的歷史規律進行探討,對它的思想價值和藝術特色進行論證,并從藝術創作的繼承與發揚的角度,觀照中國現當代夢文學的發展。雖然這一宏愿最后因為傅先生的過世而并未完成,但僅就先秦兩漢部分而言,它還是為讀者展現了先秦兩漢夢文學的全貌。并且,此書提出了“夢幻主義主潮說”,認為夢幻主義文學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要潮流之一,進一步肯定了夢文學的地位和研究價值。

二、工具書類

傅正谷先生《中國夢文化辭典》,是迄今為止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關于中國夢文化的大型工具書。其編纂體例基本與《辭?!贰掇o源》相同,按語詞部、人事部、作品部、論說部四部分來分眾化的收錄中國古代夢文化的條目。其特色是以釋義為主,兼溯源流,并加以簡要評述,是查閱中國夢文化相關的典故、人事、作品等的一部較好的工具書。

三、論文類

相對于專著類和工具書類而言,各類期刊雜志上發表的和夢相關的論文可謂不勝枚舉。筆者按照論文的主旨將它們分為夢理論類(包括純粹中西方夢理論的研究,夢與文學的相關性研究),夢文學類(包括小說、詩、詞、夢意象)。筆者于此主要以夢詩和夢與文學(尤其是詩)創作相關理論的研究為主,摘錄其中有代表性的論文進行整理和詳述。

(一)夢與文學創作之理論

傅正谷《夢應與夢詩》一文以北魏詩人高允、盧元明二人的創作實例,認為依據夢應而夢中創作的詩歌,是中國夢詩創作的一個類型、一種模式。

劉曉明《夢思維初探》從夢思維的本質特征和創作功能三方面來討論夢思維與藝術創作的關系,認為夢思維是“一種想象的特殊形式”。

南生橋《夢的運作與文學創作的四個同一》討論了夢的運作與文學創作的相 同點:形象與圖畫,創造形象的方式,靈感。

高利華《論無意識對古代夢詩創作的意義——兼評陸游的紀夢之作》把中國古代夢詩分為實錄式、轉移式、借題發揮式、境界式。并以陸游紀夢詩為例總結中國夢詩的得失:顯意識太強,導致記夢詩失去了應有的來自無意識詩化過程中的光彩。

此外還有吳長庚《讀陸游記夢詩——兼論夢與文學創作的關系》,王生平《夢思維探索》,曾耀農《創作與夢》,楊知秋《臨界思維與文學創作》等同類型文章,所論大抵相同,茲不贅述。

(二)夢詩

1.個體詩人及其作品研究

有關夢文學的研究中,以個體詩人為對象的研究是最多的。其中宋代詩人當中,又屬陸游最多。學位論文只有徐恬恬的《論陸游之夢詩》,此文分內容、描述形式、藝術特色、影響上詳論陸游夢詩。關于陸游記夢詩的期刊文章之數量則蔚為大觀,且其中最多的是以此為視角探討陸游的愛國情懷。比如黃藝元《詩人的夢和夢中的詩人——陸游紀夢詩解析》,梁正國《深沉之愛浸心底,豪邁氣概沖斗?!撽懹斡泬粼姟返鹊?,在此不一一臚列,因為很多文章所論差異不大,甚至不乏拾人牙慧之作。

陸游之外,也有寫其他詩人之夢詩的,比如:寫蘇軾夢詩的,學位論文只有劉麗姣《蘇軾涉夢詩詞研究》一文,該論文將蘇軾涉夢詩詞分為記夢之作,夢中之作,夢喻之作三大類,特色之處在于最后一章“涉夢詩詞中夢的思想發展歷程研究”,結合蘇軾的人生經歷,縱向探究其涉夢詩詞反映出的蘇軾早中晚年夢的思想的發展變化,展示其心路歷程。這對筆者的啟發是結合兩宋歷史縱向上看宋代夢中作詩的特點。寫黃庭堅夢詩的,有王訶魯《論黃庭堅的記夢詩》一文,主要探討黃庭堅記夢詩的夢幻符號系列能曲盡夢理的原因。還有部分宋代其他詩人的在此也不逐一羅列,大抵作者多以寫這些詩人的記夢詩為主。

2.整體性和群體性研究

學位論文有王鹿《宋代夢詩研究》和路薇《南宋中興三大詩人的夢詩研究》。王鹿文以整個宋代的夢詩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夢理論在宋代的發展與宋前夢詩的創作和宋代夢詩創作的新視野等。路薇文則是以中興三大家為對象進行群體研究,似乎是想以夢詩為切入點,比較三家之異同,但不論是橫向的比較分析,還是縱向的考察研究,都浮于表面。期刊論文方面如李善奎的《古代言夢詩的抒情模式》,趙亞平《林林總總“白日夢”——中國古代“記夢”詩內容綜述》等。

3.夢中作研究

以夢中作為研究主題的有三篇文章:其一,羅宗濤《蘇東坡夢中作詩之探討》,該文從考察蘇軾各夢中詩的時地入手,分析其夢中作的內容及特色,并探討蘇軾夢中作的禪味,從夢中作詩的角度審視蘇軾的文化心態、心靈狀態等。其二,白貴《論詩話傳詩中的“夢中作”現象》,討論宋代詩話中的“夢中作詩”現象,他以《詩話總龜》中“紀夢門”所輯46則此類詩話為對象,總結了“夢中作”詩話的基本形式及其作用,為本文提供了借鑒。其三,李士彪《文學奇觀“夢中詩”》簡要地梳理了夢中詩的歷史源起、發展,認為夢中詩發軔于《左傳》,在漢代空白,直到劉宋時期謝靈運偶現靈光,唐代始現題為“夢中作”的詩,然數量寥寥。爾后,宋詩將夢中詩推向極致。自宋以后,元明清三代夢中詩亦未斷過。

總的來說,學界對中國古代夢文化、夢文學的研究是不少的,但把“夢中作詩”作為單獨形態的詩歌進行獨立研究的沒有,“夢中作詩”或可成為一個新的研究切口。

猜你喜歡
陸游蘇軾詩人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一轉身,就是一輩子——陸游和他的《釵頭鳳》
蘇軾吟詩赴宴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除夜雪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詩人與花
初夏絕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