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衡不食無主之梨

2021-11-26 10:37王木木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許衡物權所有權

文/王木木

說起與梨有關的歷史故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會是“孔融讓梨”,但是你知道嗎,在距孔融讓梨的一千多年之后,也有一個與梨有關的故事被記載在史料中。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金末元初理學家、教育家許衡。

許衡與梨樹的故事

許衡自幼聰穎好學,師從當時的大儒學習程朱理學,被稱為“朱子之后第一人”。在《元史·許衡傳》中記載了他不食無主之梨的故事:許衡曾經在夏天的時候路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大家都口渴極了。這時,路邊有一棵梨樹,別人都爭著摘梨吃來解渴,只有許衡一個人端坐在樹下,神情自若。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摘梨吃,許衡回答說:“不屬于我的東西我卻去拿,這是不對的?!蹦侨苏f:“現在世道這么亂,這棵梨樹可能早就沒有主人了?!痹S衡說:“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許衡是一個有原則且誠實自律的人,能抵得住誘惑、不貪財物。那么,從法律的角度分析,路邊“無主之梨”到底能不能摘呢?下面我們結合《民法典》中的法律知識來分析一下吧!

物的歸屬與所有權

物權是一種財產權利,主要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七編,其中第二編即為物權編,主要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對物權中的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作了詳細的規定。其中,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依法對自己的動產或不動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未經所有權人的同意,他人不得對所有權人的物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簡單來說,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置自己的物品,但是不能隨意處置別人的物品。

故事中,當別人問許衡為什么不摘梨時,許衡的回答是:“不是我自己的東西我卻去拿,這是不對的?!苯Y合物權知識,將許衡的話翻譯過來就是:我不是梨樹的所有權人,梨不歸我所有,所以我無權采摘。

“無主”之梨真的無主嗎?

梨樹到底有沒有主人,故事中并沒有告訴我們。如果路邊的梨樹確實沒有主人,比如梨樹是野生的,或者原來的主人明確表示不要這棵樹了,而這棵樹也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屬于國家所有的野生植物資源,那么大家從樹上摘梨吃,并不會侵犯到任何人的權益。但是如果梨樹是有主物,那么,主人對梨樹以及梨樹上結的果實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他人未經梨樹主人的同意而摘梨吃,侵犯了梨樹主人合法的財產權益。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蔽餀嗍艿角趾Φ?,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梨樹主人去世后,路人可以摘梨嗎?

故事中,有人說道,“現在世道這么亂,這棵梨樹可能早就沒有主人了”,意指這棵梨樹為無主樹。那么,我們假設梨樹原來有主人,但是現在他已經去世了,這種情況下,路人可以隨意采摘樹上的梨嗎?

梨樹的主人去世之后,梨樹成了他(她)的遺產,應當按照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辦理繼承。如果梨樹原主人去世前留有遺囑,且遺囑中提到了梨樹如何處置,那就應當按照遺囑辦理;如果梨樹原主人去世時沒有遺囑,那么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由梨樹原主人的法定繼承人繼承這棵梨樹。在這種情況下,梨樹的所有權歸繼承人享有,未經繼承人的允許,路人不能隨意摘梨。

物權是公民重要的財產權利,侵害他人物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生活中,看似“無主”的東西,也可能實際上是有物權人的,所以面對“無主”之物,我們應審慎對待,避免做出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的事情。

猜你喜歡
許衡物權所有權
物權效力及其法律定位分析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區別
一方支付首付購房,婚后雙方一起還房貸未取得產權證的,離婚時房屋歸誰?
論所有權保留
權利人放棄所有權只能適用注銷登記
心中不可無“主”
事實物權:理論困境與出路
驚堂木
淺析物權請求權的時效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