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現狀與對策

2021-11-27 17:46周如琪
食品安全導刊 2021年33期
關鍵詞:訂餐泉州市服務提供者

周如琪

(泉州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福建泉州 362000)

1 網絡訂餐行業的基本現狀

從送餐配送的形式來看,泉州市美團、餓了么兩大主流第三方平臺主要采取團隊加盟和個人兼職的模式開展配送業務。其中團隊加盟的比例約為60%~70%,個人兼職的比例約為30%~40%。第三方平臺送餐員無論是團隊加盟還是個人兼職均由各送餐物流站點負責日常管理,上崗前需進行線上培訓、健康檢查、無違法犯罪審核等。星巴克、百勝餐飲集團等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通過自建網站開展網絡訂餐業務的,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配送管理體系,大部分送餐人員為企業自有或與物流企業合作派駐的方式[1]。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專業團隊通過平臺內跑腿業務,接受消費者個人的委托,前往指定商戶代買相關食品,由于未納入送餐員體系管理,缺乏相應培訓及健康檢查,存在較大隱患。

從行政監管的力度來看,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2020年以來采取了多種措施推行專項治理和隱患排查。

(1)借力發力。每年投入近20萬元,委托第三方公司開展網絡訂餐數據分析監測,準確定位平臺餐飲經營單位存在的證照不齊、偽證、超范圍經營和超時限等違規行為。2020年全年累計監測417 598家次,監測出問題線索3 863條,平臺入網餐飲單位證照公示率提升至99.45%,證照合規率提升至99.38%。

(2)重拳治理。下發《2020年泉州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嚴厲打擊第三方平臺把關不力、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無證經營和超許可范圍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市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215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227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905家,針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立案查處232起,罰沒款13.95萬元。

(3)聯合防控。聯合商務、衛健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送餐平臺及人員監管工作的通知》,指導督促外賣送餐平臺及其代理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防控機制,嚴防送餐人員成為新冠肺炎的傳染源和擴散鏈。

(4)互動共管。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和餓了么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簽訂合作備忘錄,試點推廣升級版“小票式食安封簽”,將餐飲外賣訂單小票與食安封簽功能合二為一,既降低了企業員工粘貼“食安封簽”的時間成本,又調動了餐飲單位使用“食安封簽”的積極性。

2 網絡訂餐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網絡餐飲服務平臺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加強

平臺以商業利益為優先,以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入網量為考評核心的經營理念尚未有效轉變,對本地的運營團隊、代理商、合作商等管理不嚴,履行備案義務主動性不強;對入網經營者資質審核不嚴,現場核查落實不到位,對已入網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日常經營行為缺乏有效監督,在持續兩年多的大數據監測中一直存在線上商家證照不全、證照過期、主體信息公示不及時等問題,屢查不禁、屢糾不改。

2.2 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行為不規范

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有很大一部分為中小型餐飲服務單位,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不強,未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相關要求開展經營活動,在原料采購、進貨查驗、加工過程控制、環境衛生和從業人員健康等方面管理不到位,存在超范圍經營涼菜、裱花蛋糕等高風險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2.3 配送環節存在風險隱患

送餐員隊伍缺乏規范化管理,第三方平臺個人兼職送餐員比例高達三四成,兼職送餐員及入網餐飲服務單位自配送送餐員由于人員流動性強,組織結構松散,管理更為困難。存在配送站點食品安全培訓不到位,送餐員缺乏食品安全知識和意識,外賣配送時限、配送范圍不符合相關規定,送餐箱清洗消毒不規范,外賣包裝未密閉導致餐食受到污染等問題。

2.4 監管手段和社會共治機制不夠完善

盡管泉州市市場監管局連續多年開展大數據監測工作,但各基層單位重視程度參差不齊,部分地區的監管人員缺乏系統性的培訓,對信息化的監管平臺看不懂、不會用,以網管網的能力嚴重不足,導致網絡訂餐的違法案件數量少、案值低,對轄區的網絡訂餐違法行為未能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2]。同時,消費者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意識及消費維權意識相對薄弱,沒有形成先在平臺上查看證照,再點餐的消費習慣,導致部分無證餐飲單位的有機可乘,社會群體監督沒有發揮出足夠效用。

2.5 網絡訂餐平臺違法違規查處困難

美團、餓了么兩大主流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均未在泉州市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僅以辦事處或城市管理團隊的名義開展活動。根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等規章規定,泉州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于轄區內第三方平臺的違法違規行為,只能抄告給省外平臺注冊地所在的市場監管部門,無法直接立案處罰[3]。由于執法手段和震懾措施的缺失,導致個別第三方平臺存在配合度低、對違法行為有恃無恐、對整改要求馬虎應付的現象,對日常監管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困擾和不便。

