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方法

2021-11-29 02:24□馮
記者搖籃 2021年12期
關鍵詞:廣播電視受眾時代

□馮 晶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創新理念,全面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及綜合職業素養,積極轉型。

一、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

廣播電視新聞的公信力特質是自媒體難以企及的。廣播電視媒體應秉持“內容為王”的理念,穩固受眾,開拓新領域。

一是深耕細作。

新聞采編工作要堅守“內容為王”,樹立媒體融合發展理念,為受眾呈現權威性強的內容。以“兩微一端一抖”為主要傳播形態的新聞資訊,帶有碎片化、淺表化的特點,符合現代受眾快餐式的資訊獲取習慣。

對此,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要打造差異化內容,提供有影響、有深度的新聞產品,同時,可借鑒馬克思新聞觀中“報刊的有機運動”思維,推出系列報道,為受眾提供最真實的新聞產品。

二是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

縱觀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產品,迎合獵奇心理的產品比比皆是,作為有官方背景的專業媒體,廣播電視新聞一定要同庸俗新聞劃清界限,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生產具有新聞價值、導向正確的新聞產品。

三是讓創意持續迸發。

內容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信息生產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不斷推進,持續生產精品佳作。要讓創意持續迸發,就需要在機制上創新,探索合作眾包的共享模式,實現個性化制作、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不斷創造融合傳播的新高度。

四是確保導向正確。

不管技術、媒體形態如何變化,主流媒體都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全媒體時代,更加需要我們唱響主流聲音,理直氣壯同時又理直氣和地去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二、強化親民互動

媒體融合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的語言要盡量口語化,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用語,要讓大多數觀眾都能接受。

在新聞制作和傳播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呆板生硬的表現形式,積極融合時代特色,充分實現與觀眾的平等交流、互動交流,進而整體提升新聞質量,提升新聞的關注度。要善于利用新媒體,發現受眾最關心的最新熱點話題,以展開采編活動,將競爭對手作為成就我們的“另一只手”。要暢通受眾反饋渠道,運用微信、微博、QQ群、電話、調查問卷等渠道,第一時間了解受眾訴求,通過新媒體做好新聞的及時解讀,為受眾提供更具時效性的貼心報道。

三、采用新技術打造媒體矩陣

當融合與交流成為這個時代發展的主題時,媒體發展也無一例外地經歷著這一歷史進程。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非主流媒體,都成為社會傳播體系中的一分子,媒體與媒體間的互聯、組合實現了媒介資源的再配置,不同媒介的不同特性為實現某種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多樣化的載體和平臺,努力迎合著人們獲取信息時的不同口味。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會因為哪個群體而停止奔騰,故步自封的結果只會是在無聲無息中被時代拋棄,雖然要秉持專業精神,承擔社會責任,但廣播電視新聞從業者需要正視新媒體帶來的格局變遷,及時調整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掌握新媒體平臺傳播規律,利用新興媒介借勢而上,更新發展觀念,實現角色轉換,提高為受眾群體服務的意識,順應新媒體時代對新聞從業者的新要求。通過借助新媒體優勢,積極進行“兩微一端一抖”的實踐探索,打造融媒體矩陣,提高傳播力、影響力,為廣播電視產品導流,獲取最大化收益,提高傳播效果。

四、加強學習,豐富自身文化素養

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素養包括語言文字素養、文化素養及職業道德素養。

1.語言文字素養

語言文字素養體現在編輯記者對漢語言的深厚積累及精準使用上,就是要規范地使用漢語言文字,同時要不斷學習提升,掌握最新知識。

2.文化素養

編輯記者自身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新聞產品的質量,進而直接影響受眾的體驗,所以,創新發展的前提就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3.職業道德素養

編輯記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編撰稿件傳播信息,所以要求其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必須嚴格遵守新聞報道紀律,確保編撰稿件的質量,讓工作落到實處,最大程度減少失誤。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轉變思維模式,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提升新聞質量,積極應用新技術和新媒體,夯實自己的文字功力,更加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掌握新聞傳播領域的前沿動態,不斷學習提升。在創新的過程中,必須樹立起強烈的導向意識、責任意識和全局意識,把握時代脈搏,胸懷全局,體察民情,培養強烈的宏觀意識,圍繞大局,圍繞中心,圍繞使命,創作出具有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猜你喜歡
廣播電視受眾時代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e時代
e時代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e時代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