3 強化網絡訂餐監管工作的措施和思路

3.1 實施“以網管網”,開展線上監測

與網絡訂餐平臺建立入駐網絡訂餐主體數據每月通報制度,建立轄區網絡訂餐主體數據庫。掌握轄區網絡訂餐行業的監管基數是科學實施監管措施的前提和基礎,同時繼續探索運用“爬蟲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對網絡餐飲服務平臺上公示的證照、地址等信息開展大數據監測,重點篩查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超過有效期、未公示菜品主要原料、超范圍經營等問題。要建立完善搜索比對、實時篩查、逐級通報和督促下線的監測信息推送機制,及時將監測發現的違法行為線索通報網絡餐飲服務平臺,開展自查;對限期未及時自查整改的,通報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核查處理。

3.2 突出問題導向,強化線下核查

網絡訂餐的渠道在線上,但基礎在線下。落實平臺線上線下一致性的自查義務,督促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的城市管理團隊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展實地走訪,重點檢查線下實體店食品經營許可證、實際經營地址是否與網上公示一致,原料采購、環境衛生、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從業人員等方面是否嚴格管理。加強工作聯動,指導基層將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線下檢查與無證餐飲綜合治理有機結合,以小餐飲店、無牌匾標識餐飲店為重點對象開展無證經營行為監督檢查,及時規范、取締無證餐飲經營者,消除線上無證經營源頭。

3.3 加強抽檢監測,排查風險隱患

將網絡餐飲食品列入年度抽檢監測計劃,加大對網絡餐飲服務平臺上銷量較大的“網紅”店鋪、“網紅”食品以及高風險食品的抽檢力度[4]。創新抽檢方法,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采取模擬消費者購物的模式,由承檢機構通過手機App下單購買樣品,直接送實驗室進行檢驗,真正做到“不發通知、不打招呼”。

3.4 嚴查違法行為,實行“一案雙查”

推動實行網絡餐飲服務違法違規行為“一案雙查”,對涉及的違法經營者要在各網絡餐飲服務平臺同步清理,對涉及的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要同步追究連帶責任。要正視對第三方平臺無法立案查處的執法現狀,一方面積極探索通過行政約談、媒體曝光、責令停業等手段,保持對網絡訂餐平臺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和執法權威,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聯系,強化跨地區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建立信息抄告綠色通道,及時將相關違法違規案件線索通報平臺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予以嚴肅查處。

3.5 強化政企合作,推進數據共享

繼續推進與阿里本地生活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持續推進“小票式封簽”等創新機制的深化、落地,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優勢互補,形成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的網絡市場共治模式。積極向省市場監管局反饋相關需求,探索向網絡訂餐平臺開放食品經營許可信息的查詢接口,實現平臺自主審查和部門行政許可的實時信息共享,提升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登記和許可信息核實審查準確率和效率。

3.6 倡導社會共治,營造良好氛圍

繼續在網絡訂餐行業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示范建設,引導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通過安裝云攝像頭,將網絡訂餐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進行主動公開,接受消費者的實時監督,積極破解網絡訂餐供需雙方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繼續深化“咱厝人查廚房”等視頻執法直播活動,邀請市民、媒體、人大代表等參與入網餐飲服務單位的檢查活動,及時向社會公開檢查情況[5]。建立“吹哨人”制度,鼓勵外賣騎手舉報配送過程中發現的無證、實際取餐地址與公示地址不一致的餐飲店鋪。探索推廣網絡訂餐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簡化消費者食品安全問題申訴理賠流程,開辟第三方平臺快速賠付通道,有效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

4 結語

食品安全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是社會密切關注的話題?;诠P者從事食品監管與執法方面的工作經驗,赴晉江、豐澤等地對“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這一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通過聽取介紹、座談討論、問卷調查、大數據監測等多種形式,與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部分第三方平臺與自建網站代表等就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較好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及難點、相關工作意見建議等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討論,發現泉州市網絡訂餐監管工作的問題及原因,從而提出強化網絡訂餐監管工作的措施和思路,取得的研究成果對泉州市食品監管工作意義深遠。

猜你喜歡
訂餐泉州市服務提供者
“十三五”期間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質變化趨勢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幼兒園
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研究
泉州市婦聯“336”助力脫貧有高招
論網絡服務提供者刑事責任的歸責模式一一以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為切入點
動車訂餐
論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讓老百姓看病不難不貴 泉州市醫改確定四個主攻方向
網絡服務提供者第三方責任的立法審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